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普通话测试为依托提升普通话水平的策略

来源 :文学教育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d057242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普通话水平的提升要做到有所依托,正视差距、找准问题、真抓实练,从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几个考核项目与内容入手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规范普通话声韵调的发音,提高词汇、文章的朗读水平,以及熟练运用普通话进行表达与交流,从而达到普通话水平的真正提升。
  关键词:普通话水平测试 普通话水平提升
  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作为汉民族共同语的普通话,在我国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已将推广普通话确定为具有执法意义的政府行为。目前,国家将推广普通话的工作方针确定为“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推广普通话不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而且1994年10月30日颁布的《关于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决定》已明确规定了某些行业人员须持普通话等级证书上岗制度。从学习、使用普通话到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是推广普通话的一条重要途径。普通话水平测试,不是普通话系统知识的考试,不是文化水平的考核,也不是口才的评估,而是应试人普通话所达到的标准程度和运用普通话的能力的检测和评定。目前,人们对于掌握和使用普通话的重要意义已具备了一定的认识,但如何改变仅将普通话测试视为一次考核的应试心理、把普通话测试等级视为恒定不变的水平象征,抓住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契机,明确自身惯用语与普通话之间的差别,从本质上真正改变自身的语音面貌,提升普通话水平,坚持使用并推广普通话还是有待研究的重要问题。
  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内容是依据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颁布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所制定的考察应试者在有文字凭借与无文字凭借两种情况下读和说普通话的能力。测试题型除广东、广西、福建三省加试一项语法和词汇判断测试,其他各省均为四项:读单音节词100个、读多音节词语50个、朗读作品和话题说话。测试题型的设置从普通话语音、词语、语法以及在交际中运用普通话能力的角度全面、科学的衡量应试者的普通话水平。因此应试者可以从以上五种类型的测试项目入手对自身的普通话水平进行自检,查找自身所使用的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差别,有针对性的进行整改训练,逐步强化,以普通话水平测试为依托,最终达到普通话水平的真正提升。
  一、从单音节词测试项目查找声韵调的问题
  读单音节字词100个主要考察应试者普通话声母、韵母、声调的发音是否正确、到位。普通话的声韵系统和各方言的声韵系统存在一定的差别,提升普通话水平首先要把方音改正过来,在进行方音辩正的过程中应该特别注意方音与普通话在声母、韵母和声调上的对应关系。普通话共有21个声母(不包括零声母),39个韵母以及四个声调。在声母的发音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多为系统性的发音错误与发音缺陷。如许多方言区缺少舌尖后音zh、ch、sh,常常读成z、c、s;闽粤方言区的人常把舌尖音和舌面音j、q、x混淆;舌尖后浊擦音r在许多方言里不存在,常被读成零声母y或l、n;南方大部分地区鼻音n和边音l不分;闽湘粤方言中唇齿音f和舌根音h相混;北方方言中将零声母w误读为v,并给部分零声母字加上声母等。普通话声母的辨正需要查找到所在方言区域系统性的发音问题,从声母的发音部位与发音方法入手进行发音校正,通过有针对性的发音练习强化意识,进行整改。
  韵母的发音容易出现的问题分别反映在单韵母、复韵母及鼻韵母三种发音过程中。如单韵母的发音错误主要有北方方言与b、p、m、f相拼时,韵母o被错发成e;部分方言区没有单韵母ü和以ü起头的韵母,常把ü念成i或i韵头。复韵母的发音错误有某些方言元音韵尾缺失误读为单韵母,如吴方言中没有复韵母ai、ei、ao、ou将其读成单韵母;闽粤方言将ü作为韵尾的复合元音韵母;部分方言将复合元音韵母的韵头i、ü丢失等。鼻韵母的发音错误表现为北方方言部分地区有的将鼻音韵尾n的韵母念成鼻化元音,有的完全丢掉鼻音念成单元音韵母或复元音韵母;部分方言区存在鼻音韵母n和ng不清的情况。普通话韵母的辨正可以参照元音舌位图,从舌位的前后、高低、唇形的圆展三方面进行分析校正,在发好单韵母的基础上,进行复韵母和鼻韵母的发音练习。
  汉语声调包括四种类型,方言声调和普通话声调之间存在诸多差别。一方面表现在调类上,另一方面表现在调值上。调类方面容易出现的问题大多表现为某些方言地区习惯将某类声调读作另一类声调,如山西太原等地平声不分阴阳,只有一个调类;闽粤吴湘等方言去声多半分为阴去和阳去两个调类。调值方面问题更为普遍,各方言区几乎都存在调值与普通话调值不一致的情况。其中多为调型正确,但调值明显不够;此外也包括部分方言区声调阳平型带曲折、降声调只降不升或为强调过分拖调变为降升降调。普通话声调的辨正需参照“五度标记法”明确调值,调类方面需要查找出错误所在,通过大量训练强化记忆。
  二、重视多音节词语测试项目中的音变现象
  多音节词语测试除了考察应试者的声母、韵母和声调的发音外,还要考察音节在组成词的过程中受到影响产生的语音变化,其重点主要有轻声、儿化、变调及词语的轻重等音变现象。轻声与一般声调性质不同,不取决于音高,取决于音强和音长,发音时音强弱、音长短。
  在测试中如遇到轻声后可改变词义的词,轻声与否都可;如只有轻声一种读法的词汇未读出或读的不准都记为错误。普通话里好多词都可以儿化,儿化韵的发音可以从音节末尾的韵尾不同进行区分训练,在实际测试中如无明显的儿化标志,可以从儿化后有无区别词义和词性的作用确定朗读方式。南方许多方言区没有儿化韵,需要特别强化练习。多音节词语变调涉及上声的变调和“一、不”的变调,上声和“一、不”的变调主要受到词语邻近音节声调的影响,可按照各声调搭配的规律熟记练习。词的轻重是由词义、词性的不同,或由于感情表达的需要,词的几个音节中产生的轻重差异。一般认为词的轻重与词的构成有关,尤其是双音节词中,实词素相对虚词素来说需要重读。轻与重是相对而言的,读起来应该流畅自然。
  三、在朗讀测试项目中提升驾驭语言的能力
