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中师数学课堂充满活力

来源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教研版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b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课堂学习是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主要途径,教学质量主要取决于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怎样才能较好地提高中师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
  
  一、以学生为主体,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是一条重要的教学原则,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地接受数学知识仍是当今数学教学的主要模式,导致了学生不会学、学不会的结果,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改变这一现状的关键在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转变学生始终处于接受知识的被动地位,使之成为学习的主人。具体做法是:1.创设和谐的情感氛围。数学课堂教学不仅是学生学习知识、形成能力的过程,而且也是师生情感交流、认知因素与情感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课堂上师生积极的情感交流,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形成创新意识。2.优化课堂结构。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发现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疑问式教学法、分层教学法及暗示法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有所创新。教师要不断地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以使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断增值。因为有的时候错误往往可能是成功的先兆,错误中可能隐含着新的方法。3.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逆向思维的训练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参与机会,让学生展开发散性思维,不断灌输“大胆假设,小心论证”的科学认识观。对一些不太复杂的课题,可通过学生自学,师生换位,让学生走上讲台,当一回老师的方式来解答,这样一次成功的尝试,可以增加学生的责任感和自学能力。4.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只注重课堂教学,而不注重实践,不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让学生带着知识、能力走向实践活动,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抽象的理论具体化。
  
  二、注重学生参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学过程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学生为主体,由浅入深地让学生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中学数学教育的显著特点是: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而且还要让学生“会学”。要会学最根本的途径就是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了解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以及知识体系的形成过程,数学思维方法的提炼过程。让学生体会“数学家”的思维过程,从而激励学生的创新思维。教育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心理是在实践活动中发展的,学生的心理应主要在学习活动中得到发展,尤其是作为智力和认知核心的思维,对青少年学生来说,希望自己成为探险者、发明者、创造者,这是正常的心理需要,也是参与学习的动力源泉。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能使学生的心理处于亢奋壮态,使动力系统“开足马力”,能调动一切因素,进行积极的思维和操作。当学生依靠自己的力量在获得学习上的成功时,不但能对数学问题有深刻地理解,而且还能通过愉快的心理体验,实现兴趣的自我培养,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
  
  三、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时间的利用率
  
  设计课堂教学层次还必须注意紧扣教学目的与要求,充分熟悉教材,理解教材的重点、难点、基本要求与能力要求,多方面围绕教学目的来组织课堂教学。当课堂容量较大时,教师要保证讲清重点,解决难点,其他知识点可以指明思路,找出关键,有的甚至可以点而不讲,但要指导学生自学完成;当课堂容量不大时,可安排学生分析评论,并进一些深化练习,进行比较、提高,这样,课堂结构紧凑,时间得到充分利用,有利于实现课堂教学目标。
  总之,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要提高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必须树立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辩证观点,凭借数学思维性强、灵活性强、运用性强的特点,精心设计教案,摆正讲与练的关系,注重学生优秀思维品质的培养,变被动为主动,变学会为会学,这样就一定能达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他文献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动,新的教学理念使得品德与社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动脑筋、想办法,利用各种手段为学生创设生动的数学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  一、创设操作情境  著名教育家波利亚曾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让学生动手操作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又能使他们在亲自感知事物的同时发展思维、开发智力,主动
一堂物理课的时间、空间是固定的,对每个老师都一样,而不同的教师上课,效率、效果却不一样。这不仅与教师的专业知识和口才有关,而且与教师的课堂调控有关。由于教学过程是一个教师、学生、教材、教学用具、教学手段参与复杂的师生知识传递、情感交流的活动,因而活动中的因素只要有所不同,就会有不同的效率效果。教师既是活动中的因素,也是这些因素的调控者,必须根据课堂的实际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调控,使教学活动循序渐进,
一、品味赏析语言美语文教材是美的载体。小学语文教材以其多姿多彩的艺术形象、凝练生动的文学语言和热情洋溢的抒情色彩集中体现了艺术作品的美,所选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语言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瘤(AAA)腔内隔绝术(EVE)中导入动脉相关并发症的的处理方法.方法自1997年3月至2002年10 月共对136例AAA实施了EVE,导入动脉主要相关并发症有导入动脉不良(包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在不断深入,在这种体现社会发展,时代需要的形势下,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教学艺术同步优化。为此,我校开展了教学艺术研究活动,在探讨中,我深深体会到,要想切实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应注入一股新鲜的“血液”,即“五字”教学法。    一、教学观念要突出一个“新”字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改革的需要,作为教师首先要调整课堂结构,发挥学生的
珠心算这一学科对少年儿童智力的早期开发、增强记忆、减轻学生的计算负担、促进其他文化课成绩的提高、培养速算人才和将来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具有深远的意义。通过几年来的教学实践,主要谈以下几点体会。    一、减小坡度,培养兴趣    學前班和一年级的学生一般都在6~8岁,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形象思维、机械记忆都比较强,好奇心、模仿能力也都很强。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生理特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患者女,40岁.车祸伤致头部、腹部疼痛3 h急诊入院.体检:血压18/10 kPa,心率98次/min,左上腹压痛,无肌紧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B超提示:脾包膜下血肿.经保守治疗无效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文占有很大的比例。我认为,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达到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情感的目的,古诗文教学应该注重诵读。  一、导读、自读、范读,引导学生入境  导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精彩的开篇导语是古诗文教学的引路石,精心设计的情境能顺利地引导学生进入想象的空間,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自读,扫清字词障碍。对于小学生来说,最基本的要求是自读时能读得文通字顺。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