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田忠禧:钓鱼岛是如何成为“日本领土”的

来源 :瞭望东方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uniu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67岁的日本横滨国立大学名誉教授村田忠禧的新书《日中领土争端的起源---从历史档案看钓鱼岛问题》一书,10月24日正式推出中文版。
  这本细述钓鱼岛问题来龙去脉、指出日本外务省在此问题上种种疏漏谬误的《日中领土争端的起源》,是2013年6月25日在日本正式出版的,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很快就决定翻译出版。村田忠禧说,当时他提出的要求只有一条:全文翻译,不能节译,必须出版一本准确翻译的著作。
  唯一的变化是,日文版的副标题是“公文书谈到的不便于说的真实”,而中文版的副标题则改成了“从历史档案看钓鱼岛问题”。“还历史一个真相,这是我写书的一个重要目的,也是在钓鱼岛问题上最想强调的一点。”村田忠禧说。
  日本的主要媒体,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家刊登这本书的书评。即便如此,这本书在亚马逊网站上卖得很不错,不少读者热情评价,其中一名读者说要“永久保存”。
  村田教授说,这本书最直接的相关单位---日本外务省从未就书中内容和他讨论,也未对其观点进行批评,“完全视若无睹”。
  1885年,冲绳县令西村三坚持认为钓鱼岛“有争议”
  《瞭望东方周刊》:钓鱼岛问题,你在写书时是如何切入的?
  村田忠禧:我把书的焦点聚集在了1885年,特别是一个名叫西村三(1843~1908,日本武士、官僚、政治家)的人身上,他是第四代冲绳县令。
  关于“岛”的问题,在1884年日本与清政府进行过一些交涉,到了1885年12月5日,日本政府认为交涉过程过于麻烦,正式决定不再谈判此事。作出这个决定的是外务卿(后改称外务大臣,即外交部长)井上馨。
  这其中西村三起的作用相当大。他先在9月22日向首相山县有朋提交上申书(报告),认为该岛问题较多,特别是从历史上看,和中国联系非常紧密,日本此时将该岛据为己有比较困难。
  在上申书中,他特意提到《中山传信录》等内容,说从该书的记载看,常在福州与琉球之间往来的人都非常熟悉这个岛屿,并非不为人知的无人岛。
  《瞭望东方周刊》:日本外务省一直强调的是,日本政府是先派人去调查、明确知道是无人岛后,才将岛屿划归日本的。
  村田忠禧:我在书中对日本的调查过程作了考证。当时的日本政府要求西村三去调查钓鱼岛和大东岛(大东岛在冲绳以东约300公里处)。西村在8月马上就派人去大东岛调查了。但钓鱼岛他坚持认为有争议,没有派人去调查。
  《瞭望东方周刊》:那西村是如何回应上级指令的?
  村田忠禧:这期间西村给山县首相发去了报告,认为有争议,需要高层判断。这封信9月到达东京,山县让井上外务卿处理。但可以肯定的是,作为身在一线、熟悉情况的官员,西村认为日本不该对钓鱼岛做调查。
  我在读史料的时候,还注意到当年9月6日上海的《申报》刊登了“台岛警信”一文,已经对日本政府在钓鱼岛问题上的举动有所警觉。
  《瞭望东方周刊》:但按照日本外务省的说法,西村最后还是派人去调查了。
  村田忠禧:对钓鱼岛的“调查”和对大东岛的不一样---到了10月,一艘路过那里的船顺便做了调查,时间大致是6小时,从上午8点到下午2点,其中登上钓鱼岛的时间非常的短暂。而且这次调查只是看了钓鱼岛群岛中的一部分,西南部的一些岛屿由于风势很大,未能直接登岛。
  《瞭望东方周刊》:日本外务省强调过这次调查。
  村田忠禧:外务省的说法给人的印象似乎是,去调查了很多次,而且是明确了不属于中国后才宣布为日本领土的。但我看到的史料是,只去调查了6个小时,而6个小时是不能完成对一个群岛的全面调查的。
  《瞭望东方周刊》:此后似乎还有人提议当时的日本政府在钓鱼岛建一个“国标”(国家标识)。
  村田忠禧:西村是不赞成建设“国标”的。我从记录当时官员行动的《官报》上看,西村是在11月返回那霸的。当时冲绳县有人用西村的名义,向政府建议在钓鱼岛建设“国标”,但从时间上看,西村本人当时并不在冲绳,东京也没有给这条建议作出明确的回答。因为是上交给东京的文件,副本留在了冲绳,现在人们能看到的只是副本,但那该不是西村本人写的,也没有政府正式回复的记录。
  我估计,西村在东京看到了这个文本,发现其内容与自己的想法不一样。他一直认为,这个岛一定会引发与清政府之间的纠葛,日本因此不该宣布为自己领土。
  《瞭望东方周刊》:为什么会发生冲绳县令不在岗位时,用其名义向政府提交建议这样不合规矩的事?
