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服装材料学实践性教学改革初探

来源 :陕西教育·高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maju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职业院校的教学特点,对职业院校服装设计专业服装材料课进行内容重组,以“识别面料,选择面料,缝制熨烫面料”为课题,开展实践性教学。
  [关键词]实践性教学 服装材料 课程内容重组。
  
  开展实践性教学的意义
  
  服装材料学是服装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学生对该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与掌握的如何,将对其延伸学习的服装制做和服装设计课程产生很大影响。
  在传统服装材料课教学中,教师常常根据教材中的内容,以纤维—纱线—织物为主线,逐一讲解各种纤维、纱线的理化性能、各种织物的分类、特征、使用、缝制等内容,这样的教学方式用在职业院校服装专业中,学生普遍反映许多学过的知识用不上,也不知怎么用,在实际工作中想要的知识又没学到,觉得服装材料课学了也没有用,这样,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践性教学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即采用理论讲授+实践的教学方式。针对职业教育服装专业的课程特点和服装行业的实际需求,以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为实践课题,结合服装材料课程的基本理论,以实践教学为主,使学生将理论知识能够很好的应用到实践中,在实践学习中使理论知识得以巩固和加强,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
  
  开展实践性教学的具体方案
  
  在编写教学大纲、选择教学内容和制订教学计划时,教师要针对职业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服装类学生学习服装材料到底是为了什么,根据这个思路,剖析现有的教材,将教材的内容进行重组,重点学习三个方面的内容:识别面料、选择面料、缝制熨烫面料。其中以识别面料为基点,以选择面料为重点,以缝制熨烫面料为落脚点。
  1.识别面料。识别面料,是每一个服装专业人员必需的基本素质和要求,这一部分主要涉及纤维、纱线、织物的理化性能。教师须从纤维、纱线、织物基础知识等基本概念入手,再以实际生产中常用的面料为教学对象;纯纺的化纤织物组建成一个个小课题。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一个小课题,选择一种面料(如纯麻、纺麻织物),自主查阅相关资料和信息,对相关的理论知识有一个基本的理解之后,将学生带到实验室去,分成小组,分头做实验,研究所选织物的性能。经过多次物理、化学实验结果的相互比较、由各组写出实验报告,列举最有效,最简单的鉴别各种不同织物的方法,通过这样多次实验,学生不但理解和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材料课的兴趣。
  2.选择面料。选择何种面料,是服装制作者和设计者体现个人风格的重要手段,合适的面料+适当的制作工艺,可以更好的体现设计制作人员的设计意图。这一部分主要使学生掌握面料的表面肌理,面料间的搭配和面料的再处理。
  (1)面料的质地。面料的质地受纤维、纱线、织物组织、织物密度,后整理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任何一个因素改变,都会使面料表现不同的风格,而不同质地的面料又有着各不相同的性能。如丝绸织物柔软、光泽好、高贵华丽;麻织物硬挺、粗犷、豪爽;毛织物给人以高雅、端庄稳重的印象;透明型面料具有绮丽优雅、朦胧神秘的效果;厚重型的毛呢面料有体积感、保暖,能产生厚实稳重的效果;金属闪光型面料,令人产生遐想、扑朔迷离的感觉;无光的纯棉织物则朴素、自然、大方……,要让学生认识面料,并能合理的利用面料,单纯依靠书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多实践,即多看、多摸、多感受、多比较。因此,在进行这一部分内容的实践性教学时,以手感“柔软—硬挺”、“光滑—粗糙”、“轻薄—厚实”“光泽明亮—光泽黯淡”等一系列反义词为课题,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去纺织品市场,看看面料,让学生对某些面料产生特殊的情感,以便在今后的设计与制作中用它们来展现自己的风格或意韵,并挥洒胸中的豪放或婉约。
  (2)面料的搭配。现代的服装款式、色彩五彩缤纷,一件服装可以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质地的面料搭配在一起,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面料的搭配,必须有一种美的感觉,有的面料放在一起,显得很有“美感”;有的面料放在一块儿,却感觉很怪异,莫名其妙。为了让学生尽快找到感觉,可以给学生一个设计题目,如“清爽奥运”,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用不同颜色、质地的面料来表达自己的感觉。再倒过来,将几种不同质地、不同色彩的面料放在一起,请学生描述其中包含的韵味,这样的练习不需标准答案,只要看起来“顺眼”就行。在学生找不到感觉时,教师不要从主观上给学生施以心理诱导,而应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联想,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不同感受,让学生体会到表达自我设计的快乐,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
