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与自然的艺术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orrie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236—1879(2017)16—0152—01
  八大不是一位严格意义上的花鸟画家,就像我们不能泰然地称王维为写景诗人一样,他所画之花鸟,具有花鸟的面目,而意不在花鸟,也不在比德,更不在现在大部分人所认为的写意、象征上。八大的山水画在他的绘画中不占重要位置,不像同是四僧之一的石涛,而且起步要比花鸟画晚很多,目前遗存的山水画都作于弃僧还俗以后。不管是山水画还是花鸟画,八大山人的艺术有他独特的形式,与之相对应,便是其独特的精神内涵,关于他主要在禅学的影响下形成的个人艺术观和人生智慧。
  想要了解八大的艺术就必然先要了解八大的人生,八大为明皇室后裔,具有良好的家学渊源,自幼为应付科举而沉浸于儒家经典中,《画史会要》中记载八大父亲善花鸟、山水,后遇家国之变,遁迹空山,为躲避迫害和髡发改服政策而逃禅,在进贤县介岗皈依曹洞宗高僧弘敏门下,法名传綮,字刃斋,号雪个,这时候的八大内心渐渐的恢复了平静,沉浸于禅境,进入了无我两忘得境界,并且用功理会佛理,获“禅林拔萃之器”之称。在此之外,诗画艺术也粲然有成,传世最早作品《传綮写生册》、《花卉卷》中各开诗画充满禅机禅机禅趣,画面布局已具有独特之处,画面不受时空限制,常将描绘的物体推于画面边缘甚至画外,在长卷中,采用分段结构形式,每段以一二中花卉为主,有的空出上端,有的空出下端,画有起伏承接回环、曲折多姿的布局特征,这种绘画图式在以后八大的绘画艺术中也经常使用,而在笔墨的运用上明显比较生硬,拘泥成法,画面大多采用勾花点叶体和以浓淡墨色来去分辨阴阳向背的传统理法与徐渭、陈淳造型比较相似,笔致锐刻,如《花卉卷》中的松,全用细直线条刻画,缺乏质感,墨色层次较少,说明八大在早期尚缺乏对自然的领悟能力和笔墨表现力。
  一六七二年弘敏圆寂,八大前期平和的心境彻底被绝望和痛苦所打破,情绪波动较大,反省自己虽身在曹洞参以临济而“曹洞临济两俱非”,限于人生之路的迷茫之中,再加上一直潜藏的故国之恨、遗民精神在此时期难以压制,导致“意呼呼不自得,未几病癫”最后“裂其服屠服焚之,走回会城,独身猖狂市肆问。”八大弃僧还俗初期,尚属僧人,更号个山,自称“个山驴”以驴自嘲,此后生活贫苦,以卖画为生,至晚年更是衣食堪忧,蓬头垢面。在此时期至其去世,八大的花鸟画经历了变革时期和成熟期,变革时期是其绘画艺术的蜕变升华期(五十六岁至六十四岁),而成熟期以后便是他的晚年风格(六十四至八十岁),花鸟画的变革时期代表作有《古梅图》、《花竹鸡猫图册》。
  在《古梅图》中,八大绘制了一个欲摧又回、倔强不拔的造型意象,用笔劲健,线条方挺犀利,对于物象的把握和笔墨表现力均有很大的提升,开始突破了传统理法的限制,自然物象的刻画与心灵相结合的端倪显现出来,画面中主观意念开始增强。而真正体现八大花鸟画艺术转折的是《花竹鸡猫图册》,他进一步摒弃了传统的造型理则和表现方法,寻求更有主观意念型的艺术语言,画中形象离奇古怪,吧动物、禽鸟的嘴、眼睛画成方的,以扁方斫削的笔法来表现物象,笔势狂怪冲动,行笔劲疾,姿放冷峻的氛围。这与他这时期的急剧波动的情绪有关,此时期他的癫疾常发,而正是在这一波动的时期,他也努力的在禅学的空静中寻求人生的方向,发现了他的自我哲学观,他取《大涅椠经》中“八大自在我”抛弃小我,成为与广大宇宙相通的大我,从个竹、个山到“四方四隅皆我为大,而无大于我也”的八大山人,《花竹鸡猫图册》首见此署款变化。
  从个山、个竹中可以看出小我的“自立”,从小中走出,汇入无限浩瀚的宇宙之中的世界观,而从“八大”中可以看到“自性”的彰显,褪尽一切红尘粉,真正的清明透彻,与世界融为一体,所以无物大于我,这种“独大”思想展现了八大已经超越了身边一切羁绊,对人生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并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此时的他不再完全被遗民情感所禁锢,而是这种情感被收容于这宏观的宇宙角度的价值观中,此后反映在他成熟期的绘画艺术上,是他更加心灵化的艺术语言,而“独大”思想在另一方面也承载了八大的孤独精神,在他此后的艺术都具有这种孤独精神,由此而生发出的静默幽深,清净而不思量的境界。
