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赋

来源 :阅读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tongy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序:初夏之际,岁在丙申,明德先生于习民斋中偶得无名氏之六条遗训,念其文辞华丽,微言大义,于今世之人,殆大有裨益,故兹述于下,暂定其名曰《修身赋》,与诸君子同享,勿使古人之训遗没于世矣!
  一曰:不作恶,多行善
  为善为恶,不过意之所动;成佛成魔,只在一念之间。积世之善,行一小恶,便受轮回之苦;累世之恶,心存一善,犹能立地成佛。人生一世,哪怕湮没无闻,至少心中坦荡;匆忙余生,不求富贵荣华,但得问心无愧!罄竹之恶,无不发于纤微;累世之福,皆是积自小善。作恶只是得意一时,行善却能心安一世;一时之得意,只是报应未至,姑存侥幸;一世之心安,自有福泽天佑,子孙安康。
  二曰:不嗔怒,多颜笑
  或嗔或笑,不过心之所动;成圣成贤,只在一刻之间。谈笑自若,此心自安,管它流言蜚语;怒火攻心,形神俱乱,理智尽失无遗。处世之道,何必锱铢必较,徒生烦恼?逍遥之福,务须心胸坦荡,气定神闲!修身养性,无不克己慎独;齐家治国,哪个睚眦必报?嗔怒终归洋洋一刻,开怀一笑泯却恩仇,洋洋一刻无所得,恩仇散去兄弟和。
  三曰:不懈怠,多精进
  勤也怠也,何必问也?圣人之道,鲁也传之!勤能补拙,诚为良训;怠而无为,何足道哉!以仲永之才,荒废数载,尚有千古之伤;凭凡夫之智,悠游三秋,岂有十年之功?九尺之台,无不起于累土;千里之行,皆是始于足下。业精于勤,家败于怠,勤能不辍,怠必无为。冬练三九,寒梅自有傲雪日;夏练三伏,锄禾日中正当时。
  四曰:不自傲,多谦逊
  傲也谦也,自相知也!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杨修多智,终遭短命;程门立雪,卒成大家。以信陵之尊,引车入市,面容不为所改;得侯生之助,窃符救赵,信义著于四海。纸上谈兵,坑长平四十万众;鸡鸣狗盗,出秦川两千里关。谦恭下士,敬之如兰;傲慢无礼,自顾形惭。吴下阿蒙,鲁子敬刮目相看;虎女不嫁,关云长败走麦城。
  五曰:不妄言,多思量
  祸从口出,思而后行。思不过三,慎言谨行。桐叶封唐,一语成谶;烽火作戏,幽王忧亡。以周公之賢,捉发吐哺,犹且惶恐流言;量孺子黄毛,无德无行,岂可信口开河。投鞭断流,八公山草木皆兵;神州陆沉,桓宣武流芳遗臭。讷言敏行,圣人之教,言多必失,古来如是。妄言少思,最易伤人于无形;假以时日,小心暗箭最难防。
  六曰:不淫逸,多节欲
  淫逸伤身,克欲节行。欲壑难平,抽刀断流。夏桀商纣,荒淫误国,杨广无道,李唐遂兴。以太宗之明,从谏如流,魏征尚请十思;况昏聩之人,闻过则恶,焉能恪守八戒?坐怀不乱,秦人远柳下之墓;明皇重色,盛唐有避蜀之难。纵欲一时,岂能长久?养生之道,贵在永安!狄公克己,终成朝廷栋梁;子龙高义,卒为蜀汉大将。
  修身之道,克己奉礼,谦逊之士,卒得长安。君子勉之,君子勉之!
