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美术教育不仅有助于端正学生的审美观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而且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个人的道德品质的塑造,美术教育不仅是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而且对于德育和智育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尤其对于我们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潜移默化;审美能力;熏陶;渗透
美术教学是以认识美、评价美为主要特征的教育方式,这种教育不仅有助于端正学生的审美观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而且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个人的道德品质的塑造,美术教育不仅是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而且对于德育和智育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显得尤为重要。中等职业学校所招的学生文化成绩相对较差、甚至有的连初中都没有真正读完,其中还有部分在初中就沾有严重的不良恶习,如抽烟、喝酒、打架、斗殴等;部分学生家长对子女的希望仅限于在学校再等两年,在校学到什么无所谓,学生自己就更感觉无所谓,整天无所事事、游手好闲,动不动还惹是生非;部分学生自身感觉与普通高中学生有着巨大的落差,非常自卑、常常感到前途无望,存在着严重的心理问题……。针对这些特点如何通过美术教育提高中职学校的育人质量呢?
一、充分挖掘教材隐含的思想性。
美术作品,通过视觉感官直接地传到人的大脑,作用于心灵,在教材中我们应充分挖掘其隐含的思想性。中职学生的求知欲非常旺盛,容易接受新事物,也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所以树立他们正确的审美能力和理解力非常重要。在美术教学中发现许多教学内容都可以与思想教育相结合,作品欣赏《马拉之死》,先向学生展现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风暴;介绍德拉克洛瓦的名作《自由引导人民》,向他们讲述19世纪法国人民反对王权复辟的斗争史;结合美术史知识介绍外国侵略者火烧圆明园,掠夺祖国艺术瑰宝,至今仍有许多稀世珍品为它国所占有的历史史实,激发学生对侵略者的仇恨,进而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通过这些讲解,使学生重温了过去学过的历史知识,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感受了艺术的魅力,同时也受到了美的熏陶,潜移默化地接受了中外艺术史上的优秀的思想传统和艺术传统,形成了正确的审美观点,养成了高尚的审美情操。
二、注重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分辨美丑的能力。
在学习《摄影的美》这一课时,试着将德育和美育与学生的实际联系起来。通过讲解摄影的特点、技巧和效果,让学生利用自己手中的相机、手机,摄取校园内外美与丑、善与恶的镜头。学生俨然像报社的记者,用自己的摄影作品将学生平时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如在宿舍洗衣服大开着水龙头、在食堂吃饭有同学吃一半倒一半,随手乱扔垃圾等等的情形表现出来了,有的同学把身边的一些好人好事拍进镜头,学生看到图片后大受震动,美丑不用言说,达到了人人参与、自我教育的目的。
职校部分学生较新潮,穿衣、打扮太过成人化,强调自己张扬的个性,与学生的身份极不相称。学校强调仪容仪表,学生处多次找他们谈话,但收效甚微。讲授《现代设计的艺术特征》时,有意在课程中进行了德育渗透。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一些优秀的服装设计作品,讲授服装搭配知识,让学生了解到了各种服装的艺术特点。然后自己讨论:学生如何着装才能体现青少年的青春活力,做到仪表美、心灵美的一致性?学生通过讨论对美有了新的认识。这样通过联系学生的存在的实际,在美术课堂上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情趣,同时也满足了学生的审美需要,学生学会自觉的去分辨美丑,穿衣打扮渐渐地符合了学生的身份。美育教育起到了政教工作难以达到的目标。
