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试验通过对多年茎杆还田老稻田不同氮肥施入量下水稻生长发育情况、产量性状的比较,初步确定多年秸秆还田水稻田优质高产栽培的氮肥的施入量级为亩施尿素12公斤。
关键词:多年秸杆还田 水稻 氮肥
近年来,水稻田由于连年秸秆还田土壤理化性状已经有了很大改善,然而种植户一味追求高产,施用氮肥量居高不下,导致水稻的倒伏、病害逐年加重,造成水稻产量和品质的下降,导致水稻种植成本增加、种植效益下降严重影响了农户种植水稻的积极性,本试验旨在通过比较不同氮肥施入量级下水稻群体素质及产量的差异,以确定多年秸秆还田水稻田优质高产栽培的氮肥的施入量级。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地设在八五六分公司十四作业站,土壤为草甸白浆土,有机质含量中等,PH值为6.0,供试品种绥粳8号。试验所用肥料氮为肥尿素,磷肥为三料,钾肥为硫酸钾。
1.2 试验方法
试验按氮肥总量的不同设四个处理:
处理1:尿素8㎏,施用比例为基:蘖:穗=5:3:2;三料9㎏全部基施;硫酸钾9㎏按基:穗=6:4比例施用 。
处理2:尿素10㎏,施用比例为基:蘖:穗=5:3:2;三料9㎏全部基施;硫酸钾9㎏按基:穗=6:4比例施用。
处理3:尿素12㎏,施用比例为基:蘖:穗=5:3:2;三料9㎏全部基施;硫酸钾9㎏按基:穗=6:4比例施用。
处理4:尿素14㎏,施用比例为基:蘖:穗=5:3:2;三料9㎏全部基施;硫酸钾9㎏按基:穗=6:4比例施用。
试验规模为小区设计,小区面积为18平方米,三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育苗与插秧都严格按“三化栽培技术规范”进行。4月13日播种,5月16日移栽,插秧规格30*14厘米,6行区,秧龄4.1叶,每穴4株。每小区建立单排、单灌,水层以间歇灌溉为主,病虫害防治同大田。
2 结果分析
2.1 叶龄进程分析
叶龄进程表明:不同氮肥施肥量没有影响水稻生育进程,即8公斤尿素的水稻没有因氮素缺乏而早衰,14公斤尿素的水稻没有因氮素过剩而贪青晚熟。
2.2 考种分析
处理间产量比较:(3)714.4公斤﹥(2)679.3公斤﹥(1)665.9公斤﹥(4)661.6公斤,处理(3)产量最高、处理(3)产量较处理(1)增产7.3%,处理(3)穗数和实粒数,分别为18.5穗和96.23粒, 处理(2)产量第二、处理(2)产量较处理(1)增产2.0%,处理(2)穗数和实粒数,分别为18.2穗和93.01粒,即处理(2)、(3)产量的增加原因是收获穗数和实粒数的增加,表明在施入尿素8~12公斤范围内随着氮肥的增加水稻产量增加;处理(4)穗数虽然最高,但是实粒数76.3个,较处理(3)少11.68个,处理(4)结实率较处理(3)降低11.3个百分点,产量较处理(1)减产0.65%,说明施入尿素14公斤/亩,氮素过多、水稻生长过于旺盛不利于成穗和灌浆结实期干物质的积累。
2.3 实测产量分析
表明在每亩施入尿素量为8~12公斤范围内随着氮肥量的增加水稻产量逐渐增加,而尿素量增加到14公斤水稻产量反而下降。对实测产量进行Duncan方差分析表明处理3、2产量相对于处理4增产均达到1%极显著水平。
2.4 抗病性抗倒性调查
抗病性:本试验各处理之中,水稻品种绥粳8号在生长期间均未发生任何病害;抗倒性方面:二重复处理4和三重复的处理4水稻植株发生倾斜,其他处理均未发生倒伏现象,表明氮肥施入量14公斤水稻植株生长过于旺盛,茎杆充实度下降,有发生倒伏的危险。
3 结论
多年秸秆还田水田的氮肥施入在尿素8~12公斤范围内,随着尿素量的增加水稻收获穗数和粒数逐渐增加、产量逐渐增加;氮肥施入量14公斤水稻生长过旺,不利于水稻中后期干物质的积累,穗粒数和结实率下降,而且有倒伏的危险,所以多年秸秆还田水田的水稻优质高产栽培的氮肥施入量级初步设计为亩施尿素12公斤。
