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事业单位公务活动的日益增加,出现了大量使用现金和提取现金的现象,给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了不便,对于现金的使用、结算和管理都缺乏有效的监控,为了防止腐败现象的产生,增加支出的透明度。为此,推行公务卡制度是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必然要求。本文阐述了公务卡在使用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及对公务卡制度改革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事业单位;公务卡;改革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所谓公务卡,是指财政预算单位工作人员持有的、主要用于日常公务支出和财务报销业务的信用卡。作为公务业务的一种新型结算方式,公务卡操作可以概况为“银行授信额度,个人持卡支付,单位报销还款,财政实施监控”等。
公务卡制度实施,是深化财政改革,强化财政精细化、科学化管理和保证财政资金安全的重要手段。2011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第四次廉政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明确提出:“全面推进国库集中收付和公务卡改革,进一步扩大改革范围,两年内将这两项改革覆盖到各级政府及所属预算单位”。为了加强和规范公务支出管理,进一步推进公务卡改革,扩大公务卡适用范围,切实减少公务支出中的现金提取和使用,金华市财政局决定在市本级预算单位实施公务卡强制结算目录(金市财核[2013]12号),要求各预算单位凡目录规定的公务支出项目,应按规定使用公务卡结算,原则上不再使用现金结算。强制结算目录分为16类,分别:办公费、印刷费、咨询费、差旅费、维修费、租赁费、会议费、培训费、公务接待费、专用材料费、物业管理费、手续费、水电费、邮电费、公务用车运行维修费、其他交通费用。除了签证费、快递费、过路过桥费、出租车费和已办理托收的水电费、邮电费、手续费等支出暂不使用公务卡结算。
一、推行公务卡制度的意义
推行公务卡制度,有利于减少现金流通、促进金融发展,有利于加强行政经费管理、规范公务消费,有利于提高政府支出透明度、有效预防腐败等。
1.减少现金量,降低财务风险。采用公务卡进行结算,极大地减少了事业单位的现金支出,降低了事业单位保管现金和提取现金
的成本。避免了财务人员领取、支付现金差错风险,同时,报销款项会及时打到报销人的公务卡上,也减少了报销人携带和管理现金的风险。简化了现金管理方式的使用环节,减少了财务工作量,提高了资金使用和财务管理效率。事业单位推行公务卡,日常部分开支在公务卡信用期限内使用的信用额度资金,使用过程中占用了一部分银行信用额度资金,也大大节省了单位的日常开支,减少了单位的财务成本。
2.支出透明化,强化财务监管力度。通过公务卡结算时,每笔公务消费都有踪可寻,有迹可觅,其消费的所有信息,都会被真实、全面地进行记录;报销时,单位财务人员通过对报销票据与银行刷卡信息相核对,对公务消费进行全面、有效地审核,增加公务支出的透明度。
3.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现象的存在。传统的报销制度不利于对资金的监督和管理,有些报账人为了套取现金,在财务报销环节出现凑票、多开、虚开报销发票的现象。实行公务卡结算,能准确地在消费记录中留下真实的商品名称、消费时间、消费金额等,强化了动态监控,可以有效避免一些腐败行为,从源头上堵塞住违法、违规的漏洞,是当前倡廉反腐工作的重要举措。
二、现阶段,公务卡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1.用卡意识不强,导致公务卡使用率偏低。有些单位对公务卡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高,有些员工根本不知道公务消费必须使用公务卡,有些办了公务卡没有及时开通启用,导致公务卡出现了大量“睡眠卡”,造成资源浪费。虽然公务卡刷卡消费很方便,但必须在规定的25天至56天期限内还清公务卡消费,否则会记录个人不良信用,还要收取罚息,因此有些人不喜欢用公务卡,产生抵触情绪。
2.用卡环境受到限制。第一,由于一些中小城市和小商家的刷卡网点较少,迫使持卡人不得不利用公款到价格高的场所进行消费,无形中助长浪费之风。第二,受传统观念影响,人们都习惯于“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现金交易方式,这种观念根深蒂固于人们的意识形态中,对于商家来讲,由于安装、使用POS机成本较高,而且每一笔刷卡业务都要支付一定的手续费,从经济利益上考虑,商家更希望使用现金交易。
