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农村初中物理教学质量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5322150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物理新课程理念提出,重视学生的经历和经验,确定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终生可持续发展,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在从事初中物理教学的实践过程中,笔者发现在农村中学学生物理成绩两极分化现象较为明显。虽然现在中学教师开始打破以“教材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与模式,优化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以达到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但这些手段只能是起外因的作用,笔者认为最终能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要使学生主动自觉地去学习、思考和实践也即是充分发挥内因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使学生对一节物理课感兴趣进而发展到对物理这一学科感兴趣,才能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在课堂教学中善于激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要对学习内容产生极大的兴趣,学习过程对他们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学生会越学越想学,越学越爱学。在教学中,把学生的需要与兴趣联系起来,从而激发学生内在驱动力,使学生在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笔者在农村初中物理教学中对学生激趣的做法是:
  一是要求学生留心现实生活中物理现象,从现象中感知物理意义。每个学生都带着自己的经验背景,带着自己独特的感受,来到课堂上进行交流。 在孩子们读幼儿园时,就听说过诸如“乌鸦喝水”、“猴子捞月亮”的故事,可就是不明白乌鸦为何就能喝上了水,猴子捞不着月亮。初中生已经有了很多生活经验,也有了很多他们想去了解的世界,想解开心中的谜团。学好物理,内因是他们的需要,我们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现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二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一种情境,把学生的听觉、视觉等一起调动进来,容易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而且节省时间,加大了课堂容量,提高了课堂效率。如在学习“重力”这一节课时,用幻灯片演示牛顿发现重力现象及自然界普遍存在的重力现象情景。由于比较形象生动地演示出苹果从树上落下,跳伞员在空中降落;河水从高处向低处流动这些画面,激起学生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三是趣味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把游戏引入课堂,寓教学于游戏中,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自学活动中掌握物理知识。这样更符合初中学生的天性,赋予物理以“生命”,让妙趣横生的“动感”物理进入课堂,能使学生以良好的情趣投入到学习中。
  二、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提问
  美国一位科学家认为:“解决问题的人,从智商和能力上看都不算好,他只能随着人家指点的路走。而能够提出问题的人,从智商和能力上看才算是有本事的人,他的知识和水平才算是好的。”再从心理角度方面看,认识结构认为,一个富有“提问”意识和能力的学生必须是一个在认识过程中掌握主动权的积极的信息加工者。在物理学中善于提问的学生通常是对物理学习过程比较投入。从“主体性教学”来讲,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及能力,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活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而学生的学习不能一味依赖教师,提出问题也不能只是教师向学生提问,更重要的学生要学会提问。所以在农村初中物理教学中,营造适合学生“提问”能力培养的民主氛围,鼓励学生大胆提问,能激发出学生主动学习的活力。例如:在“观察水的沸腾试验”的教学中,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提出了①插在水中的温度计为什么变大了一些?②加热一会儿杯壁怎么会有水珠出现?等问题。在继续观察试验中,不同的试验小组得出不同的结论,水的沸点有的是98℃,有的是100℃,有的是101℃时,教师又继续鼓励学生提问,学生又提出了是否与纸片有关?是不是温度有误差?还有的提出酒精灯的关系等一些问题。这样才有效地意识到,学生的思维是开阔的,活跃的。只要教师在教学中坚持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观念,就能激发和熏陶学生迸发出“提问”的潜力。
  三、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笔者认为,初中物理教学应十分注重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水平能力。以下是我对这方面的浅识。
  一是强化实验教学探索性,培养学生想象力。为了强化实验教学的探索性,要鼓励学生对实验中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进行预测和猜想,这样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是大有益处的,牛顿正是根据苹果落地现象猜想到,进而发现了万有引力。因此在实验教学中要让学生在预测和猜想基础上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实验器材,再用实验去验证,这样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有积极作用的。二是扩大实验教学自主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中学物理实验又是学生将来从事科学实验的起点。实验过程要给学生留有较充分的思维空间。充分发挥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在物理实验课的教学中,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独立工作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每次做实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弄懂实验原理,学会正确使用物理仪器,掌握计数、读数和处理实验结果的技巧,能够通过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结论三是着眼于做,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学习。物理实验教学作为一种基本活动形式,应当努力通过动手做的实践活动,突出实验教学的实践性。因而我们有必要想方设法将尝示实验扩展到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可以把演示实验通过改进、改组和改造等方法适合于学生自己去实验。
  由此而知,在物理教学中,教师无论是在教学的整体过程,还是在局部环节上,都应十分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要使刺激有新颖性,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新鲜感,从而为课堂教学实施和探究活动提供强有力的动力支点,使学生进入探索者的角色,真正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其他文献
【摘要】:中学地理教育在义务教育阶段碰到很多的困难,在广大的学校,特别是农村中学的地理教学,受到教育环境的制约和限制,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限制着地理教师和学生学习地理的发展,我们的师生素质和教学条件与新课标要求存在一定差距。因此,提高地理教学是一项长期而具有战略意义的工程。  【关键词】: 农村中学;地理教学;问题 ;思考  新课程改革要求地理课程转变教育观念,着眼现代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这对
本校是一所职业高中,生源较差,学生缺乏学习的动力.教材内容与容量对于职高班学生来说,难度过大,教师如果照本宣科,学生自然会感觉枯燥无味,产生厌学情绪. 如何提高职高班的教学成绩,是我们任课教师的职责所在,也是我们任课教师不可回避的一个难题。因此,能否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对于教师来讲,要提高教学成绩,首先应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赞可夫认为:“兴趣是开发智力的催化剂”,
初中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主的学科.做好物理实验教学,对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学生动手动脑能力极为重要。实验教学既是物理知识教学的基础,又是物理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主要渠道和有效手段。如何做好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呢?  一、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推动人认识活动行为的重要 动机。在课堂上如果学生怀有兴趣,便会抱着积极的态度、以愉快的心情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从而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新课程理念也倡导品德教学回归生活,强调以儿童现实生活为课程基础。在《品生.品社》教学中我们要特别关注儿童正在进行中的现实生活,做到有实效性、针对性。  一、将学生的现实生活引进课程资源。  教材不是教学的唯一资源,学生的生活世界、直接经验、感知体验都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实教学内容”和“拓展教学空间”的要求,也就
摘要:  小学是我们第一个走进的集体,第一个受教育的地方,我认为一个人能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思想品德,关键在于小学阶段的教育。这对学生一生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在承担教书同时,更应该做好育人工作。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我的理解为:德育教育是对学生思想道德、行为习惯、学习过程、情感态度的培养,并让学生为之应用于实践的过程。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责任;方法  教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