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审审题

来源 :中学生天地·语文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fj02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2020学年 陕西省商洛市高三年级一模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北宋文学家苏轼在《东坡志林》中记载了一件亲身经历的事。寓居惠州嘉佑寺的时候,他在山上随意走走,走得非常累,便想要到山顶的松风亭休息,但眼下离松风亭还有很远的距离。行走之中,他突然意识到,休息为什么非要到松风亭,哪里不能休息呢?于是,他豁然开朗。
   有人认为,每个人都可能会被一些执念束缚,一旦解放思想,就会豁然开朗。但也有人说,苏轼的故事中含有消极的成分。
   对此你有何看法?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
  ②不少于800字;
  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④文体特征鲜明。
  同学的立意
  同学甲: 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苏轼本想在山顶休息,居高临下,尽享无限风光,怎奈体力不支,心愿难成。不禁让人联想到苏轼一生屡遭贬谪,甚至远到海南岛,但他以旷达乐观的生活态度,不断突围,超越自己。我们须谨记:身在逆境,应乐观旷达。
  [ 点 评 ]
  这位同学由苏轼登山的经历联想到苏轼一生屡遭贬谪却依然旷达乐观的人生经历,并由此总结出“身在逆境,应乐观旷达”的立意,过于牵强,没有紧扣材料所要表述的重点,即人们有时需要抛却执念、解放思想。这个立意属于离题。
  同学乙: 苏轼已经“走得非常累”,而且离目标松风亭“还有很远的距离”,在体力消耗较大难以支撑的情况下,理应停下来稍事休息,不必跟自己过不去,更不必自责。世间万事皆如此,累了就该休息,想睡就睡,想吃就吃。只有学会放下,学会享受,才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 点 评 ]
  乍一看,这位同学的观点似乎与材料中的第一种观点比较符合,但仔细斟酌,这个立意对材料的理解是有偏差的。材料中,苏轼放弃的是“非要到山顶松风亭休息”的执念,这一举动提示我们要解放思想,抛开束缚自己的枷锁,而不是要我们“学会享受”。这个立意舍本逐末,且含有明显的消极态度,属于偏题。
  同学丙: 凡事一旦明确了目标,就应当矢志不渝,奋力前行,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人常说,无限风光在险峰,既然选择了山顶的松风亭,就应该马不停蹄,步步登高。只有执着坚韧,永不言弃,才能如愿以偿。如果处处都如苏轼所做的选择般,在进行了自我安慰后“退而求其次”,身心或许得到了暂时的放松,但就会与高处的景致失之交臂。
  [ 点 评 ]
  这则材料源自《东坡志林》中的《记游松风亭》一文。苏轼对于这件事的态度,其实也是他的人生态度。从某种程度上说,苏轼认为要随遇而安,是对自己仕途不得意的宽慰,带有些许无奈。这位同学从“执着与坚韧”的角度对材料进行解读,将“登高”与人生路上的攀登联系在一起,进行反向立意,认为既然确定了目标就应该坚持到底、永不言弃,不能依靠自我安慰而放低对自己的要求,如此才能享受“高处”的美景。这个立意准确、新颖、深刻,给人以正确、健康的导向,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同学丁: 人生途中,不可避免会深陷泥淖,遭逢路障。此时,敢于藐视困难,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精神固然可嘉,但如果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结果被强大的困难击得头破血流,甚至粉身碎骨,只怕到头来落得个“莽夫”的名号。如果能像苏轼那样,解放思想,转变思路,生命将会豁然开朗。
  [ 点 评 ]
