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国际戏剧之都的广州机遇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3cbbf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盛夏的夜晚,广州大剧院的舞台上。
  设计简洁现代的舞台正上演着一出三百年前的故事—老鳏夫阿巴贡终于获得了梦寐以求的钱箱子,内心欣喜若狂的他迫不及待地打开箱子,他钻了进去,出来时已经沾满了金粉,他又钻进去,这次是想和自己最爱的金钱永远共眠。这时,有人进来给箱子放上了一束玫瑰花,这个箱子寓意着灵柩一般,永远地埋葬了这个爱财如命的吝啬鬼。
  此前屡次发出笑声的观众席上,看到这幕都陷入了沉默。
  这个场景是法国兰斯喜剧院根据莫里哀原著改编的戏剧《吝啬鬼》的结尾部分,它的演出也一同拉开了2017年广州艺术节的大幕。
  戏剧等文化形式与城市之间应该如何互动,如何互补,这届艺术节做出了精彩的尝试,集外来之长,立足本土文化,在培育了市民良好的观戏习惯后再进一步发展、创新,戏剧之都的未来,也就水到渠成。
  包容之多与本土之源
  任何一个艺术盛会最重要的特征,是展现百家之长,这是其视野。广州大剧院作为本次艺术节的承办方,除了献上连台好戏之外,还以其国际视野,精心策划了一系列的重头活动,因此只要走进大剧院,也就能体味这次精彩的文化盛宴了。
  本次艺术节主要包含三个板块,分别是“走进大剧院”、“香港文化展演月”和“本地优秀剧目展演”。在第一个板块中,广州大剧院的节目承担了开幕和压轴大戏的重任。除了开头提到的名作《吝啬鬼》,将会有被称为“最辉煌”歌剧的意大利威尔第史诗级歌剧《阿依达》担任压轴演出,在这期间也将有由奥斯卡奖得主比·戈德堡亲自担任制作人的百老汇原版音乐剧《修女也疯狂》上演,讲述一位酒吧女歌手将沉寂的修道院变成充满生趣和歌声的地方的故事;热爱爵士和摇滚的乐迷肯定会享受另一部音乐剧—《谋杀歌谣》,这部剧全剧没有一句对白,剧情完全用41首歌曲展开,风格大胆前卫,一直以来在世界各地深受欢迎。
  今年观众除了能领略外国的经典演出外,還能看到不少国内的名作。著名舞蹈艺术家杨丽萍将会带来经典舞剧《孔雀之冬》,还有改编自老舍原著小说的话剧《二马》也会在广州经典重现;重庆话剧院的《河街茶馆》有“重庆版《茶馆》”之称,演员会以纯正的重庆方言演绎重庆往事,带给观众原汁原味的体验。
  不同语种,不同构思,不同文化背景的艺术作品就在这一方舞台上交汇、融合、并迸发出火花,它们给观众带来的思考会远远超越表演本身,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城市的整体气质。
  除了包容开放的气度,也应该立足本土,这是城市艺术节的根。德国摄影师彼得·比阿罗贝泽斯基曾经说过,他觉得中国最迷人之处,是置身于“到处都是煎炒烹炸的声音,炊烟腾起”的环境,他一下子就被那种人类活动的烟火气触动了。艺术作品同样需要这样的“烟火气”—从本土生活中选材,再搬到舞台上升华展现。这次展演的音乐剧中,“本地优秀剧目展演”板块中的《西关小姐》就结合了传统广府的经典角色—东山少爷、西关小姐,讲述西关小姐陈雪菲的慈善大爱故事,充满浓郁广府风情的画卷在舞台上慢慢展开,展现传统西关建筑的幕布成为演出的背景,背景下颠沛流离的爱情故事,更加牵动了不少老广州戏迷的心。
  活跃的民间力量
  放眼国内,以城市命名、能调动全城氛围的艺术节并不多,广州可谓是其中一个亮点。作为千年商都,一个以雄厚的经济实力闻名的城市,艺术节给予了广州更多的可能和生机。如果说强大的经济实力容易给人以硬朗的形象,那么浓厚的文化气息则是给广州这座城市添加的柔软身段。
  艺术节的发展见证了民间对戏剧热情的不断增长,在艺术节举办之初,主办方也曾为观众的数量发愁,有一段时间到剧场看戏还是通过摊派任务完成的,但是这样的情况已经不复存在了,到后来情况已经变成了市民自发通宵排队取票,艺术节的来临,已经成了每个广州人盛夏最期待的事情。
  广州艺术节自创办以来,先后经历了组织观众、公开派票、网络取票以及半市场化运作等4个阶段,这个过程中已经逐步培养了市民的艺术欣赏兴趣,培育了演出市场,拉动了艺术消费,参演规模、进剧场人数、演出影响力逐年提升,广州艺术节已经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城市艺术节。
广州大剧院

  因此从16年起,艺术节已经不再实施派放免费票的做法,改为补贴门票的方式降低票价,让市民用普通的价格也能享受一流的演出。为何有这样的变化?一是因为市场已经趋于成熟,市民看戏购票逐步形成习惯;二是对艺术以及对艺术家辛勤劳动的尊重;三是培育演艺市场,同时也是文化自信力的体现。
  当城市收获了足够的自信和底气,也会与民间结成更强的纽带联系,形成良好的互动。
