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动力起源于兴趣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qir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初中学生而言,初中阶段的英语学习是为将来高中阶段的英语学习打基础。而初中阶段的英语课堂教学又是影响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因素之一。分析了初中英语教学的现状,针对如何提高初中英语教学效率的问题进行了研究,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几点关于提高初中英语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学习兴趣;初中英语;教学效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时,兴趣也是学生在学习路上最好的引导者。对于初中生而言,兴趣是带动其学习英语的最佳方式之一。对于初中英语教学而言,要想提高教学效率,就必须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角度出发,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来提高初中英语教学效率。
  一、初中英语教学现状
  1.仍然沿用传统教学模式
  目前,初中英语教学仍然沿用传统教学模式。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英语教学,其教学重点往往放在英语语法形态及其结构上,忽略了英语听力部分,也不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和使用英语进行沟通交际的能力。
  2.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不高
  英语作为一门国际通用语言,理应受到重视,但许多初中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并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学生缺乏学习英语的兴趣;另一方面,学生认为学习英语很困难。由于这两方面的原因,导致初中生学习英语的热情不高,缺乏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提高初中英语教学的策略
  1.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良好的教学环境是开展初中英语教学的基础和前提,因而,教师要注意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举例来说,教师可以通过播放英文歌曲、组织学生观看英文影片等方式,创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还可以鼓励学生课下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通过不同的方式和途径,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
  2.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因为不同的教学方法能够给学生带来不同的学习体验,也能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因而,教师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英语教学。举例来说,在学习Why do you like koalas?这一课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场关于动物话题的讨论,让学生说出自己最喜欢的一种动物,并用英语说明理由。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口语和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另外,教师可以多组织课堂口语练习活动来丰富初中英语课堂。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练习,自主创造练习口语的语境,用所学英语知识进行口语练习,强化学生的课堂参与感,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3.引导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意识能够指导人的行为,明确的学习动机能够指导学生更好地进行英语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动机,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动机,会更加自主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继而调动其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举例来说,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针对英语学习问题可以多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想法,引导和帮助他们树立明确的学习动机,此外,根据学生的反馈意见,制定相应的英语教学计划,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对于能较好学习英语的学生,予以表扬,鼓励他们再接再厉;对于英语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加以科学指导和适当鼓励,帮助学生寻找学习英语的有效方法,继而促使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
  4.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外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英语教学应当灵活、开放,所以,初中英语教学活动不应当只局限于课堂,还应走出课堂,走向课外。开展英语课外活动有助于激发和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因而,教师可以多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外活动,通过这种方式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帮助学生科学合理地安排课余时间,让学生的课余时间更充实。最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英语知识的积累。举例来说,在学习What’s the best radio station?这一课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best radio station做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写一个简单的英语报告,在课堂上用英文表述出来。通过组织这样的活动,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的开展,是对课堂教学活动的一种延伸,能够促进学生形成英语开放思维,让学生发现学习英语的乐趣,让学生产生英语学习的兴趣。
  综上所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初中英语教学效率的前提,因而要通过不同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继而提高初中英语教学效率。笔者针对如何提高初中英语教学的问题提出几点对策,具体包含以下几方面:首先,创造良好的英语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其次,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再次,引导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后,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外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希望笔者文中所述,能对教师实际教学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郭舒宏.浅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初中英语教学效率[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4(12):173-174.
  [2]王江敏.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学周刊,2013(7):64-65.
  [3]杜兰芹.浅谈构建初中英语高效课堂教学的策略[J].文理导航:上旬,2012(5):31.
