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蛎壳上的美术世界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buhao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美术应该是一种创新的艺术,也应该是拥有生活气息的艺术,在小学美术的教学中要充分挖掘美术的这两个特质,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生活表达能力。结合生活实际的艺术表达方式能够让学生发现更多生活的美好,而作为盛产牡蛎靠海的西店樟树,牡蛎作画就成为一种创新而又贴近实际的教学方法。在美术教学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加之生活元素,将美术放到了“牡蛎”上。
  关键词:牡蛎;创新教学;实践应用;家乡
  我校是西店樟树的一所农民工小学,我校成立了拾海书画室,采用在牡蛎壳上作画的教学方案,在牡蛎壳上画海里的鱼,能够让这些孩子了解西店樟树,爱学校,爱这个第二家乡,还能够借此增长海洋知识。这里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让牡蛎作画成为可能,也成为可以施展的美术创新教学方法。
  一、海边取景,感受海洋作画魅力
  牡蛎是海洋的馈赠,是海洋给我们的又一学习的好机会。带领小学生到实际的海边去捡拾牡蛎,然后亲自制成牡蛎壳,并且在上面作画,恐怕是最好的,也是最生动的美术学习过程。小学美术的教学目的中有一点,就是激发学生内心的美感,学会对生活中事物的美的欣赏。在海边作画也许是对学生最好的气氛的感染,让学生一边闻着海的味道,一边去描绘海洋中的生物也是很独特的一种经历。在海边和学生相处玩耍的时候我发现,身处海边的他们更加快乐开朗,对于一些事物的见解变得更加开阔了。很多孩子在沙滩上一边作画一边快乐地聊天,美术作画对他们来说再也不是“痛苦与压力”,而是一种美的享受和表达。
  对于农民工的孩子来说,父母领着出去玩的机会很少,所以,他们的生活经验和观察能力比较弱,难以去发现生活中美好的事物。为了更好地做好牡蛎作画教学,让学生在上面画出更加生动的海洋鱼类。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去海洋馆等地方,真切地去观察那些在活动的鱼类。看他们穿梭在水草中的快乐,看他们自由的游泳,看他们相互“挑逗”的有趣,也看他们五彩斑斓的身姿。这些都是从书本,从画册上难以找到的真实的东西。采用实际观察的教学方法之后,我发现学生真正的作画能力提高了,他们敢于在牡蛎壳上加一些元素,如,飘动的水草、游动的小鱼,甚至还有变化表情的鱼类,真的是非常有趣,而且让牡蛎壳意义的表达更加完整。
  二、展示家乡美景,讲解创意思路
  牡蛎是西店的特产,热爱家乡同时也是此次美术创新教学的一大目的。其实我们只有热爱某个事物,才能够在绘画中表达出我们对它的感情,也才可以创作出更加有深意的画作。牡蛎作图能够充分利用西店得天独厚的优势,如果能够实现家乡意义的表达就更加完美了。我会让学生在牡蛎作画的同时,想象一下自己做这幅画的意义是什么,是为了表达什么样的情感。在一次绘画的任务中,我给学生布置了“我心目中的家乡”这个题目,然后就有很多学生将家乡中的鱼和花草都加入其中,使整个牡蛎变得更加有意义。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重要的不仅仅是美术技巧的学习,还有作画精神的表达。有的人对事物充满了感情,但是却不懂得表达,或者是他所表达的别人根本就不理解。为了锻炼学生理解和思考的能力,我一般都会选择几个作品,让大家对其意义进行猜想,然后再由作者本人给出具体讲解。这样一来,大家能够学习到别人是如何表达情感的,同时也能够不断纠正和完善自身的绘画技巧,使学习更加快乐和更具意义。
  三、“因形制宜”,利用牡蛎特色作画
  因为牡蛎是西店的特产,在这边有奇形怪状、或大或小的牡蛎。西店牡蛎有着“海牛奶”之称,蛋白质、维生素、核黄素等都很丰富。而作为作画的一大材料来说,我们必须了解牡蛎的特点,如何更好地利用“牡蛎形状特点”进行作画。例如,从牡蛎的特点,我们会发现许多的不同,有些牡蛎壳内是呈现扁长状的,比较适合做一些长长的鱼类的图画,而那种较为宽的牡蛎壳就可以选择较为宽的鱼类了;一些不平整的牡蛎壳内,可以做立体的鱼类图,或者是顺应它的形状来画适合其特点的鱼类。这些对“牡蛎”的“因形制宜”能够更好地发挥它的特质,给牡蛎壳作画增加更多的美感。
  另外,牡蛎作画不是只限于一个牡蛎画一条鱼,而是可以选择自己安排构图。如果是一个较大的贝壳,还能够在内部画一幅美丽的海洋景色。牡蛎作画的过程是先用铅笔勾勒出基本的轮廓,然后利用丙烯颜料直接作画。在这个过程之前,要先让学生在心中有所构思,因为这个过程改动是基本不可能的。
  四、小组作画,丰富创新含义
  牡蛎壳作画是一个简单的绘画过程,这个简单只是指的作画的面积比较小,学生能够施展自己绘画技术和表达思想的空间并不大。这样一来,小组作画就成了完成“巨幅大作”的一个较为有效的手段。其实无论是牡蛎作画还是普通的作画,大家都会出现“心中所想不知如何表达”的情况,这种令人抓狂的感觉无疑是因为自己内心的表达方式不足所引起的。但是毕竟个人力量有限,却往往可以在和别人思维碰撞的过程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火花。在团队合作中,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善于从别人身上学习优点的优秀品质。
  在牡蛎作画的课堂教学中,我鼓励大家采用小组教学的方法。给小组成员一个主题,然后让他们自己商量决定作画的方案,以及使用牡蛎的数量,然后再进行分工合作,按照自己的绘画水平和擅长领域来做出最美丽的作品。这个教学方法非常有效,大家能够给彼此好的意见,还能够相互讨论确定最佳的绘画方案。并且因为是集体作画,对于颜料和其他材料的使用也能够减少很多。以前给学生安排单一的绘画任务,只能够让他们在绘画技术上面有所提高,但是今天的小组教学却给学生丰富了绘画意义。小组其他成员在绘画积极者的带领下,点燃了对作画的热情,其表达的主题更具深意和创新点。
  总之,牡蛎作画是一种新的作画方式,老师除了要给学生配置更多颜色的颜料之外,还要在教学形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案等方面多下工夫。不仅让牡蛎作画的形式变得新颖起来,更要让牡蛎作画的意义变得深远。
  参考文献:
  [1]陈庆军.设计艺术教育对培育创意型社会的价值[J].大众文艺,2008(11).
