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发现并寻找高职院校就业创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对于高职院校本身就业率的提升和学生个人价值的实现都是很有必要的。高职院校就业创业指导师资队伍的建设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还是高职院校本身建设的需要,也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需要。可以从强化校企合作、重视专业细分、鼓励教师深造、引入考核机制等方面开展就业创业指导师资队伍的建设。本文旨在为高职院校就业创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高职院校;就业创业;指导教师;师资队伍建设;途径分析
在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实践当中,就业创业指导是其中的重要一项。高职院校中就业创业指导教师师资队伍的建设涉及到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方方面面。围绕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有关议题一直受到了人们普遍的关注。
1高职院校就业创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1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高职院校当中进行就业创业指导实习队伍的建设是很必要的,也非常重要,这首先是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其所扮演的角色并不仅仅是一个学生进行传道授业解惑,同时他还是这个社会运转的过程当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负责为社会输送中高级的技能人才。工业社会发展进入到了四点零时代,今天社会参与者的过程当中,对于高级的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缺口越来越大,一个国家当中高职院校能否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人才,直接关系到这个国家在发展的过程当中所能够呈现出来的质量。在工匠精神被大力提倡的当下,我国的经济社会若想实现转型升级,就一定需要高职院校着眼于就业创业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师队伍的根本性先导性的建设,才能够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人才,为经济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1.2高职院校本身建设的需要
此外,高职院校本身发展建设的需要,也决定了高职院校在进行就业创业指导教师师资队伍建设的过程当中投入更多的精力财力和关注程度。衡量一个高职院校本身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的标尺,就是高职院校毕业的学生在就业创业的市场上的表现,而一个学生如果在他的学生时代没有接受过类似的专业教育,他们的表现就不可能好,社会乃至于相关教育教学主管部门对这个高职院校的评价就不会过高。持续走低的社会评价和专业评价对高职院校的打击是致命的,会影响他的长远发展和进步。所以,着眼于学校本身的发展和壮大,高职院校也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对就业创业指导教师的师资队伍进行更好的建设。
1.3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需要
高职院校就业创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的第三个原因就是学生需要通过老师的指导来完成自身的成长和发展,而高校当中就业创业指导师资队伍的建设是一个先决性的先导型的工作,只有老师的能力和素质得到了提升,学生才能够借助老师的帮助来获得个人能力的提升,而最终这些提升将表现为学校本身软硬实力的增加,师生各自为学校的发展壮大和建设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2高职院校就业创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途径分析
2.1强化校企合作
高职院校就业创业指导设计队伍的建设。首先应该遵循的一个路径就是要强化校企合作。我们在这里所谈到的消息后做实际上是一个更加新型的概念,它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高校将学生输送到企业当中进行实践讯息的模式是校企进行深度的融合,不仅学生要进入企业当中进行职业能力的培养和提升,老师也应该进入到企业当中去,深入参与企业的运营和管理,不断的观察和思考,发现当今前沿经济体对于每一个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需求,老师基于这样的感悟回到学校当中,对于学生的今后的学习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这样的指导才是有实际意义和价值的。学生接受过这样的训练之后,他们所获得的知识才是前沿性的,才能够帮助他们在毕业之后获得更好的发展。
2.2重视专业细分
当前应该遵循的第二个路径就是要重视专业细分。术业有专攻,就业创业是一个笼统性的概念,对于高职院校当中从事不同专业学习的学生而言,他们本身所需要接受的就业创业指导的类型和方针政策都是不一样的。角度上来说,高职院校在进行就业创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的过程当中,应该充分地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对高职院校进行就业创业指导的老师进行专业的细分,教师在培训的过程当中就要有意识地对教师的擅长的领域和专业进行前期的规划,让老师在后续的学习和自我提升的过程当中,有意识地往这方面去靠拢,用这样的方式来实现教师就业创业指导工作过程当中的价值,让学生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之下获得更加专业的更加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只有这样,老师的教学才是有意义的,学生的学习才是有效果的。