  编辑 张珍珍
其他文献
经典,是先贤者赠予我们的隐形翅膀。而只有在人生的初始阶段接受经典的熏习,才有将来的羽翼丰满。“书到今生读已迟”是古人的追悔,何尝不是对后人的警示呢?我认为自己可以在语文教学中有效地将国学教育渗透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因为语文本来就是与国学密切相关的一门学科,而小学这个特殊时期更是一个建立国学基础的一个黄金时期,纵观古代的大儒和近代的几位大学者,他们都是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触到了国学经典的熏陶,打下了良
摘 要:21世纪,以计算机和网络通信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信息社会为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是语文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新时代教学的要求,也是提高语文课堂实效性的重要途径。那么,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目标是什么?在语文教学中应通过什么途径有效地使用信息技术,使信息技术成为教与学的有效工具,以实现语文教学的最优化呢?整合有什么优势?主要从整合的目标、途径
摘 要:食堂管理工作是属于小学学校管理的重要管理工作之一,也是学生和家长关注的热点,该工作不仅会对学生的吃饭问题造成影响,还会干扰到学生的日常生活,甚至还会对整个学校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对此,以分析小学食堂管理现况为切入点,列出了当前小学食堂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且针对这些不足提出了应对举措。  关键词:食堂管理;小学;食品安全  小学食堂管理工作做得好与坏,其会直接影响到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
摘 要:积木是由各种形状各异、大小不同以及颜色迥异的基本几何体组成的。幼儿可以发挥想象力用积木拼出各种小动物,幼儿可以运用创造力用积木搭出城堡等各种建筑物……由此来看,积木游戏可以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培养幼儿的创造力。除此之外,积木游戏对幼儿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将理论联系实际简单论述积木游戏与幼儿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关系。  关键词:积木游戏;幼儿;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关系  
摘 要:在日常的环境中自然而然表现出来的行为和动作,就是人们的习惯。好的行为和习惯,有利于养成良好的性格,甚至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可以说,良好的习惯能够给予人们正确的引导,使其终生受益。培养良好的习惯对于幼儿的成长至关重要,每一位幼儿教育工作者应该高度重视、认真对待,一定要帮助孩子从小就养成良好的习惯。结合相关的工作体验,立足于当前幼儿教育实际,从多方面对于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为
书法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历史悠久,它伴随着中华文明的发展而不断传承创新。从甲骨文、金文演变而为大篆、小篆、隶书,到东汉、魏、晋时期,草书、楷书、行书,诸体基本定型,书法艺术一直散发着古老艺术的魅力。它能陶冶人的性情,给人以美的享受,被一代又一代人们所喜爱。走进《兰亭序》是我校书法教学自编内容。曾荣获江阴市、无锡市小学教师书法课堂教学比赛一等奖,两次的教学比赛,在教学设计上各有特点:  初次教学:  
摘 要:对于小学生来说,解构数学知识,梳理知识结构,并且利用环境,在同学的帮助和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学习,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途径。立足于这三个要素,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设计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解构;建构  在学习理论中,解构、结构和建构是其中的三大支柱。而在实践形态下,这三个学习理论既可以是独立存在的,又能够相互结合,构成一种采集多种资源和实行多元互动的高效学习模式。因此
摘 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园组织活动时,可以经常打破班级的界限,让幼儿有更多机会参与不同群体活动。”为此幼儿园特意开展户外大型混班游戏活动,但在实施过程中,发现孩子在换区域时出现了这样的现象:不善换区,对开始下一区域游戏彷徨无措。频繁换区,对每一区域浅尝辄止。不爱换区,自始至终在同一区域反复游戏。  关键词:大班;混班;体育游戏;自主换区  一、幼儿混班游戏活动现状  混
学困生是指智力水平正常且没有感官障碍,但由于生理、心理、行为、环境和教育等原因,致使他们出现知识断层,以致学习成绩达不到课程标准规定的基本要求,明显低于同龄学生,必须经过有针对性的教育进行补救的学生。我们发现“学困生”的表现一般是学习目标不明确,动力不够,较为懒散。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习动力,使他们从被动的痛苦学习变成主动的快乐学习,我愿意把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跟大家分享一下:  一、教
摘 要:在数学中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是两种相对的思维,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也着重强调“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鉴于小学生年龄小、经验少、趋于直观、轻于逻辑的特点,在教学上可以通过直观教学、数形结合、动手实践、生活体验、媒体演示等方法寻求两种思维的平衡点和和谐点,让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实现有机结合,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培养空间观念,提升数学思维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形象思维;抽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