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生血胶囊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临床疗效初步评价

来源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77623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再造生血胶囊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临床疗效.方法 以符合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西医诊断标准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原则,共纳入139例患者.其中,治疗组103例给予再造生血胶囊每次5粒,每日3次;对照组36例给予复方皂矾丸每次8粒,每日3次.2组患者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学改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血小板、中性粒细胞),外周血象(HGB、RBC、MCV、PLT、WBC、NEUT)及亚组分析,中医证候与体征积分、出血程度、感染发生率、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血小板、中性粒细胞血液学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51.6%与38.5%、44.8%与40.0%、51.0%与68.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总体及低危亚组患者中,治疗组治疗前后RBC及HG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止血疗效评价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安全性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再造生血胶囊、复方皂矾丸均能改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骨髓病态造血,取得临床血液学缓解,并能够明显改善中医证候与单项症状与体征积分,且具有良好的临床用药安全性.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目的 观察内热针治疗中晚期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探讨其应用前景.方法 62例中晚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采用内热针治疗的治疗组(31例)和采用常规针刺治
梯度功能材料(Functionally Gradient Material,简称FGM)是应现代航天航空工业等高技术领域的需要,为满足在极限环境(超高温、大温度落差)下能反复地正常工作而发展起来的一
光电化学制氢技术利用吸收能量大于半导体禁带宽度的光将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是转化和存储太阳能的最有应用前景的技术之一。带隙在2.1eV左右的α-Fe2O3因具有和太阳光谱较好的匹配、适当的能带边缘位置、良好的化学稳定性以及廉价、环境友好等优点受到广泛的关注,是当前研究的最具希望的光阳极材料。但α-Fe2O3在光电化学应用中也存在光生载流子寿命短、氧化水反应的界面电荷转移动力学慢等问题,研究氧化铁-溶
本论文由两部分组成:在第一部分中,以溴异丁酸酯为引发剂,CuBr/2,2’-联吡啶(bpy)为催化剂,进行了甲基丙烯酸(1-丁氧基)乙酯(BEMA)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所得聚合物的数均分子量随单体转化率的增加而线性增长,而且分子量呈单峰分布。通过ATRP制备末端带有溴原子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并以其为大分子引发剂进行BEMA的ATRP,制备了嵌段共聚物PMMA-b-PBEM
石膏作为一种资源丰富、生产能耗低的胶凝材料,具有质量轻、隔声隔热性能好、尺寸稳定性好等优点,是生产新型建材的理想原材料。但同时石膏也因为耐水性能差、力学性能低而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