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佩蓉:没关系,慢慢来

来源 :父母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l981223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作初衷:
  要当隔壁的那个老太太

  其实我不是什么完美的妈妈,我自己犯了很多错,走过很多弯路。我就是想通过写书的方式,分享一下我的经历。
  我自己有第一个孩子时,常有一种不知所措的体会,那时候我看的所有育儿参考书都让我更焦虑。回想起来,在我的生命中对我最有帮助的,不是那些专家,而是隔壁的老太太、教会的老阿姨,她们会跟我说:“小女孩,你不要这么紧张,我们都是这么过来的。”所以,我想我写书的话,角色不是那种专家,而是要当“隔壁的老太太”。
  我想跟父母朋友们分享:其实你不需要多么科学,你需要的是生活里一个个的智慧。
  出书当然是需要专业知识的,但是专业人士一般不太会用通俗的话来讲一些很简单的道理,他们会讲一大堆研究类的知识。我也是读书人,通常看这一类书都会睡着。写书当然要科学、正确,但是书中大部分都是理论的话,很难保留兴趣。我们得了某种病时,虽然医生会明确地告诉我们怎么做,但我们通常还是喜欢去跟生过同样病又被医好的病人交流。他们会跟你分享走过什么弯路,试过什么药方,怎样能更有效治愈,从中我们就可以分析他们提供的各种处理方法,找到对自己最有用的。再比如,这时候,妈妈需要那样一个声音,比如我的一位教会阿姨所说的:“我们什么时候都能够医治这些伤害,你不要怕。我们跌倒受伤不是也会好吗?”这样的声音会让妈妈首先会放松下来,情况反而比较好控制。所以我觉得妈妈需要那种“没关系,可以下次再来”“慢慢来”的鼓励,知道做错了可以改。我育儿书能为妈妈说话、保护妈妈。看书学习的妈妈都是好妈妈,应该给她们更多信心。
  在我的生命中对我最有帮助的,不是那些专家,而是隔壁的老太太、教会的老阿姨,她们会跟我说:“小女孩,你不要这么紧张,我们都是这么过来的。”所以,我想我写书的话,角色不是专家,而是要当“隔壁的老太太”。
  面对质疑:
  家庭养育价值观最重要

  其实,育儿专家也有对立的。这也是我为什么写了《丰盈心态养孩子》。因为我觉得最重要的,不是哪一套科学育儿理念,而是家庭的养育价值观,也就是你想要培养什么样的孩子。根据这种价值观再去挑选育儿科学论的书,会比较顺。要是父母自己没有家庭价值观,看了谁的书就去做什么,会很容易迷失。而且总会在反复地质疑:用这本书上的不行,再用另外一套也不行。用得成功时,就以那个为好,把那个作者当成自己的身份,把那个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然后,看到别人用其他的方法成功时,还会去攻击他们。我觉得这都是父母自己迷失和走偏了养育的主题。我曾有一个比喻:刚开车的新手,眼睛总是会盯在车的前面,看到一个坑就做很大的调整,极端又焦虑;但是开了一段日子的车后,其实眼光会放远,即使遇到一个相同甚至更复杂一点的坑,调整得也不再那么极端了,很有分寸,有时甚至不需要调整。我觉得育儿的过程,应该也是这种感觉,不要总把眼光放在眼前的这个具体阶段,要看远一点。
  我最讨厌专家说孩子6岁前心理被伤害了,一辈子都没办法恢复这样的话,这会让妈妈更焦虑、更崩溃。
  希望家长如何读
  我听到对我的书最多的评语就是:你当时也离家出走了,你当时也揍了你老公了,你当时也情绪失控了……要是你做出过这些事情而你的孩子现在还很好的话,我对自己养育孩子也有信心了!所以,我分享的不是我多么能干,多么强,多么完美,我分享的就是你看我这个妈妈做了这么多丑事,孩子还都很不错。这样,读者父母释然了,可以更轻松地养育自己的孩子。
  如何看待名校和成功
  我觉得成功的标准是人生有很大的幸福感,但这需要每个人自己的心态。我不认为我的大儿子凯文进了名校就比老二成功,老二对自己的人生想要什么其实更清楚。谈成功不如谈幸福,幸福就是活出一个自己想要的人生。成功的父母就是能帮助孩子走向那一条路。
  其实我的大儿子凯文是一个受挫折很多的人,小时候被同学们塞到行李厢里捉弄,一直都不是最聪明的,是一个慢吞吞、一步一步往前走的人。但他有很多古怪有趣的想法,非常有创意,他的减压方法就是写歌、写书、写诗,这也是他的兴趣爱好。他的梦想是想要建立未来的城市。他要改变世界的方式很不同,他跟我说:“妈妈,我觉得科技可以让人生更美好,但是写一本书可以让人的思想更美好。”
  对话林凯文
  作为妈妈笔下的主人公,你是如何看待妈妈写的这两本书的?
