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校园文化一方面体现高校深厚的历史积淀、办学理念;另一方面又可以反映高校文化氛围及时代活力。近年来,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按照项目化运作的模式和品牌化管理的原则,开展了一系列深受青年学生欢迎的校园文化品牌活动,发挥了校园文化的特殊育人功能。
关键词:高校;校园文化;品牌建设
校园文化以其独特的优势已经成为高校德育的有效手段和重要环节。在办学过程中,学生的成长不仅需要以课堂教学为主体的知识学习,同样需要以文化活动为主体的环境熏陶。在高校校园文化品牌建设的过程中,我们着力从指导思想创新化、活动内容内涵化、活动组织丰富化三个方面来突出品牌化发展的理念。
一、强化环境熏陶,突出文化育人功能
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指导思想上,以目标管理为主要方法,强化学生校园文化育人功能,在理念、内容、方法和机制方面做到与时俱进。时刻牢记以创新为目标,努力帮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满足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建设良好的校风、学风,开展多层次、系列化、品牌化论坛、报告、讲座,弘扬主旋律,突出高品位,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校园文化活动,努力为广大学生提供教育、活动与社会服务的平台,促进学生自我锻炼与成长,同时积极开展宣传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帮助广大学生充分认识到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意义,建立起长效育人机制。
二、突出活动内涵,展现高层次品位修养
在活动内容的内涵体现上,我们坚持以学术文化活动为主导,开展新形势下极富内涵的校园文化活动,以本科学生的成长成才为目的,精心策划,周密组织,努力构建高品位内涵、多层次修养、覆盖面广、影响力大的校园文化品牌活动体系。大力推进精品校园文化活动建设,进一步繁荣校园文化。
为了进一步巩固“精品校园文化活动”建设实施以来取得的良好效果,完善“精品校园文化活动”创建培育的制度规范,以打造校园文化精品为导向、以发挥自身专业特色为依托、以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努力建设一批兼具创新性、专业性和影响力的校园文化活动,繁荣青年学生校园文化生活、打造本院校园文化的特色和品牌,充分调动本院广大学生及学生社团组织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积极性,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提升团员青年的综合素质。
三、健全活动组织,实现品牌化运作管理
1.强化品牌意识,扩大品牌认知
校园文化品牌化发展,最主要的是形成一个完整体系,从强化品牌意识开始,逐渐形成品牌效应,并有反馈机制衡量体系的优良与否,校园文化活动的感染力、吸引力都是检验工作成果的重要标志。本院在活动中着力打造了一系列品牌化活动,中北学院社团联合会开展了第三届社团风采展,各社团都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各类文体娱乐活动,丰富了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并打造了社团的品牌。
2.立足学生需求,形成品牌效应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坚持立足学生需求,组织设计合理,努力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需要。同时,注意广泛利用社会资源,搭建有效平台,为锻炼培养广大同学的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活动。一是进一步巩固和加强传统活动的组织,以现有品牌活动为基础,不断激发同学们的参与热情。二是要积极开拓创新,不断创造新的精品活动。同时注意结合活动实际情况,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拓宽工作思路、开辟工作领域,以实干、巧干加苦干,把学生会的工作推向新的水平。
3.围绕培养目标,提高教育效果
通过开展系列校园文化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我们特别注重强化对青年学生的教育引导作用,切实提高思想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把教育融入活动,在活动中体现教育。我们采用富有人文意蕴的教育方式,为学生构筑起既有思想性、又有学术性,还能够体现自主参与意识的思想交流平台。
4.关注学术动态,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大学作为一个人成长历程中积累能力与实力的重要时期,作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基地,承担着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使命。长期以来,本院始终坚持积极倡导学生参加创新型比赛,并通过专题讲座、经验交流会、优秀班级同学宣讲会等多种形式帮助同学们了解创新实验、关注学术动态,以此激发同学的创新热情,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应用当中,切实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例如,本院以大学生科技节为依托,以“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为龙头,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电子设计竞赛等学科竞赛活动,力争取得好成绩,以此带动学院学生课外科研创新活动的深入开展,提高层次。
5.培养竞技精神,健全学生身体素质
本院以多种形式督促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加强体魄锻炼。通过定期举办篮球赛、足球赛、趣味运动会等多种体育比赛,激发同学们对体育运动的热情。并以此为契机,积极宣传体育运动对青年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并且全院同学积极参与,真正起到了强健体质、磨练意志的作用。同时本院注重在体育运动当中培养团队协作意识和竞技精神,促进广大同学完善身体素质,为以后工作积累牢固的身体本钱。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6.走近高雅艺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艺术教育是学生素质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人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无论高等教育还是基础教育,都应该高度重视学生的艺术修养,以此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逐步提高文化品味,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为此,本院应开展书画大赛、手工艺品大赛等,以此展现当代大学生的智慧和灵性,放飞大学生的激情和灵感;举办新生迎新晚会、中秋晚会,为同学们提供充分展示才华的个性舞台,等等。通过朗诵、演讲、配音大赛等形式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
7.加强自我调试,健全学生心理素质
个人的成功无疑要依赖于运气、才干、能力、机会等诸多因素,但良好的心理素质在现代社会显得更为重要。本院配备年级辅导员、班主任导师助理密切关注学生思想动态,并且使学生思想工作做到更有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帮助广大同学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增强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同时,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依托本院特色——心理健康教育三级体系以及“知心热线”,逐步构建和完善大学生心理问题高危人群预警机制。加强对心理辅导员的培训工作,进一步推进心理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
通过多年的探索,本院校园文化品牌化发展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开展高品位校园文化活动,促进青年学生成长成才已逐渐成为本院鲜明的办学特色之一,通过校园文化的品牌开展,必将使学生在自我特色的发展、文化活动的培养和团队作用反映的合力推动中,不断进行自我推动和自我教育,为实现本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实现本院的快速发展发挥独特的作用。