  本届艺术节也举办了众多开放性的活动,包括十余场戏剧艺术普及活动,有让演员和观众面对面交流的戏剧工作坊,后台探班活动,让艺术真正走入人心;还有邀请名家主讲的公益文化讲座,常设的文化展览活动等等,活动内容宽泛,涵盖中西方多个文化维度。为了契合香港回归二十周年契机,还增设了粤港交流活动。既能登庙堂之高走进剧院享受文化,又能处社区之中接触和触摸艺术,这无疑是普及艺术最合适的方式。
  筹备戏剧之都
  未来,广州想打造一张新的城市名片—国际戏剧之都,这也和本届艺术节的主题互相呼应。
  如今广州已经培育出深厚的戏剧土壤,不断地在滋养城市的文化氛围。
  要打造国际戏剧之都,一个好的演出平台必不可少。在这方面,广州有着国内顶级的三大剧院之一—广州大剧院,此外还有著名的星海音乐厅,颇具历史感的友谊剧院和黄花岗剧院。每一年都有上千场剧目在不同的舞台上演,成就了广州成为世界级的演艺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不仅传统的粤剧在羊城广受戏迷喜欢,就连北方的剧种,像越剧、昆剧、黄梅戏、秦腔、徽剧等等也在广州都有着很大市场,观众的选择和品位宽泛,也是城市包容和开放程度的体现。   戏剧教育也已经走进了中小学的课堂,以必修课、校本选修课、社团等形式开展的相关课程已经成为特色,从小就接触戏剧,对于成长自然是有益的,学习戏剧的过程,本质上是学会表达自我,倾听他人的过程,这对于青少年的成长,是有潜移默化的滋养作用的。
  此外,第28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刚刚在广州落幕,戏剧梅花奖是中国戏剧表演艺术的最高奖项,12天的競演过程里,带给了市民饱览精彩戏剧的机会,也大大调动了城市戏剧氛围。
  由此可见,戏剧之都的筹备过程也是城市的发展过程。艺术是开放的,是雅俗共赏的,民间和城市会形成双向互动—城市孕育出浓厚的文化氛围,为市民带来欣赏水平的提高和艺术特质的形成,而后这种特质会再反哺城市。那个时候的戏剧之都,已经可以不用自上而下的推动,自然会演化成自下而上的熏陶和浸染的过程。
  艺术的盛会,从来都不只是业已成名的创作者的狂欢,也应该是有想法的青年人崭露头角登堂入室的时机。戏剧之都应该充分包含孕育创新人才的土壤,因此,本次艺术节还策划了青年戏剧培养计划。
  校园戏剧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本届艺术节的启动剧目就是由南京大学艺术硕士剧团出品的话剧《蒋公的面子》,这部剧可以称得上是现象级的作品,取得了空前的成功。该剧讲述的是蒋介石兼任南大前身中央大学校长时,邀请三位中文系教授赴宴的史实,形象地揭示了知识分子面对强权时的复杂心态。剧本源于南京大学戏剧影视艺术系的本科三年级学生温方伊写作的一篇论文,被改编为舞台剧后大受欢迎,已经在国内外演出超过240场,票房收入超过1000万元,该剧继承了“五四”以来启蒙戏剧的脉络,开阔的表现空间给予了当代戏剧新的发展路径。“青年戏剧培养计划”就是想激励更多这样的尝试,并不断探索戏剧突破发展的新路径,让戏剧获得更高的普及度和更强的生命力,计划中还有包括“青年戏剧嘉年华”等一系列大学生原创戏剧展演,提供舞台给更多像温方伊这样的大学生实践艺术梦想的机会。
  广州大剧院“D艺空间”作为全国首个文化创意人才培养、IP培育的演艺项目孵化基地,也向有志青年打开了实现梦想大门,在展演中表现突出的剧目或团队可获得优先入驻孵化器的机会。参与“青年戏剧培养计划”的学生还可以优先获得广州大剧院实习机会,近距离接触和学习戏剧演出的全过程,并可以通过和行业前辈接触进一步增强理论功底。
  不久之后,在念及有关广州的生活方式时,也许大家口头禅不再只是“食在广州”,还有“戏在广州”。戏剧培育了广州浓厚的文化氛围,也为城市构筑了足够的文化自信,当这样的自信与日俱增之时,软硬实力兼备的广州,会是更加耀眼的存在。
其他文献
正邦集团董事长林印孙  林印孙有一个朴实且坚定的志向:农民不能像牲口一样劳命,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面朝黄土背朝天,供完孩子上学,一辈子就老了。  1964年出生于江西临川贫困山村的他,小时候“肉都没得吃,鱼也没得吃,过年才有猪吃,过什么喜事才有鸡吃”。从贫农之子到大企业家,林印孙是从饲料厂做起的,然后养猪。  35年来,他打造了一艘千亿级农业企业航母。2020年,他掌舵的正邦集团公开招聘2.5万名应