关键词:多年秸杆还田 水稻 氮肥
近年来,水稻田由于连年秸秆还田土壤理化性状已经有了很大改善,然而种植户一味追求高产,施用氮肥量居高不下,导致水稻的倒伏、病害逐年加重,造成水稻产量和品质的下降,导致水稻种植成本增加、种植效益下降严重影响了农户种植水稻的积极性,本试验旨在通过比较不同氮肥施入量级下水稻群体素质及产量的差异,以确定多年秸秆还田水稻田优质高产栽培的氮肥的施入量级。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地设在八五六分公司十四作业站,土壤为草甸白浆土,有机质含量中等,PH值为6.0,供试品种绥粳8号。试验所用肥料氮为肥尿素,磷肥为三料,钾肥为硫酸钾。
1.2 试验方法
试验按氮肥总量的不同设四个处理:
处理1:尿素8㎏,施用比例为基:蘖:穗=5:3:2;三料9㎏全部基施;硫酸钾9㎏按基:穗=6:4比例施用 。
处理2:尿素10㎏,施用比例为基:蘖:穗=5:3:2;三料9㎏全部基施;硫酸钾9㎏按基:穗=6:4比例施用。
处理3:尿素12㎏,施用比例为基:蘖:穗=5:3:2;三料9㎏全部基施;硫酸钾9㎏按基:穗=6:4比例施用。
处理4:尿素14㎏,施用比例为基:蘖:穗=5:3:2;三料9㎏全部基施;硫酸钾9㎏按基:穗=6:4比例施用。
试验规模为小区设计,小区面积为18平方米,三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育苗与插秧都严格按“三化栽培技术规范”进行。4月13日播种,5月16日移栽,插秧规格30*14厘米,6行区,秧龄4.1叶,每穴4株。每小区建立单排、单灌,水层以间歇灌溉为主,病虫害防治同大田。
2 结果分析
2.1 叶龄进程分析
叶龄进程表明:不同氮肥施肥量没有影响水稻生育进程,即8公斤尿素的水稻没有因氮素缺乏而早衰,14公斤尿素的水稻没有因氮素过剩而贪青晚熟。
2.2 考种分析
处理间产量比较:(3)714.4公斤﹥(2)679.3公斤﹥(1)665.9公斤﹥(4)661.6公斤,处理(3)产量最高、处理(3)产量较处理(1)增产7.3%,处理(3)穗数和实粒数,分别为18.5穗和96.23粒, 处理(2)产量第二、处理(2)产量较处理(1)增产2.0%,处理(2)穗数和实粒数,分别为18.2穗和93.01粒,即处理(2)、(3)产量的增加原因是收获穗数和实粒数的增加,表明在施入尿素8~12公斤范围内随着氮肥的增加水稻产量增加;处理(4)穗数虽然最高,但是实粒数76.3个,较处理(3)少11.68个,处理(4)结实率较处理(3)降低11.3个百分点,产量较处理(1)减产0.65%,说明施入尿素14公斤/亩,氮素过多、水稻生长过于旺盛不利于成穗和灌浆结实期干物质的积累。
2.3 实测产量分析
表明在每亩施入尿素量为8~12公斤范围内随着氮肥量的增加水稻产量逐渐增加,而尿素量增加到14公斤水稻产量反而下降。对实测产量进行Duncan方差分析表明处理3、2产量相对于处理4增产均达到1%极显著水平。
2.4 抗病性抗倒性调查
抗病性:本试验各处理之中,水稻品种绥粳8号在生长期间均未发生任何病害;抗倒性方面:二重复处理4和三重复的处理4水稻植株发生倾斜,其他处理均未发生倒伏现象,表明氮肥施入量14公斤水稻植株生长过于旺盛,茎杆充实度下降,有发生倒伏的危险。
3 结论
多年秸秆还田水田的氮肥施入在尿素8~12公斤范围内,随着尿素量的增加水稻收获穗数和粒数逐渐增加、产量逐渐增加;氮肥施入量14公斤水稻生长过旺,不利于水稻中后期干物质的积累,穗粒数和结实率下降,而且有倒伏的危险,所以多年秸秆还田水田的水稻优质高产栽培的氮肥施入量级初步设计为亩施尿素12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