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外泌体微小RNA-181-5p在胃癌外泌体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来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yangc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血清外泌体中微小RNA(miR)-181-5p的表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收集60例在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就诊于邢台人民医院普外科且前期未接受过任何治疗的胃癌患者术前术后血清标本,收集同期2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标本,分离血清外泌体,提取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血清外泌体miR-181-5p的相对表达量,通过t检验比较胃癌组与正常体检组之间,及胃癌患者术前术后外泌体miR-181-5p的表达差异。通过χ2检验比较血清外泌体miR-181-5p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通过Log-rank检验分析胃癌患者血清外泌体miR-181-5p表达与预后的关系。

结果

胃癌患者术前血清外泌体miR-181-5p表达量低于健康体检者(5.325±0.594比17.390±2.095,t=7.642,P<0.01)。胃癌患者术后血清外泌体miR-181-5p水平高于术前(8.993±0.696比5.325±0.594,t=4.010,P<0.01)。肿瘤患者血清外泌体miR-181-5p表达与肿瘤临床分期呈负相关,Ⅰ/Ⅱ期患者血清外泌体miR-181-5p术前表达量高于Ⅰ/Ⅱ期患者(6.977±0.871比3.672±0.699,t=2.959,P<0.01)。胃癌患者血清外泌体miR-181-5p高表达组总生存时间少于低表达组(35.23个月比44.68个月,χ2=4.286,P<0.05)。

结论

胃癌患者血清外泌体中miR-181-5p的表达显著降低,其表达量与肿瘤临床分期及预后呈负相关。

其他文献
目的本文旨在分析探讨合理有效的高校跨学科实体机构运行与管理机制。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研究国外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成熟的跨学科实体研究机构的运行与管理机制,为国内高校跨学科研究机构的良好运行及科学管理提出参考性意见与建议。结果国外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跨学科实体机构多具有人才组织形式灵活、科研平台共享机制充分以及与产业界密切合作的特点,有效促进了跨学科知识的产生、传播及转化的全过程与良性循环,驱动跨学科实
目的探讨饱和氢气生理盐水对幼鼠高氧所致肺损伤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幼年、雄性SD大鼠63只,2周龄,体重30~50 g,将其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高氧组(HO组,n=21),连续7 d吸入高浓度氧气并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5 ml;高氧并饱和氢气生理盐水干预组(HO+HRS组,n=21),连续7 d吸入高浓度氧气并腹腔注射饱和氢气生理盐水0.5 ml;空白对照组(C组,n=21),连续7 d吸入空
目的探讨Rab10在肝细胞肝癌转移中的作用,为晚期肝癌的治疗提供新靶点。方法利用美国癌症基因组图谱(Cancer Genome Atlas,TCGA)和基因表达汇编(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库分析Rab10在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表达及表达与肝癌患者的生存关系。Western Blot检测HCC-LM3细胞在正常培养条件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刺激下,干涉Rab10后上皮间质转化相关蛋白E-cadhe
目的探讨狐猴酪氨酸激酶-3(LMTK3)蛋白和AT丰富结合域1A(ARID1A)蛋白在甲状腺癌及腺瘤组织中的表达、以及两者与甲状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意义。方法收集2013年2月至2020年11月临沂市人民医院和临沂市中医医院手术治疗甲状腺肿瘤患者的组织标本109例,其中25例甲状腺瘤组织、84例甲状腺癌组织,另选择18例正常甲状腺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上述组织中LMTK3和AR
目的探讨糖类抗原199(CA199)和血小板计数(PLT)变化与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的关系。方法选择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收入90例AOSC患者,并选择我院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进行研究,观察两组入选者不同时期PLT、CA199水平,以及不同AOSC患者PLT、CA199水平,并分析PLT、CA199水平与AOSC患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入院时两组PLT、CA1
目的分析和探讨肺动脉瓣环指数(PAI)在法洛四联症(TOF)患儿环补片(transannular patch,TAP)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小儿心脏中心诊断TOF并行根治术的130例患儿,纳入本研究112例,排除18例。将其分为跨环补片组与非跨环补片组,测量肺动脉瓣环及主动脉瓣环等相关数值,计算每组PAI、肺动脉瓣Z值和主肺动脉Z值
先天性心脏病是最常见的出生缺陷之一,其结构性改变往往需要在其产后进行手术或非手术干预。有学者认为由于早期原发性的宫内心脏异常可能阻碍心脏的正常发育并导致不可逆的继发性结构改变,所以目前将对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侧重于产前诊断并进行胎儿期干预。自1984年第一次成功施行胎儿手术且随着胎儿心脏超声等诊断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将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提至胎儿期逐渐成为研究重点,本文将从特定类型先心病的胎儿宫内介入治
期刊
目的检测B细胞淋巴瘤-XL基因(bcl-XL)在甲状腺癌组织和甲状腺癌细胞系的表达,探讨其是否参与甲状腺癌细胞的凋亡抵抗。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IHC)检测2015年9月至2019年9月保存在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161例甲状腺癌组织中bcl-XL的表达水平,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其在5个甲状腺癌细胞株的蛋白表达。应用小分子bcl-XL抑制剂ABT-737处理甲状腺癌细胞
目的回顾分析全胸腹主动脉替换术中应用经股静脉至股动脉转流实施腹腔脏器灌注保护的经验。方法2016年9月至2020年8月,50例患者接受股静脉至股动脉转流体外循环辅助下全胸腹主动脉替换。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21~69岁,平均(40.5±12.4)岁。早期25例患者单纯应用部分体外循环技术,2019年11月起开始使用体外循环联合选择性腹腔脏器灌注技术,应用球囊导管经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灌注温血
目的探讨克尔斯滕大鼠肉瘤病毒致癌基因同源物(KRAS)突变亚型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D-L1)和2(PD-L2)的表达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甘肃省肿瘤医院收治的KRAS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95例,通过测序检测KRAS基因组序列,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免疫印迹检测PD-L1和PD-L2的表达。使用成簇的规则间隔的短回文重复基因编辑(CR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