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本地震引发的核危机,让所有与核相关的事情闯入人们的视线。我国在铺天盖地的核危机报道中,辐射当量剂量单位的叫法出现了“西弗”“希伏”和“希沃特”等多个版本,给公众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记者从新华社译名室了解到,关于辐射当量剂量单位sievert,正确的译法应为“希沃特”,可简称为“希”。
新华社译名室相关负责人表示,“西弗”不是中国大陆地区的科学叫法,这个译法来自台湾,它是由这个单位的单词简写sv的音译简化而来。
这名负责人介绍,在日本核事故最开始的报道中,国内很多电视台和报纸采用了“西弗”或“希伏”的叫法,对此,也没有相关专业人士来解读。而记者注意到,环保部每天发布的监测数据中,一直使用“希沃特”的译法,香港地区译名也为希沃特。
据新华社译名室介绍,我国要把一个名字译成一个标准的中文,最主要的就是必须有依据,比如人名、国家、民族语言等等要得到最后的定义,一般都会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的专家们研究和确认才会最后公布。
(摘编自《法制日报》)
记者从新华社译名室了解到,关于辐射当量剂量单位sievert,正确的译法应为“希沃特”,可简称为“希”。
新华社译名室相关负责人表示,“西弗”不是中国大陆地区的科学叫法,这个译法来自台湾,它是由这个单位的单词简写sv的音译简化而来。
这名负责人介绍,在日本核事故最开始的报道中,国内很多电视台和报纸采用了“西弗”或“希伏”的叫法,对此,也没有相关专业人士来解读。而记者注意到,环保部每天发布的监测数据中,一直使用“希沃特”的译法,香港地区译名也为希沃特。
据新华社译名室介绍,我国要把一个名字译成一个标准的中文,最主要的就是必须有依据,比如人名、国家、民族语言等等要得到最后的定义,一般都会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的专家们研究和确认才会最后公布。
(摘编自《法制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