3.公务卡代理银行后续服务滞后。首先,银行对公务卡的消费记录不能及时反馈,影响了持卡人正常报销;其次,持卡人用公务卡消费后,银行没有及时提醒还款日期,造成持卡人信用不良;最后,银行对公务卡的注销、查询等业务还没有出台相应的受理办法,这样就不能及时有效地处理用卡当中出现的问题;
4.公务卡制度执行乏力。2008年1月,“全国公务卡改革试点电视电话会议”宣布:凡具备刷卡条件的,必须使用公务卡,否则财务不予报销。但实际执行时,一些预算单位无法鉴别持卡人的消费环境是否具备刷卡条件,也无法具体去核实,因此没有严格要求持卡人必须使用公务卡消费。实行公务卡制度后,财政部门并没有对预算单位现金提取作进一步限制,有些单位公务卡结算业务很少,仍然存在用现金支付现象。事后财政部门没有对预算单位公务卡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使公务卡结算流于形式。
三、推行公务卡制度改革的建议
(一)加大宣传培训力度,提升用卡意识。一是财政部门、金融机构和预算单位等三方应统一认识,积极协调配合,努力做好公务卡制度的宣传和培训工作,主动向大家宣传公务卡的优点,转变职工用卡观念,充分发解公务卡管理的各种要求,使他们熟练掌握公务卡用卡及报销业务流程;二是加大预算单位和金融机构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使他们的在思想上对公务卡制度重视起来,提高业务能力和信息化系统的操作水平,使其能够准确了解新政策、掌握新业务,确保公务卡制度的顺利实施。
(二)力完善公务卡用卡环境。用卡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了公务卡制度的推行实施,若想改善目前的用卡环境:一是需要地方政府各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建立和完善公务卡支付信息系统,加强财务信息化的建设,确保刷卡信息通过公务卡信息支付系统及时、准确地上传到国库集中支付系统中,方便对公务支出消费进行有效监管。二是各金融机构需要与公务卡制度改革推进予以配合,一方面加大POS机的投放,为公务卡的使用提高便利的环境支持,同时针对商家顾虑手续费的问题,可以采用减免手续费的方式,来提高商家刷卡的积极性。积极利用现有的科技平台,拓展公务卡支付方式。 (三)建立和完善公务卡管理制度。根据财政部 财库〔2012〕132号文件精神,规定地方各级财政部门要会同当地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参照《中央预算单位公务卡管理暂行办法》(财库〔2007〕63号),健全完善本地区公务卡管理制度,严格规范办卡程序和报销业务流程,明确管理职责,加强日常监督。各级预算单位要配合财政部门的要求,制定一套完善的公务卡管理制度,使财务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按章办事。该制度应明确公务卡报销程序、公务卡转账结算以及公务卡结算后现金使用的相关规定。对于已制定出相关公务卡管理制度的预算单位,应根据财务管理制度和公务卡管理制度对持卡消费行为的合理性、合法性、真实性进行有效审查,确定属于公务消费行为且符合公务卡支出范围才给予报销。
(四)加强监管力度,完善监督机制。根据《金华市本级预算单位公务卡管理暂行办法》,明确“各级财政部门要会同审计、纪委等部门对预算单位公务卡制度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检查和审计工作中发现的未能认真落实公务卡制度的单位予以督促改进”。因此。在公务卡使用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对其的监督和约束.避免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公务卡成为公款浪费的另一种途径。各级财政、审计、纪委等部门对预算单位公务卡结算制度改革实施情况进行跟踪监督,建立定期检查和日常管理相结休整监督机制,将公务卡使用和管理纳入年度财务审计范围,督促各预算单位严格实施公务卡结算制度。
(五)建立奖罚机制,提高用卡积极。首先,各预算单位要制订《事业单位推行公务卡制度实施方案》,把该制度落实到位,对公务卡制度执行好的人员和处室,给予相应奖励,反之,则通报批评,激励大家能踊跃参与公务卡制度的推进;其次,财政部门对各预算单位建立相应的奖罚机制,对执行公务卡结算制度好的单位,给予奖励,并与年度单位考核相衔接;最后,财政部门对银行和商家建立相应的奖罚机制,对公务卡业务开展好的银行,POS机投入多的银行,给予奖励。鼓励商家及时安装POS机,对于因刷卡消费而产生应付银行的手续费等问题,财政部门应与金融机构进行协商,采取减免手续费或者以补贴商家的形式来提高商家安装POS机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杨敏.公务卡制度执行中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M].会计之友, 2010年第11期下.
[2]关于实施市本级预算单位公务卡强制结算目录的通知.金市财核[2013]12号.
[3]张丽.高校公务卡改革现状研究[M].会议之友,2012年第11期中.
