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德育小故事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1b2n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期我接手五年级新组成的一个班——十五班,有些小小的窃喜,以为这些孩子五年级转学到新环境个个都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都好的顶呱呱人才,绝对没有特别顽劣的学生。可是理想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开学第二周班级内就出现了一个特殊学生。
  王××,男,11岁,身体魁梧,性格暴烈。开学第一周同学之间完全陌生,互相不知道姓名等信息,各方面表现正常。第二周的星期二晚上下自习后他因为同寝室同学一个善意的提醒就大发雷霆,仇视所有人(包括他的父母),经过生活指导老师的耐心教育,他又恢复了正常,我也以为新生,也许是在家当小皇帝惯了偶尔发脾气正常,所以就没有放在心上。过了几个星期后,他又表现不好了,周末回家作业经常不做,问他说:作业不想做;在学校谁也不能惹他,否则会发脾气难以消停。于是我跟他父母通电话反映情况,希望家长配合教育。如此又过了几周,他不仅故伎重演,还变本加厉,班级内同学都不敢提醒他了,同桌也不愿意与他坐一起了,因为大家都觉得他太可怕了。怎么会这样呢?他在家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人,他为什么那么恨自己的父母及亲人。我要争取家长配合教育。
  经过和他母亲及其亲属的接触了解到,他的父母亲是个简单粗暴的人。因为孩子从小脾气就大,家长又因为他是家里最小的孩子,早期对他没有加强教育,到了学龄阶段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遇到问题就实行棍棒教育,由于家长平时比较忙,根本就没时间管,他留在家里由年迈的爷爷奶奶管理,爷爷奶奶管不住他,有时候家人不能及时满足他的要求,他就越来越暴力了,十岁那年还因为他母亲教育了他,他竟然出手打了他母亲。
  为了帮助他改变自我,我经常找他单独谈话,鼓励他,从正面引导他,提醒他。有一次,他因为旧疾复发,我亲自带他去三甲医院检查诊断,后来又从生活上关心他,渐渐地也许是他那不羁的性情受到了感动,偶尔能交作业了。他有时犯了班规班纪我也不是像对其他学生那样严厉批评,我尽量用宽容的心态去对待他,感化他。现在他上课专心听讲,交作业的次数多了一些,但是我知道他那暴力的性格绝对没有彻底改变。本学期结束了我不知道下学期他会变成什么样?他还会冥顽不化吗?可有一点我很清楚,无论再暴力的学生只要我们多加关爱,多加尊重,长期下去他会有所改变的。如果这个学生下学期还能来上学,我会再多一些理解沟通的谈话。抽一点儿时间,以平等的姿态,多和他谈谈心,能及时知道他的心里想些什么,能知道他们最担心的是什么,尽其所能解开他心中的郁结。再多一些宽厚真诚的爱心去教育他,以便他走出暂时的心灵阴影,而步入人生灿烂的阳光地带。
  刘××,男,6岁,身材矮小、不善言谈、喜欢独处。记得每次在课上观察刘××的时候,他总是自己一个人摇着小脑袋,东瞅瞅、西看看,本来我也就以为这无非就是性格活泼,爱玩爱闹而已,但是后来发生的一件事震惊了我。
  有一次放学回家,当我骑着脚踏车,路过十字路口等红绿灯的时候,发现刘××也在等红绿灯,小脑袋不停地看着过往的车辆,可是他接下来的举动,现在想起来还有一丝后怕,他突然走出斑马线,径直走向马路,旁边的轿车疯狂地摁着喇叭,他只是默默回了下头,我马上从脚踏车上跳下来,把他抱回斑马线,我马上跟他的父母进行了电话联系,让他的父母来接他,在那个夜晚我跟刘××的父母进行了一次漫长的谈话。
  通过他父母的描述,刘××从小就跟别的孩子不同,哺乳期中,刘××竟然不会吃奶,别的孩子能说话的时候,他却迟迟不会发音,长大一点的时候,叔叔阿姨给他买的玩具他总是自己把它排成一排,帮他收拾之后,他会有强烈的情绪反应,晚上看电视总是一会打开,一会关掉,尤其是大小便的训练,到了四岁才完成。刘××对某些特别声音表现出一种恐惧感,比如吸尘器、理发电动推剪、引擎启动声等等,刘××的父母文化水平并不高,认为无非就是孩子发育晚而已,也就没放在心上。
  经过他父母的描述,我马上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我建议他的父母带刘××去医院检查一下,周末刘××的父母带着刘××去医院做了全面检查,确诊为自闭症,这个结果对于刘××一家来说,如晴天霹靂,刘××的父母带着他去参加复建治疗班,帮助刘××进行语言和肌肉训练,我经过长时间的资料查阅,建议控制刘××的饮食习惯,刘××对面筋特别过敏,所以我建议刘××吃饭的时候,所有含面粉的食物都不能吃,洋葱、辣椒等调味品也不能吃,多让他吃青菜等有机蔬菜。
  在学校中,我尽量使课堂充满欢乐的氛围,音乐是有效的疗伤药剂,时刻关注刘××的举动,下课的时候经常跟他聊聊天,让他保持愉悦的心情;课堂上经常舉办一些才艺表演,鼓励刘××上台表演,提升他的自信心,经常跟他的父母进行沟通,掌握刘××的治疗进展。
  现在刘××的自闭症已经得到缓解,在学校,我们这些教师也会给予他更多的关怀,学校和家庭组成“家园结合”的联盟,给这种特殊的人群提供更多的关心,把特殊的关心给学生、把特别的爱给学生,愿学生能带着自信的微笑沐浴在明媚的阳光之中。
其他文献
学困生是指智力水平正常且没有感官障碍,但由于生理、心理、行为、环境和教育等原因,致使他们出现知识断层,以致学习成绩达不到课程标准规定的基本要求,明显低于同龄学生,必须经过有针对性的教育进行补救的学生。我们发现“学困生”的表现一般是学习目标不明确,动力不够,较为懒散。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习动力,使他们从被动的痛苦学习变成主动的快乐学习,我愿意把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跟大家分享一下:  一、教