  从我很小的时候,妈妈就经常对她的朋友讲一些我的故事,慢慢我就适应了她跟别人分享我的生活。所以成为妈妈书中的主人公,我倒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
  觉得妈妈笔下的你和现实生活中的你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书里的妈妈和生活中你看到的妈妈有区别吗?
  书里的我和现实的我应该没有很大差别。妈妈是一个对自己非常严格的人,她把自己能认识到的短处都写在书里了。但是,有可能有一些她也并没有想到,所以也没有写进去。
  你觉得自己的优秀是妈妈的努力多,还是自身的因素更重要一点呢?
  我觉得差不多妈妈占40%吧,我自身占60%。自身的努力还是很重要的。但是如果没有她,我也不会成功。就用我写小说为例吧,写第一本小说的时候,我写到百分之六七十就不想写了。这时候妈妈就会“推”我一下,她说:“你可以写完的。如果不写完,写到现在也没有什么用,就是在浪费时间。”她这样的“推”,就把我的百分之六七十推到百分之百了。没有妈妈那40%,现在的我就相当于0%。
  如果你有了孩子,会像妈妈养育你们这样养育他/她吗?
  我觉得我的养育方式会跟妈妈很相似:在孩子小的时候让他们放开地玩,等他们长大一点后就会越来越严格要求。我是男生,也就是爸爸的角色,但不管怎样,我觉得父母间必须有一个人特别严格,另一个比较放松。当然,差别也不能太大,要不然小孩子该只喜欢宽松的那一个了。
  蒋佩蓉和林凯文
  蒋佩蓉,麻省理工学院中国总面试官,儿童成长力培训专家,国际商务礼仪培训专家。《佩蓉的妈妈经》《丰盈心态养孩子》作者。
  大儿子林凯文,被麻省理工学院提前录取。拿着自己平时兼职所赚的5万元钱周游了欧洲,在旅途中以自己为原型写了一本将近40万字的半自传体小说《冒险是红色的自行车》。目前,他正在做“可移动空间”的创意设计。
其他文献
世上最厉害的“第三者”来了。  他并未露面,却迅速打破你们亲密的“二人世界”,  接下来的10个月,你们必须诸事小心,  加上足够的体贴和耐心,才能迎接他的到来。  由于你们从未经历过,如果率性而为,  随时都会磕磕碰碰,  甚至整个孕期生活都可能被搅得天翻地覆。  怀孕后变得浑身是刺  “妻子以前很温柔,怀孕之后就变了一个人:无论我做什么她都不满意,经常莫名奇妙地发火,还经常委屈地大哭,哄起来特
儿童的健康素养,不仅与身体健康有关,更与心理健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身心健康的孩子,会用更加积极的心态面对世界。  说到父母对孩子未来的期许,健康和快乐永远是第一位的。健康的人生,不仅包括身体的健康,还应有良好的健康习惯,有积极、乐观的心理素质。养育身心健康的孩子,并不简单。  我遇到过很多焦虑的父母,说到自己的孩子,他们总能说出各种烦恼——“每天精力旺盛,一点也坐不住。”“情绪一点都不稳定,动不
误区  解决问题才重要  错了。实际上,夫妻反复争执的很多问题是无法解决的!  如果你也能有婚姻专家那样的条件去观看很多家庭争吵的录像的话,就发现,他们会反复争执相似的问题,而且这些问题从头至尾也没有解决方案。因为很多问题并不在表面,而是更深、更隐蔽的关系链接出了问题。又也许,那些问题是因为生活方式、价值观和性格的巨大差异导致,这也根本无法彻底解决。因此,我们也许该接受婚姻中一个惊人的事实,那就是
2019年5月17日,门头沟区教育委员会携手权威育儿媒体父母必读育儿传媒,正式启动了“家园共育提升项目三期”。门头沟区家园共育提升项目继2016年成功举办以来,不仅受到家长和老师的一致好评,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此次第三期的家园共育提升项目的启动仪式在门头沟区影剧院举行。门头沟区委教工委员、教委副主任白丰莲,《父母必读》杂志主编恽梅,门头沟区教委学前教育科科长冯艳飞,首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
朋友的宝宝2岁了,很喜欢骑小车。送他了一个智高的“小飞人骑行车”,朋友说宝宝很喜欢,不仅经常骑小车玩,还把自己的其他的小玩具放在座位盖下面,一举多得,很好地锻炼了孩子的运动能力。  有兴趣的妈妈们可以从北京市朝阳区  蓝色港湾Kidsland店面购买到哦!
