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个关键词带你梳理街头摄影历史

来源 :摄影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ybul88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街头摄影最初与新闻纪实摄影的发展密不可分,随着摄影师赋予其主观的色彩,它又变得更加私人化。随着技术革新,街头摄影逐渐发展出7更加丰富的表现形式和无限的可能性。

01相机发明初期的街头尝试


  在摄影术发明之初,街头就成为了摄影师们的观察对象,他们用各种类型的相机捕捉街头的建筑和人群,但由于器材的繁重,当时的照片风格也仍以画意摄影为主流,并未出现太多表现街头的作品。
  1838
  当时还是学生的挪威摄影师卡尔·斯特莫(Carl Stormer)用伪装的间谍相机“偷拍”下奥斯陆街头的各色行人。
  1897
  徕卡135相机正式投入生产,开启了相机小型化的时代。轻巧便携的相机,让摄影师更愿意拿着它们走上街头捕捉灵感,客观上促进了街头摄影的发展。

02“直接摄影”思潮


  20世纪初,大洋彼端的美国也兴起了“直接摄影”的思潮。在阿尔弗雷德·斯蒂格里茨(Alfred Stieglitz)的大力推动下,这种朴素直接的摄影方式逐渐取代了“画意摄影”的地位,许多美国摄影师也开始走向街头,拍摄童工和贫民窟居民的生存状况。
  1893
  “直接摄影”的另一位代表摄影师保罗-斯特兰德(Paul Strand)则在1915年拍摄了表现美国人上班场景的《华尔街》,画面中表现了建筑的几何结构和光影的对比。他甚至还尝试用街头偷拍的方式拍摄了人像作品《盲妇》。

03街头的政治性


  美国大萧条达到顶峰,波及人口约1400万。他们中的许多人没有栖身之地,得不到基本的食物。作为农业安全局的摄影师,多萝西娅-兰格(Dorothea Lange)走遍了美国的22个州,拍摄了许多表现大迁徙场景的照片。
  1936
  纪实摄影大师沃克·埃文斯(Walker Evans)最著名的一张作品——《亚拉巴马州的棉花佃农的妻子》也是他为美国农业安全局所拍摄的。
  美国农业安全局(简称FSA)是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政府为了争取到公众对其政策的支持而设立的,FSA组织了一系列记录当时社会状态的摄影项目,8年间拍下了27万张照片。许多著名的纪实摄影师如多萝西娅·兰格、阿瑟·罗思坦、沃克·埃文斯都曾为FSA服务。

04街头纪实的黄金时代


  为了鼓励新闻纪实摄影创作,马格南图片社于1947年在法国巴黎正式成立,忠实地呈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社会现状。马格南旗下的摄影师大多为世界各地已具有相当的知名度的新闻摄影师,他们拍摄的主题相当广泛,其中就包括了许多优秀的街头纪实作品。
  1952
  马格南创始人之一、法国纪实摄影大师亨利·卡蒂埃·布列松(Henn Cartler-Bresson)在其画册中首次提出“决定性瞬间”理论,成为街头摄影的黄金法则之一。
  马格南图片社发起人
  这张照片拍摄于巴黎圣拉扎尔火车站,是布列松“决定性瞬间”理论的代表性杰作

05对都市题材的关注


  随着独立纪实摄影师群体的增多,他们也常常受到各类媒体杂志的邀请,走访各个国家进行专题性拍摄,关注都市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1945
  在二战胜利纪念日的时代广场上,阿尔弗雷德艾森斯塔特(Alfrted Eisenstaedt)拍下了一名水兵忘情拥吻女护士的照片,这就是20世纪最为经典却也备受争议的照片之一《胜利之吻》。
  1949
  在加拿大摄影师杰夫·沃尔(Jeff Wall)的摄影作品《疾风》中,一阵风袭来吹向存农场早的一群男人,同时他们丰早的纸张也被卷入空中,该作品乍看起来像是一幅抓拍的瞬间,实际上却是由一名演员扮演的不同人物,摄影师用连续两个冬天拍摄了100张照片,最终合成为一张。

