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动画片中的电影思维,是一种与一般电影不同的独特的电影思维方式,它的思维独特性是由动画电影本性所决定的。动画作为影视片种之一,是由美术和影视两个基本要素构成的。它是以电影视觉思维方式为基础内容、以美术造型规律为手段营造情境,它具有造型艺术和影视艺术的基本特征。
关键词 电影思维 假定性 画面节奏感 形态家庭
一部好的动画作品,它的思想性、艺术性或观赏性都是通过一定的技巧体现出来的。电影是最讲究技巧和手段的艺术,技巧和手段也是最丰富的艺术。动画作为电影,包含着电影艺术的切要素和特性,也必然依赖电影艺术所特有的技巧和手段——电影思维,作为它具有电影特性和电影美感的表现方式。
动画作为影视片种之一,是由美术和影视两个基本要素构成的。它是以电影视觉思维方式为基础内容、以美术造型规律为手段营造情境,它具有造型艺术和影视艺术的基本特征、正因为动画具有这些基本特性,这便决定了它除了具有造型和视觉思维,还具有电影的语言与听觉思维。对于商业动画(主流动画)来说,这种电影的思维方式尤其重要。“电影思维不仅是动画具有电影艺术品质的保证,更可能使所呈现出来的画面获得更新的意念和更深的内涵,产生超越画面本身含义的独特而强烈的艺术效果。”
节奏是一种美,节奏美对人的影响是很大的,它不但引起人心理上的愉快,而且还引起人生理上的极大快适。这种融合关系,有赖于对镜头顺序和长度的把握。针对不同的动画片,根据情节的需要节奏也有所不同。
通过镜头的反复获得节奏将一个物体重复排列在一起就可以获得节奏。将一株株柳树按照相等距离种在河边,许多人按一定距离排成一行,按相等距离排列的篱笆,建筑物按同样的距离排列,就会造成一种运动。人们在观看这些事物的时候,眼光就会跟着这个排列从一个移到另一个,人们不觉得这是分散的个体,而是有节奏地排列的整体。如果这些物体在一大片空间里东一个西一个,全无规律,人们要看完这些物体一定感到很吃力,因为它们无节奏。重复排列距离不能太远,每个物体之间相隔太远,成了分散的个体也会缺乏节奏。通过重复获得节奏,要避免空间的呆板,重复要有好的比例。
例如图2“三个和尚”中有三个画面是重复的,一是太阳的升起和落下,表示时间已经过了三天,一是三个和尚坐的位置没有变动,说明谁也不肯挑水,一是扁担、水缸、木桶原地躺着,说明根本没有人去触动过。这样的几处重复,对于三个和尚宁可渴死也不肯挑水的自私心理表现的淋漓尽致。
那么,通过对镜头的重复排列,可以得到富有节奏的效果。通过调整它们之间的间隔和排列次序,产生一种急促、紧张的心理感受。从而,营造出紧张、具有节奏感的场景气氛。
通过不同长度镜头结构的排列获得节奏将一些大小不同的物体有规律地排列,或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或由高到低再由低到高地排列,形成个波浪形,这就出现节奏。波浪形向前推进的运动节奏变化较多。在衣服的花边和刺绣上我们常常见到这种节奏,它们好像一个波浪连着一个波浪。这种排列并不是要用很多物品排得很密,个靠着一个,它们可以有一定的距离。如图3
在制作动画片时,要创造出节奏,必须把尺度不同的镜头组织在一起。把不同的长镜头和短镜头进行有序的排列,产生有长有短、有起有伏的波浪形有节奏的韵律感。
用镜头的组接产生节奏。一部片于是由若干个镜头组织起来的,镜头之间的连接叫镜头组接或剪接。长短不同,景别各异的镜头组接在一起,产生不同的节奏感觉。一组长镜头组接在一起,易造成宁静的节奏,一组短镜头组接在一起,常常使用在镜头本身充满快速动作的场合。高潮的画面,骚乱的效果,易造成快速的节奏,一组长短相间的镜头组接在一起,在几个很短的片断中突然插入长的片断,或者相反易造成抑扬顿挫的节奏。
例如“三个和尚”的整体情节线路,分成三大段,一个尾声,即
1、小和尚“出场”,赶路,挑水,念经,老鼠出现——逃走。
2、长和尚出场,赶路。挑水,“念经”,两个和尚抬水,念经,老鼠出现——逃走。 3、胖和尚出场,赶路,挑水,抢水,三个和尚没水吃,老鼠出现——酿成火灾,救火——老鼠吓死。
4、尾声,三个和尚齐心协力挑水吃。