  村田忠禧:当时日本已经开禁,日本人可以出国,很多人认为这是个机会,迫切希望立即外出开拓,心态相当着急。
  甲午战争以后,情况起了变化
  《瞭望东方周刊》:但到了10年后的1894年,中日发生了甲午战争,情况似乎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村田忠禧:到了甲午战争时,日本方面反而不急于谈钓鱼岛问题了。1894年10月前后,日本在战场上明显占有优势,清政府投降只是个时间问题。日本政府想的是,不仅要把台湾收为己有,还要逼迫清国把辽东半岛割让给自己。当然辽东半岛最后因为国际干涉,不得已还给了清政府。
  到了这个时候,由于国力悬殊,钓鱼岛已经不属于“交涉”内容,日本政府觉得直接收归就可以了。所以在《马关条约》中,并没有直接提及钓鱼岛。
  《马关条约》规定台湾划归日本,但对钓鱼岛归属问题并没有直接说明。可以认为,钓鱼岛是在这个时候被日本趁机据为己有的。
  《瞭望东方周刊》:日本外务省强调过,1920年中华民国驻长崎的领事曾给日本政府发过感谢信,其中提到钓鱼岛。
  村田忠禧:当时中国渔民在钓鱼岛附近出事,被日本救助后,中国外交领事确实给日本发过感谢信。但并不能因为有了这封感谢信而且其中谈到了钓鱼岛,就说钓鱼岛是日本的。   《瞭望东方周刊》:1951年联合国在旧金山与日本签订和约时,是如何处理钓鱼岛问题的?
  村田忠禧:中国参与了签署《开罗宣言》,也是《波茨坦公告》的签订者之一,但中国政府没有在《旧金山和约》(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同盟国与日本签订的和平条约,解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战败的日本的战后地位问题,厘清战争责任所衍生的国际法律问题---编者注)上签字。
  “对于1885年和1894年前后的日本,中国的研究还不够”
  《瞭望东方周刊》:战后很长一段时间,中日之间一直没有谈领土问题?
  村田忠禧:1945年以后,美国占领了冲绳,以钓鱼岛为轰炸训练的目标。中国在那个时候应该可以向美国抗议的,但没有做。
  对于1885年和1894年前后的日本,中国的研究还不够,对于日本在领土问题上的变化也是如此。
  我在日本收集资料时,看到萨摩藩(日本幕府末期西南大藩之一,位于九州西南部,领有今天鹿儿岛县和宫崎县的一部分)的一张地图,那是一张非常精确的地图,对萨摩藩的领土用不同颜色标记了出来。地图说是萨摩36岛,但我数了一下,至少有80个以上的岛屿,但里面没有钓鱼岛。可见在萨摩藩看来,钓鱼岛还是无主岛。对于这样的史料,中国学者的收集及处理能力,还有不少欠缺。
  《瞭望东方周刊》:能否介绍一下你是如何收集史料的?
  村田忠禧:我在2004年曾经写过一本关于钓鱼岛的小册子,后来觉得一本小册子实在不能把日本与中国的问题说清楚,于是决定再次重新收集史料,特别是外交史料,认真研究钓鱼岛问题。
  我使用的史料全部是日本国家机关正式公开的内容,来源为“国立公文书馆”、“外务省外交史料馆”、“防卫省防卫研究所”的资料。
  《瞭望东方周刊》:中国学者能否接触到这样的日本一手史料?