  责编:岳文
其他文献
谨以此文缅怀2019年去世的美国两位卓越的文学教授和文学批评家,哈罗德·布鲁姆和大卫·贝文顿。大卫·贝文顿生前是芝加哥大学英语文学和比较文学教授、著名莎学家、前国际莎士比亚协会主席、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同年去世的耶鲁大学文学教授、著名批评家哈罗德·布鲁姆称贝文顿,是“世界上最博学的莎学家之一。”  贝文顿所著的《最悖人道的谋杀》,书名取自《哈姆雷特》第一幕第五场,是老国王的鬼魂跟哈姆雷特说的一句
期刊
1  纨绔逆袭:天才曾经是不学无术的少年  查尔斯·达尔文(1809-1882)出身名门,家学渊源,祖父是赫赫有名的医生和博物家,父亲继承衣钵也是一名医生,而母亲是科学团体的成员。  不同于传统意义的天才,少年时代的达尔文不仅没有展现出学习的天分,反而对学习毫无兴趣。比起拉丁文、希腊文和医学等正统学校教育,他更感兴趣的是打猎、骑马、养狗、捉老鼠、收集鸟蛋和矿物……不学无术,是达尔文少年时期的标签。
期刊
《聊斋》算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个异类,异在它里面讲述的绝大多数都是鬼狐精怪的故事。据说,它的作者蒲松龄少年时应试文章也是出类拔萃的,初试考中,还被当时的考官们大加赞赏。然而,蒲松龄年轻时便是满脑子的荒诞离奇,写出来的东西不按套路出牌,与常人大相径庭。一鸣惊人之后就屢试不中,最后迷上了写“聊斋”故事,在家门前搭一草棚,供往来行人歇脚喝茶聊天,分文不取,只要每个人给他讲一个奇异的故事,他再以加工。《
期刊
人们常说,使用工具和理性是人优越于其他动物的重要标志。其实,鬼故事的产生又何尝不是呢?弗洛伊德甚至曾说,鬼的发明,是人类的第一项成就。  对于古人而言,有很多事情解释不了,看到了一些奇怪的东西,听到了奇怪的声音,虽然看也看得不清楚,听也听得不真切,但总有一种隐隐的威胁的直觉。  恐惧原是动物的本能,但人类的独特之处在于,我们既对自己无法理解的事物感到不安,又喜欢用自己的想象力去创造一个能说服自己的
期刊
在知识传递的历史过程中,书一直居于中心的地位,故而那些书籍匮乏时代的大师往往很强调书籍的重要性,可以通过书跟最好的头脑、最有情趣的人展开充满激情的对话。我们这个时代的特点是书籍过剩,是知识传递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网络化,以前花在读书上的工夫都被那些有意思的网站给吸引走了。所以一到“世界读书日”就有很多人大声吆喝,让大家读书,推介各种各样的读书文章,一些网站、公众号通过广告、优惠码、书单、排行榜等形
期刊
这部小说里面很多人物都是我的小学同学,他们跟我一起慢慢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变化、在成长、在晚熟。我是作为一个写作者,同时也是作为作品里的一个人物,深度地介入到这部书里。之所以敢把自己的真实名字放到小说里,就做好了接受一切的准备,无论读者从哪个角度来解读都是可以的。  知识分子还乡这个角度的小说延续了上百年。当年鲁迅的《故乡》,欧洲或者美洲的很多作家也都写过类似的作品。《晚熟的人》依然延续了这个视角,我
期刊
“感谢农家书屋,让我了解外面精彩的世界;感谢农家书屋,给我这个山里娃一个梦想的‘百乐园’。”朱文星辰是湖北省恩施州咸丰县第二民族实验小学学生。他常常梦想着能走出大山去见识外面的世界,但父母很忙,没有时间带他出去,他每天看到最多的除了山还是山。后来,他发现家附近的唐崖镇农家书屋里有许多图书,通过阅读,他了解到许多地方的风土人情、特色景观,也学习到许多科学知识。书屋,成为少年实现梦想的阶梯。  这是由
期刊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  写这首词的时候,元好问十六岁。那一年他第一次参加科举,年少气盛,踌躇满志。赴试途
期刊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要说起民国时期的最美情诗,卞之琳的这首《断章》绝对榜上有名。能让卞之琳写出如此动人诗句的“你”究竟是谁呢?她就是张充和。  自卞之琳写下《断章》的近百年间,很多人都被他的脉脉深情所打动,却鲜有人知,张充和之于卞之琳,只是一段求而不得的苦恋。  让诗人为之倾心的张充和,何许人也?她是著名作家沈从文的小姨子,民国“张
期刊
《西游记》中,为了突出求取真经的难度,作者特意给出“吃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的设定,使得取经路上的各路妖怪都对“唐僧肉”趋之若鹜。奇怪的是,在谈及“如何吃唐僧肉”的问题时,各路妖怪却出奇地一致,认为唐僧肉应该“蒸着吃”。至于其他吃法,似乎不太上得了台面。为什么会这样?  既然《西游记》的故事背景设定在唐代,那么,按照唐人饮食文化,唐代妖怪真的有可能偏爱蒸肉吗?他们如果要吃唐僧肉,又会有多少种做法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