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语文卓越课堂阅读氛围的几点思考

来源 :快乐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ypk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针对城乡结合小学存在的问题及其语文阅读课堂教学出现的几种问题,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提出了几点营造卓越课堂阅读氛围的建议。
  【关键词】农村小学 语文 课堂 阅读氛围
  新课程是一场以教育价值观转换为特征的教育改革,其核心理念为“ 以学生发展为本” ,“ 师生在教育中共同成长” 。在新课程下我国小学语文教育, 是最基础的教育,它不仅仅要培养学生正确地运用文字以及掌握文字,而且还要通过文字这个工具,为后续的学习与各项门科打下坚实的基础。而这一切的目标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教学氛围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基础。因此,在新一轮课改的时候,教师就应该用新理念去营造良好的语文课堂阅读氛围。下面就如何营造农村小学语文卓越课堂阅读氛围,提出了几点浅薄的思考。
  一、目前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目前城乡结合学校小学生总体呈现为“两差”、“一欠缺”的现状。“两差”表现为行为习惯差,如垃圾乱扔乱丢,把粗话挂在嘴上,经常性地打架斗殴;其次是学习习惯差,缺乏学习自觉性,上课没有认真听课、认真思考、认真做的良好习惯。“一欠缺”是指思想意识欠淳朴,如城市和农村的孩子相互歧视等。由于城乡结合学校的家长文化底蕴不够,只是重视物质,忽略了从精神上关心教育孩子,他们的教育简单粗暴,打骂孩子是普遍现象。此外,有的家长双双长年在外打工,造成了严重的留守儿童问题,令学生学习的毅力不够,学习习惯不好。还有,在课堂中,师生的交流比较肤浅,停留在表面上,往往是教师提出一个问题,然后指名回答,这样的交流不够全面,不够深入。而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忽视对学生阅读兴趣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二、营造良好的农村小学语文卓越课堂阅读氛围对策
  1.尊重学生,因材施教。构建卓越的课堂的主体是学生,只有教师尊重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融洽的课堂氛围,因材施教,针对农村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课堂上放下架子与小学生交流,营造一种平等、民主、宽松、和谐的语文课堂教学氛围。由于是城乡结合学校,学生的文化基础和素养具有一定的差异,教师更应该做的不歧视、不打击、不挖苦,帮助有些小学生克服自卑的心理,令他们建立起能学好语文的自信心。对那些综合素质较差的学生,适当地降低难度,对他们要少批评多鼓励,使他们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树立起坚强的自信心,并建立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然后再慢慢提高要求,一步一步来,最终完成教学任务。
  2.精心设计备课。部分教师不注重语文素养的提高,照本讲解。教师在课堂上引导不够,对教学的重难点是自已讲出来,叫学生读读就算了。要想打造卓越的语文课堂阅读氛围,在课前,教师得先和课本对话,即钻研好教材。只有把教材把握好了,才能和学生交流。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备课,只有教师本人深入解读文本,才能令教学设计多样化、创新化、个性化,才能调动小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激情,为学生提供生动活泼的有用知识,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备课时,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基础技能和认知发展水平,明确课前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要求, 以及思想教育和一般发展的要求, 树立整体观,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深入钻研教材,找出学习内容重知识和技能的关系,力求设计一个全面、明确、具体、适度的可操作的教学目标。
  3.引导学生创新地体验性朗读。语文阅读教学要根植于情感,朗读是加深学生情感体验的最好方法。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要实现新课程的目标,主要是通过在课堂教学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因此,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抓住导入环节,巧设悬念,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其入境,活跃学生的思维, 使学生产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的心理, 进行主动的学习。其次,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让学生展开想象. 谈谈所见、所想所感, 并尽量图文并茂。而饱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及人文精神,这些都必须经过学生反复朗读、吟诵、想像才能理解和感受,从而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所以,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为孩子们的情感发展创设情景,尊重并鼓励他们独特的阅读感受,挖掘情感因素,升华情感体验,引导他们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
  4.增强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合作学习打破了传统教学中老师“一言堂”,学生以“个体学习”为主的学习模式。在课堂上开展合作学习,能够大大地促进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情感交流,并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的发展,此外,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品质,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更有助于学生心理和人格的健康成长。如:在分组后,教师要求学生先找到自已喜欢的自然段,多读几遍,然后小组内相互交流,相互评价。“老师觉得这种学习方法不错的,其他小组的同学,你们也可以像他们这样做。”这样,教师就巧妙地将合作方法和注意事项交给学生。
  总之,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教学氛围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基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朝着培养学生具有感受、欣赏、理解和评价等综合能力这个目标而努力。因此,教师应精心备课,尊重学生,因材施教,善于引导学生创新地体验性朗读,增强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用新理念去营造良好的语文课堂阅读氛围。
  (作者单位:重庆市永川区大南小学校)
  编辑/张俊英
其他文献
基于Microsoft Windows应用程序,当窗口内容不断被刷新时总是会产生闪烁现象。特别针对立体图像对窗口显示,要求在屏幕回扫周期内完成窗口图像的切换刷新,必须避免闪烁现象的
根据2个城市的航运时刻表,通过相应的程序计算出飞机在各机场停留的最短时间,完成每个航运时刻表最少使用的飞机架数与某架飞机完成一个飞行周期所需要的天数.给出4个例题的
新课程下的作业是语言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不仅是巩固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作业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作业理应被纳入自主学习的范围,与课堂教学一起加以调整和改革,引入新的作业内容和作业形式,创造新的作业设计理念,使作业成为学生自我发现、自我学习、自我探究、自我提升,自我评价以及师生、生生良性互动的过程。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下,作业设计、作业布置、存在不考虑学生的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同时首次提出了小学生在小学阶段,阅读超过145万字的标
研究了SNMP及其相关协议,讨论了协议实现的方案,并以以太网相连的工作站为开发平台,实现了网络管理软件,完成了SNMP规定的基本功能.
【摘要】化学实验是学生获取知识,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是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科学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化学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通过实验,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肃认真的化学学习作风。  【关键词】创新意识 探究过程 实验效果 绿色化学  初中化学是学生学习的启蒙阶段,而实验教学可以为学生的启蒙学习提供直接的感性认识,因此充分发挥实验在化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