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滇龙胆砂培漂浮育苗技术采用粗砂作为基质,有效控制了滇龙胆苗期杂草危害问题,引入漂浮育苗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滇龙胆常规育苗中由于浇水次数过多,造成土表板结问题,以及浇水中由于水量过大常造成种子被冲刷露于土表易失水干芽的问题。对提高滇龙胆育苗技术有一定指导意义。
关键词:滇龙胆;种子;砂培;漂浮育苗
中图分类号:S57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501104
滇龙胆(Gentiana rigescens Franch. ex Hemsl)系龙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中药龙胆的原植物之一。龙胆具有清热、泻肝、定惊的功效[1],是180多种中成药的原料,属大宗药材。滇龙胆从80年代后期野生资源破坏严重,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1989年曾被列为云南省10种濒危物种之一[2]。近年来滇龙胆栽培面积在不断发展,生产中滇龙胆育苗技术是难点,滇龙胆种子微小,干粒重27~30mg,具有生理后熟现象,属需光萌发种子[3]。生产中按常规药用植物播种存在着种子萌发率低、成苗率不高及苗期草害严重的问题。一些地方龙胆育苗常采用液态播种法、竹箩播种法 [4],对提高出苗率起到很好效果。笔者对滇龙胆种子与烤烟种子比较,二者均是微小种子及需光萌发种子,便引入烤烟漂浮育苗技术运用到滇龙胆育苗上,2010年5月采用砂培漂浮育苗法进行育苗试验。实验结果充分证明:滇龙胆砂培漂浮育苗技术较好解决了滇龙胆苗期草害严重及种子萌发率低的问题,在生产中有实际推广价值。
1 确定播种期
滇龙胆采用砂培漂浮育苗技术对于播种期确定极为重要,此方法对提高出苗率及防除苗期杂草为害有较好的效果,但目前生产上所使用的漂浮盘最大深度多为60mm,苗期过长对滇龙胆根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滇龙胆砂培漂浮育苗一般4~4.5个月就要进行移栽。2~4月进行育苗,移栽期在6~7月的雨季,由于龙胆生长缓慢,移栽后草害问题发生严重,不利于滇龙胆在大田中生长;推迟到6~7月以后播种育苗,移栽期在11月以后,由于气温低生长缦慢,当年植株生育期短根系生长势弱,休眠期易造成死苗。砂培漂浮育苗播种期在5月中旬较好,于9月中旬移栽于大田,此时气温、土壤含水量等环境条件适宜,移栽成活率高。并且10月以后杂草生长较弱,对滇龙胆苗不会造成太大危害。移栽至1月倒苗有3~4个月的大田生长期,同时9~10月又是根快速生长期,根部大量养分的积累对提高保苗率及第2年的生长势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滇龙胆砂培漂浮育苗最佳时期在5月中旬。
2 播前准备
2.1 基质准备
采用0.2~1.0mm的河砂较好,山砂存在较细的土粒,易起浆造成表面板结影响滇龙胆种子出苗。
2.2 漂浮盘准备
漂浮盘采用198孔烟草育苗漂浮盘,长×宽×高=595 mm×393 mm×55mm,孔排列为18×11孔,上孔尺寸为25 mm×25mm,下孔尺寸为13 mm×13mm,长边孔间壁厚10mm,短边孔间壁厚7mm,外侧壁厚13mm,底部圆孔直径6mm。
2.3 漂浮池准备
采用长×宽×高=24cm×12cm×5cm的砖砌漂浮池,池宽×高=120cm×20cm,长度根据育苗数量定。池底铺5cm厚细砂,用0.8mm塑料膜铺于池底及四周做成底平边直的漂浮池。
3 播种
3.1 装盘
将河砂边喷水边拌合,经2~3次充分拌合后使砂含水量均匀,湿度控制在50%左右,手捏有水印且不滴水为适量。然后将砂自然撒入穴中装满刮平,揣起离地面10cm左右自然放下2~3次,让穴中河砂自然下沉,一般留出3~4mm的深度待播种用。
3.2 种子处理
按每3盘播种量1g确定播种量,用少量75%乙醇溶解赤霉素后加入适量水配成200ppm的赤霉素溶液,放入种子浸种24h。
3.3 播种
浸种后的种子用清水洗2~3次后稍晾干表面水分,拌入10~15倍河砂充分混合,将种子与砂均匀撒于漂浮盘穴中。
3.4 摆盘与加水
将播种后的漂浮盘按每排3盘摆入池中,加入深5~8cm水层。
3.5 覆盖
在池面搭竹片,四周加盖地膜保湿保温,外加盖透光率50%遮阳网控制池内温度过高,每隔50cm 用砖块压住膜及遮阳网。
4 苗期管理
4.1 播种至出苗期管理
龙胆出苗不整齐,从播种至子叶出土需20~40天,在此期间尽量创造高湿环境,保持池内90%左右的相对空气湿度有利于种子萌发,随时保持池水5~8cm。在高温的中午注意通风,龙胆种子属于低温萌发型,最适发芽温度20~25℃,当温度超过25℃时需打开两侧通风,18:00 后停止通风。
