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ichens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俗话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而不思则罔”,可见“问题”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它不仅能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的互动性,还能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然而,在实际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并没有科学的运用提问艺术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落到实处,进入提问误区。从提问内容上看,问题缺乏科学性、启发性,学生不能从正确的方向进行积极的思考;从提问方式上看,缺乏循序性且急于求成,学生常常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从提问对象选择上看,提问对象带有随意性和惩罚性,学生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从提问结果评价上看,教师不注重对学生回答的分析和鼓励,不利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透过上述现象,我们不难发现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教学部分的不足,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应该寻找科学的教学途径发挥课堂提问艺术的作用。
  一、贴近学生实际,精选提问内容
  苏联杰出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地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这就给教师提出了一个高标准要求:课堂提问不仅要讲求科学性,还要讲究艺术性。艺术来源于生活,提问艺术当然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例如,学习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中《九寨沟》一文时,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你去过祖国哪些风景名胜?它们都有什么特色?今天我们一起去领略九寨沟的美景,你们觉得九寨沟与你们之前去过的风景名胜有什么异同点?你更喜欢哪一个风景名胜?通过学生自己的旅游经历为出发点,引出课文内容,再引导他们把自己游览过的景点与九寨沟作比较,从而有目的、有动力的去阅读课文,进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同时,提问时避免废话啰嗦,问出的问题一定要抓住教材的重难点,才能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让课堂风生水起。
  二、把握提问节奏,分层设计问题
  优质高效的语文课堂提问环节,应该是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能力以及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系统、递进的提问过程,达到环环相扣、由易到难的境界。例如,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中,用细腻传神的人物心理活动描写,层次分明的向我们叙述了汤姆在爸爸的教育下把钓到的大鲈鱼放生的故事,教育我们要时刻遵守社会公德。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所表达的主题思想,教师可以设计三个问题:汤姆钓到了怎么样的一条鱼?为什么要放掉这条鱼?汤姆最后有没有放掉鱼?第一个问题旨在让学生体会汤姆不想放掉大鲈鱼的心情;第二个问题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关注汤姆和爸爸的理由,并讨论总结出一定要放掉这条鱼的原因;第三个问题也是最能体现主体思想的关键问题,通过汤姆放生大鲈鱼的举动,感染学生以汤姆为榜样,做一个遵守社会公德的好孩子。三个问题层层递进、紧贴文本,贯穿课文主线,不仅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心思想,而且促进师生之间的对话交流,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三、面向全体学生,尊重个性发展
  课堂是大家的课堂,在课堂提问时,教师应该一视同仁,不能带有色眼镜,故意指定或回避个别学生回答问题。针对差生,教师可以设计类似“对不对”、“是不是”的判断类问题;针对中等生,教师就可以提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这一类的分析描述型问题。对于优等生,教师可设计“有什么异同”、“有什么启迪、意见”这种比较创造型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压力,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都能积极思考,参与教学过程,从而各有所获,使他们都能形成“我能学好,我盟学得更好”的良好心理状态,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在语文课堂提问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的个性,完成高质量教学。例如,学习《我叫神舟号》接近尾声时,教师可以问:“如果要求大家用不同形式表达对本文的理解,你们会用什么方式呢?”这时学生肯定会选择自己喜欢的表达形式,如画画、歌曲、情景剧等,这些活泼自主的个性化表达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孩子的创造力。
  四、建立评价机制,重视教学反馈
  提问评价对教学效果的好坏起着决定性作用,积极的提问评价,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优化教学过程,消极的提问评价,打击学生学习热情,降低课堂效率。一般,教学评价分文三类,即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生生互评。当一个学生回答完问题之后,教师可以让他自己说一说对自己的回答是否满意,原因又分别是什么,这个过程就是学生的自我评价。在自评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同桌互评或小组互评,抛出类似“你认为他的答案怎么样?”、“好的地方和不好的地方分别是什么?”、“如果是你来回答这个问题,你会怎么做?”这样的问题,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互相取长补短,培养合作学习的精神。教师在评价时,要先明确学生的答案是否正确并分析学生答案好的地方和不足之处,给予学生以正确的答案示范,从而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然而,有些教师在学生回答完问题之后,让其坐下紧接着就开始了另一项教学活动,让学生一头雾水,不利于教学活动的有序展开。
  结语:
  总之,“一堂好课往往起源于一个好问题,一个优秀学生往往也在于他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是一个会提问的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正确运用课堂提问技巧有助于积极开展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课堂提问现状中所出现的问题是可以消除的。然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不是一朝一夕能够熟练掌握的,教师只有在实践教学中循序渐进的摸索提问艺术,打造出一套适合小学语文课堂的提问模式,为培养祖国明日栋梁奋斗。
  【作者单位:高邮市秦邮实验小学 江苏】
其他文献
一、研究主题的确立  1.根据实际学情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现行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作文训练提出了明确要求,其中对小学中年级提出: “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2. 依托校本研究   本次课例研究依托莲花学校龙头课题《县(区)域管理背景下以信息化促进学校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研究》和
2011版《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虽然我们的语文课程改革已轰轰烈烈走过十余载,但走进当下的课堂,我们依然能看到这么一个现象:在教师主导地位的引领下,学生依然存在“被学习”、“被思考”、“被互动”的情况,其主体地位仍有待于进一步地真正落实。  一、“趣”字当头,激活自主学习动机  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
目的分析并探讨影响青少年突发性聋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118例(139耳)青少年突发性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性别、年龄、就诊时间、
原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童话和游戏一样是儿童童年不可缺少的。”我们都知道孩子们都是喜欢听故事。设想一下,如果在教授英语新课时,如果采用讲故事的方式去导入新课,学生一定会认真去听老师讲,并试着努力去弄明白老师在讲什么,从而也会帮助学生去了解新知识。故事教学的运用范围比较广,无论是导入、操练或者拓展环节都可以使用。但在运用故事教学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点:   一、根据学生生活实际选择故事
课堂思想教育一直是教师感到棘手的问题。一些科学课教师为了开展思想教育常常有严密的教学设计,使学生感到思想教育抽象、乏味且空洞。因此,如何让思想教育工作融进我们鲜活的教学细节,在润物无声中有效开展课堂教育一直是教师的追求目标。科学课活动学生参与面广、强度大、活动内容多,也容易发生各种节外生枝的事件。我们要利用课堂中一切教育资源灵活而有效地开展思想教育,使课堂教学中生成事件成为思想教育工作的源头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