  这位同学没有一味地否定同困难较量的精神,而是先承认“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种行为勇气可嘉,然后指出当困难无法逾越时,转变思维或许将豁然开朗。这位同学思维缜密,观点辩证,立意准确、有深度。
  审题指导
  苏轼这个亲身经历富有深刻的内涵和哲理,耐人寻味。对于“休息为什么非要到松风亭,哪里不能休息”的观点,材料中给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一褒一贬。第一种观点认为,人的一生不可避免会受到一些执念的束缚,如果抛却执念,让思路转个弯儿,说不定会“柳暗花明又一村”,由此启迪人们要解放思想、善于变通。第二种观点认为这个故事含有消极成分,隐含的意思是,对于自己所追尋的目标,要有恒心和毅力,不能自我安慰、得过且过,尽管过程中会经历困难,但不能轻言放弃。
  同学们可在材料已给出的两种看法中选择一种进行立意,也可以在此基础上延伸拓展,进行辩证思考。
  以下立意可供参考。
  (1) 我们不能通过自我安慰放低对自己的要求,每个人都应该拥有坚韧不拔的品质,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永不言弃。
  (2) 不要让执念束缚自我发展。懂取舍,知进退,才是大智慧。
  (3) 既要有矢志不渝、永远不服输的韧劲,又要善于审时度势,灵活变通。必要时改变一种思维方式,谨防撞上“南墙”,头破血流。有勇有谋,不做莽夫,也不做懦夫。
  写作提纲示例
  立意: 要有知难而上的勇气和毅力,也要有灵活变通的睿智和胆识,智勇双全,知进善退,才能驾驭好人生之舵。
  第一部分: 综合材料中的两种不同观点,辩证地提出自己的观点。
  实现目标既要有勇气和毅力,又要有灵活变通的睿智和胆识,既要有勇,也要有谋。
  第二部分: 紧承中心论点,提出第一个层面的分论点。
  人生会遭逢种种困难,面对困难,我们只有保持韧性和执着,才能实现最终目标。
  举例论证: 2020年初春,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国人猝不及防。面对疫情,举国上下群防群控,各地专家亲临武汉,广大医护人员日夜奋战……最终,中华民族凭借着执着与韧性,攻克了困难。
  第三部分: 笔锋稍转,提出第二个分论点,进行说理论证。
  人的力量终归是有限的,有时我们会设定一些不合理、不实际的目标,这些目标会成为捆绑我们的枷锁,限制我们的发展。此时,我们不能暴虎冯河,逞一时之勇,要审时度势,解放思想,灵活变通。这不是懦弱的表现,恰恰是智慧的选择。
  对登山途中体力不支的苏轼而言,此时的目的不过是为了歇脚,能到达山顶的松风亭边览美景边歇息当然最好,但在半山腰上也可满足这一需求。更何况歇息过后,能恢复体力,再登上山顶也不迟。这启示我们,面对任何问题,都应该运用头脑,灵活应对,不要被无意义的执念所捆绑,束缚自我的发展。
  第四部分: 综合分析,总结收束全文。
  世事错综纷繁,面对困难,我们应运用头脑谨慎判断,审时度势。该冲锋时纵情驰骋,尽显风采,该收手时沉着冷静,灵活变通。
其他文献
为什么提不出问题,这确实是一个问题   2020年8月,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李明阳在接受采访时说:“让学生参加学术会议,很少有人提出与报告相关的问题;在论文答辩现场,导师鼓励学生提问,没有一个人响应;更不用说日常的课堂,每次任课教师提问总是一片静悄悄。”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鸣也曾撰文说自己在课堂上多次遭遇学生“提不出问题的尴尬”:“有时候,我的学生,无论我怎样鼓励、怎样启发,甚至
《活着》是一个朴素而又耐人寻味的故事,对我来说是一次残忍而又警醒的阅读。  这本书用第三者的视角引入,而后用第一人称叙述了主人公福贵一生的故事。福贵原本有个幸福的家庭,却由于他的吃喝嫖赌走向了败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饥荒……在一次次与命运的搏斗中,他死里逃生,而家庭却被命运“肢解”,挚爱的亲人一个个离他而去:老母病死,幼子因抽血猝死,妻子得病先他而去,聾哑女儿凤霞难产而终,女婿被钢板所夹意外去世