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业,要关注和呵护生命。泰戈尔曾说过:教育的目的是应当向人类传递生命的气息。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创造生命价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这已经成为教育的重要任务。语文集人文性与工具性于一体,在生命教育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但语文教学中还存在忽视学生个体生命意识、功利主义等倾向。由此可见,高中语文教学中生命教育严重缺失,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在还没有开设专
7月19日,伊朗海军在霍尔木兹海峡伊朗水域,扣押了英国“史丹纳帝国”号油轮和船上的23名船员  美國与伊朗的“制裁与反制裁”正在大斗法。特朗普7月18日宣布,美军两栖攻击舰“拳师”号当天在霍尔木兹海峡“摧毁”一架“飞得非常靠近”的伊朗无人机。而6月20日,伊朗曾击落一架美国“全球鹰”无人机。美伊从隔空打拳到擦枪走火,似乎更多的还是心理战,离战争应该还很遥远。  美伊对抗已经牵扯到美国的盟国。伊朗海
考验房地产融资能力的时候到了。  2018年12月底,房地产行业“因城施策”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随后,“一城一策”开始在各地流行,加之较宽松的货币环境,2019年一季度,楼市再现“小阳春”。  转折点发生在4月19日。中央政治局工作会议重申“房住不炒”,接下来,压缩房地产信托业务、限制海外债、部分城市收紧限购限贷……一系列措施宣告房地产融资再度迎来严厉调控。  过去10年,中国房地产企业似乎已
全球化出了问题,不是因为方向不对,而是因为具体的设计出了问题,如果因此就认为应该放弃全球化,那是错误的。这不是全球化退场的时刻,这只是从旧的全球化走向新的全球化的转折时刻。  虽然2008年之后,反全球化的声音日益高涨,但显然,它一直还不是主流。在2016年之前,全球化的拥趸们,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担心,全球化将离开历史舞台,可做的,只能是对它的背影挥手告别。反全球化浪潮  在这一轮始于上世纪90年
作为金融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险正在成为保持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    过去五年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保险业发展最快的五年。五年前,保险行业资本金不够,偿付能力不足,竞争不充分。现在,保险行业已经不是垄断行业,国内外保险公司在同一平台上充分竞争。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如果一个人是历史学家、作家,先后考取了杨百翰大学、剑桥大学、哈佛大学,获得了哲学硕士与历史博士学位,甚至被《时代周刊》评为“年度影响力人物”,你一定无法想象,她在17岁之前从未上过学。塔拉·韦斯特弗就是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大山女孩。17岁之前,她从未踏出过大山、从未踏入过校园。  她来自一个在我们看来几近难以想象的原生家庭:在由垃圾场的废铜烂铁充斥着的童年里,没有我们习以为
毫无疑问,中国企业正在迎来一个“强监管”时代。  事例包括但不限于:在蚂蚁金服上市被叫停之后,有关部门不断推进对大型互联网平台的反垄断审查;“双减”文件出台,教培行业遭受重创;中概股赴美上市,以后必须按照法律规定进行网络安全审查。  一个个带有强监管色彩的政策,被比喻为一个个锤子,对相关行业影响甚大,也几乎毫无例外地冲击到资本市场的表现。客观而言,这些强监管政策是中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和国内外形势
“我们就不用寒暄了,时间宝贵,快。”见到大张伟第一面时,我还没来得及坐在他正对面的黑皮沙发上,只想按照见陌生人的传统,嘴里先蹦出几句客套话。这一举动被他一句话拦截。  在后面的采访中,他解释了这套行事逻辑—“我从小不相信任何人。”  14岁那年,在北京与同伴排练的大张伟被路过的乐手挑中,将他介绍到了忙蜂酒吧演出。在那里,他认识了付翀—后者从麦田音乐辞职,为他成立公司,给乐队起名“花儿”。1998年
2021年5月26日,贵阳,2021中国国际数据产业博览会现场  在贵阳,有一座互联网金融特区大厦。  它的三楼,是全球第一家大数据交易所“贵阳大数据交易所”(以下简称“贵数所”)。2015年,作为贵州大数据产业的领军项目,这家交易所曾风光一时,引领过全国范围大数据交易所“井喷”的风潮。  当时贵数所许下豪言:在未来3年至5年,交易所日交易额将突破100亿元,预计将诞生一个万亿元级别的交易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