三、用心体会,注重民族自豪感的教育。
在讲解《民间剪纸》时,首先对学生提问:这些艺术的起源?再问为什么要学习它?目的是加深这些民族艺术在学生头脑中的印象,诱导学生对学习民族艺术的兴趣和热爱,然后告诉学生,我们都是炎黄子孙,应该懂得自己民族艺术的特点,我们学习它,是为了继承和发扬我们民族优秀艺术遗产,这时部分学生还是露出不屑一顾的神色。再将前几届的学生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紧接着播放了一段本地剪纸艺人在制作剪纸时的录像,讲解一些剪纸的生动故事和剪纸的相关知识,让学生仔细观看剪纸的制作过程,再让他们学着挂图上的样子做一做,最后让每个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具体了解剪纸作品美的因素。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制作一件完整的作品,对民族艺术也有了更深的了解。由此进一步讲解了我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学生在看得懂的情况下,会深入地用心灵体会母体文化的伟大性,从而发现贯穿于这一伟大性之中强有力的民族特性,使他们产生对劳动人民的尊重感,对中华文明的崇敬感和对祖国和人民的历史责任感。德育就这样自然的贯穿在美术教学中了。
四、德育美育与学生所学专业、兴趣有效交融。
在职业学校美术教育中应联系学生所学的专业、树立为专业学美术的思想,在专业课中寻找美术的亮点,进行德育的渗透。美术教学的内容应根据不同的专业、不同的班级,进行相应的改变,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提升学生质量的目的。
财会、商务英语班的学生以女生居多,有的班上甚至全是女生。女生的心较细,之间的小矛盾也特别多,学生之间相处得很不和谐。虽然多次对她们进行调解,但效果并不理想。经常发现她们在课余时间喜欢制作手工、十字绣等。所以在美术欣赏课程讲解中特意穿插了欣赏性、实用性美术知识的讲解。作业时以学生分组合作完成大作业为主。先让每个学生都制定出具体的作业方案,然后小组讨论确定具体的设计方案与规划,并将人员合理分工,尤其是平时之间有矛盾的同学特意组合。大家共同制定工作进度,选择材料和确定运用哪种技能。在分组制作过程中,每个同学都需要发挥自己和他人的特长。活动中学生培养了很强的相互协作精神,同学间的一些小矛盾也自然化解了。在整个讨论、互动、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往往是课堂教学中最活跃的过程,每个学生在活动中都担任了各种角色。创新的刺绣、十字绣、剪纸、贴画作品一幅比一幅有新意。大部分同学把她们的作品进行了装裱,成为了精美的艺术作品,挂在宿舍或家里,也引来了别人羡慕的目光,学生的成就感特别强。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体会到团队的精神和团结的力量,养成一种团结合作,取长补短的良好氛围。
职业学校美术教学与德育教育相互渗透,既符合了职校美术教学和学生未来从事的职业相结合的特点,也令学生一专多能,为学生未来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帮助。在美术教育中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教学中应用美术的特殊形式,生动、具体的形象给职业学校学生以正面教育。使学生的情操受到熏陶、思想受到教育、道德受到影响、心灵受到启迪。
参考文献
[1]戴士和三年集[M]广版西美术出社2005年8月
[2]张紫晨民俗学与民间美术[M]中国美术家网
关键词:潜移默化;审美能力;熏陶;渗透
美术教学是以认识美、评价美为主要特征的教育方式,这种教育不仅有助于端正学生的审美观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而且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个人的道德品质的塑造,美术教育不仅是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而且对于德育和智育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显得尤为重要。中等职业学校所招的学生文化成绩相对较差、甚至有的连初中都没有真正读完,其中还有部分在初中就沾有严重的不良恶习,如抽烟、喝酒、打架、斗殴等;部分学生家长对子女的希望仅限于在学校再等两年,在校学到什么无所谓,学生自己就更感觉无所谓,整天无所事事、游手好闲,动不动还惹是生非;部分学生自身感觉与普通高中学生有着巨大的落差,非常自卑、常常感到前途无望,存在着严重的心理问题……。针对这些特点如何通过美术教育提高中职学校的育人质量呢?