从表面上看,似乎线路很清晰,除了人物的不同之外,都在重复镜头和场景(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如果仔细想想并非如此。本应该打老鼠是重点展开,因为它是矛盾冲突点。但是从音乐的角度,反而赶路和挑水成为了重点铺展开,进庙却一带而过。顾及了繁简、疏密的合理布局,节奏轻重缓急的有机调节。需要繁的地方简化了,需要简的地方延伸了,以音乐的要求作为节奏变化的依据,繁简结合,不同长度的镜头有节奏的排列,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使人物性格也有了明显的不同。
通过一条线条的连续画面运动获得节奏这种节奏只是由一条连续运动的线条构成,这条运动线条可以由大波浪形转成小波浪形,继而转为圆形,只要不是杂乱无章而是有规律的伸展,就会形成一种节奏,这种节奏的结构适宜于制造很大的弯曲。有些人物画常用这种连续线条显示节奏,贯穿全画有一种转动的运动,不管眼光从何处进入画面,都会很轻松地跟着线条、明暗、颜色的排列走,直至眼光看遍全画都不会有任何障碍的感觉。独舞演员在舞台上表现一连串舞蹈动作,这些动作也显示了连续线条运动的节奏。一个优美的舞蹈造型所表现出来的线条节奏也像幅画一样,无论观众的目光先从哪一点看起,都可以舒适地沿着线条的伸展看遍整个造型,而无受到任何障碍之感。有一些条边图案也用连续线条构成节奏,一条宽阔的波浪线大幅度的转动,中间出现一些回波,十分好看。
正因为有这种连续的画面运动,才使动画节奏具有连贯性。这也提出了一个要求:在连接画面之间运动的时候,注意观众在观看的时候没有受到任何障碍感。这也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镜头之间的故事延伸感、持续性、连贯性。
有人说:“节奏是事物运动和生命的表现形式”。当艺术表现中表情动作的节奏控制,与人们心中的生活积淀发生同构时,传情效果就实现了,节奏也就具有了传达情感的功能。
动画作为电影的一种表现形式,自然遵循电影的语言和规律。节奏则是影视艺术的生命活力。对节奏的组织与运用是影视艺术的重要特性和特殊表现手段,是最根本的影视思维方式之一,也是动画最根本的思维方式之一。
综上所述,动画影片的制作必须重视节奏,节奏是影视艺术语言的生命活力。
关键词 电影思维 假定性 画面节奏感 形态家庭
一部好的动画作品,它的思想性、艺术性或观赏性都是通过一定的技巧体现出来的。电影是最讲究技巧和手段的艺术,技巧和手段也是最丰富的艺术。动画作为电影,包含着电影艺术的切要素和特性,也必然依赖电影艺术所特有的技巧和手段——电影思维,作为它具有电影特性和电影美感的表现方式。
动画作为影视片种之一,是由美术和影视两个基本要素构成的。它是以电影视觉思维方式为基础内容、以美术造型规律为手段营造情境,它具有造型艺术和影视艺术的基本特征、正因为动画具有这些基本特性,这便决定了它除了具有造型和视觉思维,还具有电影的语言与听觉思维。对于商业动画(主流动画)来说,这种电影的思维方式尤其重要。“电影思维不仅是动画具有电影艺术品质的保证,更可能使所呈现出来的画面获得更新的意念和更深的内涵,产生超越画面本身含义的独特而强烈的艺术效果。”

节奏是一种美,节奏美对人的影响是很大的,它不但引起人心理上的愉快,而且还引起人生理上的极大快适。这种融合关系,有赖于对镜头顺序和长度的把握。针对不同的动画片,根据情节的需要节奏也有所不同。
通过镜头的反复获得节奏将一个物体重复排列在一起就可以获得节奏。将一株株柳树按照相等距离种在河边,许多人按一定距离排成一行,按相等距离排列的篱笆,建筑物按同样的距离排列,就会造成一种运动。人们在观看这些事物的时候,眼光就会跟着这个排列从一个移到另一个,人们不觉得这是分散的个体,而是有节奏地排列的整体。如果这些物体在一大片空间里东一个西一个,全无规律,人们要看完这些物体一定感到很吃力,因为它们无节奏。重复排列距离不能太远,每个物体之间相隔太远,成了分散的个体也会缺乏节奏。通过重复获得节奏,要避免空间的呆板,重复要有好的比例。
例如图2“三个和尚”中有三个画面是重复的,一是太阳的升起和落下,表示时间已经过了三天,一是三个和尚坐的位置没有变动,说明谁也不肯挑水,一是扁担、水缸、木桶原地躺着,说明根本没有人去触动过。这样的几处重复,对于三个和尚宁可渴死也不肯挑水的自私心理表现的淋漓尽致。