  [2]刘媛洁.高等美术教育的传统审美意识培养[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28(5).
  ?誗编辑 王团兰
其他文献
摘 要:分析了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以及具体的应用,让学生能够愉快地进行学习,掌握体育知识和技术,锻炼学生的体魄,为文化知识学习打好基础。  关键词:寓教于乐;体育游戏;小学体育教学;作用;应用  小学体育教学是小学教学中一项非常基础和重要的内容,是体育学习的基础,为小学生日后的体育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就需要保证小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利用小学生多动、爱玩的特点,在教学中使用体育游戏的形式
摘 要:基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身心发展规律,契合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在践行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下,探寻知识与能力的形成过程,从引导活动感悟、实施游戏互动、合作探寻规律、展开应用实践这几个步骤出发,探讨了小学五年级下册“找规律”的教学过程。  关键词:小学数学;五年级;因材施教;教学过程  苏教版上下五年级数学教材都设置了“找规律”章节内容,下册是上册的延伸与拓展。为更好地学习下册“找规律”内容,也为了
摘 要:当前,伴随着对于学前教育的普遍重视,启蒙教育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度。结合所教的中班幼儿的情况来看,中班阶段的幼儿已经开始逐渐适应幼儿园的一日生活。我园以经典品读作为学校的教学特色,特别是古诗教学,由于古诗本身朗朗上口,学生反复诵读都不会觉得枯燥乏味,而在古诗教学中,又能渗透对幼儿的德育方面的教学和引导。以中班幼儿作为研究对象,针对中班幼儿的古诗教学从四个方面开展全面的探索和研究:重视古诗教
摘 要:数学课程作为一门逻辑性较强的科目,也是学生必学的课程之一,对学生日后的学习发展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因此,教师需要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充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主要以人教版数学一、二年级教材为例,对提升随迁子女的逻辑思维能力策略进行重点分析。  关键词:随迁子女;逻辑思维能力;教学素养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學活动中,教师需要为学生制定一份具备针对性逻辑思维训练的培养计划,有意识、有目的地对学生
本期我接手五年级新组成的一个班——十五班,有些小小的窃喜,以为这些孩子五年级转学到新环境个个都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都好的顶呱呱人才,绝对没有特别顽劣的学生。可是理想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开学第二周班级内就出现了一个特殊学生。  王××,男,11岁,身体魁梧,性格暴烈。开学第一周同学之间完全陌生,互相不知道姓名等信息,各方面表现正常。第二周的星期二晚上下自习后他因为同寝室同学一个善意的提醒就大发
【案例描述】  小W性格外向,成绩优异,但自控力不强;小T,头脑聪明,但学习态度散漫,玩心较重。因小W的聪明热情,小T的为人耿直,两人关系融洽,同座位已经半学期。平时两人在纪律上不能约束,影响学习,尤其对小T的学习极为不利。再不换座位,看来是不行了,但是怎么做才能起到实效呢?  【案例分析】  小W是城里学生,但父母经常在外赌博,疏于对孩子的关心,因此小W在家庭中缺少沟通,自然将交流的需要转移到同
新课程改革在本质上是文化的改革,随着课改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学校的文化变革是决定课改成功与否的核心要素。因此,在课程开发中,学校的文化重建具有全局性、根本性意义。而做好课程开发“顶层设计”,更是对打造学校特色文化,最终用学校的特色文化润泽学生的人生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本文拟以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小越镇中心小学的剪纸课程开发为例,谈谈如何凭借课程开发的“顶层设计”,打造学校的特色文化。  【背景扫
一、什么是任务驱动法  任务驱动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方式获得的,因此,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任務驱动教学法主要指将教学内容隐含在一个或几个有代表性的人物中,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通过对任务进行分析、
摘 要:如何让学生真正亲近阅读、有效阅读,不断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呢?首先要唤醒学生自主阅读的意识,其次要加强自主阅读方法的指导,不断丰富自主阅读的形式,开展“读书推荐会”、编订“美文手抄报”、写读书笔记以及组织有竞争性的主题比赛等,让学生在阅读反思和阅读期待中不断提高阅读质量,拓展思维空间,在阅读中收获更多。  关键词:自主阅读;意识;唤醒;例文精读;经典细读;拓宽;方法指导;
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已不仅仅局限于家访、家校联系卡和电话了,还有网络聊天群、电子邮箱等等。这个学期,我更多的时候是利用网络与家长交流,因为不限场所,谈话也不会受干扰,还不会让孩子感到老师请家长的压力,而且书面的交流能够让家长以一种平稳的心态去对待孩子所犯的错误,能够冷静地思考自己所应采取的做法。下面是我写给家长的一封电子邮件:  明达妈妈:  你好!近日明达作业很拖拉,多数时间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