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学数学课堂充满活力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bu_jam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倡导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以自主探索和交流合作的方式进行. 因此,变传统数学模式为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改革的核心内容.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按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根据个体差异和个体的学习需求,保护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在自主交流、合作探究中学习,从而使数学教学充满活力与生机.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为主动
  1. 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
  我们如果能抓住学生思维的热点,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把疑问摆在学生新旧知识的认知矛盾中,则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的情感调节到最佳状态,唤起学生探求未知事物的迫切需要心理,使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例如在学习“圆的周长”一课时,创设质疑复习情境导入:“我们已经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用直尺可以直接量出它们的周长,但是,圆周长是一条封闭的曲线,如何测出它的周长呢?现在大家就用直尺和细线去测量篮球的周长,看看有几种测法. ”于是大家动手参与,用各种方法去测量,气氛很是活跃,并纷纷说出自己的测量方法. 有的是用滚动的办法测出的,有的说用滚动的方法有它的局限性,假如是无法滚动的圆还是用绳测的办法好. 在充分肯定他们的思维方法后因势利导,如果是一个看得见但摸不着的圆,你能用滚动的办法量出它的周长吗?同学们都说用绳测或转动的办法测量圆的周长还是有一定局限性的. 那么,我们是否能够找到一个求圆周长的普遍规律呢?于是利用媒体课件出示两个大小不同的圆,在同一点旋转一周后留下的痕迹,此时来看圆的周长的长短与什么因素有关.大家通过动手实验,最后得出:圆的周长是直径的π倍. 通过这样的操作、观察与思考,提高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2. 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
  高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引发他们学习的自发性.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感官知觉对外界感知得越是多样化,就越能促进个体对知识规律的掌握,从而使个体形成技能,所以,应根据教学任务,采用恰当的教学手段使教师的作用得到发挥,这就避免了语言表达的困难,还可以节省教学时间,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把深奥的内容浅显化,从而化难为易,使学生潜移默化的接受,也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体. 例如,学生往往会对几何图形中的长度、面积、体积单位使用混乱,我们可以用直观的语言来帮助学生进行区分:圆柱体的底面直径是多长?它是线段,我们用什么方法来量一量?圆柱的底面积是多少,它是一个面,能用尺子来量吗?这时学生就会议论:这怎么能用尺子来测量呢?还是应该用面积单位来量. 圆柱的体积多大,它占多大空间,能用1平方厘米来铺吗?这时学生就更清楚了:体积应该用体积单位. 有个调皮的学生说:“如果你家房间大小用长度单位米,那么你家人只好走钢丝了. ”看似幽默的话其实很直观,大家在轻松的氛围中排除了“故障”,也感受到数学的无穷魅力.
  二、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过程,变获取为探究
  1. 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究
  为了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取知识,以达到对知识的深层理解,所以,要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让探究的过程不仅是获取知识的教学手段,更是教学的重要目的. 例如在学习“圆的周长”一课时,课本在编排上采用先阐明圆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关系,然后讨论圆周率及研究史. 但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和途径也在不断地扩大. 对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及圆周率的知识早就有所了解,就是那些没听说过的学生,也在课前进行了预习. 所以,要对教材进行重新整合和优化. 于是采用先介绍圆周率及研究史,再让学生来探究圆周率是如何得到的,那么,圆的周长是不是直径的三倍多一点?首先给学生提供探究的机会,让他们自己比较几个圆形物体的周长. 学生会用“绕线法”和“滚动法”得出厚纸板做的圆的周长,还用了“折叠法”来测量出圆的周长,但对书上的圆的周长求起来还觉得有困难. 于是再次引导学生探究,用间接的方法来计算圆的周长,从而得出圆的周长公式. 通过探究过程,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感受到获取知识的乐趣,从而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2.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
  合作学习方式已被课堂教学广泛应用. 交流探究成了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分小组合作学习把传统教学中的“竞争型”转变为“合作型”,把“每个孩子都有进步”作为教学评价的目标,形成组内交流合作、组间竞争的局面. 例如,把下列每组中的两个分数化成小数:①■,■;② ■,■;③■,■;④■,■. 分别讨论以下几个问题:①为什么这些分数中有的能化成有限小数,而有的却不能?②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与什么有关?③每组中两个分数分子相同,为什么前者能化成有限小数,后者不能?这说明了什么?④既然这与分母有直接关系,那么分母有什么特点?请把分母分解质因数,你发现了什么?⑤把■化成小数,并分解分母12的质因数(2 × 2 × 3 ). 这个分数的分母除2外,还有质因数3,为什么也能化成有限小数?这样为学生多创设自主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在自主交流、相互合作、相互启发、相互借鉴中共同提高, 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
其他文献
【摘要】对求解一些大型稀疏线性方程组,本文采用在预条件矩阵的作用下方程组系数矩阵的两步分裂的方法,并对此方法的收敛性进行分析.  【关键词】两级分裂;迭代法;预条件矩阵;收敛性  1.引 言  考虑线性方程组  Ax=b.(1.1)  其中,A=(aij)n×n∈Rn×n是非奇异矩阵,x∈Rn×1是未知向量,b∈Rn×1是已知向量.  实际求解大型
【摘要】概率与数理统计是实际应用性很强的一门数学学科,它既有理论又有实践,既讲方法又讲动手能力,许多学生难以掌握其内容与方法,面对实际问题时更是无所适从,因此如何结合该课程的特点及培养目标,对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和探讨,就显得十分重要.笔者结合课堂教学实践,对关于这门课程的教学方法提出自己的一点思考和探索.  【关键词】概率与数理统计;教学改革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是研究随机现象统计规律性
铁路荷载大,故而对地基要求高,由于软土地基具有含水量高,透水性差,强流变性和压缩性等特性,容易沉降变形,影响轨道结构的安全和稳定,甚至威胁铁路安全运营。因此,针对软土问题,必须采
一、培养中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意义及其重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老师虽然能够指导学生了解公式、定理,引导学生钻研思考,甚至要求学生必须完成自己布置的学习任务,却无法要求学生必须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毕竟数学学习是要坐在那里动脑思考的,不像做游戏那样好玩,也不像语文那样可以讲一些小故事,数学是要拿笔不停地计算的,面对枯燥无味的数字和毫无头绪的逻辑推理,很多学生都会感觉到索然无味,如同嚼蜡,但是又不能
通过对椭圆宏程序编程,编制用户子程序模板,调用子程序同时实现参数传递
本论文建立了一种测定蔬菜、果汁中农药噻嗪酮残留量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该方法重现性好,操作方便,检测快速。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对于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开展有资源优势,国内高校应当利用这一优势,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创业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本文通过对当前我国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大学生
淮安市孵化器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起步较晚,大部分都是在近三年才开始建设,与苏南、苏中等兄弟地区相比还有很多差距。目前淮安市孵化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孵化
电力调度自动化网络的安全运行对于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具有重要意义,而目前自动化网络安全又存在着诸多问题和隐患。本文通过对电力调度自动化网络的介绍,分析了影响其安全性的
家庭作业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可以通过家庭作业复习课上所学习的内容,老师也可因此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所以,提高家庭作业的有效性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布置家庭作业呢?现就数学家庭作业的以下几种类型谈谈我的做法.  一、让家庭作业趣味化  根据小学生好奇、求知欲强、思维活跃、学习从兴趣出发的特点,我充分结合数学本身独具的内容丰富、趣味性强等特点,努力挖掘各种内在因素,创设情境,诱发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