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字树人,春风化雨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sz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的这句话,说的是环境之于人的重要性。在教育这片园地上,教师更是教育的重要环境之一。结合我校开展的“正字树人”教育,谈一谈认识。
  关键词:教师;教育;环境文化
  一、教师是环境文化的点睛之笔
  任何一所学校在打造校园文化时,都会花大气力改造校园环境,突出自己的文化主题,但这些内涵丰厚的环境布置就像画好的一条龙,只有教师与之相辅相成才能激活它,让它游进学生的眼里,然后潜入他们的心里,否则环境文化就会形同虚设,即使有学生能从中获益并受到教育,那也将是极个别的现象。
  我校的“正字树人”教育已经开展多年了,在这些年里,各个班级的书写水平并不如理想中均衡,这主要是由于不同教师对这一文化的认同度和重视度不同造成的。凡是用心理解学校文化的老师,都能对学生进行有的放矢地引领和指导,使学生与环境的对话多一些,深刻一些。如果老师关注得少,投入得少,学生从校园文化中汲取的营养也会大打折扣,长此以往差距就形成了,由此可见,老师是校园环境文化的解释者和传递者。
  二、教师为环境文化提升内涵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師好比是校园文化的形象大使,是发展校园文化的真正力量。写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基本功,是巩固识字的一种手段,学生只有从小打好基础,才能终身受益。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要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什么人。”一个用心兢兢业业练字的老师,字就一定会越写越好。当老师在黑板或学生的作业本上留下美丽的笔迹,学生会自觉主动地欣赏、品味、模仿。他们刻苦练字的身影,会让学生明白,要拥有一手漂亮的字不是一朝一夕练成的,是持之以恒苦练的结果。教师的下水实践会让老师更能把握和调控学生练字过程中的各种情绪波动,维系好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特别是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只有他们喜爱的,学习持续时间才能较长,效果也才好。“教之而不受,虽强告之无益。譬之以水投石,必不纳也,今夫石田虽水润沃,其干可立侍者,以其不纳故也。”兴趣的重要性从中可见一斑,岂容忽视?
  一个真正重视汉字文化传承的教师,会深入学习研究《汉字学简论》《说文解字》等书籍,扩展对汉字的了解,更全面地体会汉字书写的意义和乐趣,更深刻地领悟“热爱祖国文字,自觉传承汉字文化”这句话。这种认识的提升,赋予写字教学以智慧的魅力,便于把学生的练字热情牢牢地吸引住。
  每一位老师都要认真诠释什么是“正字树人”,汉字书写有许多技巧,如:穿插、避让、顾全大局等,是老师教育学生如何为人处世的切入点。但要想让这些概念性的东西真正转化为心理和行为的东西,则需要教师的一致言行,如果教师做到了言行一致,一定会使学生诚恳而坚定地亲其师,信其道,反之则会令学生矛盾、迷惘、不知所措。所以教师这一重要环境,一定要先達到“正字树人”的境界,一定要练好书法,才能更好地指导自己的学生写好字,才能引领学生步入更高殿堂。
  三、教师让环境文化闪耀科学的光芒
  在写字教学中,教师要学着用“科学的眼光”看待写字教育。正是因为我们坚持了科学发展观,我校写字教育才能取得丰硕的成果。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文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从这一认识出发,我校首先要求教师对“正字树人”抱有“信仰”,希望广大教师能深刻认识到抓好写字教学对学生成长发展的积极意义,用心教写字,实实在在地做好写字教育,为学生的人生奠定“规规矩矩写字,堂堂正正做人”的幸福基调。
  我们还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来开发相关活动方案及评价活动等。比如,为了提高全体师生写字技能,学校特聘任知名书法家到我校进行书法讲座,虽然这次活动并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但是科学发展观让我们对未来的前进方向更明确、更笃定。首先,我们坚信聘请名家为我们指点是我们需要的。因为老师们都不是专攻书法的,所以对书法及写字指导的研究肯定不如书法家内行、精准。然后我们认识到书法名家要历经多年的努力才能修炼成名。他们对书法的知识、技能、经验绝对能为我们的写字教学提供极大的帮助。但科学发展观会让我们知道我们一定要挑选好邀请书法家的时机,在师生从知识到心里都有了较好的准备之后,再给予他们书法家高层建筑的指引。“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只有教师和学生个体意识到自身提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才能让书法名家的指导真正落实在教师的笔尖上,最终落实在学生的笔尖上。
  “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动人以行者,其应必速。”前进的道路上从来没有什么捷径,但我相信只要教师秉承正字树人的精神,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以身作则,就一定能在潜移默化中保证并推进学校始终在正能量状态下良好运行,收获预期甚至超预期的成果。
  参考文献:
  [1]刘科建.青少年环境教育的初步研究[J].德宏教育学院学报,2003(1).