  村田忠禧:我是完全通过网络来查阅这些资料的。从中国用互联网查阅,可能速度会慢一些,但是能够查阅到的。特别是日本在亚洲史料方面公开得非常多,日本国会图书馆也在加强史料的公开,明治16年(1883年)以后的官报全部可以通过网络阅读。西村三的动向,他个人在钓鱼岛问题上的判断,其上申书的真伪等,均可以在阅读官报后,作出相关的考证来。
  《瞭望东方周刊》:史料读起来一定很辛苦吧?古代日语与当代变化不小,读起来也会很累人吧。
  村田忠禧:从电脑屏幕上看那些史料,会让人非常的疲惫。很多时候我会打印出来,一点一点地读。过去的很多文书是手写的,辨认字体非常费时费力。辨读史料是个力气活,需要能忍受寂寞,有时候看很多天,不一定能找到自己要找的东西。但学者仍然应该在史料上下功夫,去寻找真实的历史。
  《瞭望东方周刊》:日本政府在公开史料的时候,没有进行挑选吗?
  村田忠禧:当然会进行挑选的。但日本和美国不同,很多机构在把史料上载到网络上以后,原始资料反而就废弃了,同时有不少未公布的史料也就一起废弃了。美国会一直保存这些史料的。比如,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史料,特别是和战争有关的史料,相当多的内容已经被废弃。我们能看到日中战争时的非常详细的史料,但却看不到翔实的太平洋战争史料。
  《瞭望东方周刊》:在浩如烟海的史料中寻找整理历史故事,你怎么看这个工作?
  村田忠禧:我觉得这如同在垃圾箱中找宝石,当你在史料中找到最想找的内容时,就像突然之间找到了宝石一样。
  为了写这本书,我打印的资料堆满了书房。过去我见客人的时候,会带他们去书房,现在我连自己找个迈步的地方都困难。为了写书,我每天都埋在这些文稿中。
  “我希望在日本参议院选举前把书拿出来”
  《瞭望东方周刊》:从2004年开始关注钓鱼岛问题,到2012年6月再度出书,你收集资料的时间很长。
  村田忠禧:这次出版的书只是用了所收集资料的一部分,还有大量的资料没有使用。也有一些写好的章节,我自己不满意,所以没有加入到书中。本来想再花一些时间考证的,但眼看着日中关系一天天在恶化,我希望在日本参议院选举前把书拿出来,这样在6月终于推出了这本书。
  《瞭望东方周刊》:听说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盛赞过你的这部著作。
  村田忠禧:但我自己还是觉得这本书对日本政治家的影响不大。
  《瞭望东方周刊》:那么多没有用上的史料,该如何处理呢?下一步的写作计划是什么?
  村田忠禧:我会去查阅更多的史料,把焦点放在战后,去考证战后日本与中国在钓鱼岛问题上的演进。
  《瞭望东方周刊》:你在写这本书的时候,想得最多的是什么?
  村田忠禧:还历史一个真实。很多已经公开的资料,经过各种整理,带上了国家、民族或者是学者本人的色彩。
  《瞭望东方周刊》:在史料方面你还能找到新突破点吗?
