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侧经皮Herbert钉内固定治疗微小移位腕舟骨骨折

来源 :中华手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cqj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掌侧经皮Herbert钉内固定治疗微小移位腕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自2012年1月至2017年7月我科采用掌侧经皮Herbert钉内固定微创手术治疗10例微小移位腕舟骨骨折患者,根据Herbert分型:A2型2例,B1型2例,B2型6例,其中B型骨折移位均<1 mm,于治疗8个月时采用Cooney腕关节评分进行功能评价并调查患者重返工作或运动的时间。

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8~18个月,平均12.5个月,均骨性愈合,无一例发生关节僵硬、内固定松动、感染、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1例出现轻微的与天气有关的疼痛,理疗后症状明显缓解。Cooney腕关节评分91分(75~100分),优良率90%。患者平均在治疗8.3周(6~10周)时重返原有工作或正常体育运动。

结论

采用经皮掌侧入路单枚Herbert空心螺钉内固定的微创手术方法治疗微小移位的腕舟骨骨折,具有促进骨折愈合、手术创口瘢痕小、早期获得良好的功能恢复、较短的重返生产工作时间,不失为一种良好的治疗选择。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外置锁定接骨板、克氏针和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开放性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三种不同固定方式的优缺点。方法自2015年3月至2017年2月,我们对62例软组织条件欠佳的开放性掌骨骨折,分别采用交叉克氏针(A组23例)、外固定支架(B组20例)和外置锁定接骨板(C组19例)固定骨折。从手术时间、石膏外固定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手指关节活动度和术后并发症等指标分析上述三种固定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术后
随着当前我国科学技术的日益完善下,基于网络背景下的数字化教学方式在教育行业中得到了普遍的认可,尤其是在高职教育教学中更发挥出了自身的价值.而教师通过计算机数字化的
本文根据著名的詹森(Janssan)理论和美国学者詹尼克(A.W.Jenike)的基本观点,考虑筒仓内贮料由于某种原因,其料面倾斜,在此状态下,将仓内贮料分为两部分,斜面部分贮料作为外荷
目的比较非手术和手术治疗大龄儿童锁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1年1月至2018年3月,我们共收治41例锁骨远端骨折的大龄患儿,其中24例行非手术治疗,即患侧肩外展支具固定4~6周(非手术组);17例行手术治疗,即患侧骨折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后肩外展支具固定4~6周(手术组)。对两组患儿的骨折愈合时间、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等参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术后
本文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法对单管塔中常用的钢管构件在压弯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性能进行综合分析,考虑多种因素对钢管极限承载力的影响.通过对所选算例的计算分析,得出几种因素对
近年来各大高校,企事业单位,中小学等都配备计算机来管理校园及其教学中使用,但是在其建设、运行和维护过程中都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比如木马病毒和黑客的入侵带给高校巨大
本文分析了体外预应力梁的受力特点,考虑了二次影响的作用,采用与偏心受压构件短期刚度计算相类似的计算方法,通过5根体外预应力梁的试验,对其短期挠度的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
目的探讨经皮埋头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新鲜舟骨腰部骨折的手术技巧及临床效果。方法自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我们应用掌侧入路经皮埋头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新鲜腕舟骨腰部骨折患者14例。其中Herbert A2型3例、B1型2例、B2型9例,均为无移位或微小移位(≤1 mm)骨折。术后进行病例随访,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本组14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出血5~20 ml,平均12 ml;手术时间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