2.3鼓励老师深造
持续的学习和深造是老师的立身之本。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学校对于老师的科研成果的要求比较低,老师的教学任务也相对不是那么的繁重,不过本着为学生负责的原则,本着教师本身能力和水平提升的目标,老师也应该对自己有所要求,学校也应该鼓励老师继续深造,通过获得更高的学位和进行更加丰富的实习经历来获得更加前沿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老师将这些理论和实践经验熔铸到自己的日常教学和指导过程当中,会使得学生的学习和老师的教学能够获得更好的效果,这种效果也会作用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在鼓励老师继续深造的问题上,学校应该给老师提供充足的支持,这种支持主要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应该是时间上的支持,第二个应该是经济上的支持。从时间上来看,高职院校应该创造机会、提供条件,鼓励更多的中青年教师走出学校,到更高层级的学校乃至于海外去接受相关的训练。一旦训练的课程的实践与高校的教师的科研任务和教学任务发生冲突,学校也应该着眼于长远的发展,给老师提供时间上的方便,通过统筹兼顾来调配各位老师的时间,让每个老师都有学习的深造的机会。从金钱上来看,考虑到外出学习可能产生的高额费用,年轻教师本身的经济积累无法承担这部分的费用,因此,高职院校应该考虑给这部分老师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
2.4引入考核机制
第三个路径就是要引入考核机制,在进行高职院校就业创业指导实习队伍建设的过程当中,学校对老师的个人行为和教育教学成果要有所要求,要用规则的指挥棒来指挥教师的行为,要通过考察学生的就业率、定期考察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水平等等方式来获知教师的教育教学成果,同时要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学生为老师打分,以此来提高教师的危机感和责任感,让他们能够用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赢得同学们的好评。应该认识到,规则和原则是职称教师不断努力上进的原动力,仅靠人治缺乏法制的管理是缺乏生命力的。因此,引入考核机制应该是高职院校进行就业创业指导实践队伍建设的过程当中的应有之义。
3结语
高职院校就业创业,指导师资队伍的建设与高职院校本身所能够达到的教育教学水平息息相关,也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紧密相连,着眼于学校和学生的共同成长发展,学校应该投入更多的资金和资源来对相关队伍进行更加认真的建设。
参考文献:
[1]王雨,李卫红.高职高专课堂的管理[J].黑河教育,2014(09):45-46.
[2]朱晓莉.简析班主任优化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4(07):75-76.
[3]頡梦宁.高职高专班主任课堂差异化管理理念及其实践[J].教学与差异化管理,2013(15):89-90.
[4]赵培光.高职学生管理体制改革趋势预估[J].南昌理工大学学报,2013(8):12-13.
作者简介:
周浩(1984.04—),湖南省益阳市,讲师,会计师,硕士,财务会计及理论。
关键词:高职院校;就业创业;指导教师;师资队伍建设;途径分析
在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实践当中,就业创业指导是其中的重要一项。高职院校中就业创业指导教师师资队伍的建设涉及到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方方面面。围绕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有关议题一直受到了人们普遍的关注。
1高职院校就业创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1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高职院校当中进行就业创业指导实习队伍的建设是很必要的,也非常重要,这首先是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其所扮演的角色并不仅仅是一个学生进行传道授业解惑,同时他还是这个社会运转的过程当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负责为社会输送中高级的技能人才。工业社会发展进入到了四点零时代,今天社会参与者的过程当中,对于高级的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缺口越来越大,一个国家当中高职院校能否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人才,直接关系到这个国家在发展的过程当中所能够呈现出来的质量。在工匠精神被大力提倡的当下,我国的经济社会若想实现转型升级,就一定需要高职院校着眼于就业创业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师队伍的根本性先导性的建设,才能够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人才,为经济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1.2高职院校本身建设的需要
此外,高职院校本身发展建设的需要,也决定了高职院校在进行就业创业指导教师师资队伍建设的过程当中投入更多的精力财力和关注程度。衡量一个高职院校本身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的标尺,就是高职院校毕业的学生在就业创业的市场上的表现,而一个学生如果在他的学生时代没有接受过类似的专业教育,他们的表现就不可能好,社会乃至于相关教育教学主管部门对这个高职院校的评价就不会过高。持续走低的社会评价和专业评价对高职院校的打击是致命的,会影响他的长远发展和进步。所以,着眼于学校本身的发展和壮大,高职院校也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对就业创业指导教师的师资队伍进行更好的建设。
