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观察刮痧联合消积运脾汤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就诊于大庆市中医院儿科门诊部的90例食积内热型厌食症的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对照组2和治疗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刮痧联合消积运脾汤治疗。对照组1给予消积运脾汤口服治疗,对照组2给予神曲消食口服液治疗。观察3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3组之间的差异,证明有效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28/30);对照组1总有效率为76.67%(23/30),对照组2总有效率为70.00%(2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刮痧联合消积运脾汤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就诊于大庆市中医院儿科门诊部的90例食积内热型厌食症的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对照组2和治疗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刮痧联合消积运脾汤治疗。对照组1给予消积运脾汤口服治疗,对照组2给予神曲消食口服液治疗。观察3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3组之间的差异,证明有效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28/30);对照组1总有效率为76.67%(23/30),对照组2总有效率为70.00%(21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以学生为中心”的案例式教学在神经康复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方法以长春中医药大学康复治疗专业大学三年级第二学期58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将“以学生为中心”的案例式教学方法应用于神经康复学课程实践教学中,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以学生为中心的案例式教学模式优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能力;同时激发了学生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结论以学生为中心的案例式教学模式优于传统教学模式,研究为中医院校康复治疗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提供了一种良好的教学方
疫情常态下,如何保证线上教学与线下课堂教学质量实质等效?本文认为,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坚持提升学习效果的教学理念,筛选教学资源,精炼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活动,重视教学互动,完善质量监控体系,加强日常教学管理,注重过程性评价,师生共同努力,线上教学与线下课堂教学一定能够实现“实质等效”。
随着社会进步,中医药诊病保健在人们生活中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医儿科人才的急需更是日渐凸显。培养中医儿科医生以满足社会民众之需,是高校医学教育的职责所在。当今,信息网络化平台的迅速发展,结合中医儿科学教育特点,利用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POC)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这种新兴的教育模式,将成为中医儿科学教学改革的突破点,本研究注重对线上线下混合教育模式进行思考及分析,以摸索出这种特色教育的优势所在。
中医基础理论是针对中医学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基础课和入门课,课程开设在大学一年级第一学期,学生的医学基础知识薄弱,尚未建立中医思维,且中医基础理论深奥,涉及范围广,导致在该课程教学过程中进行PBL教学有一定困难。但是通过侧重培养学生中医思维,精心设计问题,加强老师的引领作用等措施,上述困难是可以解决的,运用以问题为导向(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法展开教学,使教学模式以教师教为主转变为以学生学为主,对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无疑是极为有利的。
目的观察健脾祛湿法治疗脾虚湿盛型单纯性肥胖症的疗效。方法选取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的60例脾虚湿盛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试验组给予健脾祛湿中药方剂配合医学营养治疗,对照组予医学营养治疗。结果试验组治疗前后体质量下降差值、BMI下降差值、腰臀比下降差值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前后体脂率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明显,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BMR比较,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