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任重道远

来源 :经济与法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orac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品质—是获得信任的砝码,是竞争致胜的关键,是永无止境的追求。向“国际标准”看齐,我们才能在竞争中取胜,从而赢回本应属于我们的人心和市场。
  一到节假日,中国游客海外大举扫货的新闻就不绝于耳。当全世界都在想着法子赚中国游客钱的时候,我们除了感叹,是不是更应想想:为什么中国人非得大老远地跑去国外购物?
  差异化的质量标准
  虽然,“中国制造”在全球范围内备受瞩目,国际市场份额占比居高,大多数品牌也已开始注重品牌建设,质量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仍难以避免中国制造的商品被外商退回事件的发生,而部分商家虚假广告、山寨产品横行、欺骗消费者等行为也层出不穷,甚至部分行业的产品出现信任危机,这不仅给社会带来不良后果,也必定导致企业自身陷入经营危机,最终影响国内消费环境的提升。
  其中固然有非质量问题的贸易纠纷因素及设计缺陷,但一些确有与约定质量标准不符的原因。曾经中国某地出口的某种食品被外商退回,该食品有一部分即在内地市场低价出售。针对这种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食品,难道内地市场的质量标准竟真的能任其在市场上大行其道?事实上,中国大陆市场销售的商品、食品,每年因质量问题被退回生产厂家的少之又少。很多时候,只要没有出现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质量管理机构包括生产厂家几乎把产品的质量控制权拱手让给了境外进货商。
  此外,在某些产品质量标准上,存在国内国际两个标准。以农药残留为例,农业部农药检定所的宋稳成博士曾介绍说,“现在我国的食品农药残留标准仅有807项,而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有3338项,欧盟14.5万项,美国1万多项,日本5万多项。”很显然,食品安全标准过低必然会导致食品安全的低效。
  立足差距迎头赶上
  仔细观察一下身边的人群,几乎周围90%的人有相机,然后90%都是日本品牌,50%是佳能,这还只是部分产品。罗晨从事杯壶类进口10多年,曾参观过“象印”电饭煲在大阪的工厂。据他所说,“他们的机械化程度非常高,技术研发和设备投入需计入成本”,装配车间全部由机械手操作,外面由一层玻璃罩罩着,流水线上面还有一个指示灯,如果商品有缺陷,到红灯处就会停下,这个残缺部件会被取走,而国内很多厂家检验工作是由工人手工完成。
  仔细闻闻国内某些厂家生产的保温杯,杯身可能会嗅到一丝金属味,杯口也能闻出一点塑料味,杯身涂漆也不如日本产品精致,日本产品拥有结构专利,对原材料也更加挑剔,多年来形成的品牌效应会摊入价格里,机械成本费就可以忽略。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陈耀分析称,中国制造发展起来的这些年,社会处于调整和改革阶段,市场需求较大,产品不愁销路。因此多数企业就不需要把产品做得太精细就能卖出去。
  目前,国内制造业的各个环节各自为战:研发和设计通常由研究机构和工业设计公司领衔;制造厂只管制造,不管设计初衷和原理;销售和渠道商很少把市场一手信息及时反馈给设计者和制造商,造成链条脱节。研究者市场信息缺乏,厂家一味生产加工,忽略了消费升级的真正需求。
  或许厂家是希望价格有竞争力,也可能是不愿意把赚的钱放到提升产品品质上。陈耀表示,中国制造要“从大到强”,产品不光要做到高端化、智能化,还要做到精细化。精细化需要技术密度高的装备,其核心不是技术,而是用心投入,它需要制造业从过去的粗放模式向集约模式转变。所以,企业坚守商业道德,强化“质量即生命”等理念,自觉保证产品和服务质量才有可能立足市场,形成自身的品牌效应。
  市场需求决定转型
  事实上,世界经济发展一直在转变与调整中,而归根结底则是由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和人们对生活新追求的变化所决定的,而这也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自身发展的必要途径。千家万户的取舍,就是市场的选择。无论是出口转内销,还是外国品牌,种种热销的背后,都是消费者需求不断变化升级的反映。
  如今,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消费需求的升级已经到了一定高度,人们对生活质量有了更多的要求,比如,生活用品的舒适性、安全性、便捷性、个性化、装饰性,以及品牌和价格等。而我们的生产企业提供产品服务的质量水平、品牌建设、对消费需求的认识却远远落在了后面。例如前不久的马桶盖爆红消息,无疑是对“国货”的深刻打击,但这同时也是反思如何转型的机遇。
  固然,市场充分的竞争是产品质量提升的决定性力量,但是在一个全球人口最多的市场且存在大量低端消费者的情况下,一定程度上也会存在“市场失灵”等问题。如果企业和政府缺乏有效的强制性质量控制,结果就会像一位消费者所说,至今没有买到过一条称心如意的擦脚布。
  中国制造的转型升级应以市场和消费者需求为导向,以国际化趋势为导向,从生产制造单一的加工业,向转变为制造加工与自身服务为主的服务产业链发展,向功能效应多元转变,向创新产品延伸与改变功能转变,向流通、再深加工、再服务直至配送到用户的产业链服务经营转变。而只有从理论上根本上认识了,才能把握转型升级的方向,才能实现行业的持续发展。
  (编辑:夏之彦)
