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概念重本质

来源 :中学物理·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zdh4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于密度的教学,类比之前速度的定义,让学生再次多维度经历比值定义法,从而本质上理解密度.优点在于学生明确知道为什么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来定义密度,并且在过程中感悟密度是物质的特性.
  关键词:密度;类比;比值定义
  1“物质的密度”教材中教学设计及其不足
  1.1教材中教学设计
  教材中首先从鉴别物质开始,然后到比较物体的质量,接着探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通过实验“偶然”发现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不同物質组成的不同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从而得出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1.2不足之处
  (1)情景导入到最后探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再到密度有些冗杂,会让学生有云里雾里的感觉.
  (2)密度概念的得出只是从数据上看到相等,学生不理解密度的内涵.
  (3)学生不明白为什么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代表密度,若用体积与质量的比值是否可以?
  2“物质的密度”新的教学设计展现
  2.1开门见山,研究疏密问题——线密度
  问题1:如图1所示,怎样比较图中两排树木的疏密程度?
  学生类比之前的速度,可以得出两种方法:相同长度(路段长度)比较树木的数量;相同树木数量比较所占用的地面长度.
  问题2:若树木数量、路段长度均不相同,如甲路段10米内有3棵树,乙路段20米内有5棵树,哪条路边的树木更密集呢?
  学生类比速度的定义可以想到用数量与长度的比值,或用长度与数量的比值,通过比值可以将其转化为前面的两种方法(即让长度相同或让树木数量相同).但前一个比值越大,表明树木越密集,后一个是比值越小表明树木越密集.从人的思维角度来讲,选数量与长度的比值来比较疏密更好.
  2.2趁热打铁,活化疏密问题——面密度、体密度
  问题3:若比较两个区域的人口疏密呢?可以用什么方法?
  学生很容易想到用人口数量与地域面积的比值来表示.
  问题4:若比较木块和石块的疏密程度呢?又该如何比较?
  此处学生很容易明白不是之前的长度、面积,而应该是体积.之前的树木数量、人口数量,那么现在物体中是什么数量呢?加上之前学过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学生可以得出比较两个物体的疏密程度可以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表示.为了加深印象,此处可用图来表示为什么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而不用体积与质量的比值.
  如图2所示,表示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图中的黑点表示物质,方框大小相同表示转换为体积相同),可以看出,比值越大(方框大小相同时,里面黑点越多),表示这个物体疏密程度越密集.如图3所示,表示体积与质量的比值(含义与上述相同),
  可以发现比值越大,表明这个物体疏密程度越稀疏.若定义一个物理量来表示疏密程度的话,应选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更好.
  2.3推理加实验,双管齐下明内涵——进一步认识密度是物质的特性
  问题5:大家思考下,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其疏密程度是否相同?
  这个问题主要想让学生通过概念的内涵了解到同一物质的疏密程度应该相同,然后再用实验验证.
  问题6:不同的物质,其疏密程度一样吗?
  学生可以通过实验来测量不同物质的疏密程度,发现不同物质的疏密程度一般不同.从而认识到可以用疏密程度在某些时候代表某种物质,可以表示为物质的特性,这种特性定义一个新的物理量叫密度.
