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大中十二年(858)至咸通二年(861),经三年苦战,张议潮领导的归义军收复凉州[1].其后不久,唐朝派一支2500人的郓州军队戍守凉州[2].对于郓州天平军戍守凉州一事,学界已有较多研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中十二年(858)至咸通二年(861),经三年苦战,张议潮领导的归义军收复凉州[1].其后不久,唐朝派一支2500人的郓州军队戍守凉州[2].对于郓州天平军戍守凉州一事,学界已有较多研究.总体来看,前贤对此事的看法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荣新江[3]、郑炳林[4]、冯培红[5]、李军[6]诸先生,认为郓州兵戍守凉州是唐朝政府与归义军争夺凉州,我们姑且称之为“争夺说”;另一类是杨宝玉、吴丽娱[7]二先生,认为在凉州的郓州兵不过是一支防秋兵,我们姑且称之为“防秋兵马说”.杨宝玉、吴丽娱二先生所持之“防秋兵马说”诚为卓识,令笔者深感“于我心有戚戚焉”.但杨、吴一文论述过于简略,尚未道尽其中全意.鉴于此问题对我们认识咸通年间归义军与唐朝中央关系有重大意义,实有必要对其进行详细讨论.故笔者不揣谫陋,草成此文,略陈管见.
其他文献
还有什么比天竺葵更让人感到欢乐的呢?它们明丽、适应性强,完全不需要费心打理,只要你摘掉残花,它们就会持续开花.理论上来说,它们的寿命有几百年,简直就是我们这个忙碌时代
一、引 论rn大周万国颂德天枢,或称大周万国述德天枢,是武则天所建的代表武周政权的象征性建筑.兴建万国颂德天枢(以下简称为天枢)的目的,诚如《资治通鉴》所载,“武三思帅四
除了大量文艺批评实践之外,李长之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还对文艺批评自身展开了深入的理论思考.借助于对文艺批评的方法、批评者、文体等不同角度的充分论证,他指出文艺批评
有关唐代内诸司使系统的研究成果已经非常之多,这主要是指内诸司使的个案研究[1],然而对有些基本问题尚没有清晰的结论,比如关于这一系统的定义与始置时间,或语焉不详,或有异
开元二十七年(739)八月,当唐玄宗遣人前往洛阳改建明堂时,引发了民间恐慌谣言,“二十七年八月,东京改作明堂,讹言官取小儿埋于明堂下,以为厌胜.村邑童儿藏于山谷,都城骚然,或
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裴耀卿因关中缺粮奏言:“今天下输丁约有四百万人.”[1]而杜佑《通典》记载:“天宝中天下计帐,……课丁八百二十余万.”[2]裴耀卿语中“输丁”在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