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博:提议南北峰会遭拒绝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k2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前两任的“阳光政策”和“和平繁荣政策”拉开距离,提出要贯彻对等的相互主义原则,从而招致朝方的指责。
  
  7月6日,韩国总统李明博在接受外国媒体采访时表示,如果对结束朝鲜的核计划有帮助,他愿意同朝鲜领导人金正日举行会晤,并表示:“我已经做好准备,随时都可以(会晤)。”但7月8日,朝鲜方面断然拒绝了李的建议,朝鲜发言人表示,“(李明博)推翻南北宣言,(我们)绝不能容忍……这是粗鲁的行为。”
  7月11日,一名赴朝鲜旅游的韩国妇女在朝鲜金刚山附近军事禁区被朝方军人开枪打死。12日,韩国就此事表示遗憾,并敦促朝方协助调查,但朝鲜已正式拒绝韩方的实地调查要求,称案发责任完全在韩方。
  16日,李明博表示,在韩朝双方对韩国女游客在朝遭枪击身亡事件进行联合调查并制订有关措施前,不会重启金刚山旅游项目。
  韩国舆论认为,枪击事件给本已陷入谷底的韩朝关系蒙上了一层阴影,甚至可能会导致韩朝僵局长期化。
  
  保守的李明博上台后
  一改对朝政策
  
  2000年,时任韩国总统的金大中访问平壤,与朝鲜国防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日举行历史性会晤,并发表《南北
  共同宣言》,成为朝鲜半岛分裂以来最鼓舞人心的亮点。2007年,时任韩国总统卢武铉在即将离任之际也迈过了三八线,与金正日再次举行首脑会晤,进一步推动了南北关系改善的进程。几年来,随着《南北共同宣言》的落实,朝韩双方离散家属实现相聚、南北经济交流次第展开(建立开城工业园区、金刚山观光等),这些活动使朝韩双方的敌意明显减少,南北和解、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快。
  今年初李明博上台后,明显与金大中的“阳光政策”和卢武铉的“和平繁荣政策”拉开了距离。李明博保守阵营认为,前两届政府对朝鲜付出多、收获少;让步多、施压少。不仅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南北关系,反而使朝鲜独自发展出核武器,使韩国的国家利益受到损害。因此要重新审视韩国的对朝政策,要贯彻对等的相互主义原则,即韩国与朝交流或给朝援助,朝鲜要相应地给韩国以回报。
  
  尤其在朝核问题上,李明博政府明确表示要将对朝援助与朝鲜是否“弃核”挂钩,即如果朝鲜“弃核”,韩国就加大对朝援助,并全面开展与朝鲜的经济合作。李明博政府提出了“无核、开放、3000”的构想,即如果朝鲜“弃核”和走向开放,韩国将大力援助朝鲜,将在10年内使朝鲜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加到3000美元。反之,韩朝合作将不会扩大。这一点与卢武铉的对朝政策有明显不同。卢武铉的对朝政策是:不管朝核问题能否解决,韩国都要坚持对朝援助,并扩大与朝鲜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在当前朝核问题的解决依然困难重重、在韩国无法左右朝鲜能否“弃核”的状况下,李明博政府的这种对朝政策反而有可能使韩国陷入困境,在朝鲜半岛无核化的进程中被“边缘化”。
  朝鲜方面则认为,李明博政府无权要求朝鲜“弃核”。在朝核问题上,朝鲜的战略很清楚,即与美国会谈,无需韩国插手。李明博竞选总统期间和上台之初,朝鲜采取“静观”的态度,并没有对李明博过多的指责。待李明博的对朝政策逐渐明朗之时,朝鲜采取了行动。朝鲜媒体公开对李明博进行谴责,朝中社在一篇评论文章中称:“李明博的‘朝鲜弃核优先论’不仅不能解决核问题,反而会造成障碍。”朝鲜前不久驱逐了在开城工业园区的韩方官员,并在西海岸进行了短程导弹试射。近期由于六方会谈取得进展,朝美关系有所改善,朝方更将希望放在对美关系上,而无心与韩国对话。
  
