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模仿中提高小学生习作水平

来源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qs2922416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人类的技能无一不是从模仿开始的,由模仿到感悟,由感悟到创造。同样,习作也是一种技能。教师要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立足于自己的生活,善于观察、发现,通过习作写自己的亲身经历,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要提高小学生的习作水平,教师就要教给学生模仿的方法,让学生在模仿中提高,在模仿中创新。
  关键词:小学生;习作;模仿
  叶圣陶先生说过:“写作和阅读比较起来,尤其偏于技术方面。凡是技术,没有不需要反复历练的。”吕叔湘先生对这一点说得更形象:“使用语文是一种技能,跟游泳、打乒乓球等技能没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任何技能都必须具备两个特点,一是正确,二是熟练。要正确必须善于模仿,要熟练必须反复实践。”这些话,应该成为中小学语文老师习作教学的座右铭。习作是一种技能。在小学生习作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在模仿中学会创新。
  一、模仿是习作的前提和拐杖
  1. 习作技能的提升需要模仿
  人类的技能无一不是从模仿开始的,由模仿到感悟,由感悟到创造。而习作也是一种技能,需要通过模仿来提升水平。众所周知,莫言是诺贝尔文学奖的得奖者,其魔幻现实主义色彩文学作品深受外国文学作品影响。在他的《球状闪电》中,那个长着翅膀的怪老头很容易让人想起马尔克思的《巨翅老人》;在《十三步》中,那個吃铁的小男孩也与马尔克思的《百年孤独》中的喜爱吃石灰块的小姑娘相似。他是当代文学史上成功借鉴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一朵奇葩。模仿是创作之路上一根有效的拐杖,仿写也是学生习作的必由之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也是在强调“多读”是“写好”的前提条件。
  2. 仿写不等同于抄袭
  一说到模仿,有人就认为这是一种可有可无的练习活动,甚至把它视同于“抄袭”。其实不然,仿写是学生在逐步的练习中提高写作技能,积累写作内容。学生需要在这基础上,在语言文字上扎扎实实打基础。模仿的实质是让学生从各个方面接受规范语言的熏陶。
  3. 注重方法,把握仿写训练点
  《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是:学习语文知识是为了运用,应该促使知识向能力方面转化。作文模仿也不外乎是由单项到综合,由局部到整体,这是一个化整为零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每一篇课文的表达方法的精妙之处是不同的,有的用词精确,有的句子优美,有的描写生动,有的构段有特色,有的开头、结尾相呼应……因此,小学语文老师要注意以文章为范例,把握仿写训练点,让学生进行相关写作技能的训练。
  在“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研讨过程中,各年级都特别重视积累与运用课文中的好词佳句。除此之外,又各有训练的侧重点,如一年级以用字词口头造句子为主;二年级用短语写句子;三年级重点训练句群、构段,教学时,让学生运用“不仅……还……”、“首先……再……然后……最后……”进行说话、写话;四年级以《鸟的天堂》为课例重点训练对静态景物、动态景物的具体描写;五年级以《开国大典》一课为例,着重训练按顺序写场景;六年级以《“精彩极了”,“糟糕透了”》为例,让学生写自己生活中经历的与课文类似的,体现两种不同的“爱”的事。每一组的每一篇课文,教师都要从表达方法入手,让学生学习、仿写、运用,从而提高写作技能。
  教师要借助大量的写句子、写片断的练习,让学生及时运用阅读所积累的语言材料,把积存在他们心中的生活见闻、感受表达出来。第一学段以运用字词写话为主;第二学段以写句群为主;第三学段以写片段为主。方法灵活,可以说话,也可以写话;可以自主完成,也可以合作完成。这不是拔高要求,而是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让学生多写、多改,在仿写活动中提高写作能力。总之,各个年段有各个年段的仿写训练点,越低年段越要重视仿写。
  实践证明,让学生多读多写,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突出重点的方法能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水平在短时间内获得较大的提高,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调动写作的积极性,消除害怕写作的心理障碍,更好地让学生感悟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形成语感。