  村田忠禧:我现在用的史料还主要是日本方面公布的内容,中国已经颁布了档案法,但目前公布的档案还不多,对于考证历史的来龙去脉还很不够用。期待中国方面未来能公布更多的档案,这样,真实的历史也就离我们更近了。
其他文献
男,汉族,1956年8月生,广东惠阳人,197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3年8月参加工作,硕士。  1973.08~1977.01 广东省惠州市西湖管理委员会知青;  1977.01~1980.08 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中文专业学习;  1980.08~1982.08 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政治辅导员、团总支书记;  1982.08~1984.09 共青团广东省深圳市委干事;  1984.09~1
曾国荃字沅甫,小曾国藩十三岁。咸丰六年春,曾国藩在江西陷入太平军围困,三十二岁的曾国荃在乡募勇二千人往援,开始了自己的军事生涯。  曾国荃与其长兄性格反差很大,外向豪放,胆大性急,在经济上并不掩饰自己的贪心。这个刚从乡下走出来的浑身土气的新军官,眼孔很小,把每个铜钱都看得很大。他不但不像长兄那样,将自己分内的收入捐为公用,反而不拘小节,经常谋取一些灰色收入。  咸丰八年八月十五日,曾国荃以长围久困
自2001年底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的汽车市场步入了“黄金十年”。从2005年至2011年,中国汽车市场以每年24%的速度高速增长, 并于2010年取代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新车市场。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12年汽车产销双双超过1900万辆,再次刷新世界纪录,连续第四年蝉联全球第一。其中,汽车产量已连续三年超过1800万辆,保持了强劲的增势。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09年和2010年,在国
刀尔登:  六十年代生人,北大中文系出身,做过行政、研究、编辑等工作。  谁会不喜欢中国画中的山水画呢?比例适当的山峦,布置得恰到好处的树木,来自和通向画外世界的流水,巧妙隐藏的小桥和檐角,还有曲折的小径,暗示精神的阶梯;时有一两位世外高人,在做着沉思或烹茶这样高雅的事。  但我又不能够满足于它,因为对我的观感而言,里边的山水,里边的自然界,太善解人意了。  在山水画中,人如同受宠的孩子,当他伤心
重庆人进了火锅店,通常面临两个选择,要么选“歪嘴”,要么“老山城”。  歪嘴是半斤装的白酒,因为瓶嘴歪在酒瓶一边而得名。老山城官名“山城啤酒”,出自重庆啤酒(600132 . SH)门下,3块多一瓶,是重庆人喝了半个多世纪的本土老牌子。  2011年12月8日重庆啤酒乙肝疫苗临床研究进度公告以后,截至23日停牌,在11个交易日当中制造了10个跌停。股价从8日前一个交易日的83. 12元峰值,跌到2
第五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近日落幕,一个重要的成果是中方同意以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为基础,与美方进行投资协定实质性谈判。  这是中美在2008年启动双边投资协定谈判以来所获得的最大突破,但能否真正减少中国企业在美投资遭遇的壁垒呢?  中国企业在美投资频频受阻  近年来,中国企业在海外直接投资频频遭遇阻力。  中海油收购美国石油公司优尼科( Unocal)折戟、中铝增持澳大利亚力拓公司失利、华为在
上海复旦中学一位高中语文教师的文章被拿去作为高考考题。老师本人做了一遍题目,对照标准答案发现自己完全错了。    儿童节那天,隔壁旅馆就打出红彤彤的条幅,“高考特价房八折优惠”,提醒着又一场千军万马集体厮杀的到来。不必亲临那一天,便可以想象那些彻夜难眠的小心灵,那些在学校门口苦等的家长,以及不论怎么设置必然招来非议的高考作文题。  高考,从来不是一场单纯的人才选拔考试。早期它是政治运动里随风摆的浮
5月18日,第九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即将启幕。  从2009年开始,在北京西南,古老的永定河西,一座力图包蕴国家风范、文化传统、时代梦想的大型园林组群,渐次铺展。  在距离天安门20余公里的这片曾经的废弃河滩地上,这座以“化腐朽为神奇”作为标签的新园林,寄托着北京的世界城市之梦- - -北京将由此一路向西,获得更宽广的发展空间。  这块面积两倍于颐和园的新园林,还承担着一项特殊使命- - -以面向
我所供职的单位需要的教学用具和办公用具,都是通过上级部门的政府采购调拨下来的,单位只需按要求做账。前段时间我在经手账目时发现,这些统一采购下拨的普通用品有个共同点,那就是贵得离谱。比如常见的100°的玻璃温度计,在商店买就1元多,可调拨下发的却是5元一支;常用的日光灯管在灯具商店仅8元一根,可调拨下发的却高达30元一根。我曾经拿着这调拨的物品去商店咨询,得知这些东西和商店里的没有两样,质量无差别,
近期,数名官员连续“失踪”。  6月20日,湖北省公安县政府通报,县畜牧兽医局局长蔡道明5月28日与家人和单位失去联系,至今,尚无联系到;邓元华,湖南醴陵市王仙镇财政所所长,因赌博输钱,5月底携公款失踪,至今未果;王威雁,6月3日请假后,这位广州花都区的政协主席似乎人间蒸发。  根据媒体多年的报道,“失踪”的官员,大多因经济问题而潜逃隐匿。而随着近年来“裸官”出现,官员“失踪”的数量也在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