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信业国际化发展战略模式分析

来源 :科技创新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njw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依据WTO的承诺,2005年后我国的电信产业将对外资逐步开放,为了保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不管是电信运营企业,还是电信设备制造企业,其国际化经营形式都已经势在必行。因此,鼓励两业统筹规划国内国际市场的关系,积极探索两个产业联合开拓国际市场的高效模式,已经成为摆在我国电信业面前的现实问题。以华为、中兴为代表,我国的电信设备制造业已经走向世界各国,取得了非凡的成绩。而在我国的电信运营商中,中国电信、中国网通虽然都已设立海外公司或国际公司,但是由于我们的运营商无论是管理、机制、生产率、全球运营经验等各方面都相对落后,取得的成绩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关键词: 国际市场 可持续发展 发展模式 电信
  
  一、运营业开拓国际市场的模式
  
  目前,我国运营业在国内所感受到的压力还不是很大,其国际化的要求也显得并不怎么迫切。但是国际形势不容乐观,我们仍需要积极主动进行国际市场开拓工作。以下是几种具体的国际化模式。
  (一)独立建设新网络
  独立建设新网络,强势进入当地市场,似乎是一个非常直截了当的做法。然而,不管进入的是哪个国家,都会存在许可证的限制和业务种类的限制等问题。除非是一个国家根本就没有电信运营商(目前这种情况基本不存在),否则对于一个国家来讲,并不是说来一个运营商就批一个,它是有一定数量限制的,而且一般数量都比较少。尤其是在一些发展中国家,这种许可证限制比较普遍。对于业务种类的限制来讲,有的是对基础业务进行限制,有的是对移动业务进行限制,有的是对卫星业务进行限制。有的国家只是选定特定的频率开放,而不是所有的都开放。另外,还存在于原有电信运营商的网络互连互通的问题,建立的新网络能否平等地、非歧视性地接入公共电信网,也是一个未知数。还有一方面,就是最惠国待遇问题,我国所签署的WTO框架协议中规定,我国在15年之内不能自动获得市场经济地位,这也预示着我国在电信领域15年之内不可能获得发达国家的最惠国待遇。因此,不管是在欠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这种做法基本上是不可行的。
  (二)入股当地运营商
  入股当地运营商是一个比较可行的办法,这种方式一般没有什么障碍,而且可以直接获得投资回报,从当地市场分一杯羹。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一般国家都有一个外资股比的限制,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发展中国家,也存在于欧盟、日本、加拿大等发达国家之中。在日本,对NTT和KDD两家最大的电信公司不能超过20%;在加拿大,对于基础设施的提供商外方股比不能超过46.7%;在澳大利亚,对于Telstra的外资股比不能超过11.7%;在韩国,外资股比不超过49%;在印度,基础设施提供商外资股比不超过25%,增值服务提供商外资股比不超过51%。
  (三)直接收购当地电信基础设施
  收购式投资也是一个比较可行的办法。这种办法就是直接从当地运营商那里收购来基础设施或网元等,再利用这些资源开展业务。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在收购了基础设施或网元后,一般也就拥有了原来这些资源所对应的客户,只需要整合一下这些资源即可开展业务,并获得投资回报。但是,如果不能提供一些带有新意的业务,这些客户也可能很快就会跑掉。
  (四)与政府合作并通过契约式合同获得利益
  如果当地运营网络比较落后,与当地政府合作进行契约式合营也不失为一种可行方式。比如可以采用BOT(建设、运营、转让)模式与当地政府合作,运营商负责建设网络,在规定的运营期限(比如契约中可以规定为30年)内向用户收取费用,以回收投资、偿还债务、赚取利润,并在规定运营期满后无偿转交给当地政府继续经营。在规定的运营期限内,当地政府应该允许建设方在该期限内收回对该项目的投资、运营、维修费及其他费用。这种方式适合于基础设施的需求不断增长而该国却又缺乏足够的建设资金的情况。
  