其他文献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越来越关心,于是悠闲自然风光的乡村游便成为繁忙都市人向往的地方。从另一方面说,发展乡村旅游,既能满足都市人休闲娱乐的需求,又能让农民增加收入,这是一步两全其美的棋子。  我的家乡,江西省都昌县,发挥自身优势,加快乡村旅游开发。其一品农庄就是一家独具乡村特色的农庄,吸引了许多城市居民融入其间,游玩消费。  农庄成旅游新热点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利用节假日自驾涌入城市
期刊
一个旅游项目的开发,无可避免开山造林,而一个城市发展所需要动用的自然资源必定无以计数,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往往潜移默化,如何与自然和平共处,也是文明的一种方式。  旅游,从吃住行到游乐购,各种相关产业百花齐放。外出随时保持一份好心情,乱丢垃圾时想想是不是对他人、环境会造成影响,在行走美景之间,让自己也成为他人眼中的文明图画,才称得上享受出行的乐趣。  一业兴带动百业旺  据相关统计,现在每年到
期刊
在各地旅游经济的发展进程中,地方政府、大小集团企业主以及偏远乡村都依傍自身的优势和资源挖掘旅游商机,让今天富裕起来的我们,逐渐告别以维持生存和梦想的旅游时代。于是,我们从游历名山大川,到跨出国门看看外面的世界,在旅游经济的商业大潮中,我们参与并融入,与旅游服务行业一道,成为拉动旅游经济的动力和原动力。  然而,当旅行成为我们休闲最直接的选择时,我们或许带着自身的素养,又或许傍着如影随形的陋习,我们
期刊
2014年,习近平主席考察平潭,明确提出“闽台合作的窗口,也是国家对外开放的窗口”,在新的历史机遇下,平潭这座小岛必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平潭是大陆距台湾本岛最近的区域,平潭又称“海坛”,主岛海坛岛在海上远望如坛而得名。岛上最高峰君山常年有岚气弥漫、紫气东升,亦称东岚山,故平潭别称“东岚”,简称“岚”。主岛海坛岛形似“麒麟”,故有吉祥岛、财运岛、有福之岛的美誉。  交通便利 打造智慧城市  平潭
期刊
俗话说“春困夏乏”,随着盛夏的到来,植物花草都呈现出一种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样子。但对于人,夏天却经常有疲乏的感觉,明明昨晚睡得不错,可是刚过中午,就感到体力不支精神不振。我们该如何驱走夏乏呢?  绿茶“加料”代替咖啡  为了消除打盹儿的感觉,白领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泡一杯咖啡,以此来振奋精神。其实咖啡除了卓越的利尿功能而导致频频拜访洗手间以外别无他利,专家建议办公室里的白领们应更多地选择绿茶、芦根水
期刊
在物质不断丰富发展的今天,出门旅游,怡情逸景,但随着旅游产业链的复杂多样,游山玩水的同时,人们更多的是要如何取舍旅游中精神享受和物质消费。  有朋友出国游回来,带的奢侈品,不外乎香水、名包、化妆品等,但与她的工薪收入却有很大的反差,大概要过一段缩衣节食的紧日子了。  境外消费奢侈  如今,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的丰富,出境游持续火热。据了解,2014年,中国出境游人数首次突破1亿人次,预订的国际
期刊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变革,社交媒体的崛起,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格局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如何借助开放的全媒体平台,实现多资源、多媒体、整合营销是对新一年的挑战与机遇。  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以及门户网站为中心的格局,受到了新媒体与自媒体的冲击,呈现出去中心化的趋势。新兴媒体与媒介形式,也正在向更加细分的领域发展,呈现出细分化、分众化的局面。在媒体去中心化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地整合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实现对
期刊
出门旅行最大的好处,不只是见过多美的风景,也不只是拍过多少动人的照片,而是在行走间,于旅行地的人文景观与山水之间的体验中,有了以前没有过的认识,并在这种认识与体验中,重新认识自我,继而,有了不断的改变和完善自我的过程。  选定假日出游比较简单,而选定旅游地就要考虑时间,两者都照顾了,就剩下对旅游地的人文景致有个大致了解,如此便可从容安排1个5~6天的小长假。  首站:广东罗定  罗定在1988年至
期刊
在工业社会的大规模、标准化、高效运作中,食品作为商品的养殖加工难免以此效仿,物种生长环境变化,其本质的机理组成也会随之发生改变。这也是近年转基因食品与其他食品安全问题备受争议的原因之一,由此原生态自然环境中孕育出的绿色食品广受欢迎就不奇怪了。  广西推广的“三品一标”的行动中,涌现出很多杰出而独具特色的企业,峤山香鸡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容县“峤山香”本着“源于自然,人类健康至上”的原则,更是将畜禽类
期刊
一些公园景点免门票,在迎来巨大商机、放大了服务大众功能的同时,也有质疑之声:是否削弱了文化味?  随着城市生态环境和人们经济生活的改善,公园已不再是一个纯粹锻炼身体的地方,它还是人们休憩、社交、文化娱乐,甚至是观光旅游的重要场所。从2009年起,全国各地的许多公园开始免费为人们开放,目的是让更多的人来感受和体验各种不同特色的公园文化。6年的时间过去了,这些公园的生存状况如何?  免了门票 放大了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