  (3)面料的再造。这一部分内容大多教材中没有涉及,但在现代的服装设计中,只会利用现成的面料设计制作成的服装显然已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高级的服装设计者会千方百计地运用打磨、搓洗、皱缩、手绘、拼接、抽丝等各种手法创造全新的面料,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在实践性教学中,这一部分的内容,可以打破教师教、学生做的框框,给学生一个充分实践的自由空间,鼓励他们想尽一切办法改变面料的原有形状和肌理。同时注重掌握实验过程的本身,而对实验的结果是否达到预期效果不作任何要求,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3.缝制熨烫面料。作为职业院校的学生,应该重点掌握不同面料缝制熨烫时的不同要求,这是服装制作中将面料制成服装的有力保障。可以采用将学生带到缝制实习车间,提供各种不同的面料,如纯纺的棉、麻、毛、丝织物,针织织物、蕾丝织物等等,教师先不做提示,让学生自己根据所学的基础知识探索缝制、熨烫等工艺。学生在缝制、熨烫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错误和疵点,这时,教师也不要急于给答案,而是引导学生根据学过的知识自己想办法,直到将所用的面料缝制完好,并将总结的经验扩展到同类面料,即可得出该种面料的缝制的要点及熨烫工艺参数的选择。
  通过实践性的学习,学生可以很轻松的掌握服装材料学的知识,使职业院校服装专业的学生能更好的适应服装企业的需求。
  作者单位:陕西国际商贸学院陕西咸阳
其他文献
应用型本科教育肩负着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使命,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应当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形成自己的特色。本文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机械类专业
摘要: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际动手能力以适应社会需要,就要求学校和教师必须重视和提高实验教学的品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需进行改革。应重点从实验的目的、方式、内容、设备、考核、评价等多方面进行研究,阐述实验的重要性。  关键词:高等教育 实验课程 教学研究    实验的性质和地位    对科学的认识是从实验开始,对实验的兴趣是课程学习的动力。培养学生实验能
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既要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明白真实的写作目的,又要指导学生形成正确恰当的表达能力,只有做到了两者的有机结合,才能在高考中写出语言规范,行文流畅,
本文主要谈了开放教育(试点)条件下按心理学规律,如何使开放教育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动机并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具体做法,其目的是让学生能真正掌握所学课程知识。
课堂的高效性一直是中学教学的一个热点问题,尤其新课标提出以后,对学生的评价不再限于硬性的成绩指标,这同时也对课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大学的课堂教学压力比其他课堂都要大,另一方面,大学课堂常常被大部分同学忽视。所以建设一个高效的课堂对提高大学数学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独立学院数学课堂的现状和特点提出建设高效大学课堂的几点建议。    关于高效课堂的思考    什么样的课堂算高效的课堂
摘要:网络进入课堂,课堂进入网络,构建良好的网络平台学生互动探索式教学模式,让教与学存在于日常生活中,让知识和能力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自己探索中借助于网络平台无形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与能力。  关键词:互动教学 网络平台 自主学习 探索    随着网络的普及发展,网络逐渐也开始被教学使用,充分发挥网络在教学领域的功能,把网络打造成课程包括全日制在上课程的延续课堂,甚至纳入到课堂教学的一部
近几年来,中职学生实习出现的各种违纪、违规事情令许多实习指导老师无所适从,这也是当前中职学校面临的一道难题。怎样才能更有效地对实习学生实行教育和管理,笔者认为除了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