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教育过程中,班主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小学教育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主任的管理质量。在此过程中,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否和谐对于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十分关键。本文在深入分析小学班主任管理问题的基础上,较为详细的阐述了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策略。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和谐关系;构建策略
小学阶段良好的师生关系和班级管理质量对于小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还或多或少存在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将成为影响小学教育质量提升的主要障碍。因此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深入分析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对策,对于促进小学生更好的成长和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小学班主任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注重知识讲授,缺乏情感交流
在小学生的教育过程中,有些班主任偏重于对知识的讲授,缺乏与小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班主任教师一味地强调学习知识,忽视对学生情感上的照顾,将使得师生关系不和谐,由此为小学生学习知识带来十分消极的影响。有的授课教师认为小学生提出的问题与学习无关,因此敷衍回答或者不作出回答,使得学生产生惧怕老师的思想。有的小学生因为不喜欢某个教师,而对教师讲授的学科产生厌学情绪。
(二)班级管理制度不规范,小学生行为缺乏制度约束
由于班级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容易引发班级管理中的师生矛盾。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前提是制定行之有效的班级管理制度,教师应当与学生就个人行为达成一致的约定,班级事项事无巨细,都应当制定相应的标准,将班级规律摆在前面,有助于更好地进行班级管理,有效减少班主任教师批评教育引发的矛盾。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教师应当站在与同学平等的角度,以身作则遵守班级的规定,拉近与小学生的关系。
(三)班级文化缺失,小学生的自我管理较差
在当前的师生关系构建中,班级文化缺失成为影响师生和谐关系的主要原因之一。要想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需要建立起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以班级文化增强小学生的凝聚力,增强小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小学生处于教育的初始阶段,各方面的能力和思维都尚未形成,良好的班级文化建设可以帮助小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减轻教师进行班级管理的负担。
二、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小学生的心智成熟程度受到家庭、社会及多重环境的影响。他们中的大多数已经形成了对世界的一定认知,具有一定的想法和判断力,在一些事情上开始展现出与众不同的个性。小学生的表达方式比较直接,思想不够成熟,考虑问题不够全面,但是自尊心又比较强。因此,在小学管理中,授课教师应当更多的运用“鼓励式”教育,要注意批评的方式与方法,对他们进行积极的引导。小学生的求知欲比较强,有时可能提出一些与课堂无关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班主任教师应当倾注更多的爱心与耐心,细心地解答小学生提出的问题,避免打击小学生生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班主任应当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小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加强与小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将对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在小学班主任管理中构建和谐关系的策略
(一)抓好班级文化建设,打牢构建和谐关系的基础
对于构建和谐关系来说,抓好班级文化建设是十分重要的。小学生在长期的班级学习和生活中会逐渐形成的一种学习风气和学习氛围。抓好班级文化建设应当从物质文化以及精神文化两方面入手。物质文化通常表现为班级整体的布置情况,包括桌椅的摆放形式,学生在班级中的着装情况等。而精神文化的范围更加广泛,通常表现为班级整体的学习风气和学习习惯,这些都是无形的,也是最难养成的。物质文化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改善,而精神文化则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培养和建设,最终才能实现塑造小学班级灵魂的目的,这也是班主任在构建和谐关系过程中应该重点关注的领域。
(二)在班级管理中注重循序渐进,避免操之过急
在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中,需要老师和小学生的共同努力。小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而每个家庭的背景和生活习惯都是各不相同的,思维方式也存在巨大差异,要想在同一个班级之中学习和生活,构建和谐的关系,短时间之内是很难实现的。因此老师在构建和谐关系过程中,应该遵循一定的方式方法,由表及里,循序渐进,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风气,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意志品质。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整体特点,形成独具特色管理模式,不能操之过急,以免产生相反的效果。
(三)通过丰富多彩的素质拓展活动,推动和谐关系構建
说教式的管理方式极容易让小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小学班主任应当组织丰富多彩的组织拓展活动,加强与小学生的情感沟通,增强班级的核心凝聚力,进一步推动和谐关系的构建。例如,在课余时间可以组织本班的小学生共同完成“信任背摔”素质拓展训练,让小学生们每12个人分成一组,依次由每名同学登上高台上背对同学们倒下来,剩下的同学作为保护组,教师也作为保护组的一员参加其中。在简单的素质拓展游戏中,可以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及师生之间产生更多的信任感,从而对班级和谐关系构建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
四、结语
在实际的小学生班级管理中,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有很多,既包括班级文化、班级制度建设等大环境因素,也包括每个学生与教师的交流互动、参加素质拓展活动的情况等因素。小学班主任应当在班级管理中倾注更多的耐心与爱心,真心关爱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并辅以科学的管理方法,以此推动和谐关系的构建。