一、充分挖掘教材隐含的思想性。
美术作品,通过视觉感官直接地传到人的大脑,作用于心灵,在教材中我们应充分挖掘其隐含的思想性。中职学生的求知欲非常旺盛,容易接受新事物,也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所以树立他们正确的审美能力和理解力非常重要。在美术教学中发现许多教学内容都可以与思想教育相结合,作品欣赏《马拉之死》,先向学生展现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风暴;介绍德拉克洛瓦的名作《自由引导人民》,向他们讲述19世纪法国人民反对王权复辟的斗争史;结合美术史知识介绍外国侵略者火烧圆明园,掠夺祖国艺术瑰宝,至今仍有许多稀世珍品为它国所占有的历史史实,激发学生对侵略者的仇恨,进而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通过这些讲解,使学生重温了过去学过的历史知识,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感受了艺术的魅力,同时也受到了美的熏陶,潜移默化地接受了中外艺术史上的优秀的思想传统和艺术传统,形成了正确的审美观点,养成了高尚的审美情操。
二、注重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分辨美丑的能力。
在学习《摄影的美》这一课时,试着将德育和美育与学生的实际联系起来。通过讲解摄影的特点、技巧和效果,让学生利用自己手中的相机、手机,摄取校园内外美与丑、善与恶的镜头。学生俨然像报社的记者,用自己的摄影作品将学生平时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如在宿舍洗衣服大开着水龙头、在食堂吃饭有同学吃一半倒一半,随手乱扔垃圾等等的情形表现出来了,有的同学把身边的一些好人好事拍进镜头,学生看到图片后大受震动,美丑不用言说,达到了人人参与、自我教育的目的。
职校部分学生较新潮,穿衣、打扮太过成人化,强调自己张扬的个性,与学生的身份极不相称。学校强调仪容仪表,学生处多次找他们谈话,但收效甚微。讲授《现代设计的艺术特征》时,有意在课程中进行了德育渗透。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一些优秀的服装设计作品,讲授服装搭配知识,让学生了解到了各种服装的艺术特点。然后自己讨论:学生如何着装才能体现青少年的青春活力,做到仪表美、心灵美的一致性?学生通过讨论对美有了新的认识。这样通过联系学生的存在的实际,在美术课堂上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情趣,同时也满足了学生的审美需要,学生学会自觉的去分辨美丑,穿衣打扮渐渐地符合了学生的身份。美育教育起到了政教工作难以达到的目标。
三、用心体会,注重民族自豪感的教育。
在讲解《民间剪纸》时,首先对学生提问:这些艺术的起源?再问为什么要学习它?目的是加深这些民族艺术在学生头脑中的印象,诱导学生对学习民族艺术的兴趣和热爱,然后告诉学生,我们都是炎黄子孙,应该懂得自己民族艺术的特点,我们学习它,是为了继承和发扬我们民族优秀艺术遗产,这时部分学生还是露出不屑一顾的神色。再将前几届的学生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紧接着播放了一段本地剪纸艺人在制作剪纸时的录像,讲解一些剪纸的生动故事和剪纸的相关知识,让学生仔细观看剪纸的制作过程,再让他们学着挂图上的样子做一做,最后让每个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具体了解剪纸作品美的因素。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制作一件完整的作品,对民族艺术也有了更深的了解。由此进一步讲解了我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学生在看得懂的情况下,会深入地用心灵体会母体文化的伟大性,从而发现贯穿于这一伟大性之中强有力的民族特性,使他们产生对劳动人民的尊重感,对中华文明的崇敬感和对祖国和人民的历史责任感。德育就这样自然的贯穿在美术教学中了。
四、德育美育与学生所学专业、兴趣有效交融。
在职业学校美术教育中应联系学生所学的专业、树立为专业学美术的思想,在专业课中寻找美术的亮点,进行德育的渗透。美术教学的内容应根据不同的专业、不同的班级,进行相应的改变,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提升学生质量的目的。
财会、商务英语班的学生以女生居多,有的班上甚至全是女生。女生的心较细,之间的小矛盾也特别多,学生之间相处得很不和谐。虽然多次对她们进行调解,但效果并不理想。经常发现她们在课余时间喜欢制作手工、十字绣等。所以在美术欣赏课程讲解中特意穿插了欣赏性、实用性美术知识的讲解。作业时以学生分组合作完成大作业为主。先让每个学生都制定出具体的作业方案,然后小组讨论确定具体的设计方案与规划,并将人员合理分工,尤其是平时之间有矛盾的同学特意组合。大家共同制定工作进度,选择材料和确定运用哪种技能。在分组制作过程中,每个同学都需要发挥自己和他人的特长。活动中学生培养了很强的相互协作精神,同学间的一些小矛盾也自然化解了。在整个讨论、互动、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往往是课堂教学中最活跃的过程,每个学生在活动中都担任了各种角色。创新的刺绣、十字绣、剪纸、贴画作品一幅比一幅有新意。大部分同学把她们的作品进行了装裱,成为了精美的艺术作品,挂在宿舍或家里,也引来了别人羡慕的目光,学生的成就感特别强。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体会到团队的精神和团结的力量,养成一种团结合作,取长补短的良好氛围。
职业学校美术教学与德育教育相互渗透,既符合了职校美术教学和学生未来从事的职业相结合的特点,也令学生一专多能,为学生未来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帮助。在美术教育中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教学中应用美术的特殊形式,生动、具体的形象给职业学校学生以正面教育。使学生的情操受到熏陶、思想受到教育、道德受到影响、心灵受到启迪。
参考文献
[1]戴士和三年集[M]广版西美术出社2005年8月
[2]张紫晨民俗学与民间美术[M]中国美术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