摘 要:在数学中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是两种相对的思维,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也着重强调“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鉴于小学生年龄小、经验少、趋于直观、轻于逻辑的特点,在教学上可以通过直观教学、数形结合、动手实践、生活体验、媒体演示等方法寻求两种思维的平衡点和和谐点,让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实现有机结合,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培养空间观念,提升数学思维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形象思维;抽象
摘 要:对初中学生而言,初中阶段的英语学习是为将来高中阶段的英语学习打基础。而初中阶段的英语课堂教学又是影响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因素之一。分析了初中英语教学的现状,针对如何提高初中英语教学效率的问题进行了研究,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几点关于提高初中英语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学习兴趣;初中英语;教学效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时,兴趣也是学生在学习路上最好的引导者。对于初中生而言,兴趣是带动其学习英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词语是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基础,我们切不可忽视其存在价值。平时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仅仅停留在死记硬背上,不能灵活运用。因此,很多学生在说话、写作时,出现词不达意、无话可说的现象。我个人认为,词语教学关系到学生的语言发展,应让它始终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只有在具体可感的语境中,才能更轻松地理解词语,进而灵活运用。  一、联系上下文,巧解词语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是最常用
【案例简介】  初次接触韩燕(化名)同学是在2013年9月6日我院2013级新生报到的第三天,她是从我院公共教学部文秘专业转到我系的一名新生。今天也是我院新生开学典礼的第一天,刚见到她,我傻眼了……韩燕同学“走”路的方式竟然是“企鹅型”的。原来该生是属于身体残疾且家庭经济困难的“双困生”。通过与家长深入了解,该生所在村是宁德一个贫困村,因小时候发高烧未及时救治导致双腿畸形,“走”起路来双脚平行,一
摘 要:做一个缓慢而优雅的班主任,重要的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情感规律。实施保障是要有一支强有力的班干部队伍,要有一套可行的班級管理制度和评价机制。  关键词:班主任;自主管理;评价体系  众所周知,做老师难,做班主任难,做一个让学生满意让自己舒心的班主任更难。工作多年,笔者也时常被这一工作困扰着。做过班主任的人都深有体会。要想摆脱困境,解放自己,就得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动起来,参与班级
摘 要:分析了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以及具体的应用,让学生能够愉快地进行学习,掌握体育知识和技术,锻炼学生的体魄,为文化知识学习打好基础。  关键词:寓教于乐;体育游戏;小学体育教学;作用;应用  小学体育教学是小学教学中一项非常基础和重要的内容,是体育学习的基础,为小学生日后的体育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就需要保证小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利用小学生多动、爱玩的特点,在教学中使用体育游戏的形式
摘 要:基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身心发展规律,契合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在践行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下,探寻知识与能力的形成过程,从引导活动感悟、实施游戏互动、合作探寻规律、展开应用实践这几个步骤出发,探讨了小学五年级下册“找规律”的教学过程。  关键词:小学数学;五年级;因材施教;教学过程  苏教版上下五年级数学教材都设置了“找规律”章节内容,下册是上册的延伸与拓展。为更好地学习下册“找规律”内容,也为了
摘 要:当前,伴随着对于学前教育的普遍重视,启蒙教育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度。结合所教的中班幼儿的情况来看,中班阶段的幼儿已经开始逐渐适应幼儿园的一日生活。我园以经典品读作为学校的教学特色,特别是古诗教学,由于古诗本身朗朗上口,学生反复诵读都不会觉得枯燥乏味,而在古诗教学中,又能渗透对幼儿的德育方面的教学和引导。以中班幼儿作为研究对象,针对中班幼儿的古诗教学从四个方面开展全面的探索和研究:重视古诗教
摘 要:数学课程作为一门逻辑性较强的科目,也是学生必学的课程之一,对学生日后的学习发展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因此,教师需要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充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主要以人教版数学一、二年级教材为例,对提升随迁子女的逻辑思维能力策略进行重点分析。  关键词:随迁子女;逻辑思维能力;教学素养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學活动中,教师需要为学生制定一份具备针对性逻辑思维训练的培养计划,有意识、有目的地对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