4.2 子叶出土至小十字期管理
从子叶出土到具2对真叶的小十字期历时50d左右,此时期管理极为重要。
4.2.1 通风揭膜
苗出齐后为防止滇龙胆苗徙长需及时揭去塑料膜,揭膜前炼苗4~5天,揭开池两端膜,逐日加大通风量,5d后可完全揭去膜。龙胆属阴生植物,强光易造成死苗,揭膜后需保持遮阳网覆盖。
4.2.2 施肥
砂培的缺点是基质含矿质养分少,需及时补充养分,苗出齐后在池水中加入10-10-10复合肥液,浓度控制在20g/L,即按每盘需加复合肥3~4g计量,复合肥溶解后加入池水中,15d后排干池液,适当干水3~5天。第2次加入深5~8cm池水,再次加10-10-10复合肥液,浓度控制在30g/L,按每盘需加复合肥4~6g计量,溶解后加入池水中,保持漂浮20d左右,再次干燥3~5天。后期不再进行漂浮,根据苗情适当加入少量水,保持干湿相间,以苗不萎蔫为宜,同时用0.05%~0.1%尿素喷施叶面进行根外追肥1~2次。
4.2.3 间、定苗
苗高1cm左右可进行第1次间苗,具4~5片真叶时定苗,每穴留苗2株。
4.2.4 除草
砂培育苗中也会有较少量杂草产生,除草尽量做到除早除小。
4.3 小十字期至大十字期管理
此期历时30d左右,管理重点是加强肥水管理,于每穴施入复合肥1~3粒。每隔4~5天加入池水1次,当水面渗湿砂面后立即排干水,以适当干燥为主。一方面有利于根生长,同时避免根腐病发生。同时每隔15d用0.05%~0.1%的磷酸二氢钾进行根外追肥1次。这个时期也是滇龙胆猝倒病发生的关键时期,在加强水分管理的同时,在发病初期可用72%普力克400倍液灌根。
5 移 栽
当苗高4~6cm,取3~4对真叶时选择阴天或傍晚进行移栽,行距20cm,株距10cm,每穴栽苗2株。
参考文献
[1] 雷载树.中药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6.
[2] 李智敏,刘莉,李晚谊等.滇龙胆的药用资源研究与开发进展[J].云南大学学报,2009(31):485-487.
[3] 张连学.中草药育苗技术指南[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1.
[4] 陈震,丁万隆,王淑芳等.药用植物栽培答疑[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11.
作者简介:郭乔仪(1974- ) 男,云南,讲师,大学本科,主要从事中药材栽培教学工作。
关键词:滇龙胆;种子;砂培;漂浮育苗
中图分类号:S57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501104
滇龙胆(Gentiana rigescens Franch. ex Hemsl)系龙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中药龙胆的原植物之一。龙胆具有清热、泻肝、定惊的功效[1],是180多种中成药的原料,属大宗药材。滇龙胆从80年代后期野生资源破坏严重,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1989年曾被列为云南省10种濒危物种之一[2]。近年来滇龙胆栽培面积在不断发展,生产中滇龙胆育苗技术是难点,滇龙胆种子微小,干粒重27~30mg,具有生理后熟现象,属需光萌发种子[3]。生产中按常规药用植物播种存在着种子萌发率低、成苗率不高及苗期草害严重的问题。一些地方龙胆育苗常采用液态播种法、竹箩播种法 [4],对提高出苗率起到很好效果。笔者对滇龙胆种子与烤烟种子比较,二者均是微小种子及需光萌发种子,便引入烤烟漂浮育苗技术运用到滇龙胆育苗上,2010年5月采用砂培漂浮育苗法进行育苗试验。实验结果充分证明:滇龙胆砂培漂浮育苗技术较好解决了滇龙胆苗期草害严重及种子萌发率低的问题,在生产中有实际推广价值。
1 确定播种期
滇龙胆采用砂培漂浮育苗技术对于播种期确定极为重要,此方法对提高出苗率及防除苗期杂草为害有较好的效果,但目前生产上所使用的漂浮盘最大深度多为60mm,苗期过长对滇龙胆根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滇龙胆砂培漂浮育苗一般4~4.5个月就要进行移栽。2~4月进行育苗,移栽期在6~7月的雨季,由于龙胆生长缓慢,移栽后草害问题发生严重,不利于滇龙胆在大田中生长;推迟到6~7月以后播种育苗,移栽期在11月以后,由于气温低生长缦慢,当年植株生育期短根系生长势弱,休眠期易造成死苗。砂培漂浮育苗播种期在5月中旬较好,于9月中旬移栽于大田,此时气温、土壤含水量等环境条件适宜,移栽成活率高。并且10月以后杂草生长较弱,对滇龙胆苗不会造成太大危害。移栽至1月倒苗有3~4个月的大田生长期,同时9~10月又是根快速生长期,根部大量养分的积累对提高保苗率及第2年的生长势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滇龙胆砂培漂浮育苗最佳时期在5月中旬。