[4]姜兴林,魏金生.推行公务卡结算制度改革的实践和思考[M].预算管理与会计,2013年第8期.
关键词:事业单位;公务卡;改革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所谓公务卡,是指财政预算单位工作人员持有的、主要用于日常公务支出和财务报销业务的信用卡。作为公务业务的一种新型结算方式,公务卡操作可以概况为“银行授信额度,个人持卡支付,单位报销还款,财政实施监控”等。
公务卡制度实施,是深化财政改革,强化财政精细化、科学化管理和保证财政资金安全的重要手段。2011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第四次廉政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明确提出:“全面推进国库集中收付和公务卡改革,进一步扩大改革范围,两年内将这两项改革覆盖到各级政府及所属预算单位”。为了加强和规范公务支出管理,进一步推进公务卡改革,扩大公务卡适用范围,切实减少公务支出中的现金提取和使用,金华市财政局决定在市本级预算单位实施公务卡强制结算目录(金市财核[2013]12号),要求各预算单位凡目录规定的公务支出项目,应按规定使用公务卡结算,原则上不再使用现金结算。强制结算目录分为16类,分别:办公费、印刷费、咨询费、差旅费、维修费、租赁费、会议费、培训费、公务接待费、专用材料费、物业管理费、手续费、水电费、邮电费、公务用车运行维修费、其他交通费用。除了签证费、快递费、过路过桥费、出租车费和已办理托收的水电费、邮电费、手续费等支出暂不使用公务卡结算。
一、推行公务卡制度的意义
推行公务卡制度,有利于减少现金流通、促进金融发展,有利于加强行政经费管理、规范公务消费,有利于提高政府支出透明度、有效预防腐败等。
1.减少现金量,降低财务风险。采用公务卡进行结算,极大地减少了事业单位的现金支出,降低了事业单位保管现金和提取现金
的成本。避免了财务人员领取、支付现金差错风险,同时,报销款项会及时打到报销人的公务卡上,也减少了报销人携带和管理现金的风险。简化了现金管理方式的使用环节,减少了财务工作量,提高了资金使用和财务管理效率。事业单位推行公务卡,日常部分开支在公务卡信用期限内使用的信用额度资金,使用过程中占用了一部分银行信用额度资金,也大大节省了单位的日常开支,减少了单位的财务成本。
2.支出透明化,强化财务监管力度。通过公务卡结算时,每笔公务消费都有踪可寻,有迹可觅,其消费的所有信息,都会被真实、全面地进行记录;报销时,单位财务人员通过对报销票据与银行刷卡信息相核对,对公务消费进行全面、有效地审核,增加公务支出的透明度。
3.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现象的存在。传统的报销制度不利于对资金的监督和管理,有些报账人为了套取现金,在财务报销环节出现凑票、多开、虚开报销发票的现象。实行公务卡结算,能准确地在消费记录中留下真实的商品名称、消费时间、消费金额等,强化了动态监控,可以有效避免一些腐败行为,从源头上堵塞住违法、违规的漏洞,是当前倡廉反腐工作的重要举措。
二、现阶段,公务卡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1.用卡意识不强,导致公务卡使用率偏低。有些单位对公务卡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高,有些员工根本不知道公务消费必须使用公务卡,有些办了公务卡没有及时开通启用,导致公务卡出现了大量“睡眠卡”,造成资源浪费。虽然公务卡刷卡消费很方便,但必须在规定的25天至56天期限内还清公务卡消费,否则会记录个人不良信用,还要收取罚息,因此有些人不喜欢用公务卡,产生抵触情绪。
2.用卡环境受到限制。第一,由于一些中小城市和小商家的刷卡网点较少,迫使持卡人不得不利用公款到价格高的场所进行消费,无形中助长浪费之风。第二,受传统观念影响,人们都习惯于“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现金交易方式,这种观念根深蒂固于人们的意识形态中,对于商家来讲,由于安装、使用POS机成本较高,而且每一笔刷卡业务都要支付一定的手续费,从经济利益上考虑,商家更希望使用现金交易。
3.公务卡代理银行后续服务滞后。首先,银行对公务卡的消费记录不能及时反馈,影响了持卡人正常报销;其次,持卡人用公务卡消费后,银行没有及时提醒还款日期,造成持卡人信用不良;最后,银行对公务卡的注销、查询等业务还没有出台相应的受理办法,这样就不能及时有效地处理用卡当中出现的问题;
4.公务卡制度执行乏力。2008年1月,“全国公务卡改革试点电视电话会议”宣布:凡具备刷卡条件的,必须使用公务卡,否则财务不予报销。但实际执行时,一些预算单位无法鉴别持卡人的消费环境是否具备刷卡条件,也无法具体去核实,因此没有严格要求持卡人必须使用公务卡消费。实行公务卡制度后,财政部门并没有对预算单位现金提取作进一步限制,有些单位公务卡结算业务很少,仍然存在用现金支付现象。事后财政部门没有对预算单位公务卡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使公务卡结算流于形式。