  二、制造业开拓国际市场的模式
  
  (一)直接将产品拿到当地去销售
  应该说,直接将产品拿到当地去销售这种单打独斗闯天下的做法虽然潇洒且富有英雄气概,但其困难也是可想而知的。这方面有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就是华为公司。作为华为公司来讲,起初对全球所有的国家和客户、所有的文化和环境都是陌生的,当时仅仅知道这些国家的名字,从来不知道这些国家是什么样子。华为集团公司高级副总裁徐直军地描述一点都不为过:“当时主要走向南斯拉夫、俄罗斯、巴西、南非、埃塞俄比亚这些国家,我们的营销人员下了飞机以后仅仅知道使馆在哪里,仅仅知道这个地方,客户在哪里都不知道。”甚至是有相当多的营销人员在半年以上基本没有见到客户,知道客户的人在哪里,但是很难见到客户。艰辛和孤独,根本没有人可以交流和诉说。华为公司从1996年开始启动全球化市场工作,但是直到1999年8月份才真正的实现了一个真实招标项目的中标。虽然现在情况已经好了许多,但对于一个陌生的国度,一个陌生的市场,这种方法仍然是效率极低的。当时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相信现在没有谁再会去使用这种办法了。
  (二)通过代理实现市场本地化
  通过代理打入本地市场的方法比较常见,也深受各个企业的欢迎。CISCO公司在全球就有相当多的代理机构为之服务,它的产品也是遍销全球。
  (三)收购或入股当地企业
  当地企业已经拥有了一定的客户和营销网络,如果能够直接收购或入股当地的企业,就等于直接打入了当地的市场。同时,这也是将本地竞争对手消灭在萌芽状态的手段之一。实际上,微软公司就经常采取这种战略方式。
  (四)通过技术换市场
  对于拥有技术的企业来讲,这种方式是一种比较好的方式,也是深受输入国欢迎的方式。仍然以华为为例。华为公司在加快建设国际化的营销和服务网络的同时,在整个的营销战略上也在走向全球化,充分利用全球多个国家在人才的基础上为华为公司服务。在这种战略下,华为公司在印度建立了自己的软件研究所,这个研究所主要是从事软件的开发,现在大概有将近六七百人;华为公司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建立了3G的研发机构,在俄罗斯也建立了无线方面的机构,在美国的硅谷和达拉斯分别建立了我们的研究所。到今天为止,华为公司每个产品的开发都不是基于某一个极点,而是各个公司的分头作业,并将最终的解决方案提供给全球用户。
  
  三、以点带面壮大国际化队伍
  
  目前,我国设备制造商和运营商都已经有企业率先走出了国门,这为我国其他企业走出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通过这些企业,可以采用以点带面的方式,逐步将整个产业链中其他企业带出国门。尤其是运营企业走出去以后,可以直接通过采购网络设备制造商和终端设备制造商的设备来带动相关产品的出口。
  由于中国毕竟还是个发展中国家,而国外对中国的印象大多数还都只停留在《大红灯笼高高挂》的阶段。这就要求走出去的企业在宣传企业时,要注意采取各种措施来树立中国的高科技和现代化形象,积极宣传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的迅速发展情况。只有国外对中国认可了,对中国的高科技发展认可了,才能认可中国的高科技企业,也才有可能认可中国的高科技产品。如果一味的抛开中国整体的形象,单独的树立企业的形象,是很难取得成绩的。也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实现以点带面,带动同一产业内甚至是不同产业内的企业走向世界,从而在获得群体利益的同时,获得个体利益。
  华为公司对此深有体会。为了加深客户对中国和华为的了解,华为公司曾经設计了一条“新丝绸之路”,从北京入境,再之后到上海、深圳,然后从香港出境,或者从香港入境,再到深圳、上海,再到北京出境,客户通过走这条路线,看到了中国的改革开放的成就,看到了华为公司,也看到了华为公司的产品在这些城市的运营情况,从而逐渐地打开了国际市场。从华为公司在整个大陆以外的销售来看,2002年达到5.5亿美元,2003年达到10.5亿美元。预计2004年整个国外的销售能够占到公司总销售的40%,2005年应该达到50%,并有希望在2007年到2008年左右,整个中国以外的销售能够占到华为公司总销售的70%以上。
  
