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中学地方课程教学的有效途径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ch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方课程又可称为地方本位课程或地方取向课程,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设置地方课程的根本目标是发展学生个性,提高学生自我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家乡亲情和社会责任感以及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培养和发展学生适应地方或社区发展所需要的基本素质。课程实施效果的好坏当然应以是否有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为评价标准。
其他文献
一、 农村初中德育课程的现状  根据笔者的调查,农村初中的德育实施途径一般有三种:由专任的思想品德教师上课讲授思想品德内容;由文化课教师在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由学校行政人员、班主任等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从理论上讲,这三类属于“知识性的德育课程、学科教学中的德育课程、活动性的德育课程”[1]。这些德育实施的途径、方式都指向一种德育课程,即“显性德育课程”。这也是目前初中首要推行的德育课程。  (一
为了适应《音乐课程标准》的新要求和新理念,努力推进素质教育,使高师声乐教学从单一的声乐技能训练模式转变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学生,更注重
语文课程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的实践能力,而提高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综合”与“活动”是语文综合实践的基本特点,也是学生观察感受能力、综合表达能力、
德育可以有各种途径和方法。什么是最有效、对学生的成长发展最有利的德育方法,这是我们在开展德育工作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我校结合学生实际和学校特点,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陶冶学生情操和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达到了“寓教于乐”的效果。  一、 百年老校的困境与出路  (一) 学校概况  武义县第二中学是创办于1915年的百年老校,目前的校址是曾有506年历史的宣平县县治所在地。在漫长的办学过程中,学校积淀了丰
【目的】研究吉尔吉斯斯坦中部山区植被覆盖动态变化。【方法】利用1975、1994、2001、2004年间的四期Landsm TM/MSS影像,采用基于植被指数的像元二分法计算吉尔吉斯斯坦中部山区的植被覆盖度,并对研究区1975~2004年植被覆盖的变化情况进行遥感监测和定量分析。【结果】吉尔吉斯斯坦中部山区的植被覆盖度由1975年的79%下降为2004年的70%;植被退化的总面积为1054 km~
【目的】明确当前石河子地区棉花黄萎病菌致病力分化的情况,从病原角度入手搞清病害明显加重的原因。【方法】采用鉴别寄主法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对采自石河子地区的29个黄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