三、推行公务卡制度改革的建议
(一)加大宣传培训力度,提升用卡意识。一是财政部门、金融机构和预算单位等三方应统一认识,积极协调配合,努力做好公务卡制度的宣传和培训工作,主动向大家宣传公务卡的优点,转变职工用卡观念,充分发解公务卡管理的各种要求,使他们熟练掌握公务卡用卡及报销业务流程;二是加大预算单位和金融机构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使他们的在思想上对公务卡制度重视起来,提高业务能力和信息化系统的操作水平,使其能够准确了解新政策、掌握新业务,确保公务卡制度的顺利实施。
(二)力完善公务卡用卡环境。用卡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了公务卡制度的推行实施,若想改善目前的用卡环境:一是需要地方政府各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建立和完善公务卡支付信息系统,加强财务信息化的建设,确保刷卡信息通过公务卡信息支付系统及时、准确地上传到国库集中支付系统中,方便对公务支出消费进行有效监管。二是各金融机构需要与公务卡制度改革推进予以配合,一方面加大POS机的投放,为公务卡的使用提高便利的环境支持,同时针对商家顾虑手续费的问题,可以采用减免手续费的方式,来提高商家刷卡的积极性。积极利用现有的科技平台,拓展公务卡支付方式。 (三)建立和完善公务卡管理制度。根据财政部 财库〔2012〕132号文件精神,规定地方各级财政部门要会同当地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参照《中央预算单位公务卡管理暂行办法》(财库〔2007〕63号),健全完善本地区公务卡管理制度,严格规范办卡程序和报销业务流程,明确管理职责,加强日常监督。各级预算单位要配合财政部门的要求,制定一套完善的公务卡管理制度,使财务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按章办事。该制度应明确公务卡报销程序、公务卡转账结算以及公务卡结算后现金使用的相关规定。对于已制定出相关公务卡管理制度的预算单位,应根据财务管理制度和公务卡管理制度对持卡消费行为的合理性、合法性、真实性进行有效审查,确定属于公务消费行为且符合公务卡支出范围才给予报销。
(四)加强监管力度,完善监督机制。根据《金华市本级预算单位公务卡管理暂行办法》,明确“各级财政部门要会同审计、纪委等部门对预算单位公务卡制度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检查和审计工作中发现的未能认真落实公务卡制度的单位予以督促改进”。因此。在公务卡使用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对其的监督和约束.避免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公务卡成为公款浪费的另一种途径。各级财政、审计、纪委等部门对预算单位公务卡结算制度改革实施情况进行跟踪监督,建立定期检查和日常管理相结休整监督机制,将公务卡使用和管理纳入年度财务审计范围,督促各预算单位严格实施公务卡结算制度。
(五)建立奖罚机制,提高用卡积极。首先,各预算单位要制订《事业单位推行公务卡制度实施方案》,把该制度落实到位,对公务卡制度执行好的人员和处室,给予相应奖励,反之,则通报批评,激励大家能踊跃参与公务卡制度的推进;其次,财政部门对各预算单位建立相应的奖罚机制,对执行公务卡结算制度好的单位,给予奖励,并与年度单位考核相衔接;最后,财政部门对银行和商家建立相应的奖罚机制,对公务卡业务开展好的银行,POS机投入多的银行,给予奖励。鼓励商家及时安装POS机,对于因刷卡消费而产生应付银行的手续费等问题,财政部门应与金融机构进行协商,采取减免手续费或者以补贴商家的形式来提高商家安装POS机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杨敏.公务卡制度执行中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M].会计之友, 2010年第11期下.
[2]关于实施市本级预算单位公务卡强制结算目录的通知.金市财核[2013]12号.
[3]张丽.高校公务卡改革现状研究[M].会议之友,2012年第11期中.
[4]姜兴林,魏金生.推行公务卡结算制度改革的实践和思考[M].预算管理与会计,2013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