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yufan2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它与农业、能源、资源开发、材料以及环保等多个领域有着紧密的联系,对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初中是化学学习的启蒙阶段,教师必须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人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引导学生突破初中化学内容分散及概念极易混淆等矛盾,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他们灵活运用化学知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结合自己多年工作实践,谈一点体会。
  
  一、激发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的巨大动力,是发明创造的源泉,兴趣的培养在于引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因势利导,及时引导他们排除不利于学生学习的因素,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排除学习中的障碍,唤起他们学习的兴趣,使他们能积极主动地学。
  学生一般在刚开始时对化学很有兴趣,尤其对实验更有兴趣,但学到化学用语、基本概念和元素符号时,常会感到枯燥乏味,逐渐失去原有的兴趣,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和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引导学生突破化学知识的分化,使暂时的兴趣转变为持久的兴趣?我及时对学生进行了多方面教育,讲化学学科的发展和形成,介绍科学家探索化学奥秘的轶事,例如,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居里夫人一生荣获两次诺贝尔奖;中国古代发明;化学与现代化社会和生活的密切联系;等等,这能使学生认识到,化学用语是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变化规律的一种特殊的交流工具,学好化学很重要,增强他们学习化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初中化学需记忆的知识很多,如元素符号,学生很难记住,为此我从讲绪言开始,将需要记忆的元素符号分批、分期地布置给学生,并经常提问、检查,我还把元素符号、原子团等制成卡片,把重点内容编成五字、七字口诀,把化合价编成顺口溜,让学生写好后贴在课桌上,便于记忆,例如,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应先通氢气,把试管内空气排净后再用酒精灯加热,当氧化铜完全变为红色铜时,要先撤酒精灯,等试管完全冷却后再撤掉氢气,对于这样一个过程,我用“氢、灯,灯、氢”四个字来表示,学生很快掌握,并能准确完整地说出四个字顺序的含义及理由。
  此外,初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多地依赖于学习兴趣,他们的形象记忆能力超过抽象记忆能力,喜欢动手,我根据这一特点,成立了化学学习兴趣小组,为锻炼学生动脑、动手、动笔、动口提供机会,我还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着手,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发动学生利用小药瓶、塑料袋、铁丝、蜡烛等广泛开展小制作、小实验。
  
  二、精讲多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提高教学效率是现代教学的根本追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学过程中应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中来,如果教学中形成填鸭式、注入式的局面,或者教师放任自流,学生我行我素,这将都是课堂教学的败笔。
  教学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认知过程,就初中化学而言,我主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语音表达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而这些能力的提高,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和启发,教师要在课堂四十五分钟内向学生传授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使他们轻松接受,就必须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当然,这除了要求教师自身有渊博的知识、较强的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还要在课前充分吃透教材,并且掌握学情,能够结合学生暴露的问题及时瞄准学习目标,深入准确、恰到好处地精讲,还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他们在短短的几十分钟内思维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精讲就是既要适合教材内容,又要面向所有学生,精就是要突破重点,带过一般,巧设悬疑,创造思维情境,练是巩固知识的重要途径,练要练在关键上,教师要精心设计一些针对性、典型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在分析研究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所学知识,能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的或口头表达的,就尽可能让他们动手、动口实践,以达到真正掌握知识、举一反三的目的,例如,学完“碳”时,我组织学生在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与一氧化碳和碳分别还原氧化铜作对比,进而明确异同点及各自的还原性,进一步巩固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实验装置及实验步骤。
  另外,教师在教学中,还应抓住知识的内在联系,区别异同,进行归纳对比,形成知识网络,在教学中通过观察学生的表情、举动及接受效果,给学生以点拨、启发和疏通,例如,在总复习时,我们把氢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几种气体进行综合归纳对比,让学生亲自动手,把常见仪器的使用、操作和收集集中于一起,通过实验让学生对上述气体的性质、用途、装置、原理、收集检验等知识进一步加深理解。
  实验证明,只有在合理安排知识体系的基础上,通过教师引导、启发,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教师精讲,学生勤练,才能不断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从而大面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其他文献