那么,通过对镜头的重复排列,可以得到富有节奏的效果。通过调整它们之间的间隔和排列次序,产生一种急促、紧张的心理感受。从而,营造出紧张、具有节奏感的场景气氛。
通过不同长度镜头结构的排列获得节奏将一些大小不同的物体有规律地排列,或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或由高到低再由低到高地排列,形成个波浪形,这就出现节奏。波浪形向前推进的运动节奏变化较多。在衣服的花边和刺绣上我们常常见到这种节奏,它们好像一个波浪连着一个波浪。这种排列并不是要用很多物品排得很密,个靠着一个,它们可以有一定的距离。如图3
在制作动画片时,要创造出节奏,必须把尺度不同的镜头组织在一起。把不同的长镜头和短镜头进行有序的排列,产生有长有短、有起有伏的波浪形有节奏的韵律感。
用镜头的组接产生节奏。一部片于是由若干个镜头组织起来的,镜头之间的连接叫镜头组接或剪接。长短不同,景别各异的镜头组接在一起,产生不同的节奏感觉。一组长镜头组接在一起,易造成宁静的节奏,一组短镜头组接在一起,常常使用在镜头本身充满快速动作的场合。高潮的画面,骚乱的效果,易造成快速的节奏,一组长短相间的镜头组接在一起,在几个很短的片断中突然插入长的片断,或者相反易造成抑扬顿挫的节奏。
例如“三个和尚”的整体情节线路,分成三大段,一个尾声,即
1、小和尚“出场”,赶路,挑水,念经,老鼠出现——逃走。
2、长和尚出场,赶路。挑水,“念经”,两个和尚抬水,念经,老鼠出现——逃走。 3、胖和尚出场,赶路,挑水,抢水,三个和尚没水吃,老鼠出现——酿成火灾,救火——老鼠吓死。
4、尾声,三个和尚齐心协力挑水吃。
从表面上看,似乎线路很清晰,除了人物的不同之外,都在重复镜头和场景(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如果仔细想想并非如此。本应该打老鼠是重点展开,因为它是矛盾冲突点。但是从音乐的角度,反而赶路和挑水成为了重点铺展开,进庙却一带而过。顾及了繁简、疏密的合理布局,节奏轻重缓急的有机调节。需要繁的地方简化了,需要简的地方延伸了,以音乐的要求作为节奏变化的依据,繁简结合,不同长度的镜头有节奏的排列,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使人物性格也有了明显的不同。

通过一条线条的连续画面运动获得节奏这种节奏只是由一条连续运动的线条构成,这条运动线条可以由大波浪形转成小波浪形,继而转为圆形,只要不是杂乱无章而是有规律的伸展,就会形成一种节奏,这种节奏的结构适宜于制造很大的弯曲。有些人物画常用这种连续线条显示节奏,贯穿全画有一种转动的运动,不管眼光从何处进入画面,都会很轻松地跟着线条、明暗、颜色的排列走,直至眼光看遍全画都不会有任何障碍的感觉。独舞演员在舞台上表现一连串舞蹈动作,这些动作也显示了连续线条运动的节奏。一个优美的舞蹈造型所表现出来的线条节奏也像幅画一样,无论观众的目光先从哪一点看起,都可以舒适地沿着线条的伸展看遍整个造型,而无受到任何障碍之感。有一些条边图案也用连续线条构成节奏,一条宽阔的波浪线大幅度的转动,中间出现一些回波,十分好看。
正因为有这种连续的画面运动,才使动画节奏具有连贯性。这也提出了一个要求:在连接画面之间运动的时候,注意观众在观看的时候没有受到任何障碍感。这也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镜头之间的故事延伸感、持续性、连贯性。
有人说:“节奏是事物运动和生命的表现形式”。当艺术表现中表情动作的节奏控制,与人们心中的生活积淀发生同构时,传情效果就实现了,节奏也就具有了传达情感的功能。
动画作为电影的一种表现形式,自然遵循电影的语言和规律。节奏则是影视艺术的生命活力。对节奏的组织与运用是影视艺术的重要特性和特殊表现手段,是最根本的影视思维方式之一,也是动画最根本的思维方式之一。
综上所述,动画影片的制作必须重视节奏,节奏是影视艺术语言的生命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