1.3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需要
高职院校就业创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的第三个原因就是学生需要通过老师的指导来完成自身的成长和发展,而高校当中就业创业指导师资队伍的建设是一个先决性的先导型的工作,只有老师的能力和素质得到了提升,学生才能够借助老师的帮助来获得个人能力的提升,而最终这些提升将表现为学校本身软硬实力的增加,师生各自为学校的发展壮大和建设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2高职院校就业创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途径分析
2.1强化校企合作
高职院校就业创业指导设计队伍的建设。首先应该遵循的一个路径就是要强化校企合作。我们在这里所谈到的消息后做实际上是一个更加新型的概念,它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高校将学生输送到企业当中进行实践讯息的模式是校企进行深度的融合,不仅学生要进入企业当中进行职业能力的培养和提升,老师也应该进入到企业当中去,深入参与企业的运营和管理,不断的观察和思考,发现当今前沿经济体对于每一个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需求,老师基于这样的感悟回到学校当中,对于学生的今后的学习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这样的指导才是有实际意义和价值的。学生接受过这样的训练之后,他们所获得的知识才是前沿性的,才能够帮助他们在毕业之后获得更好的发展。
2.2重视专业细分
当前应该遵循的第二个路径就是要重视专业细分。术业有专攻,就业创业是一个笼统性的概念,对于高职院校当中从事不同专业学习的学生而言,他们本身所需要接受的就业创业指导的类型和方针政策都是不一样的。角度上来说,高职院校在进行就业创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的过程当中,应该充分地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对高职院校进行就业创业指导的老师进行专业的细分,教师在培训的过程当中就要有意识地对教师的擅长的领域和专业进行前期的规划,让老师在后续的学习和自我提升的过程当中,有意识地往这方面去靠拢,用这样的方式来实现教师就业创业指导工作过程当中的价值,让学生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之下获得更加专业的更加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只有这样,老师的教学才是有意义的,学生的学习才是有效果的。
2.3鼓励老师深造
持续的学习和深造是老师的立身之本。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学校对于老师的科研成果的要求比较低,老师的教学任务也相对不是那么的繁重,不过本着为学生负责的原则,本着教师本身能力和水平提升的目标,老师也应该对自己有所要求,学校也应该鼓励老师继续深造,通过获得更高的学位和进行更加丰富的实习经历来获得更加前沿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老师将这些理论和实践经验熔铸到自己的日常教学和指导过程当中,会使得学生的学习和老师的教学能够获得更好的效果,这种效果也会作用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在鼓励老师继续深造的问题上,学校应该给老师提供充足的支持,这种支持主要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应该是时间上的支持,第二个应该是经济上的支持。从时间上来看,高职院校应该创造机会、提供条件,鼓励更多的中青年教师走出学校,到更高层级的学校乃至于海外去接受相关的训练。一旦训练的课程的实践与高校的教师的科研任务和教学任务发生冲突,学校也应该着眼于长远的发展,给老师提供时间上的方便,通过统筹兼顾来调配各位老师的时间,让每个老师都有学习的深造的机会。从金钱上来看,考虑到外出学习可能产生的高额费用,年轻教师本身的经济积累无法承担这部分的费用,因此,高职院校应该考虑给这部分老师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
2.4引入考核机制
第三个路径就是要引入考核机制,在进行高职院校就业创业指导实习队伍建设的过程当中,学校对老师的个人行为和教育教学成果要有所要求,要用规则的指挥棒来指挥教师的行为,要通过考察学生的就业率、定期考察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水平等等方式来获知教师的教育教学成果,同时要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学生为老师打分,以此来提高教师的危机感和责任感,让他们能够用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赢得同学们的好评。应该认识到,规则和原则是职称教师不断努力上进的原动力,仅靠人治缺乏法制的管理是缺乏生命力的。因此,引入考核机制应该是高职院校进行就业创业指导实践队伍建设的过程当中的应有之义。
3结语
高职院校就业创业,指导师资队伍的建设与高职院校本身所能够达到的教育教学水平息息相关,也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紧密相连,着眼于学校和学生的共同成长发展,学校应该投入更多的资金和资源来对相关队伍进行更加认真的建设。
参考文献:
[1]王雨,李卫红.高职高专课堂的管理[J].黑河教育,2014(09):45-46.
[2]朱晓莉.简析班主任优化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4(07):75-76.
[3]頡梦宁.高职高专班主任课堂差异化管理理念及其实践[J].教学与差异化管理,2013(15):89-90.
[4]赵培光.高职学生管理体制改革趋势预估[J].南昌理工大学学报,2013(8):12-13.
作者简介:
周浩(1984.04—),湖南省益阳市,讲师,会计师,硕士,财务会计及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