卢奂①累任大郡,皆显治声,所至之处,畏如神明。或有无良恶迹之人,必行严断,仍以所犯之罪,刻石立本人门首,再犯处于极刑。民间畏惧,绝无犯法者。明皇知其能官,赐中金五千两,玺诏褒谕焉。故民间呼其石为记恶碑。  (节选自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  [注] ①盧奂:字美轮,开元廉相卢怀慎之子。曾先后担任中书舍人、御史中丞、陕州刺史、兵部侍郎、南海(治今广州)太守、尚书右丞等职。  卢奂搞的这个记恶碑
钉钉子,可能很多人觉得很简单,可是其中包含的内涵,你又知道多少?钉钉子大有讲究,要时刻谨记三点:稳、准、深。别人都说钉钉子是小事一件,可是钉钉子没有那么简单。你若是随意摆放,不专心,随意钉,怕是会被笑话,那样的钉子会钉歪。?  “稳”,把握方向,稳住钉子。我们的生活就像一枚钉子,你若是随意,它也随意,你要正确掌握它的方向,不能像海浪般不稳定。稳住它,一切脚踏实地慢慢来。一个合格的舵手,始终掌握着整
今年暑假,改编自江南同名小说的电视剧《九州缥缈录》在各大平台热播。《九州缥缈录》里,作者虚构了一个九州世界,把天下分成了殇州、瀚州、宁州、中州、澜州、宛州、越州、云州和雷州。   而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存在着真实的“九州”。   苏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必修二的《阿房宫赋》中有“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的说法。其中的“九土”,指的就是“九州”。而在《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中,“九州”一词已成为中国的代
如果你名叫“杨美美”,小时候一定被人叫过“杨梅”吧?如果你的名字里有“冬”,是不是被叫过“冬瓜”呢?中国人取绰号常取名字的谐音,那你知道美国人是怎么起绰号的吗?  今年2月,NBA新星林书豪登上美国《时代》杂志封面,封面标题是“Linsanity”。这是美国媒体为林书豪取的绰号,由Lin和insanity(疯狂)合并而成,形容林书豪刮起的“篮球旋风”。  媒体、粉丝给他起的绰号可不止这一个——  
东海孝子郭纯丧母,每哭则群乌大集。使检有实,旌表门闾。后讯,乃是孝子每哭,即撒饼于地,群乌争来食之。其后数如此,乌闻哭声以为度,莫不竞凑。非有灵也。  [节选自唐·张《朝野佥载》]  古代对孝子是很重视的,如果被树为典型,朝廷和各级政府都要表彰,荣光无比。孝子们也很有脸面,他们是社会道德的标杆,人人都要学习,那著名的“二十四孝”就是典范。  于是,就有人千方百計要去做孝子。如果真是千方百计将“孝”
尝以谓君子之文章,不浮于其德,其刚柔缓急之气,繁简舒敏之节,一出乎其诚,不隐其所已至,不强其所不知,譬之楚人之必为楚声,秦人之必衣秦服也。惟其言不浮乎其心,故因其言而求之,则潜德道志,不可隐伏。盖古之人不知言则无以知人,而世之惑者,徒知夫言与德二者不可以相通,或信其言而疑其行。呜呼!是徒知其一,而不知夫君子之文章,固出于其德,与夫无其德而有其言者异位也。某之初为文,最喜读左氏、《离骚》之书。丘明之
说起京都,很多人脑海里首先浮现的一定是那寂静的古刹、裹着小碎步的和服、高高挽起的发髻、五颜六色的怀石料理……的确,京都是日本传统文化的大本营,几乎一切传统文化符号都在这里得到最充分的渲染。或许就是因为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希望在这里找寻最日本的记忆,反而使京都成为一座国际化程度极高的城市,虽然我不知道京都常住的外国人口到底有多少,但是,单从办签证的速度、国际邮政的便利程度来看,它的国际化程度之高绝对是名
陆春祥  鲁迅文学奖得主,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散文学会会长。已出版《病了的字母》《字字锦》《乐腔》《笔记中的动物》等数十种杂文随笔集。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笔记中也有你我的影子。历代笔记,永恒的光,此光烛照,中华文化之灿烂星河。”  凡幻戏之术,多系伪妄。金陵人有卖药者,车载大士①像问病,将药从大士手中过,有留于手不下者,则许人服之,日获千钱。有少年子傍观,欲得其术,俟②人散后,邀饮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