  四、两业携手开拓国际市场
  
  我国制造业走出国门的时间比较早,与运营业相比,在国际企业运营方面有相当多的经验,并且了解相当多国家内的电信政策、业务发展和开展情况,有本地市场的销售人员和销售网络,尤其是有些设备制造企业已经具有的国际上一流的技术能力。另一方面,我国运营企业在国内市场发展方面也有相当多的经验,在经济上具有相当的实力。如果两个行业中的领军企业能够在技术、资本、人才等方面强强联手,协同作战,携手开拓国际市场。就目前来讲,世界各国都已经划出了TDD频段,但却处于闲置状态,如果我们已经走出去的运营企业(如中国电信、中国网通等)能够在国外拿到移动运营许可,就可以与大唐电信联手合作开展TDD频段的业务。
  
  五、电信业发展应用适度超前模式
  
  专家认为,作为信息先导产业,电信行业对国民经济的直接拉动效应逐步扩大,并不断渗透到各个行业发挥间接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作用。电信行业发展对国民经济直接拉动作用可以用国民经济直接贡献率(电信运营收入占国民总收入的比重)来表示。其中,电信收入包括固定、移动和数据业务等主要运营收入。发展中国家电信业还处于大发展时期,且具有后发优势,电信业务收入占GDP比重超过4%;亚洲四小龙的电信收入集中在3%—4%之间;经济发达国家目前随着电信市场发展的饱和,电信业务收入占GDP比重处于2%—3%之间。专家分析, 从平均超前度来看,各类国家的电信行业发展速度快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其中电信领先国家总体超前度不高,保持在4%以下;亚洲四小龙平均超前度大体控制在5%左右;发展中国家超前度较高,巴西和中国的平均超前度达到10%以上。我国电信大发展时期还曾出现30% —50%的发展速度。国民经济对电信行业的推动作用依然很大。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国际电信行业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如下规律:电信行业发展速度高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是国际电信市场发展的必然规律。发达国家平均超前度在5%以下,亚洲四小龙平均超前度在10%以下,发展中国家平均超前度超过10%。亚洲四小龙在电信业大发展时期,历史上曾出现超前度达到30%-40%。国民经济发展对 电信收入增长的拉动作用大,GDP与电信收入具有较好的弹性,特别 是发展中国家国民经济对电信行业发展的拉动作用更为明显。
  
  六、通过有效管理实现全球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要真正将我国的电信业做大做强,我们所要求的最终结果并不仅仅是能够走出去,而是要在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实现全球业务的可持续发展,这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因此,必须要对全球业务进行有效管理。我们的企业在走出去的时候,一定要选择最佳的经营地点,以提高经营业绩、降低成本、减少风险。制造企业可以发扬老一辈革命家“农村包围城市”的思想,走“边缘包围核心”的道路,从发展中国家开始逐步向发达国家逼近。另外,还要积极开展高附加值产品的技术研发和生产,抢占利润最高点。已经走出去的企业一定要尽快适应本地市场,了解本地顾客的需求和文化。已经开展多国业务的企业要把握好全球博弈的战略,保证在各个国家之间的战略协同,形成全球规模经济。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全球业务的可持续发展,在未来的战略市场上树立起牢固的地位。
  
