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稀植物梓叶槭种子萌发特性初步研究

来源 :种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go02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种子休眠与萌发是种子生态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梓叶槭种子的形态特征、温度和果翅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以揭示其种子萌发特性.结果表明:(1)种子千粒重为(31.23±1.32)g,由一对果翅构成,张开呈近直角(86.52°±2.43°),有利于扩散远离母株;(2)种子萌发率和萌发速率显著地受到温度、果翅以及二者交互作用的影响(p<0.05),在最佳萌发温度20℃/10℃下,翅果和小坚果的萌发率分别为28.67%±0.67%和5
其他文献
《种子法》就农作物种子的管理引入了主要农作物和非主要农作物的概念,并对种子品种、生产、经营等采取了不同的管理模式. 《种子法》第七十四条第三条明确规定:主要农作物是
算法知识作为新内容在高中课程中出现后,在教学中出现了一些可以探讨的问题,算法思想与计算机编程联系紧密,在教材处理方面的侧重点在哪里?教学方法与形式怎样创新?由于是新课程,教师关注的是教材中的编写是否适合教与学的实际情况,教学后的一些反馈信息表明教材尚留有一点不严密的地方需要改进,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容易出现一些不懂编程语言的失误之处,本文选择两个典型问题,提出一些必要的算法教学建议。
西农509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以vp 145做母本,86585做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抗病、优质小麦新品种.2008- 2010年参加国家黄淮南片春水组区域试验,2年36点汇总,平均单
【摘要】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迫使人们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人们必须具备一种自我学习的能力。成为终身学习型的人。为了适应这一变化,我国于2001年在高中阶段开设了“研究性学习”的课程,促使学生获得“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法,以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针对高中阶段的这个变化。本文首先对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的可能性提出了理论上的支持,又结合自己的日常教学实践。从研究性学习的三个基本特征——
信息时代为高校学报的发展带来了契机,同时对学报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报编辑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信息,信息意识的强弱与学报的学术质量息息相关。研究新时期学报编辑信
《职业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把数学思想、方法作为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纲中明确提出来,这不仅是大纲体现义务教育性质的重要表现,也是对学生实施创新教育、培训创新思维的重要保证。    一、了解《大纲》要求,把握教学方法    所谓数学思想,就是对数学知识和方法的本质认识。是对数学规律的理性认识所谓数学方法,就是解央数学问题的根本程序,是数学思想的具体反映。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