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心与心的联结

来源 :福建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520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晚自习前,我路过学校传达空时,女生小羽正和她的英语教师拿着—块三明治推来推去。原来,英语教师下班迟了,英语科代表小羽特意回宿舍带了块三明治给她。英语教师看到我,就请小羽把三明治让给我,之后我也加入了推来推去的行列。其实,当时的小羽已经有点尴尬了,保安却说了一句:“你就不会准备两份吗?”那时我并没有感受到小羽的情绪,又推了一会儿,最终收下三明治,开心地和她说“谢谢”。
其他文献
多年来,在幼儿园科学活动方面,我始终存在着一个这样的困惑:如何在科学活动中让幼儿围绕一个话题津津有味地进行深入讨论?这个困惑源于三年前观摩上海特级教师袁晶晶老师的大班科学活动“我发现的变化”。记得当时在场的老师们都在感叹:她是如何做到在科学活动中以谈话为主要方式,但仍能让幼儿在活动结束时都意犹未尽?直到今天我看到了《小哲学家的大问题——和幼儿一起做哲学》中提及的“苏格拉底五指诘问法”,我的困惑终于有了解答。
课后作业是学科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然而当前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后布置存在类型单一、内容封闭、评价形式化等问题。本文试图“从问题中提炼问题”以剖析其原因,“以儿童观发展儿童”以优化其设计,“在生活中指导生活”以跟踪其评价。教师要设计出真正适合学生的实践性作业,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