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高校课程实施大纲对高职课程授课计划管理的启示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hho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通过对比美国高校课程实施大纲和我国高职课程授课计划的功能、内容要素及教学管理,提出借鉴课程实施大纲,强化课程授课计划功能、丰富课程授课计划内容、加强对课程授课计划制订与实施的管理。
  [关 键 词] 美国高校课程实施大纲;课程授课计划;教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01-0100-01
  一、我国高职课程授课计划使用的现状
  在我国高职教学管理中,为了监督教师的教学设计与实施,教学管理部门规定任课教师在开课前必须提交一份课程授课计划进行审核并存档。课程授课计划是任课教师对完成专业教学计划、落实课程标准、安排授课内容及教学进度所做出的一份计划。
  通过对多所高职院校的调查,发现各校的课程授课计划模板并不完全一致,基本包括课程信息、教材信息、教师信息、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法、教学进度安排等内容。课程授课计划一般由任课教师单独制订交教研室及主管部门审核后存档。在授课计划制订和实施过程中,由于受教师主观因素的影响,实际教学与计划脱节现象严重。主管部门监督没有落到实处,对授课计划的审核、检查和评估流于形式、走过场。
  二、美国高校课程实施大纲的特点
  课程实施大纲是美国高校教师在正式开课前必须向学生及所在院系提供的一种基本教学文件,是学生与教师就课程预期及政策达成的契约[1]。其特点如下:
  (一)要丰富具体
  课程实施大纲基本包括课程基本信息、教学目标、课程资料、课程要求、课程评估方法、教学进度安排、其他政策等多个要素。要素的设计突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体角色和责任,注重独立思考、研究探索等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关注学生未来发展的需求。
  (二)管理严格规范
  课程实施大纲是教师必须为学生撰写的文件,让学生清楚地了解课程目标、学习技能及具体方法。教学双方依据课程实施大纲检验双方教与学的效果,管理部门将其作为监控教学的重要手段。
  三、对比分析
  美国的课程实施大纲与我国高职课程授课计划都是开课前教师必须准备的基本教学文件,但在功能、内容要素以及管理三个方面有着明显的不同。
  在功能方面,课程授课计划是日常教学管理的检查资料、教师教学过程的监控依据,但往往束之高阁。而课程实施大纲是师生之间的契约、师生沟通的桥梁、学生学习的指导文件、教师教学质量评估的工具,对学生主动学习、自我管理等能力的培养和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内容要素方面,课程实施大纲比课程授课计划的内容要素更齐全,详细规定了课程的教学政策和教学考核方法[2]。另外,课程实施大纲还对学术诚信规定、残障学生政策、教学辅助中心等做出了说明。
  在对课程授课计划的管理中,教师是制订者、使用者、实施者,学生是有限阅读者、受限评价者,院系及管理部门是收受者、监督者。而在美国高校的课程实施大纲的管理中,学生几乎是所有环节的有权参与者,处处体现以学生为本位的理念。
  四、借鉴与改进
  教学制度规范化建设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根本。课程授课计划作为基本的教学文件在教学质量保障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借鉴美国的课程实施大纲,进一步强化课程授课计划功能,完善课程授课计划内容,规范课程授课计划管理。
  (一)强化课程授课计划功能
  把课程授课计划作为学校规范教学管理过程的根本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手段、帮助学生学习的指导文件和评估学生学习效果的依据以及约束教师教学行为的规范和检验其教学能力的工具。对师生双方而言,课程授课计划作为保护师生双方权益的合同,是实现师生有效沟通的桥梁。
  (二)完善课程授课计划内容
  内容设计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在授课计划中明确学生学习责任和目标,增加课前知识准备、课堂任务内容及课后作业要求等;增加学习方法指导、教师联系方式、课程资料的提供和获取方式,建立师生交流模式,使学生成为课程学习的主动追求者。在教学设计中落实学生自我管理、独立思考、书面表达、信息素养、批判思维等多种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三)规范课程授课计划的管理
  (1)修订制度。教师、学生、主管教学部门必须全程参与课程授课计划的制订、实施过程。(2)转变观念。教师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注重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和考核。(3)加强培训。通过开展教师教学能力培训,让教师掌握课程授课计划的结构和要素,并通过开展教学竞赛与比武提高教师教学设计能力。(4)形成机制。加强教学环节管理,学生和主管部门双重监控教学,并及时进行反馈修正,促进教与学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高耀明,叶颖.课程实施大纲与高校教学规范化建设[J].高等教育研究.2014(4):103-109.
  [2]季誠钧.大学课程大纲的理念、要件与特征:基于美国的经验[J].现代教育论丛,2014(2):37-40.
其他文献
【摘要】从树立现代体育观方面入手,在阐释体育含义的基础上,探析体育教师观念的变革与学生体育安全意识培养,让学生在学校体育的环境中身心得到全面发展并受益终生。  【关键词】体育观 学生 安全意识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0-0117-02  1.问题的缘起  观念是人们对事物的现象、本质、特点、规律的理解、认识和看法。长
尊敬的各位与会代表,各位嘉宾:正值秋高气爽、天高云淡、果实累累的金秋时节,我们十分高兴地迎来了参加“泛珠三角区域地方税务合作交流暨第三次联席会议”的各位代表、各位
1994年7月8日,一个细雨濛濛的晚上,我突然接到“常书鸿先生治丧委员会”的急件。噩耗传来,我颤抖的双手把讣函掉落在地,我的眼泪不禁夺眶而出。一代油画高手、敦煌文物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