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英语教学强调以听说训练为主,兼顾读写,重点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和初步的交际能力。也就是说,英语学习必须要有听、说、读、写训练。
一、要让学生“会听”
学习英语是从“听”起步的。 在小学阶段,“ 听说领先,读写跟上”,是学习英语一条基本原则,因为没有听, 就没有说,用英语交流也就无从谈起。因此,英语听力对学习英语十分重要。
1、教师要训练学生静心听的习惯。
我们都知道,小学生爱模仿,但缺乏自控能力。课堂上,常有学生一听教师示范发音,就急于开口模仿,轻声跟讲,结果导致自身发音欠准,而且还影响了他人听音。因此,在英语起始教学阶段,教师就要训练学生静心听。比如:在教学“苹果(apple)”一词时,先让学生静下心来猜想发音会是怎样的,教师先示范发音。学生边听教师发音,边看教师嘴形,做到看明、听清,再模仿。
2、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更多听的机会;
教师教单词、句子时泛读两遍后,可以采用竞赛、抢答等方式,培养学生仔细听、认真听、快速反应的好习惯。此外,教学中教师的语速应该由慢到快,讲授新知识时,教师要放慢语速,练习中则可以加快语速,使学生听力反应速度不断得到提高。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小学生的年龄特证,精心设计活动、游戏,伴随夸张的动作、表情帮助学生理解,保持听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听力。如: 在教学三年级有关颜色的词语时可以编“色盲”的故事让学生猜。
3、教师要利用各种手段培养学生听的能力。
如:英语歌曲、电影和英语学习软件等。教师可以选择适合学生年龄阶段和实际情况的听力材料,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使学生多接触地道的英语发音,不断提高听力水平。还可以听单词找图片或者是听对话找图片,根据听到的内容给图片排序等等。
二、要让学生“敢说”
要做到人人大胆开口说英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学生因各人的气质、性格不同,参与开口讲英语的程度也不同。教师在教学中要特别关注那些存在怕说、缺乏自信心的学生。教师要帮助这些学生克服思想和心理障碍,要多给予鼓励和表扬,让他们在口语训练中有所得,感受到成功和欢乐,以增强其说英语的自信心,激起其说英语的内心欲望。可以采用以下手段:
1、模仿说:
说英语对于低年级小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尝试说英语的时候,要遵循低年级小学生的学习规律,循序渐进,不能任意拔高,增加学生说的恐惧感。模仿是说的起点,教师应重视学生的模仿。通过大量的模仿,使学生的舌头不再僵硬,语调不再别扭。
2、反复说:
操练和模仿是不同的。操练是相似内容的变化练习、变式练习,使学生熟悉掌握。如:师说单词red、red 红色; 生说红色、红色 red ; 或者是师说red 红色red ;生说红色 red 红色,形式多样可随意变化.同时,操练还包括情景对话。如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情景,鼓励学生进行表演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游戏说 :
游戏是学生最喜欢的活动,寓教于乐。不仅适合复习巩固旧知识,还可以扩大参与面,使每个学生都有练习的机会。例如师在课堂上教授新单词结束以后,可以用游戏来巩固练习所学单词。师读所学的单词,可以不按学的顺序说,但只做口型不发声,或小声的读,生看口型来说出单词或者是给听到的单词译出其汉语意思。
三、要让学生“乐读”
“读”对小学生来说,主要是指能正确地、响亮地、流利地朗读课文,语音、语调等基本正确。朗读英语有利于培养学生语音、语调、节奏、语感等。也有助于“说”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在教学上要采用生动、形象、活泼、多样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可以通过多种朗读的形式,提升学生的朗读兴趣。我常在请学生整体朗读前,让学生调整好自己的朗读坐姿,让学生拿出最棒的朗读风貌和朗读气势。给学生创造了这样的朗读气氛后,再加上老师在学生朗读过程中的监督、巡视和提醒,其朗读效果很不错。还可以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朗读活动。学生就会表现出对朗读的极大兴趣。例如:在班级中可设立“英语朗读明星”、“英语朗读进步星”等。较好的训练“读”这一基本功。
四、要让学生“愿写”
“写”对小学生来说,主要是指姿势、方法得当,大小写、笔顺、标点符号和格式正确。在学写字母时,教师就必须十分重视培养学生按照规范笔顺书写,在四线三格中位置正确。对此教师要运用“比较法”教学,及时指正。对于学生的课堂书写,老师可以走于学生中间,适时给出表扬,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并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这样整个班级的“书写氛围”将带动全班的良好的书写习惯的形成,使学生愿意去写。
