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作文闪耀人文光彩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psl5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文化品味和文学涵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的。写作,作为一种高度综合的语文能力,它不仅能体现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展示学生内在丰富的精神世界和独特的个性特点,折射出作者的人生态度、价值取向、审美情趣、个性特征,它是学生作为“人”之个体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文字外化显现。“文学即人学”、“文品即人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要让作文教学闪耀出人文光彩。
  一.在作文教学中培养人文素养
  “千人一面、众口一词”、“千篇一律”是作文教学的悲哀。其实,生活处处皆素材,人生处处皆精彩。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而且,我们中华民族有着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温柔敦厚、勤劳勇敢、艰苦朴素、助人为乐等优秀品质是我们华夏儿女的特点。作为语文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深入生活,用爱去观察,用心去感悟和用脑去思索我们周边的点点滴滴,明辨真善美和假恶丑。教会学生由整体到部分的全面观察、捕捉事物特点的集中观察,由此及彼互相对照发现异同的比较观察等,从中准确认识事物,把握事物特征,发现事物变化规律。还要教会学生多角度、多侧面观察,如正面和侧面、纵向和横向、上位和下位、远视和近视、仰视和俯视等。并要求把观察的所得、所知、所感的各种细微特征及时记录、随时积累。相信在有了心灵的触动之后,真情也能流溢于学生的笔尖,让他们真正做到心口如一。培养学生这样一种人文素养和思索、创造、观察的能力,对于他们良好品质和性格的重塑非常重要。
  二.在经典阅读中吸收人文精华
  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言之无文,行而不远”,都道出了读万卷书对一个人尤其是正在攫取知识营养快速成长的学生的重要性,读什么书,怎么读,这些会影响学生的一生。笔者认为,学生要多古典文学,古典名著积淀了人类千百年来的精华,无论从谴词造句,布局谋篇,还是从修辞手法的运用,思想内容的表达等方面都达到了人们难以达到的高度。所以,语文教师应指导学生,多阅读那些包含人文精神的古典文学,从中吸取人文精华。于丹说:“古典其实是一种内涵,是一种包容,它以一种温柔之美给你一种永恒的力量。”在她讲《论语》时,她就说读完了《论语》,就知道人生的路要从容地走。确实,一部好书能指引一个人的一生。而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更应积极引导学生选择适合他们的经典名著,让他们乐于吸取其中的人文精华。
  三.在集体活动中体验人文精神
  任何一项集体活动,都包含着人文主义的光芒。让学生参加集体活动,一是锻炼了他们的集体意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懂得,通过参加集体活动,了解我们中华民族的风俗习惯以及养成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团结友爱的品德,形成发明创造的才智。为此,语文教师应积极组织开展语文课外活动,如采取诗歌朗诵、演讲比赛、自编小报刊、课外阅读成果展、社会调查、专题辩论等中学生喜爱的形式,同时结合学校、班级开展的各种德育活动、节日活动、社会实践等内容,指导学生积极参与,有意观察,强化体验,从中积累真情实感,体验活动中各种人际交往的真伪虚实、优劣美丑,观察活动过程中各种人物的言行举止、神态变化。在亲身经历的各种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
  四.在作文讲评中体现人文关怀
  从心理学上讲,人倾向于自我得到认可。对于学生,对他们进行表扬,作用非常大。对作文进行认真的讲评是对学生劳动成果的最好评价。为更好地鼓励学生写作,最好的讲评是以鼓励为主,批评为次。即使学生其他方面做得不够好,哪怕是只在谴词造句方面有一点进步,教师也应该给予肯定,不能一棍子打死。这样,学生才会懂得他的劳动没有白费,他对写作才会有信心,才会一步一个台阶地写出高水平的作文。
  总之,指导学生作文,应注重人文关怀,注重以生为本,注重在人文关怀中激发学生的灵感,培养学生的兴趣,点燃学生思想的火花,让学生形成好学多思的内化品质,最终让这些内化的涵养外化为学生作文中那些闪光的人文光彩。
  
  张兰兰,教师,现居广东肇庆。
其他文献
听了几位特级教师的课感触很多,收获也很多。特别是听着人大附中西山学校特级教师王君老师的展示课《我的叔叔于勒》,会让你忘了她的年龄,心中觉得充满激情,充满活力,充满快乐。  作为一篇经典小说,这篇课文且不说已经听过多少次,光自己上就已经上过好几轮,一直的上法就是像教参上分析的那样,把文章的重点定位在分析菲利普夫妇的性格和感受文章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上,通过分析菲利普夫妇的形象感受资本主义社会亲情的冷漠
