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词语教学灵动起来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wan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词语是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基础,我们切不可忽视其存在价值。平时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仅仅停留在死记硬背上,不能灵活运用。因此,很多学生在说话、写作时,出现词不达意、无话可说的现象。我个人认为,词语教学关系到学生的语言发展,应让它始终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只有在具体可感的语境中,才能更轻松地理解词语,进而灵活运用。
  一、联系上下文,巧解词语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是最常用的方法。因为汉语中的词语有很多是一词多义的,而理解词语又是为理解课文服务的,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词语的具体意思。
  1.结合上下文,感知词语意。某些课文中的词语在出现时,前后文已经形象地给出了词语意,理解这些词语时,教师要放手让学生思考。如,《石头书》一文中的“刨根问底”,它既是本课的重点,又是难点,贯穿于整篇课文中。它的解决可以借助书中的六个问句。于是我让孩子朗读全文,圈画出书中的六个问句,让学生明白把不懂的事问个明白,这就是“刨根问底”,再补充几个“刨根问底”的近义词“打破沙锅问到底、寻根究底、追根问底”。这样通过阅读前后文中的词句,可以直接理解词语。
  2.结合段落中语句间关系,领悟词语意。对于一些比较抽象概括的词语,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引导学生读懂前后句子,深入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理解词语。如,在教学《庐山的云雾》中“瞬息万变”一词时,先要弄清这段是按总分的构段方式写的,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是本段中心句。再让学生联系下文:“眼前的云雾,刚刚还是随风飘荡的一缕轻烟,转眼间就变成了一泻千里的九天银河;明明是一匹四蹄生风的白马,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它又变成了漂浮在北冰洋上的一座冰山……”学生从下文的时间词以及文中的省略号,就能很好地理解什么是“瞬息万变”了。
  3.结合故事情节的发展,深化词语意。这种方法多用于叙事性的文章中,学生对故事情节的发展关注度特别高,有强烈的阅读期待和求知欲望。此时教师应把握时机,利用故事发展情节来引导学生理解词语。如,《九色鹿》一文中的“见利忘义、背信弃义、恩将仇报”等词,学生轻易就能发现都是用来形容文中调达的,都是贬义词形容人的坏品质的,让学生带着对调达这一人物形象的感受读读这些词,相信他们都能把自己的情感表现出来,读得声情并茂。这也就达到了理解词语的目的。
  二、换词比较,妙用词语
  “换词比较”就是教师引导学生把难理解或要细细品味的词语换成另一个词,通过这样的方法来加深学生对词语的理解。所以,换词比较来理解词语也是词语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方法。
  如,《掌声》文中“骤然”一词,我们就需要让学生反复朗读那段话,想一想,能不能给“骤然”换个近义词,学生自然而然会想到“突然”“忽然”。接着再来比较、品味,可以感受到“骤然”的程度之深是其他两个词语无法企及的,这样学生便可以体会到作者独具匠心的用词,学到作者语言文字的运用技巧,领悟到文章的精髓所在。
  三、创设情境,想象解词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积极地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在体验中达到正确理解和运用词语的效果。
  如,学习《蜗牛的奖杯》理解“遥遥领先”一词时,由于词语本身字面意思较抽象,不易被学生理解。于是我适时给学生创设了一个飞行比赛的情境,先让学生点明飞行比赛的人物,然后将这几种小昆虫的图片逐一出示,再让学生上台将图贴于黑板上重现一下当时的比赛场景,这样学生的兴趣马上被激发了,思维也就更活跃了,该怎么贴呢?经过多次反馈,最后学生把蜗牛贴在了最最前面。至此,“遥遥领先”一词已存在于学生深深的脑海里。
  孩子真的是天生的想象家,所以借助有效的情境创设可以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生活体验,这样对词语的理解便可更深刻、更灵动。
  四、联系生活,活用词语
  词语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我们可以借助生活来更好地理解它,进而理解文章的情感。课文中经常有学生陌生的词语,对于它们的理解学生存在一定的困难。此时,如果教师能有技巧地将生活与词语联系起来,学生也能将知识转化形成自己的理解,懂得词语的意思。
  如,《荷花》中“挨挨挤挤”一词,教师可追问,你在何时何地见过“挨挨挤挤”的状况?学生就能说到平时生活中拥挤的地方:商场打折时、高峰期的公交车里,待思维扩散后,便可具体说说这些地方拥挤的现象,使学生明白人挨人、人挤人就是“挨挨挤挤”。荷花池里的荷叶“挨挨挤挤”,就是告诉我们荷叶长得很多,很旺盛。通过联系生活,学生深刻理解了这个词,相信日后活用这个词肯定不成问题了。
  理解词语的方法很多,但万变不离其宗,那就是为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服务。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寻求适合学生的各种方法,使我的词语教学更为灵动,更易于被学生接受与运用。
  参考文献:
  唐少华.例谈小学中年段词语教学的方法:以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白鹅》教学为例[J].基础教育研究,2010(23).