  朗读考察的是应试者在有文字凭借的情况下,将文章转化为有声语言的能力。朗读不只是简单的照字读音,它需要朗读者具有一定的驾驭语言的能力。普通话朗读项目不仅要考察应试者声韵调、音变等方面存在的系统性语音错误和缺陷,重点还要考察停顿、重音、语调、语速等朗读技巧的使用情况。因此在进行朗读训练的过程中,首先要牢记声韵调的发音标准,避免语音错误和缺陷;其次要避免漏读、增读、换读、颠倒读等疏忽性的错误出现;同时还要在朗读技巧的使用上多下功夫,从不同题材的作品入手,勤加练习,逐渐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作品的最终目的。
  四、话题说话测试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话题说话普遍被认为是普通话水平测试中最难的一项,它考察的是在无文字凭借下应试者说普通话的能力和达到的规范程度,着重测查语音的标准度、词汇语法的规范度以及言语的流畅度,并不是应试人口才、学识的测试,因此应试者大可不必过分紧张,只要围绕话题流畅、规范的说满三分钟内容即可。在此项考试中失去了文字的凭借,更要加强注意声韵调的问题;同时此项测试所使用的语言较为口语化,容易出现使用方言词汇和生造词汇的现象,造成失分;在自然使用语言的情况下也会暴露某些方言区在语法和词汇的使用上,与普通话存在的差异,因此只是在两广和福建地区加试了一项语法和词汇的测试;在自然流畅程度方面要避免话口头语长时间的停顿和重复说同一内容带来的错误而失分。
  参考文献:
  1、孟广智.普通话水平测试指南[M]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1.09
  2、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现代汉语知识[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04
  3、于洪涛,田宗会,孟晨.浅谈普通话水平培训策略[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6(12)
  (作者单位: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提升小学生核心素质,锻炼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是现代语文教学的重点。鉴于此,本文将结合笔者相关工作经验,详细论述小学语文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语用课堂 学生 语文素养  隨着素质教育的深化发展以及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提高学生的核心素质,备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新形势下,积极探究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策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语文素养的内涵  语文素养的内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已经体验到:理想的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课堂的精彩往往来自精心预设基础上的巧妙“生成”。当“无法预约的精彩”成为一句熟语后,课堂中那些极富“生成”
语言学习的过程是较为单调、枯燥、乏味的. 所以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要了解小学生年龄的特点:他们好奇心强、模仿性强、生性好动,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相对较短. 对他们而言,一
内容摘要:我国在课程教育改革中不断强调素质教育的理念,旨在强调学生学科素养和综合学科能力的培养。但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由于学生年龄较小,语文基础知识储备不足,文学素养不够高,因而在课程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普遍高,语文课堂气氛难以活跃和调动起来,总体教学效果不突出。本篇文章在此基础上,主要对小学语文教学中营造良好课堂气氛的方法和必要性进行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 课堂气氛 营造 方法 作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对话的过程”。学生与文本的主要对话方式是多样化的:读、品、悟、议。所以在教学设计上我们力图体现“以生为
近年来的英语中考试题在命题指导思想上转变了传统的以考查知识为主题,确立“以能力立意”的命题思想,从而改变了过去重语法轻交际的倾向,加强了对外语交际能力的考查.
课题组按照项目建设的内容要求,开展一系列科研工作,全面推进学校的教育与教学改革,经过四年的研究与实践,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摘要】加强对环境、资源的保护,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是全体人民的共识。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工作越来越重视,以及人民群众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做好环境管理工作、减轻环境污染、遏制生态恶化趋势已经成为政府社会管理的重要任务和群众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作为环境管理主要手段的环境监察执法,随着环境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其功能和作用将不断得到加强,但是在具体的环保执法实践中,也逐渐暴露出了
【摘要】饮用水源关心的是水环境质量,本文针对评价时确定的预测因子与水库运营的不同阶段进行实际监测值比对分析,背景值、预测值与蓄水期及放水后的正常运营进行跟踪监测,采用均值进行相关分析,对选择的参数、模式进行验证,得出相关系数大于0.72,认为选用模式用于中型水库评价可行,同时对水库pH值期间升高的原因作了分析。  【关键词】水库 环境影响;评价;验证  1.水库建设的必要性与投资效益  蒙自市位于
内容摘要:情感是演讲不可或缺的要素,要让演讲的观点不胫而走、产生广泛的影响并转化为“生产力”,一个关键就是引爆现场情感,引发听众情感共鸣、思想共振。为此,一场成功的演讲须找准切入点,紧贴现场听众的心理需求;把握表达方式,锻造摇曳生姿的演讲形态;善用留白艺术,制造现场互动的机会。  关键词:演讲艺术 听众心理 情感共鸣 现场互动  演讲家李真顺曾用“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语言也是生产力” 的论断来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