心理学认为:习惯是人在一定的情境下自动地去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或倾向。它既是一种不用意志控制的定型的并自动完成的一系列动作,又是具有完成某种自动化动作的心理需要。在语文教育教学中,语文学习习惯是影响学生积极性和自觉性的重要因素。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终身受益,特别是在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今天,要深化语文教学改革,提高语文教育质量,就需要努力培养学生养
教师,作为人类文明的传承者,其自身的文明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育的成败。  2004年9月,我接任分流班班主任工作,学生是由高中培养班筛选后组成的,厌学、逃学、打架斗殴、赌博泡网吧等恶习无一不有,任课教师也有两个是聘任落选后重新上岗的,班主任工作难度很大。  一天,我正在备课时,一位任课老师气冲冲来到我面前,“啪”地一声扔下教本,向我嚷道:“胡老师,你们班课我不上了!一群什么东西!”我立刻意识
当今文坛散文以其独特的形式,在所有文学作品里占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所反映的问题大到人间大事,小到“我”之偶得。但不管怎样,每篇散文都会向读者表达一个思想主题。而读者特别是高中学生在把握散文的思想主题时却十分患难。许多有经验的学者已向广大读者介绍了多种方法。今天,我向大家推荐一种十分直观的方法:通过作品的中的重点语句来探索散文的主题。而这种语句必须与“我”(真实而独特的写作主体)密切相关,甚至能充分
所谓“动动宾宾”式,即一单句有几个动词带几个宾语的语言现象。(作单句结构分析时,动词下划“—”,宾语下划“﹏”)先看下面的三个句子:  1、只要我们善于团结、教育和依靠工人和农民,我国就一定会要出现一个普遍高涨的爱国增产运动。(《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第44页)  2、研究教学改革,要善于发现和总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教师们的教学经验。(宋仲鑫《新订中学教学语法释要》天津教育出版社)  3、在新形势下,
《学记》云:“君之教也,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它突出强调了对学生的开导及培养学生独立性的重要意义。教师要通过启发式教学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教学氛围充满活力和激情,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自己寻找规律,有发现,有创新。这一教学思想与我们今天大力倡导的素质教
现代社会要求现代人具有自由地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现行考试对学生的阅读能力的考查力度加强、分值加大,说明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突出地位。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关键在于使他们具有敏锐的思维能力、良好的思维品质,深广的思维空间。要达到这一目的,就要优化语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主动、积极地探究文本信息的习惯和能力。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造时机,唤醒、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同作者进行思维
创新是潮流,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其实我们的民族,我们的事业一直就在创新中前进着。现在人们把“创新”喊得响一点也是必要的。但是我们不能只是空喊创新,更不能一说创新就对原有的全盘否定,这样做是不妥帖的。以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为例,你不能一提创新就否定过去讲过的如何审题,如何立意,如何谋篇等等。作文写作行文基本规则、基本要素等,就像是理科的公式、定义一样,是解题必不可少的凭借依据。老师布置作文时所要求的“
在创办人民满意的理想教育过程中,校园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对提高师生员工的凝聚力,培养良好的校风,培育“四有”新人等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精神文化是目的,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是实现目的的途径和载体,在此笔者就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谈点肤浅的认识,并简要介绍一下本校所进行的实践。    一.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    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具体体现在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学
我们一群人  陆陆续续聚集到江边  在一个矶头上祭奠先人  平静的江面  浪头突然就涌起来了  过后舅舅说  当时他正在祭告舅母  我来看你了  就出现了浪头翻滚的场景  舅舅托她照顾  他的父亲母亲也就是我的外公外婆  他没有说  让舅母也照顾一下我的父亲  我一想也对头  父亲一辈子好闯荡  现在没有一块墓地需要他困守  他是逆流而上回了重庆老家  还是在大海上到处游荡  我想他都不会再守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