  八大晚年时期的花鸟艺术在作画布局上具有精于裁剪,去芜取精的特征。有很多是画面上只有一条游鱼、一只雉鸡、一块石头、一朵兰花,四周空荡无边,反映出他此时已不再具有实在世界的物质负担,他表现出来的形象是一种体察人微提炼物像内在的灵魂,结合他的艺术修养,进行艺术的幻化,形成特有艺术形式。他赋予石头、荷茎以生命的奔腾之势,把松树画的下细中粗,石头上大下小,在许多画中甚至鱼在天空中游,而鸟在石头上栖息,鱼与鸟相结合为一体,许多鸟立于孤危的石头上,有着怪异的眼神。在他的花鸟画布局中还有另一特征,注意情势与意趣的呼应,在许多以石、荷花为主的画幅上,或画上两只小鸟低头切切私语,或画上一只睡猫或蹲猫,或水禽与荷叶‘相觑’,富于情趣,而在一些鱼石(或者猫石、鸟石)题材的花鸟画中,鱼与石头看似是两个独自存在的个体,甚至会不协调于一个画面,但却又似乎存在某种联系而各不可缺,这正是八大对画面中是空限制的超越,从而体现出他所认为的世界的“实相”。在石头的画法上,一变传统的线皴和阴阳向背的传统造型理法,使用一簇簇浓淡变化不一的横点皴,而经常以一笔转折的线条,画出石头块面,对于质感空间感的表现已经十分娴熟。这体现了八大已经完全把客观物象与自我精神融为一体,塑造出物我合一的艺术形象,晚年用笔强调“浑无斧凿痕”,不再是以前的偏方刻削波动激烈的笔触,更加的浑朴自然,意蕴含蓄。
  八大作品最佳者为松、荷、石三种,以荷尤为胜,胜不在花而在叶,叶叶生動。姿态各异,有如天成。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便是《河上花图卷》,对荷花的形态观之入微,出之以神,以神写形,以意取情,信手着笔,妙趣天成,整体构图密而不塞,稀而不零,捕捉荷花的追光蹈影之势,粗细、刚柔、曲直随物生意,笔笔光辉,墨气四射,节奏感十足。八大的花鸟画艺术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最著名的便是吴昌硕、齐白石了,影响时至今日仍然巨大。
  他的花鸟画是心灵的艺术,也是自然的艺术。
其他文献
摘要:小班幼儿处于绘画的涂鸦期,这个阶段的幼儿爱画乐画,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创编适宜的儿歌,结合涂鸦期幼儿已有的经验,采用涂鸦诗画的模式,让幼儿在边玩边唱、边诵边画中体验游戏歌唱、涂鸦诗画的快乐。  关键词:涂鸦诗画;适宜性诗画课程;创编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236—1879(2017)16—0145—01  涂鸦诗画,针对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思维认知特点,结
期刊
摘要:绘本以“最适合儿童的读物”这一身份进入大众的视野,成为各界专家、学者、幼儿园老师以及幼儿家长热议的对象。但是,从近些年的教育实践来看,绘本阅读在学前教育的发展并不理想。究其根源发现,在已有的绘本阅读的研究和实践中,儿童处于一个“被阅读”的位置,其自身对绘本阅读的需求被成人所赋予的绘本阅读价值和方法所掩盖,因而得不到满足,进而导致绘本阅读得不到有意义的发展。因此,对绘本阅读策略的探究能有效的促
期刊
摘要:幼儿园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前教育不仅关系到幼儿的终身发展,而且关系到民族的伟大复兴。幼儿园课程作为学前教育的核心部分,直接关系到幼儿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实现。因此,本文以时间为序,通过对不同时期幼儿园政策法规的解读了解幼儿园课程的发展变化历程,并从课程目标和内容两方面总结出我国幼儿园课程的变化特点。  关键词:幼儿园课程;变化特点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
期刊
