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中的校本课程开发:价值与意义

来源 :今日湖北·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melwin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课改以来,校本课程开发在基础教育领域如火如荼,其重要性与价值不言而喻,但却在高等教育阶段缺乏有效延伸。目前高等教育课程改革以精品课程建设为核心,偏重优质教学资源的打造和共享,而忽视课程内容本生的開发和建设。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以更好地满足社会与学生的需求,提升教师专业素质,打造地方特色高校。
  关键词 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开发 高等教育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
  “校本课程”及校本课程研发,最先出现于上世纪70年代的英美等发达国家国,已有40多年的历史,是与一种国家课程相对应的课程开发方式。所谓校本课程(school-based curriculum)是学校以课改《纲要》的基本精神为指导,依据学校自身的办学理念、办学传统、办学优势和办学特色,利用和开发学校和社会资源,由学校独立自主或与校外人员合作开发,旨在满足本校学生学习和发展需要的一切形式的课程。”校本课程开发(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根据自身的教育哲学——办学理念,为了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发展,独立自主或与校外人员共同合作开发校内外课程资源的过程和结果。”
  传统意义上,国家课程是由一种“自上而下”的“中央-外围”(central-periphery) 模式,并由有关专家和机构开放出的产物。不仅学生、家长无发言权,即使学校与教师也只能被动执行。然而,校本课程的真正的生长点在学生,在学校的具体环境中,从课程的开发、实施到评价都有学校内所有群体的参与。
  二、高等教育阶段实施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性
  高等教育阶段,面向的受众群体不同于基础教育阶段,社会需求与大学生个体需要亦发生变化,相应地校本课程开发的指向性和内容均需要调整,但并不校本课程开发民主精神的发挥,依然需要学校、教师、学生三方的共同参与和协作。当前高等教育阶段课程建设的重心在于精品课程的打造和教师个人教材的编写,最大的弊端在于忽视了大学生这一学习主体的需求、兴趣和知识储备情况;其次,忽略了区域经济发展所急需的人才素质结构与学校课程建设、专业培养之间的联系性。校本课程开发更具自主性和灵活性,学生的参与和协作,使得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教学内容和方法以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促进师生的共同学习和发展,更符合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有利于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提升人才素质结构
  目前我国高校就业压力巨大,大学生知识结构、技能素养与劳动力市场需求脱节,高校无法培养出社会所需要人才,归根结底,在于专业设置的不匹配以及课程开发的力度不够。校本课程开发强调课程以社会为背景,适应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尤其要帮助那些天资各异、渴求进步的学生获得充分的发展。素质教育的重要特征突显在全民性和全方位性。打破知识本位教育只重视学生智力的发展,忽视情感、态度、动作技能、社会交往等其它方面的发展的不良现象,需要一定的课程载体,无论是显性课程还是隐形课程,都需要进行积极的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开发大多数集中于体验型、表现型、实践型和操作型的课程领域,这十分有利于学生的多元智能的和谐发展,可以说,课程开发的最直接受益者非学生莫属。
  (二)有利于品牌高校发展,形成地方办学特色
  党的十八报告提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加快推进部分地方高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的转型。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需要以符合现代产业发展的课程体系为蓝本,校本课程开发围绕学校特殊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设置,强调学校利用自身的资源、自主规划、自我负责。这十分有利于学校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自己的特色。以往高校发展追求“高大上”,一味追求学术型、综合型大学的建设方向,导致众多高校缺乏特色办学理念,呈现出“千校一面”的事态,校本课程开发强调自主决策与开发,特别有利于公立学校提高其教育品质,更好地适应市场的需求,并逐步提升自己在市场中的位置。
  (三)有利于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作为校本课程开发中的重要环节,不仅对教师的知识和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强调教师群体间的协作和团队合作,可以促进教师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高校中,与教师教学同等重要的是教师科研,繁重的科研任务以及职称压力,使教师专注于学术科研,而轻视课堂教学。在教材的选择上,教师虽有自主权,却丧失了整合课程资源的主导权,缺乏校本课程开发的意识。校本课程的开发、整合、构建有利于教师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提炼经验,关注社会实践,以便使个体经验和知识与课程更好地融合。同时,课程开发也可以增强教师课程意识,强化参与意识和团体协作能力。高校课程教学个人主义色彩浓厚,虽然也有教研活动,但流于形式,各自为家,弱化课程评价功能,不利于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而学校、教师、学生三方参与的课程开发有利于形成平等、开放的文化氛围,对于课程中共同面对的重点问题、疑难点公开讨论,互相交流,促进资源的共享,不仅可以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同时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参考文献:
  [1]吴素芬.校本课程:学校创建特色的文化载体[J].课程理论与实践创新—第六次全国课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2008,聊城.
  [2]李妍红.浅仪校本课程的本质[J].课程理论与实践创新—第六次全国课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2008,聊城.
  (作者单位:重庆三峡学院)
其他文献
10月2日,200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瑞典皇家学院揭晓.出人意料的是,这个备受关注的全球经济学界最重的奖项并未产生于诸多知名人士预测的几大夺标热门人选
放大镜:放大孩子的优点rn父母要善于捕捉孩子身上的闪光点,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并加以张扬.每个孩子都潜藏着独特的天赋,这种天赋就像金矿一样埋藏在平淡无奇的生命中,父母如能
中国驻外使领馆,是中国外交官们或长期驻节,或短暂柄息的“家”.每个“家”背后都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rn中国驻英大使馆:130多年没换地方rn位于伦敦波特兰大街49至51号的一
企业实施现代企业制度后,活力得到了大大的提升,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实现了最大化.然而,关于企业的党建工作却呈现出了一些缺陷情况,所以,目前应积极寻求企业文化创新对推
摘 要 党的十八大报告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出发,提出了新形势下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对人才工作赋予新内涵,提出  新要求,是中央对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最新部署。本文结合国有企业实际情况,谈一下对人才工作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 人才队伍建设 企业文化建设  一、统筹推进三支队伍建设,促进企业协调发展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
省情再认识rn“我们现在是前有标兵,后有追兵,而且国家赋予我们的国际旅游岛优惠政策、保税港区政策还远未达到用足用好的程度,这是我们的当务之急,海南的同志要发奋努力!”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传家宝,也是党建工作最基础性的工作.随着国有化工企业经济发展的新常态,特别是在互联网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新形势下职工思想观念日趋复杂化、多元化
Donggang City is located at the east end of Liaodong Peninsula. It covers an area of 2445 square kilometers, and has the coastline of 93 kilometers. It has a po
10月16日,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发表称,继2004年大幅增长后,2005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又增长了29%,达到9160亿美元.跨国并购是推动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增长的主要因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