  [2]杨凯东.中国环境教育的理念及模式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
其他文献
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已不仅仅局限于家访、家校联系卡和电话了,还有网络聊天群、电子邮箱等等。这个学期,我更多的时候是利用网络与家长交流,因为不限场所,谈话也不会受干扰,还不会让孩子感到老师请家长的压力,而且书面的交流能够让家长以一种平稳的心态去对待孩子所犯的错误,能够冷静地思考自己所应采取的做法。下面是我写给家长的一封电子邮件:  明达妈妈:  你好!近日明达作业很拖拉,多数时间完不
摘 要:美术应该是一种创新的艺术,也应该是拥有生活气息的艺术,在小学美术的教学中要充分挖掘美术的这两个特质,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生活表达能力。结合生活实际的艺术表达方式能够让学生发现更多生活的美好,而作为盛产牡蛎靠海的西店樟树,牡蛎作画就成为一种创新而又贴近实际的教学方法。在美术教学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加之生活元素,将美术放到了“牡蛎”上。  关键词:牡蛎;创新教学;实践应用;家乡  我校是西店樟树
摘 要:文章来源于生活,只有对生活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进行语言的组织才能写出一篇好的文章。结合工作实践,探讨了如何开展小学生作文生活化教学,供各位读者借鉴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个性  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只有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获取素材,才能写出有内容的作文。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就小学语文作文中教学生活化问题进行了思考和反思。  一、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  教学生活化的过程是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和发展,我国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活动课堂的地位正在不断地提高。数学因其抽象性强,常使学生产生畏难的情绪,因此,为了有效地开展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就要遵循小学生的发展和成长规律,合理利用生活资源,将来源于生活的数学与之充分结合,进而有效地解决数学课堂中出现的问题,促使小学数学课堂实现更快的发展。以如何更好地开展小学数学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为主要内容进行探究。  关键词:小
摘 要:之所以试行同桌合作共赢学习方式,是因为目前小学高段学生在学习语文方面出现懈怠现象,在教学中推行这种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并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方式,记录下孩子快乐、主动学习的点点滴滴,与学生共同成长。  关键词:合作共赢;主动学习;奖励机制  一、试行背景  我带这一届学生已经五年了,早就发现学生的学习状态不容乐观,一学期的语文课流程大致相同,学生提不起兴趣,课堂气氛沉闷,这一切让我
摘 要:在幼儿园教育在中,游戏是不可或缺的活动之一,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游戏能够带给幼儿愉悦的体验和丰富的教育意义,区域活动也对幼儿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将游戏课程与区域活动有机结合,这对于孩子的身心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幼儿园精心组织安排各种游戏,以多元化的方式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主要围绕“如何将幼儿园游戏课程与区域活动有机结合”这一主题展开探讨。  关键词:幼儿教育;游戏课程;区域活动;有机结
学校以“儿童为本、道德为先、队建为基、发展为重”为理念,处处以阳光育德培养人,不断深化育德常规,加大阵地建设,创新活动形式,让学校德育活动凸显新常态。  一、健全了育德机构,丰富活动内容  学年初,学校大队部就建立健全了少先总队组织,强化了辅导员的队伍培训,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德育领导工作小组,举办了辅导员培训会暨班主任经验交流会,并定期开展了每月一次的少队干部培训会,督促佩戴好班队干部标志,履行监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幼儿阶段的起步教育越来越受到家长、老师的关注,为使孩子在认知、情感、身体等方面健康成长,老师和家长需要共同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结合实践教学经验,谈谈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的方法,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发展。  关键词:幼儿教育;教育质量;游戏教学  新时期下的幼儿教师应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对幼儿教学有科学的理解和认识,根据实际采取灵活的教学模式。幼儿阶段是孩子思维
摘 要:倾听是一种能力,是人们正常交流和沟通的必要组成部分。学生在数学课堂上认真倾听,倾听教师的讲解,倾听学生的发言,积极主动地反馈自己听到的信息,发出疑问,提出见解,这是对他人成果的尊重,也是对自我的尊重。要想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学习效率,从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开始。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引导;学会倾听  学生学会认真倾听是一种习惯的养成。学生倾听意识和习惯的培养,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强化,良好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小学第三学段的阅读目标中提出: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地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将小学语文第三学段中的课文文体分成叙事性作品、诗歌、说明性文章三大类,初步开展积极与语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