延伸阅读


  纪录片
  《街拍纽约》(Everybody Street)(2013)
  导演:Cheryl Dunn
  本片采访了11位20世纪美国著名的街头摄影大师,向你讲述他们的人生经历和创作过程,以及如何在纽约这座人潮涌动的大都市中寻找创作的题材。
  书籍
  《旁观者:街头摄影史》(BYSTANDER:A History of Streef Photography)
  作者:Colin Westerbeck
  Joel Meyerowitz
  本书以四个部分详尽梳理了街头摄影的发展史,并对史上最具影响力的街头摄影师进行了全面分析。
其他文献
性能参数  镜头焦距:85mm镜头结构:9组13片  镜头光圈范围:F1.2—F16  最近对焦距离:0.85m  最大放大倍率:0.12x  滤镜尺寸:82mm  镜头尺寸:约Φ103.2×117.3mm  镜头重量:1195g  拍攝搭配机身:EOSR  参考价格:18749元亮点01F1.2超大光圈  佳能RF85mm F1.2 L成为现在全画幅无反中唯一一款F1.2规格的85mm自动对焦定
“一到6月7日,中国古代名人纷纷被考生请来,忙得不可开交,屈原不断跳下汨罗江,成了跳水运动员;项羽的宝剑始终架在脖子上,随时准备自杀;韩信呢,只赖在胯下干脆不起来……”当面对众多考生在作文中总是选用“脱离现实、回避热点”的素材时,原江苏省高考作文阅卷大组组长何永康教授曾这么诙谐地说道。是的,高考作文作为“天下第一题”,社会关注度越来越高,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情况下,社会关注度高,灵活运用新鲜素材的
这天,我独坐窗边一隅,试图放空内心学业的焦虑,于是便点了一柱禅香放于陶瓷香座中,袅袅的淡烟中夹杂着些许龙井的茗香,使我整个人不禁有些恍惚起来,我也忍不住效仿古人拿起茶杯,举杯邀明月,对影成“双人”。   却猛地意识到,两个身影?于是顺着黑乎乎的轮廓,看到一个小人儿倚在窗边。我仔细地打量,享受着人间有味是清欢,揉了揉双眼,简直难以置信,他穿着一件淡黄色的晚礼服,肩上镶着两颗星星,金色的围巾随风摇曳
小婉走的那天,村民们都张大了嘴巴,瞪大了眼睛,瞧着这个单薄且漂亮的女孩子背着行囊走出村庄,仿佛看着一只羔羊正一步步地走进狼群,而心怀忐忑却又对城市充满希冀的小婉全然没有注意到背后人们的指指点点和窃窃私语……  我的故乡是鲁西北平原上的一个小乡村,村南的河堤上有座孤零零的坟头。  这样独处一隅的坟头在农村并不多见,搁到一个村里更是寥寥无几。这些坟头埋得都是夭折少亡、没有成家,没当爹娘的人。按照老人的
历史上,这位才华横溢的唐解元并非风流不羁,也未点过秋香。他的确性格放浪,年轻时纵酒成性,成年后“佯狂使酒”,到了晚年又借酒浇愁。唐寅一生潦倒,始终与“酒”相伴……风流才子唐寅自明代至今一直是被文人墨客,说书艺人戏说演绎的对象,到了近代,唐伯虎点秋香的故事一次次被搬上银幕,邵氏陈思思版的《三笑》和周星驰版的《唐伯虎点秋香》都堪称经典。近日,由相声演员郭德纲操刀的喜剧电影《三笑之才子佳人》又嬉笑上映。
我是在离伦敦不远的地方出生的,但是在学完了手艺后,就进了伯明翰的一家工场 (也就是你们说的工厂)干活。我学手艺的地方离我的出生地但脱福特很近,我学的是打铁,我叫约翰,因为我的头发稀少,所以从我十九岁的时候开始,大家就都叫我“老约翰”了。而如今我已经五十六岁了,我的头发和十九岁的时候比起来,好像既没有增多,也没有减少,所以想让我在这件事上讲点新动向是不可能的。  到明年也月份,我结婚就整整有三十五周
1.樱岛火山,拍摄于日本九州鹿儿岛县2.樱岛火山喷发3.满月照耀下的零下十摄氏度的湖面,拍摄于鹿儿岛县  即使在2011年难以形容的灾难之后,人们仍然留在这片土地上。为什么我们要继续生活在这里,任凭这种强大的自然力量摆布?也许是因为居住在这里的风险被景观的非凡美所补偿了吧。1.安静的内海像一个湖,拍摄于德岛2.春天时,萤火鱿会在浅海产卵,海湾犹如银河一般,拍摄于富山县摄影之友×宫武健仁  TAKE
有一次,记者采访余光中:“您是一个大诗人,您能告诉我们什么是诗意的生活吗?”余光中回答说:“生活里面光有真理、有美德还不够,还应该有艺术、应该有美。有一位美国亿万富翁,他很喜欢他的小女儿。有一天他看到小女儿带笑地走过来,心花怒放,那一刻他就在想如何形容他的女儿多么可爱,他想了半天说,啊,你美丽得像一张百万圆的大钞!这说明,一个人虽然很富有,可是在诗意生活上可能是一个非常贫穷的人,因为没有想象,连赞
硝烟还未从莫斯科散去,这里的居民依旧日惶恐不已,或远或近的枪声只能吓哭几个年幼的孩子……  这年的雪来得很早,给镇子带来片刻喘息的宁静。但雷特诺夫太太紧绷的神经却丝毫无法松弛,因为她的家里,闯进了一位不速之客。  那是圣诞节的前夕,但镇子里没有一棵圣诞树。雷特诺夫太太坐在噼里啪啦烧得火红的炭盒前发呆,空旷的房子里,只有此处还有些许的声响。  忽然,有一串敲门声,雷特诺夫太太打了个寒战,条件反射似的
梅花不畏严寒,傲然挺立在风雪中,是因为心中坚信怒放的生命最美;蒲公英不惧远方,漂泊于沃野中,是因为心中坚信天空之外必有归宿;雄鹰不屈命运,毅然坚守在顶峰中,是因为心中坚信,艰苦的锐变,离梦想最近。在人生重要关头,就该鼓足勇气奋勇一搏,去寻找最近应驻足的地方,去寻找那境界的彼方,而信仰便是那颗基石,即使不能到达彼岸,还有一颗永不曾停歇的心。  著名主持人白岩松曾经说过:“中国人最缺的是信仰”。在他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