  执政之路不顺 想摆脱困境
  
  李明博上台后的执政之路可谓相当不顺。上台后他主张以“实用主义”的新思维治理韩国,在外交上将重点放在美日两国上。为了讨好美国,他花了很大的本钱,达成开放牛肉市场协议,结果引发数十万人的街头“烛光抗议”,并导致民意支持率创下新低。几个月前,李明博访问日本时还称,“日本不需要为历史道歉”,但近日由于日本在其初中教学大纲中关于“竹岛”(韩方称“独岛”)的表述被韩国视为“侵犯了领土主权”,因此,韩国高调宣布召回其驻日大使。韩日关系也走入低谷。另外,全球居高不下的油价、粮价更使严重依赖于外向型经济的韩国生产成本提高、物价上涨,民众生活困难。在民怨载道的情况下,李明博政府原先设计的一系列振兴韩国经济的改革举措难以贯彻。处于焦头烂额的李明博提出想与朝鲜领导人金正日会晤,很可能是想通过调整对朝政策,在外交舞台上寻找到“亮点”,以摆脱目前的困境。但目前朝鲜的对韩战略已基本形成,这就是继续打压李明博政府,使李明博的对朝政策变软,回到《南北共同宣言》的轨道上。分析人士认为,未来李明博的对朝政策有可能作些调整,比如恢复对朝的人道主义援助等,但是,受韩国国内保守势力和军方的牵制,其对朝政策调整的幅度不可能很大。
  
  是民族内部关系
  還是国际关系
  
  据韩国政治学会一名负责人介绍,按李明博政府的观点,朝鲜半岛南北关系是东北亚国际关系框架下的一对关系,而不是以前所称的是半岛内部单独的一对关系,因此发展南北关系要与发展和东北亚各国关系结合起来。而朝鲜方面则坚持2000年《南北共同宣言》的立场,强调南北关系是民族内部关系,外国势力不宜插手。朝方认为李明博上台后重视与美国、日本、中国等大国关系,而不重视南北关系,因此对其持不信任的态度并加强了对他的抨击。
  李明博政府对此没有做出激烈的反应,主要是不想过多激怒朝鲜,使半岛局势进一步紧张,从而导致韩国经济下滑。李明博是打着“振兴韩国经济”的旗号上台的,倘若今后几年内,韩国经济没有新的起色,那么他的执政地位将发生动摇。另外,李明博政府的对朝政策也受到已下台的民主派势力的牵制。若李明博对朝过分强硬,使近10年来韩朝和解、交流、合作的关系出现严重倒退,那么他在韩国国会和民众中的支持率都会下降。
  美国方面虽然希望李明博政府对朝强硬,以促其“弃核”,但又不想看到南北关系过分紧张而使半岛局势恶化,从而破坏布什政府力争在任内通过对话解决朝核问题、取得外交成绩的战略设想。因此,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对朝鲜强烈抨击李明博的举动只是轻描淡写,并不想卷入朝韩双方的纷争之中。
  