参考文献
[1]朱玲.分析小学班主任管理过程中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3):207.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和谐关系;构建策略
小学阶段良好的师生关系和班级管理质量对于小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还或多或少存在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将成为影响小学教育质量提升的主要障碍。因此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深入分析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对策,对于促进小学生更好的成长和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小学班主任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注重知识讲授,缺乏情感交流
在小学生的教育过程中,有些班主任偏重于对知识的讲授,缺乏与小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班主任教师一味地强调学习知识,忽视对学生情感上的照顾,将使得师生关系不和谐,由此为小学生学习知识带来十分消极的影响。有的授课教师认为小学生提出的问题与学习无关,因此敷衍回答或者不作出回答,使得学生产生惧怕老师的思想。有的小学生因为不喜欢某个教师,而对教师讲授的学科产生厌学情绪。
(二)班级管理制度不规范,小学生行为缺乏制度约束
由于班级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容易引发班级管理中的师生矛盾。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前提是制定行之有效的班级管理制度,教师应当与学生就个人行为达成一致的约定,班级事项事无巨细,都应当制定相应的标准,将班级规律摆在前面,有助于更好地进行班级管理,有效减少班主任教师批评教育引发的矛盾。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教师应当站在与同学平等的角度,以身作则遵守班级的规定,拉近与小学生的关系。
(三)班级文化缺失,小学生的自我管理较差
在当前的师生关系构建中,班级文化缺失成为影响师生和谐关系的主要原因之一。要想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需要建立起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以班级文化增强小学生的凝聚力,增强小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小学生处于教育的初始阶段,各方面的能力和思维都尚未形成,良好的班级文化建设可以帮助小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减轻教师进行班级管理的负担。
二、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小学生的心智成熟程度受到家庭、社会及多重环境的影响。他们中的大多数已经形成了对世界的一定认知,具有一定的想法和判断力,在一些事情上开始展现出与众不同的个性。小学生的表达方式比较直接,思想不够成熟,考虑问题不够全面,但是自尊心又比较强。因此,在小学管理中,授课教师应当更多的运用“鼓励式”教育,要注意批评的方式与方法,对他们进行积极的引导。小学生的求知欲比较强,有时可能提出一些与课堂无关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班主任教师应当倾注更多的爱心与耐心,细心地解答小学生提出的问题,避免打击小学生生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班主任应当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小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加强与小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将对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在小学班主任管理中构建和谐关系的策略
(一)抓好班级文化建设,打牢构建和谐关系的基础
对于构建和谐关系来说,抓好班级文化建设是十分重要的。小学生在长期的班级学习和生活中会逐渐形成的一种学习风气和学习氛围。抓好班级文化建设应当从物质文化以及精神文化两方面入手。物质文化通常表现为班级整体的布置情况,包括桌椅的摆放形式,学生在班级中的着装情况等。而精神文化的范围更加广泛,通常表现为班级整体的学习风气和学习习惯,这些都是无形的,也是最难养成的。物质文化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改善,而精神文化则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培养和建设,最终才能实现塑造小学班级灵魂的目的,这也是班主任在构建和谐关系过程中应该重点关注的领域。
(二)在班级管理中注重循序渐进,避免操之过急
在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中,需要老师和小学生的共同努力。小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而每个家庭的背景和生活习惯都是各不相同的,思维方式也存在巨大差异,要想在同一个班级之中学习和生活,构建和谐的关系,短时间之内是很难实现的。因此老师在构建和谐关系过程中,应该遵循一定的方式方法,由表及里,循序渐进,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风气,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意志品质。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整体特点,形成独具特色管理模式,不能操之过急,以免产生相反的效果。
(三)通过丰富多彩的素质拓展活动,推动和谐关系構建
说教式的管理方式极容易让小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小学班主任应当组织丰富多彩的组织拓展活动,加强与小学生的情感沟通,增强班级的核心凝聚力,进一步推动和谐关系的构建。例如,在课余时间可以组织本班的小学生共同完成“信任背摔”素质拓展训练,让小学生们每12个人分成一组,依次由每名同学登上高台上背对同学们倒下来,剩下的同学作为保护组,教师也作为保护组的一员参加其中。在简单的素质拓展游戏中,可以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及师生之间产生更多的信任感,从而对班级和谐关系构建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
四、结语
在实际的小学生班级管理中,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有很多,既包括班级文化、班级制度建设等大环境因素,也包括每个学生与教师的交流互动、参加素质拓展活动的情况等因素。小学班主任应当在班级管理中倾注更多的耐心与爱心,真心关爱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并辅以科学的管理方法,以此推动和谐关系的构建。
参考文献
[1]朱玲.分析小学班主任管理过程中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3):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