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与发展,班班通成了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结合的理想切合点,班班通的发展是国家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国家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战略,目前班班通工程在全国各地得到了飞速推进,已经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也要在当今班班通的飞速推进大潮中,以信息化手段创新教育教学,切实地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班班通小学数学运用  【中图
期刊
摘要: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需要采用多种模式进行教学实践,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微课教学模式的应用就能够达到这样的目的。本文首先分析了微课的概念和特点,然后结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践分析如果应用微课提高教学效率,以期促进初中语文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微课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236—1879(2017)16—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236—1879(2017)16—0149—01  编织是一项精细的手工,需要充分的耐心和细心,更需要有不断创新、探究的精神。陶行知先生指出:“孩子能动手,就能促发思维能力。”在幼儿课堂,引入编织活动,通过多种教育手段达到艺术教育的目的,是一种值得提倡的尝试。  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大致可从以下诸方面入手:  首先,是以编织活动促进合作能力提
期刊
摘要:创造性思维能够开拓学生艺术设计认知领域,以新颖、灵活、非逻辑以及求异性为主要特点,提升高校学生艺术设计意识。创造性思维讲究科学合理性与艺术设计的融合,强调设计灵感与敏锐直觉的运用,使学生突破艺术设计学习中的难点,激发学生创造能力。本文通过在教学中提高教师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技能、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想象空间等策略,开发高校生艺术设计创造思维,进而促进学生艺术技术专业能力发展。  关键词:艺术设计;创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236—1879(2017)16—0151—01  在开展个别化学习活动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以下这些有趣的画面:  场景一:杨沫拿着小铲子在泥土里挖啊挖,将小小的红萝卜埋进泥土里,摸摸红萝卜可爱的叶子,轻声说“你要快快长大哦”!  场景二:另一边,默默轻轻捧着放有豆豆的小碗,小心翼翼地来到盥洗室,给自己种的豆豆换水呢!  场景三:娃娃家的厨房里
期刊
摘要:幼儿的故事叙述能力不仅能够代表幼儿的语言叙述能力的发展程度,而且还可以从幼儿对故事叙述事件中探测出幼儿的各类成长信息,比如说:我们可以从幼儿对于故事叙述事件中,看出幼儿的情感变化以及对社会认知等方面的发展进程,那么如何从幼儿的故事叙述事件中看出幼儿的相关发展进程呢,本文主要是针对幼儿故事叙述事件产生的根本原因以及相关定义的核心研究表诉!  关键词:叙事;叙事能力;叙事研究  【中图分類号】G
期刊
摘要:随着各类媒介平台的不断出现,人们接收新闻信息的渠道也越来越多。几乎任何重大事件都无法逃出公众的视野,因此各种危机事件也竞相发生,危机传播成为许多媒体需要进行开展的工作。由于新媒体的不断涌出,其影响力不断拓展,在危机传播中的传播力也不断上升,但传统媒体如电视、广播等,在危机传播中的地位无法动摇。新闻媒体是公众获取新闻信息的重要来源,当面对一些紧急事件时,如何进行危机传播,提升新闻媒体的传播力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