关键词:高校;校园文化;品牌建设
校园文化以其独特的优势已经成为高校德育的有效手段和重要环节。在办学过程中,学生的成长不仅需要以课堂教学为主体的知识学习,同样需要以文化活动为主体的环境熏陶。在高校校园文化品牌建设的过程中,我们着力从指导思想创新化、活动内容内涵化、活动组织丰富化三个方面来突出品牌化发展的理念。
一、强化环境熏陶,突出文化育人功能
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指导思想上,以目标管理为主要方法,强化学生校园文化育人功能,在理念、内容、方法和机制方面做到与时俱进。时刻牢记以创新为目标,努力帮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满足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建设良好的校风、学风,开展多层次、系列化、品牌化论坛、报告、讲座,弘扬主旋律,突出高品位,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校园文化活动,努力为广大学生提供教育、活动与社会服务的平台,促进学生自我锻炼与成长,同时积极开展宣传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帮助广大学生充分认识到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意义,建立起长效育人机制。
二、突出活动内涵,展现高层次品位修养
在活动内容的内涵体现上,我们坚持以学术文化活动为主导,开展新形势下极富内涵的校园文化活动,以本科学生的成长成才为目的,精心策划,周密组织,努力构建高品位内涵、多层次修养、覆盖面广、影响力大的校园文化品牌活动体系。大力推进精品校园文化活动建设,进一步繁荣校园文化。
为了进一步巩固“精品校园文化活动”建设实施以来取得的良好效果,完善“精品校园文化活动”创建培育的制度规范,以打造校园文化精品为导向、以发挥自身专业特色为依托、以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努力建设一批兼具创新性、专业性和影响力的校园文化活动,繁荣青年学生校园文化生活、打造本院校园文化的特色和品牌,充分调动本院广大学生及学生社团组织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积极性,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提升团员青年的综合素质。
三、健全活动组织,实现品牌化运作管理
1.强化品牌意识,扩大品牌认知
校园文化品牌化发展,最主要的是形成一个完整体系,从强化品牌意识开始,逐渐形成品牌效应,并有反馈机制衡量体系的优良与否,校园文化活动的感染力、吸引力都是检验工作成果的重要标志。本院在活动中着力打造了一系列品牌化活动,中北学院社团联合会开展了第三届社团风采展,各社团都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各类文体娱乐活动,丰富了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并打造了社团的品牌。
2.立足学生需求,形成品牌效应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坚持立足学生需求,组织设计合理,努力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需要。同时,注意广泛利用社会资源,搭建有效平台,为锻炼培养广大同学的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活动。一是进一步巩固和加强传统活动的组织,以现有品牌活动为基础,不断激发同学们的参与热情。二是要积极开拓创新,不断创造新的精品活动。同时注意结合活动实际情况,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拓宽工作思路、开辟工作领域,以实干、巧干加苦干,把学生会的工作推向新的水平。
3.围绕培养目标,提高教育效果
通过开展系列校园文化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我们特别注重强化对青年学生的教育引导作用,切实提高思想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把教育融入活动,在活动中体现教育。我们采用富有人文意蕴的教育方式,为学生构筑起既有思想性、又有学术性,还能够体现自主参与意识的思想交流平台。
4.关注学术动态,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大学作为一个人成长历程中积累能力与实力的重要时期,作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基地,承担着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使命。长期以来,本院始终坚持积极倡导学生参加创新型比赛,并通过专题讲座、经验交流会、优秀班级同学宣讲会等多种形式帮助同学们了解创新实验、关注学术动态,以此激发同学的创新热情,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应用当中,切实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例如,本院以大学生科技节为依托,以“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为龙头,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电子设计竞赛等学科竞赛活动,力争取得好成绩,以此带动学院学生课外科研创新活动的深入开展,提高层次。
5.培养竞技精神,健全学生身体素质
本院以多种形式督促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加强体魄锻炼。通过定期举办篮球赛、足球赛、趣味运动会等多种体育比赛,激发同学们对体育运动的热情。并以此为契机,积极宣传体育运动对青年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并且全院同学积极参与,真正起到了强健体质、磨练意志的作用。同时本院注重在体育运动当中培养团队协作意识和竞技精神,促进广大同学完善身体素质,为以后工作积累牢固的身体本钱。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6.走近高雅艺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艺术教育是学生素质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人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无论高等教育还是基础教育,都应该高度重视学生的艺术修养,以此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逐步提高文化品味,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为此,本院应开展书画大赛、手工艺品大赛等,以此展现当代大学生的智慧和灵性,放飞大学生的激情和灵感;举办新生迎新晚会、中秋晚会,为同学们提供充分展示才华的个性舞台,等等。通过朗诵、演讲、配音大赛等形式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
7.加强自我调试,健全学生心理素质
个人的成功无疑要依赖于运气、才干、能力、机会等诸多因素,但良好的心理素质在现代社会显得更为重要。本院配备年级辅导员、班主任导师助理密切关注学生思想动态,并且使学生思想工作做到更有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帮助广大同学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增强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同时,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依托本院特色——心理健康教育三级体系以及“知心热线”,逐步构建和完善大学生心理问题高危人群预警机制。加强对心理辅导员的培训工作,进一步推进心理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
通过多年的探索,本院校园文化品牌化发展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开展高品位校园文化活动,促进青年学生成长成才已逐渐成为本院鲜明的办学特色之一,通过校园文化的品牌开展,必将使学生在自我特色的发展、文化活动的培养和团队作用反映的合力推动中,不断进行自我推动和自我教育,为实现本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实现本院的快速发展发挥独特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