总之,教师无论采用哪种教学方法,都要注意“精讲多练,以练为主,点到为止,注重运用”,让学生在练中有悟,在练中获得听、说、读、写等的语言运用能力,并建立起英语的语言习惯,提高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一、要让学生“会听”
学习英语是从“听”起步的。 在小学阶段,“ 听说领先,读写跟上”,是学习英语一条基本原则,因为没有听, 就没有说,用英语交流也就无从谈起。因此,英语听力对学习英语十分重要。
1、教师要训练学生静心听的习惯。
我们都知道,小学生爱模仿,但缺乏自控能力。课堂上,常有学生一听教师示范发音,就急于开口模仿,轻声跟讲,结果导致自身发音欠准,而且还影响了他人听音。因此,在英语起始教学阶段,教师就要训练学生静心听。比如:在教学“苹果(apple)”一词时,先让学生静下心来猜想发音会是怎样的,教师先示范发音。学生边听教师发音,边看教师嘴形,做到看明、听清,再模仿。
2、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更多听的机会;
教师教单词、句子时泛读两遍后,可以采用竞赛、抢答等方式,培养学生仔细听、认真听、快速反应的好习惯。此外,教学中教师的语速应该由慢到快,讲授新知识时,教师要放慢语速,练习中则可以加快语速,使学生听力反应速度不断得到提高。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小学生的年龄特证,精心设计活动、游戏,伴随夸张的动作、表情帮助学生理解,保持听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听力。如: 在教学三年级有关颜色的词语时可以编“色盲”的故事让学生猜。
3、教师要利用各种手段培养学生听的能力。
如:英语歌曲、电影和英语学习软件等。教师可以选择适合学生年龄阶段和实际情况的听力材料,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使学生多接触地道的英语发音,不断提高听力水平。还可以听单词找图片或者是听对话找图片,根据听到的内容给图片排序等等。
二、要让学生“敢说”
要做到人人大胆开口说英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学生因各人的气质、性格不同,参与开口讲英语的程度也不同。教师在教学中要特别关注那些存在怕说、缺乏自信心的学生。教师要帮助这些学生克服思想和心理障碍,要多给予鼓励和表扬,让他们在口语训练中有所得,感受到成功和欢乐,以增强其说英语的自信心,激起其说英语的内心欲望。可以采用以下手段:
1、模仿说:
说英语对于低年级小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尝试说英语的时候,要遵循低年级小学生的学习规律,循序渐进,不能任意拔高,增加学生说的恐惧感。模仿是说的起点,教师应重视学生的模仿。通过大量的模仿,使学生的舌头不再僵硬,语调不再别扭。
2、反复说:
操练和模仿是不同的。操练是相似内容的变化练习、变式练习,使学生熟悉掌握。如:师说单词red、red 红色; 生说红色、红色 red ; 或者是师说red 红色red ;生说红色 red 红色,形式多样可随意变化.同时,操练还包括情景对话。如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情景,鼓励学生进行表演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游戏说 :
游戏是学生最喜欢的活动,寓教于乐。不仅适合复习巩固旧知识,还可以扩大参与面,使每个学生都有练习的机会。例如师在课堂上教授新单词结束以后,可以用游戏来巩固练习所学单词。师读所学的单词,可以不按学的顺序说,但只做口型不发声,或小声的读,生看口型来说出单词或者是给听到的单词译出其汉语意思。
三、要让学生“乐读”
“读”对小学生来说,主要是指能正确地、响亮地、流利地朗读课文,语音、语调等基本正确。朗读英语有利于培养学生语音、语调、节奏、语感等。也有助于“说”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在教学上要采用生动、形象、活泼、多样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可以通过多种朗读的形式,提升学生的朗读兴趣。我常在请学生整体朗读前,让学生调整好自己的朗读坐姿,让学生拿出最棒的朗读风貌和朗读气势。给学生创造了这样的朗读气氛后,再加上老师在学生朗读过程中的监督、巡视和提醒,其朗读效果很不错。还可以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朗读活动。学生就会表现出对朗读的极大兴趣。例如:在班级中可设立“英语朗读明星”、“英语朗读进步星”等。较好的训练“读”这一基本功。
四、要让学生“愿写”
“写”对小学生来说,主要是指姿势、方法得当,大小写、笔顺、标点符号和格式正确。在学写字母时,教师就必须十分重视培养学生按照规范笔顺书写,在四线三格中位置正确。对此教师要运用“比较法”教学,及时指正。对于学生的课堂书写,老师可以走于学生中间,适时给出表扬,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并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这样整个班级的“书写氛围”将带动全班的良好的书写习惯的形成,使学生愿意去写。
总之,教师无论采用哪种教学方法,都要注意“精讲多练,以练为主,点到为止,注重运用”,让学生在练中有悟,在练中获得听、说、读、写等的语言运用能力,并建立起英语的语言习惯,提高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