站姿,吸气,挺胸收腹,两手相扣于背后,呼气,双手手臂做拉伸动作。保持6组自然的呼吸。回复原位。反侧进行。可促进血液汇流在胸部,滋养了整个胸腔,按摩了胸腺。  站姿,双脚稍分开,双手紧握哑铃,双手臂打开向上举,吸气,挺胸收腹,双手臂向身体后方拉升。充分伸展了胸肌、胸腺,能防止胸部下垂。  站姿,双脚并拢,双膝弯曲,双臂上举,十指相扣,整个身体向上伸展,保持6个自然呼吸。可反复做6次。可放松身心,促进
自然后果法,最容易踩的坑  借题发挥  有的父母在让孩子体验自然后果的时候,会带着情绪,借题发挥:“我早就告诉过你了,你非不听,现在冻感冒了吧!”“让你吃饭你不吃,現在饿了吧?”  需要强调的是,自然后果法是指自然而然发生的事。其意义在于,孩子的行为本身产生了不愉快的体验,孩子从事情发展的结果中体验后果,总结因果关系,从而自发修正自己的不恰当行为。这个过程不需要大人的强调和干预。比如,孩子不吃饭会
宝宝说发脾气就发脾气,经常因为一点儿小事不依不饶,显得特别犟。哄劝、转移注意力、批评,妈妈已经十八般武艺轮番上场了,但宝宝还是经常发脾气!这如何是好?  3岁前的孩子爱发脾气,常常因为一个小细节哭闹不止,不达目的不罢休,这都是他成长道路上正常的现象,先不要过于担心。我们若想有效地处理这些“坏脾气”,要针对宝宝发脾气的不同原因选择适宜的方法,才能让宝宝的情绪得以健康释放,并学会表达情绪。  No.1
我的宝宝 1 岁 2 个月了,从 6 个月到现在,半年的时间,他已经感冒好几次了。我找了一些预防感冒的偏方,也不知道有没有用。  妈妈的处置方法  热水泡脚  每晚用较热的水 ( 温度以热到不能忍受为止 ) 泡脚 15 分钟,把双脚泡得发红,可以预防感冒。  盐水漱口  每天早晚和饭后,都用淡盐水给宝宝漱口,清除口腔病菌。  冷水洗脸  每天用冷水给宝宝洗脸,帮助他做耐寒锻炼,可以增强体质,预防感
大自然造就了很多神奇的景观,也能让孩子发生奇妙的改变,比如从柔弱变得坚强,从胆怯变得勇敢。因为在孩子与大自然的互动中,可以汲取到自然生命成长的能量,同时也将调动出他自己最大的潜能去适应它。  儿子Mikko是个特别爱生病的小家伙,从出生到3岁,几乎每个月都要生病,到秋冬的时候就更是反复感冒,我都要被折磨疯了。  我老公是芬兰人,外派到中国工作,其实他非常热爱中国文化,也喜欢中国美食,但随着Mik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