  二、创新是模仿的方向与提升
  1. 相信学生不会拘泥于模仿
  在实践中,笔者发现历届学生都一样,模仿多了,技能娴熟了,他们就不知不觉提高了自身的创新能力。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时,笔者教学生把事情写具体、写曲折。笔者先让学生读《全神贯注》中描写罗丹修改女像时的动作和神情的句子,然后让学生练习写作,把事情写具体。
  原文:
  有一次,妈妈正在工作。下雨了,我在学校里放学了,可我没带雨伞。①妈妈放下工作,②来学校接我。③所以我敬佩我的妈妈。
  ①补充心理描写:这时,妈妈想:
  ②补充动作、神情描写:只见妈妈
  ③补充语言描写。妈妈把雨伞交给我,对我说:“ ”
  这样,由例句引路,通过仿写,学生明白了怎样把事情写具体。
  按着,笔者就上面这段话來了一个“提升训练”,学习把事情写得曲折变化,引人入胜。首先,笔者把《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和《父亲的菜园》的几个片断作为例子,让学生学会把事情写得曲折变化、引人入胜的方法:一是在事情的经过部分,加上一些挫折、困难,写出人物克服困难的过程,这样可以表现出执着追求的精神;二是加上侧面描写,烘托出人物的品质。然后,笔者让学生先口语交际,再仿写。在交流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达到了目标,提高了创新能力。如有的学生描写天气相当恶劣,狂风暴雨,伸手不见五指;有的描写妈妈当时工作相当紧张,送伞给我后还得快速赶回工作岗位;有的写妈妈摔了一跤;有的描写妈妈脚磨起了泡;还有的写妈妈淋湿了,下午就感冒了……由此可见,仿写不拘泥于内容,仿的是方法,是写作技能。一旦掌握了方法,学生的思维就会飞扬,创造出优秀的作品。
  如同莫言一样,他借鉴了外国文学作品的许多方法,但是他立足于高密东北乡,写出来的作品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乡土气息。他运用了他人的方法,描写的却是他自己感受过的生活。因此,他在模仿与借鉴中创新,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2. 老师要引导学生在模仿中创新
  很多学生会长久停留在模仿的阶段,导致习作水平得不到有效提升。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模仿中创新。为了引导学生创新,老师自身就要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引导学生在模仿的基础上思考,从生活中积累素材,发现与众不同的问题,写出一些独特之处。这样,学生的习作就会从模仿逐步走向创新了。
  总之,学生习作需要模仿,模仿是小学生提升习作技能的有效途径。同时,老师要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立足于自己的生活,善于观察和发现,写出自己的亲身经历,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也就是说,学生在模仿中训练的是写作技能、运用技能,让学生通过模仿训练来提升习作水平以及进行创新创作。
其他文献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恰到好处地运用多媒体技术,便能进行形象、生动的描述数学知识,并能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展现知识的内在规律,突破一些抽象数学知识或图形的限制,让学生充分
一个分拆同仁堂上市的出色案例;一本风靡企业界和政界的《资本运营论》,足以说明赵炳贤的高超财技与扎实的理论根底。然而,赵炳贤身上更值得为人称道的却是他对中国资本市场
期刊
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冯梦龙其人,然后具体分析了《醒世恒言》的语言艺术,从语法、修辞和逻辑等方面展开详细探究.
期刊
期刊
丘陵山地梨园间种旱稻技术的开发研究由浙江大学和安吉县水利局水土保持研究所共同承担,在安吉山湖塘进行。1997年开始试验,经过几年的探索,已取得成功。梨树第二年投产、第
在台湾,很多人熟悉和喜欢蓝博洲,时至今日,关于台湾“1950年代白色恐怖”的纪实文学,极少有出其右者.在蓝博洲笔下,湮没于荒野的台湾民众史片段一点儿一点儿地呈现在世人眼前
本文首先简要阐述了学校与学生法律关系的监护论和教育保护论,然后从实际出发,针对这两种理论关系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希望能以此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构建学校和学生之间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