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创语文天地,实现自我价值

来源 :大观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mzy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25X(2011)12-0086-01
  
  我究竟想成为一名什么样的老师?我怎样成为这样的老师?我成为这样的老师要做哪些具体的事情?可能很多老师都思考过这样的一些问题。可是,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却需要付出百倍的努力和艰辛。我们必须要确定自己的风格,形成自己的教学思路,探索适合自己和学生的教学模式。我们必须有这些专业化发展的规划,我们必须致力于语文天地的开创,进而实现教师的自我价值。下面是我对新时期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几点思考:
  1 教学成体系,模块有研究
  语文教学不是“自由散打”,而应当有体系有规划。很多时候,我们对课文的讲解是枝解的,没有注重课文间的内部联系,没有关照知识的延展和系统化。我们应立足于教材,将知识形成模块,对模块进行深入的研究探索,进而形成知识能力体系,更好地开展语文教学活动。比如诗歌学习部分,在课本研习的基础上,可以开设诗歌朗诵会、创作诗歌、编辑诗集等系列活动,形成体系,将学习转化为实践,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我们可以借此编写校本教材,根据学情开设校本课程,就适合学生的、学生感兴趣的、能大幅度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模块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让语文教学向更高、更深的领域扩展。这种做法,不仅是对语文学科的有益探索,同时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2 教师课堂语言贵精,转变为指导者与倾听者
  虽说新课改后,课堂教学模式发生了一定的转变,但仍然只是停留在形式上。一堂以学生为主导的课,不只是学生讨论讨论,自由发表发表意见,它应当是真正的讓学生动脑,形成进一步的认知和发现的过程。我们让学生讨论,让学生发言,可是我们却仍然在急于求成。我们不够信任我们的学生,我们不重启发,却更看重学生是否能够答出结果,其他人是否能够记住。我们应当变成指导者和倾听者,让学生真正地去思考,真正地去探索,不要只求课堂的热闹,学生动的不只是嘴,更应该是脑。教师应当充分地备好课,更应当备好学生。在学生探究出问题的结果时,老师应当给他们一些更深刻、更有意义的点拨和指导。课堂语言贵精,贵重,贵深刻。一些新的课型也是我们可以探索实践的。比如开展研究性学习,就是一种很好地转变师生关系的做法。在进行高三“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时,根据学生的兴趣,我们选择了“古代送别诗”作为研究性学习课程,真正做到转变教师角色与课堂教学模式。教师成为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与学习资源提供者;学生成为问题的发现者、研究者。很好地培养了学生搜集资料、筛选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将讲堂变为学堂,“生——生”交流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模式。学生在自主研究中成为最大获益者。
  3 不断学习厚积薄发,增加教师自身魅力
  都说语文不难教,但想教好却很难。语文博大精深,需要语文教师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不说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吧,也得通古博今,学富五车。教师自身的文化底蕴,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知识,更能增加自身的魅力。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当与时俱进,关注社会热点。语文学科涵盖面广,需要我们的知识要不断更新。如一道高考模拟题中涉及了“北大校长实名推荐制”“诈捐门”“钓鱼执法”等实事知识,如果没有平时的积累学习,我们是很难解决的。所以,我们应当不断地学习,学习各方面的知识,与时俱进,多读书,多积累,多探索,多思考,厚积薄发,令学生赞服。
  4 注重问题设置,创设有效课堂
  教学中,导入需要设置问题引发兴趣,重点切入需要设置问题深入探究,问题的分析及结论的得出都需要问题设置进行引导。好的问题可以支撑整个教学,统领整篇文章,拉近师生距离,激发学生积极性,实现教学目标,攻破教学重难点。问题的设置应当经过精心设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应当考虑到学生思维的过程,巧妙引导过渡。不能随心而问,无疑而问,问题一定要有效,不要拖沓。如《归去来兮辞》一课,就可以通过“从哪里归”“为何而归”“归向哪里”“归后如何”四个有效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进行理解学习。这样的问题设置,不单可以理清文章脉络,更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理解,探究出“陶渊明”的归隐思想及高尚的人格魅力。
  5 文本为本,注重挖掘
   “文本”才是文学之本,是提升能力、体悟情感的基础。我们必须关注文本,对文本进行深入挖掘。我们应当细致,应当从重要的字、重要的词、意蕴深长的句入手,真正的体察课文,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能力、情感等目标都应建立在知识目标的基础上。对文本的挖掘,也是教师提升自身语文素养的必经阶段。如史铁生的散文《合欢树》,我们应当抓住一些对母亲的细节描写深入探究,体会“小中见大”的散文写法。
  6 注重语文能力培养,还语文真正的语文
  语文不应当只是语文知识的学习,更多的应当是学生“习得能力”的培养。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交给知识不如交给能力。因此,我们应当开展系列的语文实践活动课程,真正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呼唤语文的真正回归。语文绝不只是一节课、一篇文章、一张试卷。它应当是我们应用、传承、体悟的能力。我想,我们语文教师有义务将书本上的东西化为学生内在的素养和能力,这可能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
  有位专家曾对“名师”作了解读:名师应当有——高尚的人格、独立的思想和深厚的积淀。我们都应当从这三个方面要求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地、踏踏实实地走在教学之路上,开创一片崭新的语文天地,真正的无愧于“老师”这个光荣的称谓。
  