  3反思后记
  现在的课堂追求深度学习,何为深度学习,笔者认为对于物理学中的核心概念,学生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学生长期经过这样的物理思维训练,必然能够形成全面的物理观念,从而实现学科教学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炳昇,李容.苏科版物理八下教科书[M] .江苏: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2]刘炳昇,李容.苏科版物理八下教师教学用书[M] .江苏: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其他文献
时光飞逝,转眼间儿子上小学已经快一年了。每天早晨,看着活泼可爱的儿子在爸爸的带领下,蹦蹦跳跳地去上学,我的心里就涌起阵阵的满足和自豪。回想过去的七年光景,儿子从呱呱坠地到快步如飞,从咿呀学语到自我阅读,从一无所知到广泛接触,作为母亲的我还真的积累了点滴心得。那就是,一切从习惯培养开始。从某种意义上说,“习惯是人生最大的指导”。  最好的课堂是家里,最好的老师是父母。从儿子上幼儿园中班开始,我和他爸
[摘 要] 面向国防科技大学气象海洋学院“应用气象学”本科专业的“大气探测学”教学需求,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模式等方面开展了教学改革探索。剖析了大气探测理论与实践结合、基础与前沿并重等特点,引入任务型教学、结构教学法和项目化学习等教学方法。并以“降水测量”一课为例,强调以大气物理为基础,以先进电子技术为工具,引导学生思考从大气探测基本原理到切实可行的仪器之间的技术工程问题,提升学生
在购买水果之前,要仔细看水果的外形、颜色。虽然催熟的水果呈现出成熟的状态,但是在果皮或其他方面还会有不成熟的表现。水果个大而颜色鲜艳,应引起注意,辨认一下是否使用了催熟剂。  可以通过闻水果的气味来辨别。自然成熟的水果大多在表皮上能闻到一种果香味,而催熟的水果不仅没有果香味,甚至还有异味,过熟的水果还能闻到发酵的气味。催熟水果外观色泽鲜艳,而果肉味道平淡。  催熟的水果还有个明显的特征,就是份量比
门、墙、锁对孩子的吸引力超过了我们大的想象。他们把自己挂在门上,不停地摇来摇去;喜欢玩门锁,从锁孔中窥视,还喜欢扒别人家的窗户,好奇地看着里面发生的新鲜事儿。探索这些真实的生活空间是儿童空间智慧发展的需要。  门、墙、锁这样的生活空间给孩子的行为心理的成长有多么大的作用,父母很难预料。锁孔的位置与功能,墙壁的大小与色彩,都对孩子的成长有作用,不管父母对此有多么疏忽。  小孩在墙上乱写乱画,关门锁门
摘 要:学生通常会对焦耳定律一般写成Q=I2Rt而不是Q=U2Rt感到困惑,教师也难以解释清楚,根本原因在于缺少相应实验支持.笔者用两只同型号无刷直流电动机改进以往的实验,通过改变电动机的机械负载来改变电压,以温度表征电热,实验效果明显,从而突破这一教学难点.  关键词:初中物理;焦耳定律;创新实验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4134(2021)02-0058
家务与性爱,两件事情仿佛风马牛不相及。可是经过一些调查,发现结果并不如此。  男人和女人的共同生活既离不开性爱,更离不开家务,家务与性爱,一起构成了男女生活的图谱,做爱与做家务变成很靠近的两件事情。让我们来听听男人女人对此的看法。  1她/他做家务时是否很性感?    男人观点:是的。  即将结婚的隋先生:俗话说,好女人要出得厅堂入得厨房。出得厅堂,现在的女人都能做到,她们爱打扮会保养,接人待物大
摘 要:规律课要注重规律的形成、理解与应用.本文以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物体的浮沉条件”为例,打破传统教学设计局限,通过设计课前任务、课中任务、典型任务以及课后任务引领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主动学习的习惯.  关键词:任务,任务设计,规律  文章编号:1008-4134(2020)08-0026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现代社会是一个高效的社会,只传播知识的低效课堂教
女孩子们遇到难题总喜欢和多名好友商量,但最近美国心理学协会出版的Developmental Psy—chology期刊上的一篇文章指出,这恐非上策,说不定商讨的结果是愁上加愁。  研究人员将这种商讨命名为“共同反刍”,即与他人一起过多过细地纠缠问题,包括翻来覆去诉说、将自己的负面情绪宣泄给听者等行为。他们在813名少男少女中开展了为期6个月的纵向研究,对象们分别来自三年级、五年级、七年级和九年级的
如果说,眼妆是脸部彩妆的焦点,口红是化妆包里不可或缺的要件,那么,腮红就是修饰脸型、美化肤色的最佳工具。千万不要小看这一抹嫣红的作用,高明的修容,不仅能改善脸型和轮廓的不完美,突出你的个性,还能营造白里透红的好气色,让你的整体妆容看上去明亮有光彩。  暖色调的腮红,是肌肤红润、气色好的必备武器。选择粉红色、粉橘色、玫瑰红、杏红、桃红等明快鲜艳的色彩,有技巧地打在两颊上,额头、脖子等部位也稍稍打一些
很多时候,人与生俱来的本性都是可以随着环境的转变而改变的。就像是一个本性勤劳朴实的人,他会在平淡的生活中辛勤劳作,虽然平淡生活中会有些许无奈,但是他仍然会享受努力拼搏给他带来的快乐。可是就是这样一个人,也同样可以在奢华的生活中堕落而只享于安乐,失去生存的本能;而一个出生在富丽堂皇的家庭的孩子,如果不得已陷入贫苦的环境中,他也一样会为了生存而拼搏。下面这个实验也再次验证了这样一个事实,即使是一个天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