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兹山鱼谱》:士人心史的诗化重构

来源 :电影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w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濬益新作《兹山鱼谱》讲述朝鲜士人丁若铨流放著书终老海岛的历史故事.影片对文献述录之人物、情节及时空进行风格化的筛选过滤和拼接改造,诗化重构流配士人的苦难心史,改编寄寓对边缘人物的理解追佩、对边远社会的同情向往和对隐逸志向的应和皈依.诗意影像手法与诗化改编模式等称协和,共同强化影片的诗性风格.诗化模式赋予边缘人物纯洁德行,但同时虚化痛感、悬搁矛盾,使影片倾向于净化抚慰而非透视改造.
其他文献
在新时代背景下,大众的视觉文化得到快速发展,审美意识也发生巨大改变,纪录片行业发生转型,出现了生产百花齐放和发展欣欣向荣的景象.纪录片影像呈现多样化和多元融合的特征,在选材立意、拍摄手法、剪辑形式和传播营销渠道等方面得到巨大创新和突破,提升了大众的文化素养,满足了观众的精神需求,具有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商业价值和时代意义.
在东北早期电影史中,铁路所发挥的作用是一把“双刃剑”.中东铁路的修建,成为推动东北各地社会变革和文化变迁的“不自觉的历史工具”,为早期电影在东北根植提供了城市条件和观众基础.但因日俄对东北的侵略,使铁路和电影成为侵略者的双重“武器”,铁路为殖民电影宣传提供了交通便利,电影又记录了中东铁路、南满铁路的殖民属性.在中国早期电影史上,没有哪个地域的电影发展像东北一样,与“铁路”的关系如此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