其他文献
摘要:文化,是一个城市的“魂”。每个城市经过起源、变迁、发展,文化成为历史的见证物存在了下来。本文通过对天津滨海新区这一有特殊地域环境的港口城市在文化资源的基础分析,对滨海新区典型的地区文化的内容、类型和保护并开发特色文化资源等问题进行综述分析,提出一些可提高滨海新区文化竞争力的对策,提高滨海新区在城市文化上的影响力。  关键词:滨海新区 文化资源 城市文化   经济是城市的“形”,而文化是城
期刊
自1995年颁布《仲裁法》以来,仲裁作为一种非诉讼的纠纷解决机制在我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同时,仲裁实践的展开也对仲裁法理论的深入和仲裁规则的完善不断提出了新的挑战。在仲裁实践中会遇到申请人或被申请人出于某种理由要求仲裁庭追加第三人,或者案外人要求以第三人身份参与仲裁的情况,虽然理论界对仲裁第三人制度是否应该以及如何成为仲裁体系的制度之一仍争论不休,但从世界范围来看,已有越来越多的国家立法及仲裁机构
期刊
摘要:通说认为,《婚姻法》中简单笼统规定的“夫妻间的互相抚养义务”并不能作为刑法中作为义务来源,然而在司法实践中大量出现的夫妻间“见死不救”案例中,法院在判决中却几乎无一例外地以“夫妻间负有特定的救助义务”为由判定不作为杀人罪成立。从道德上来说,对见死不救一方进行惩罚,符合人类基本的善良理念;但从法律上来说,对并不负有刑法上作为义务一方科以刑罚,却缺乏足够正当的依据与理由。根据罪刑法定原则的要求,
期刊
摘要:新形势下,如何开拓新思路,寻求新载体,围绕企业管理中心工作,切实发挥党组织在经济建设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企业提供人才保障、制度保障和组织保障,这就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者结合雷鸣科化公司的工作实际,谈一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路与做法。 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 方法创新 探讨  1 新形势下,充分认识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   随着企业体制改革
期刊
在语文学习中存在的盲区误区和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那些低效无效环节就是“黑洞”。这些黑洞导致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学而无趣,学而无法,学而无果,自然也就会产生厌烦情绪而出现上面的结果。在此,我想仅从语文学习的第一步——预习环节中出现的诸多黑洞入手,来探究学生有效学习语文的途径。   预习黑洞一:放任自流或要求过死,导致学而无趣前者表现为对学生的预习不闻不问,不作任何要求。后者则表现为对学生的预习要求
期刊
中图分类号:G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25X(2011)12-0041-01    摘要:日本的企业文化很好的与本民族的传统理念、民族精神相融合和嫁接,这是导致了日本成为如今的经济大国的重要因素之一,日本给了我们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及其理念上的参考。但在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各个国家有各个国家的国情,每个民族有每个民族的特点,走的路都有所不同,我们不可能去仿效日本,那么我们的企业文化建
期刊
摘要:阅读理解是高中英语的重要组成,高考中的分值大约有40分。新课程实施以来越来越重视对阅读速度、知识背景和理解能力的考查,高考中的阅读理解题也越来越灵活,其内容涉及之广泛,考查形式之多样往往令学生大呼头疼。因此,如何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受到了英语教师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阅读理解 语言障碍 非语言障碍 策略     一、影响阅读理解能力的因素   (一)语言障碍   语言障碍是制
期刊
中图分类号:F320.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25X(2011)12-0059-01    摘要:本文以胶南市吴家村为研究个案,探析其发展意识,将其拓展并从而透视整个中国农民的发展意识。文章将发展意识分为主体意识和科学发展意识两个部分,着重从理论的角度,对作者的经历和调查进行了提取和抽象,并结合吴家村的现状,粗略地提出一些改良策略,希冀文章能对中国农村的经济发展尽得绵薄之力。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925X(2011)12-0064-02    摘要:对沈阳建筑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教学区改造设计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和分析,以教学空间对教学行为的影响作为切入点,详细阐述了改造所采用的策略、以及方法,并从中引申出教学空间的探索性设计具有特殊的教学意义。  关键词:沈阳建筑大学 教学区 改造 实践  1 总体背景概况   随着对人才培养的重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25X(2011)12-0079-01    “愉悦的过程”就是指音乐教学过程的乐在其中。小学音乐教学的目的之一是通过音乐教学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使学生掌握浅显的音乐知识和简单的音乐技巧。达到教学目的最主要的渠道是课堂教学。评价一节课是否成功,不仅要看教学的结果,如学生是否会唱歌曲,是否掌握了音乐知识等。更重要的是看一看这节课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