  参考文献:
  1.黄海波.中国电信市场结构的演变及面临的问题[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2.张華.我国政府在促进服务贸易中应发挥的作用[J].国际贸易问题,2000(10)
  3.于左.论我国电信市场的有效竞争力[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1999(8)
  4.马歇尔.经济学原理[M].商务印书馆,1981
其他文献
摘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认真研究“以人为本”在中外思想史上的源流发展,把握“以人为本”的内涵,理解其与科学发展观的相互关系,有助于我们对“以人为本”思想有更为准确地认识。  关键词:以人为本;人本主义;科学发展观    近年来,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以人为本”成为我国的“流行语”,虽然社会上还有一些不和谐的因素,但“以人为本”的思想却渐渐地深入人心。第一次把“以人为本”写入中央文件
期刊
摘要:党外知识分子群体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其构成有它自身的特点。如何把握其特点,充分认识这个群体在中国社会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创造条件,加强引导,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其对中国社会建设产生中流砥柱的作用,这是我们统战工作的一个重心所在。  关键词:党外知识分子 中国社会建设 地位 作用     在我国,近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作为一个社会阶层登上历史舞台是在“五四”时期,党外知识分子
期刊
更新思路走葡萄种植之路    1992年,李春旺积极响应村党支部的号召栽植了3亩“红地球”葡萄进行尝试。在县果品中心技术人员帮助和指导下,他边干也学,经过精心的管理,他的试验葡萄在1997年达到了盛果期,每亩产量达到了3000万左右,3亩地一年就收入了3万多元。尝到了甜头,也有了奔头。1999年他又自筹资金在村北的砂石滩上平整出10余亩地种植葡萄,并安装了地下管道用于灌溉。    要想富得靠技术 
期刊
影片《2012》上映之后,科幻片和灾难片的界限,科幻片中的“硬科幻”和“软科幻”的界限,都被搞得更为模糊了。  有人喜欢将科幻分成“硬”和“软”,那种有较多科学技术细节、有较多当下科学技术知识作为依据的作品,被称为“硬”,比如《超时空接触》(Contact,1997)中,有使用射电望远镜进行“SETI计划”、按照外星人提供的技术方案制造时空旅行用的飞行器等等细节,就可以算是比较“硬”的,又如《20
期刊
摘要:首先从一般文献中对企业诚信在不同角度的的重视进行评论,得出很少有文献从战略高度来研究企业诚信问题,论述了诚信及诚信经营的概念,分析了诚信问题是一个战略层次的问题,然后用博弈论对诚信经营所能够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效应在理论上加以论证,最后提出了实现诚信经营的战略决策,即通过企业内部信用文化建设实现诚信经营和实施包括法律制度建设在内的外部制度约束来保证企业诚信经营的实现。  关键词:经营 战略 诚信
期刊
摘要:当今,腐败问题已经成为全世界空前关注的焦点。在中国反腐倡廉问题始终是全党、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本文从腐败的内涵,腐败的原因,腐败造成的后果以及如何整治腐败这几点着手对中国的腐败问题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中国 腐败问题    从古至今,腐败问题就像是一个幽灵在世界各地游荡。七个世纪以前,但丁就将贿赂者置于地狱的最底层,反映出中世纪对腐败行为的厌恶;莎士比亚也曾在几个剧本中讨论过腐败问题
期刊
摘要:当前全球经济正以势不可挡趋势朝着全球市场一体化、企业生存数字化、商业竞争国际化的方向发展,以互联网、知识经济、高新技术为代表,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核心的新经济迅速发展。企业正处在这样一个高度竞争、瞬息万变的宏观环境之中,新经济的发展要求新的营销手段必须满足市场发展的需要。 创新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市场营销永恒的主题。营销创新是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企业面临的市场经济环境决
期刊
摘要:市场经济的本质是竞争,企业想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依托现代化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手段,有效地对企业的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进行整合。今天,先进的电脑网络和管理软件在企业的内部资源整合和外部资源的整合中已大显身手。它们不仅改变了企业的管理和运营模式,也直接地影响到了企业竞争能力。客户关系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CRM)是一种旨在改善企
期刊
摘要:在很多人认为官僚制过时的今天,笔者认为官僚制并没有过时,并主要从官僚制的涵义、我国的行政环境和当代行政改革的情况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關键词:官僚制 效率 行政    在当代,我们一提到官僚制,人们几乎就把它等同于官僚主义对其横加指责,各种批评乃至抨击便不绝于耳,那么这个官僚制到底在中国过不过时呢?这是一个很值得讨论的话题,我认为在当今的中国官僚制度并没有过时。  首先,官僚制的涵义要明确
期刊
摘要:西方政党执政机制的基础在于“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执政党利用执政机制对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实行权力控制。西方政党的执政手段包括竞选纲领、意识形态、亲民活动和金钱政治,执政特点主要表现在党政职能分开、遵守法律框架、实行文官制度和制约执政权力等方面。   关键词:英国工党 执政手段 特点    一、英国工党    (一)工党的历史  英国工党是在英国工会运动的基础上产生的, 从1900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