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q缺失调节miR-3145-5p/CYP2E1表达对肝癌细胞增殖、迁移和凋亡及患者预后的影响

来源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41565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人16号染色体长臂(16q)缺失相关差异表达基因(DEGs)和miRNAs(DEmiRs)对肝癌细胞增殖、迁移和凋亡及肝细胞癌(HCC)患者预后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从肿瘤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的HCC数据集中获取全转录组数据和拷贝数变异(CNV)数据,就16q缺失对数据集进行DEGs和DEmiRs筛选;从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中获取DEGs对患者生存影响图谱;通过miRWalk网站预测DEGs表达调节相关的miRNAs.构建miRNA mimic慢病毒载体转染Huh7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DEmiRs(miR-3145-5p)、DEGs(CYP2E1)的表达,分别采用CCK-8、细胞克隆形成实验、Transwell侵袭实验、细胞划痕实验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增殖、侵袭、迁移、细胞周期和凋亡.结果:从数据集中筛选出与16q缺失相关的8个miRNAs和12个关键DEGs;根据miRWalk网站预测和分析结果,选择miR-3145-5p与CYP2E1进行后续实验验证.与NC-con294组比较,miR-3145-5p mimic组miR-3145-5p表达和细胞凋亡率升高,CYP2E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增强(均P0.05).结论:16q缺失可能通过上调miR-3145-5p靶向下调CYP2E1表达来促进HCC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而进一步增加细胞的恶性表型,其将来可作为16q缺失亚型HCC的潜在治疗靶标,为HCC的诊断与治疗提供新的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贺氏火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胃虚寒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9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胃虚寒证患者60例,在研究过程中自然形成2个队列,分别暴露在2种不同的干预措施中,其中对照组30例口服莫沙必利片,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火针点刺治疗。2组均治疗4周,随访1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临床症状评分,采用健康状况相关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价患者生活质量,记录治疗期间的不良事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28/30)、
目的:研究长链非编码RNA HOX转录反义RNA(LncRNA HOTAIR)对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细胞(MH7A)凋亡的调控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运用脂质体将pcDNA组(转染pcDNA)、pcDNA-HOTAIR组(转染pcDNA-HOTAIR)、antagomiRNA组(转染antagomiRNA)、antagomiR-34a-5p组(转染antagomiR-34a-5p)、pcDNA-HOTAIR+agomiRNA组(共转染pcDNA-HO-TAIR和agomiRNA)、pcDNA-HOTAI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