2 播前准备
2.1 基质准备
采用0.2~1.0mm的河砂较好,山砂存在较细的土粒,易起浆造成表面板结影响滇龙胆种子出苗。
2.2 漂浮盘准备
漂浮盘采用198孔烟草育苗漂浮盘,长×宽×高=595 mm×393 mm×55mm,孔排列为18×11孔,上孔尺寸为25 mm×25mm,下孔尺寸为13 mm×13mm,长边孔间壁厚10mm,短边孔间壁厚7mm,外侧壁厚13mm,底部圆孔直径6mm。
2.3 漂浮池准备
采用长×宽×高=24cm×12cm×5cm的砖砌漂浮池,池宽×高=120cm×20cm,长度根据育苗数量定。池底铺5cm厚细砂,用0.8mm塑料膜铺于池底及四周做成底平边直的漂浮池。
3 播种
3.1 装盘
将河砂边喷水边拌合,经2~3次充分拌合后使砂含水量均匀,湿度控制在50%左右,手捏有水印且不滴水为适量。然后将砂自然撒入穴中装满刮平,揣起离地面10cm左右自然放下2~3次,让穴中河砂自然下沉,一般留出3~4mm的深度待播种用。
3.2 种子处理
按每3盘播种量1g确定播种量,用少量75%乙醇溶解赤霉素后加入适量水配成200ppm的赤霉素溶液,放入种子浸种24h。
3.3 播种
浸种后的种子用清水洗2~3次后稍晾干表面水分,拌入10~15倍河砂充分混合,将种子与砂均匀撒于漂浮盘穴中。
3.4 摆盘与加水
将播种后的漂浮盘按每排3盘摆入池中,加入深5~8cm水层。
3.5 覆盖
在池面搭竹片,四周加盖地膜保湿保温,外加盖透光率50%遮阳网控制池内温度过高,每隔50cm 用砖块压住膜及遮阳网。
4 苗期管理
4.1 播种至出苗期管理
龙胆出苗不整齐,从播种至子叶出土需20~40天,在此期间尽量创造高湿环境,保持池内90%左右的相对空气湿度有利于种子萌发,随时保持池水5~8cm。在高温的中午注意通风,龙胆种子属于低温萌发型,最适发芽温度20~25℃,当温度超过25℃时需打开两侧通风,18:00 后停止通风。
4.2 子叶出土至小十字期管理
从子叶出土到具2对真叶的小十字期历时50d左右,此时期管理极为重要。
4.2.1 通风揭膜
苗出齐后为防止滇龙胆苗徙长需及时揭去塑料膜,揭膜前炼苗4~5天,揭开池两端膜,逐日加大通风量,5d后可完全揭去膜。龙胆属阴生植物,强光易造成死苗,揭膜后需保持遮阳网覆盖。
4.2.2 施肥
砂培的缺点是基质含矿质养分少,需及时补充养分,苗出齐后在池水中加入10-10-10复合肥液,浓度控制在20g/L,即按每盘需加复合肥3~4g计量,复合肥溶解后加入池水中,15d后排干池液,适当干水3~5天。第2次加入深5~8cm池水,再次加10-10-10复合肥液,浓度控制在30g/L,按每盘需加复合肥4~6g计量,溶解后加入池水中,保持漂浮20d左右,再次干燥3~5天。后期不再进行漂浮,根据苗情适当加入少量水,保持干湿相间,以苗不萎蔫为宜,同时用0.05%~0.1%尿素喷施叶面进行根外追肥1~2次。
4.2.3 间、定苗
苗高1cm左右可进行第1次间苗,具4~5片真叶时定苗,每穴留苗2株。
4.2.4 除草
砂培育苗中也会有较少量杂草产生,除草尽量做到除早除小。
4.3 小十字期至大十字期管理
此期历时30d左右,管理重点是加强肥水管理,于每穴施入复合肥1~3粒。每隔4~5天加入池水1次,当水面渗湿砂面后立即排干水,以适当干燥为主。一方面有利于根生长,同时避免根腐病发生。同时每隔15d用0.05%~0.1%的磷酸二氢钾进行根外追肥1次。这个时期也是滇龙胆猝倒病发生的关键时期,在加强水分管理的同时,在发病初期可用72%普力克400倍液灌根。
5 移 栽
当苗高4~6cm,取3~4对真叶时选择阴天或傍晚进行移栽,行距20cm,株距10cm,每穴栽苗2株。
参考文献
[1] 雷载树.中药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6.
[2] 李智敏,刘莉,李晚谊等.滇龙胆的药用资源研究与开发进展[J].云南大学学报,2009(31):485-487.
[3] 张连学.中草药育苗技术指南[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1.
[4] 陈震,丁万隆,王淑芳等.药用植物栽培答疑[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11.
作者简介:郭乔仪(1974- ) 男,云南,讲师,大学本科,主要从事中药材栽培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