  民间交流仍将延续
  
  尽管朝韩政府间分歧巨大,但由于双方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北方需要南方的经济援助,南方也需要开辟北方的市场,再加上近10年来韩朝双方已出现的不可阻挡的和解、交流与合作的势头,因此未来的双方关系不会走向全面对抗。虽然目前双方政府间的交流有限,但民间的交流与合作仍将会延续,未来的南北关系将呈“多元化”发展。南北离散家属渴望团聚的需求、工厂企业投资的欲望以及南北贸易的展开、各层次人员的往来,这些都不是朝韩政府间的政治分歧所能阻隔的,而且南北民间交流与合作的扩大最终也将推动朝韩政府各自调整对对方的政策。即使是李明博政府,受国内保守势力的牵制,在政府层面上的对朝政策暂时还难以有所作为,但可以通过民间组织的形式逐步开展与朝鲜的交流,逐步调整他的对朝政策。
  至于李明博提出的举行第三次韩朝首脑会晤的愿望,目前来看,条件尚不成熟。但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尽管韩朝关系的发展仍有可能出现反复,出现摩擦,但正如韩国前总统金大中将韩朝接近比作是“两辆相向而行的火车”那样,尽管目前还是相距遥远,旅途艰难,但两者毕竟在相互接近,最终总会相遇在一起的。
其他文献
豆角乾坤    大人物在东南亚系列·之一    翟 崑zhaikun@yahoo.com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东南亚  及大洋洲研究室主任    伴随改革开放30年成长起来的60后和70后,以至80后和90后,已不再像前辈那般仰视美国,而是趋于平视。新科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格曼一句“美国怎么了”,更使“平视美国”成为危机时代的新认知趋势。一些激进人士甚至俯视或蔑视美国。  只有比肩,才能平视
当看到湛蓝海水与赤红港湾之间鲜明的对比时,我想每个观看美国纪录片《海豚湾》的观众都会被震撼,反思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这部刚刚获得第82届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奖的影片,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一名海豚驯养员自从海豚在其怀中自杀后成为海豚保护者,为了揭露日本太地町渔民每年大量屠杀海豚的事实,组建了专业的团队,绕开日本人的重重阻挠,通过隐藏在石头里的高清摄像机和水下录音设备再现了渔民们屠杀海豚暴行的故事。该片
打开中国企业报销单据簿计,和外国企业比较的话,就可以看出我们的非常整齐,格式划一,连发票粘贴的顺序和单据排列的方向都有说法,貌似严谨。而外国的发票(更准确地说应该是收据,因为西方人没有我国那种全国统一的、无公章无效的发票),就比较凌乱,长短不齐,格式不统一,还夹杂许多大小不同、中国企业不能接受的白条,貌似无章。    被进化了的收据    应该说,发票是收据后来的叫法。两者本质上是一个东西,就是收
“金里奇当然不是完美候选人,但决定共和党提名的选民往往会犯错,非要把不切实际的理想强加给现实中的人选……我们迫切需要具有创新和前瞻性的战略和积极的领导力,金里奇已经证明了他能满足这些需要”,11月27日,新罕布什尔州最具影响力的一份保守派报纸的主编毫不吝啬他对金里奇的赞美。2008年,麦凯恩正是在该报的鼎力背书下,才得以在新罕布什尔州险胜。事实上,自11月初以来,在选战中潜水了将近八个月的金里奇意
一、沟通过程的编码阶段    在编码阶段,影响有效沟通的因素主要有语言性和非语言性沟通手段的选择,作为发讯者——体育教师的表达能力、双方的社会环境与知识经验的局限以及发讯者对接受者——学生的知觉、价值观的了解程度等。  1.语言的选择  选择语言恰当与否会影响沟通的质量。语言是一种符号,是对客观事物的抽象反映,它只是信息的载体。因为抽象,就容易被歪曲和误解;越一般化而不涉及具体细节,便越易被误解;
称中国应改变视西藏为“藩属”的传统观念,以“边地”视之。从“藩属”到“边地”,这种认识上的转变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历史性的进步,反映了张荫棠对中国在藏主权的高度重视。    张荫棠(1864~1935),广东新会双水人。其父为清代浙江海防水师总兵张蓉光,其兄为享有“绝域使才”之名的清朝第三任驻美公使张荫桓。张荫棠曾以举人员外郎身份在总理衙门管理对英交涉事务,之后在1896年~1913年间,两次出使美国
哲人其萎堪哀痛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欧洲研究所前所长,著名国际问题专家文史哲学者陈乐民同志,不幸于2008年12月27日撒手人寰,驾鹤归西享年78岁他的辞世,对我来说,并不感到特别意外,因为他患肾衰竭进行血液透析已十好几年,被认为是创造了奇迹前些天我和老伴去医院探望,看他仍旧头脑清醒能正常对谈,还开玩笑,而身体却已极度虚弱所以我们在回家的路上就议论说,陈乐民大概出不了院了虽然早有精神准
鸠山和小泽选择此时辞职,考虑的并不仅仅是个人的荣辱与进退,更多的还是为民主党的未来着想,意在挽回民意。    在2009年8月大选中将老牌执政党自民党拉下马的民主党,执政未满一年,便出现了2010年6月2日的一幕——首相鸠山由纪夫与干事长小泽一郎双双辞职。民主党执政后面临的第一次大考——2010年7月参议院选举在即,却出现阵前换帅这种兵家之忌。    “黑色”的“小(泽)鸠(山)”飞去    “小
              
“一菊”虽激起千层浪,背负历史包袱和现实矛盾的民进党仍在踌躇观望。  5月21日至24日,民进党中常委、高雄市长陈菊冲破“急独”势力阻挠,以“推介高雄世运会”之名,参访北京、上海两地,成为迄今民进党参访大陆最高位阶的公职人员。由于陈的“台独”色彩一向浓厚,加上刚结束的“5.17反倾中(呛马)大游行”余温犹存,因此,陈的此次大陆行不但引发岛内各界高度关注,更在民进党与“独派”阵营内掀起轩然大波。岛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