  ?誗编辑 谢尾合
其他文献
摘 要:21世纪,以计算机和网络通信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信息社会为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是语文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新时代教学的要求,也是提高语文课堂实效性的重要途径。那么,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目标是什么?在语文教学中应通过什么途径有效地使用信息技术,使信息技术成为教与学的有效工具,以实现语文教学的最优化呢?整合有什么优势?主要从整合的目标、途径
摘 要:食堂管理工作是属于小学学校管理的重要管理工作之一,也是学生和家长关注的热点,该工作不仅会对学生的吃饭问题造成影响,还会干扰到学生的日常生活,甚至还会对整个学校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对此,以分析小学食堂管理现况为切入点,列出了当前小学食堂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且针对这些不足提出了应对举措。  关键词:食堂管理;小学;食品安全  小学食堂管理工作做得好与坏,其会直接影响到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
摘 要:积木是由各种形状各异、大小不同以及颜色迥异的基本几何体组成的。幼儿可以发挥想象力用积木拼出各种小动物,幼儿可以运用创造力用积木搭出城堡等各种建筑物……由此来看,积木游戏可以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培养幼儿的创造力。除此之外,积木游戏对幼儿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将理论联系实际简单论述积木游戏与幼儿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关系。  关键词:积木游戏;幼儿;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关系  
摘 要:在日常的环境中自然而然表现出来的行为和动作,就是人们的习惯。好的行为和习惯,有利于养成良好的性格,甚至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可以说,良好的习惯能够给予人们正确的引导,使其终生受益。培养良好的习惯对于幼儿的成长至关重要,每一位幼儿教育工作者应该高度重视、认真对待,一定要帮助孩子从小就养成良好的习惯。结合相关的工作体验,立足于当前幼儿教育实际,从多方面对于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为
书法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历史悠久,它伴随着中华文明的发展而不断传承创新。从甲骨文、金文演变而为大篆、小篆、隶书,到东汉、魏、晋时期,草书、楷书、行书,诸体基本定型,书法艺术一直散发着古老艺术的魅力。它能陶冶人的性情,给人以美的享受,被一代又一代人们所喜爱。走进《兰亭序》是我校书法教学自编内容。曾荣获江阴市、无锡市小学教师书法课堂教学比赛一等奖,两次的教学比赛,在教学设计上各有特点:  初次教学:  
摘 要:对于小学生来说,解构数学知识,梳理知识结构,并且利用环境,在同学的帮助和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学习,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途径。立足于这三个要素,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设计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解构;建构  在学习理论中,解构、结构和建构是其中的三大支柱。而在实践形态下,这三个学习理论既可以是独立存在的,又能够相互结合,构成一种采集多种资源和实行多元互动的高效学习模式。因此
摘 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园组织活动时,可以经常打破班级的界限,让幼儿有更多机会参与不同群体活动。”为此幼儿园特意开展户外大型混班游戏活动,但在实施过程中,发现孩子在换区域时出现了这样的现象:不善换区,对开始下一区域游戏彷徨无措。频繁换区,对每一区域浅尝辄止。不爱换区,自始至终在同一区域反复游戏。  关键词:大班;混班;体育游戏;自主换区  一、幼儿混班游戏活动现状  混
学困生是指智力水平正常且没有感官障碍,但由于生理、心理、行为、环境和教育等原因,致使他们出现知识断层,以致学习成绩达不到课程标准规定的基本要求,明显低于同龄学生,必须经过有针对性的教育进行补救的学生。我们发现“学困生”的表现一般是学习目标不明确,动力不够,较为懒散。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习动力,使他们从被动的痛苦学习变成主动的快乐学习,我愿意把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跟大家分享一下:  一、教
摘 要:在数学中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是两种相对的思维,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也着重强调“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鉴于小学生年龄小、经验少、趋于直观、轻于逻辑的特点,在教学上可以通过直观教学、数形结合、动手实践、生活体验、媒体演示等方法寻求两种思维的平衡点和和谐点,让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实现有机结合,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培养空间观念,提升数学思维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形象思维;抽象
摘 要:对初中学生而言,初中阶段的英语学习是为将来高中阶段的英语学习打基础。而初中阶段的英语课堂教学又是影响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因素之一。分析了初中英语教学的现状,针对如何提高初中英语教学效率的问题进行了研究,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几点关于提高初中英语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学习兴趣;初中英语;教学效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时,兴趣也是学生在学习路上最好的引导者。对于初中生而言,兴趣是带动其学习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