中学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和基础阶段,化学教育必须从初中抓起,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入手,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做起,引导学生突破初中化学课时少、任务重、内容分散等问题,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个值得广大化学教师探究的课题。    一、精心设计实验,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以学为乐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
教师在每一节课的开始或在进行新课题的教学时,运用各种方法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特定的教学任务和程序中,称为导入新课。  恰当地导入新课,具有温故知新、承前启后的作用,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学习兴趣,能抓住学生的心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展学生智力,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保证教学效果。  这对刚刚走上讲台不久的新教师尤为重要。    一、温故求新法    这种方法是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提出或启发学
摘要 选择11个绿豆品种在寿县进行生产试验,探讨适合沿淮地区推广种植的绿豆新品种。结果表明,宛绿2号、皖科绿6号、皖科绿4号、皖黑绿1号、皖科绿5号、冀绿0816产量高、抗性强,适宜沿淮地区推广种植。  关键词 绿豆;物候期;植物学特性;生物学特性;经济性状;沿淮地区  中图分类号 S5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14-0042-02
摘要 本文以籼粳杂交晚稻春优84为试验材料,开展了不同播期和栽插密度对单季稻春优84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春优84随着播期的延迟,有效穗、结实率、穗实粒数、穗总粒数和千粒重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株高、穗长逐渐降低,全生育期显著缩短,最终造成产量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其中以播期5月10日、5月25日、6月9日处理产量较高;随着栽插密度的增加,春优84穗实粒数、穗总粒数、结实率均表现
在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创设活动化、开放性、参与性强的情境,使学生有实实在在的智慧感悟,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实现对所学知识的再发现、再创造,实现思维的自主放飞.笔者结合自身参与课题研究的体验,就网络环境下学生的自主学习谈一点认识.    一、营造网络环境下的民主教学氛围,激发学生自主学习    要想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必须创设一个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在网络环境下,教学可以提供一种生动、活
摘要 气象因素制约潜江市小麦、油菜生产,2018年、2019年潜江市连续2年遭遇极端天气,1—2月的长期低温多雨和4月下旬至5月中旬的高温高湿天气对小麦、油菜生产造成较大影响。本文分析了潜江市气候变化特点,并提出了应对措施,以期为该地区小麦和油菜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 小麦;油菜;极端天气;影响;应对措施;湖北潜江  中图分类号 S512.1;S56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
在数学教学中,要创设各种有效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树立自信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加速学生完成认知过程,使学生由“学会”到“会学”,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个性学习,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下面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一点粗浅看法.  一、创设操作情境,满足心理需要  教学实践证明,听来的忘得快,看到的记得住,动手做更能学得好.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
对学生数学学习兴趣进行培养非常重要,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对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是让学生感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数学应是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然而,现在学生天天与数学打交道,却对生活中的数学熟视无睹,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不知不觉地感悟数学的真谛呢?这一直是广大教师不断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教育家鲁塔克指出,儿童的心灵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
语言是教学思想的直接体现,是教师使用最广泛、最基本的信息载体.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就是数学知识的传递过程.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数学知识的传递、学生接受知识情况的反馈、师生间的情感交流等,都必须依靠数学语言.课堂教学要借助语言和实物等来传递信息,而语言又是教学信息的主要载体.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征,决定了
高中化学教学,既要教授知识、培养技能,又要训练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客观、求真的科学态度.如何很好地做到这一要求呢?笔者认为,化学实验教学是提升学生思维品质、提高创新素质的重要手段.就如何实施实验教学,深度挖掘化学实验的功能,笔者做了以下几点思考.  一、实施前明确实验目的,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  布鲁纳提出教学四原则: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和反馈原则.化学实验教学要满足这个四原则,首先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