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基层党的建设是党的建设的基础,作为基层党建中的企业党组织,肩负着更加艰巨的历史任务。改革开放以来,企业党建工作确实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是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出现了一些不可避免的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如何增强企业员工的凝聚力,开创企业党建工作的新局面,是企业党组织面临的新课题。
【关键词】加强企业;党建工作;思考;对策
1.企业内、外环境对党建工作的影响和制约
改革开放以来,企业党的建设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理论方针的正确指导下,各级党委对企业党组织建设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结构调整,机制创新,企业党组织建设也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
国内、外环境对党建工作的影响是深刻的。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体制机制的改革完善,经营模式的创新多样,行业垄断的不断打破。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接受新观念、新思想,追求自身价值,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一个趋向,给党建工作尤其是企业党建工作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和制约。
1.1企业党的组织执政权威和作用有所减弱
权威是人类社会关系,社会秩序得以维系的必要机制。执政权威是政治体系中体现政党影响力的要素。从法理来源看,党的执政权威可以分为权力性权威和非权力性权威。权力性权威在党领导人民取得政权,成为执政党后,通过宪法加以确定,它具有强制性和法定约束力,这种权威对于执政党来说是必不可少的。非权力性权威主要依靠党的性质、宗旨、执政绩效、自身的先进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组织的坚强有力、党员干部的人格魅力等非权力性因素而形成的。表现为人民对党的自觉服从,即自觉的心理认同、支持与拥护,是党执政的社会心理基础。企业党组织尤其是现阶段非权力性权威有所减弱。
1.2企业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不够明显
从组织结构看,有的企业党组织机构不健全,特别是困难企业及半停产或停产企业情况比较严重。党委、支部、小组机构不健全、不完善。从组织生活看,有些企业不能按党章制度要求安排组织生活,有的企业负责人对过组织生活存在认识偏差,上级有要求时,随便安排一下活动,内容简单,没有活力,对付了事。由于组织机构不健全,组织生活不落实,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
1.3企业党务工作的地位作用有所弱化
企业经营管理法人治理模式,厂长、经理负责制的建立,有的企业领导认为,企业生产经营是中心,经济效益优先,企业发展是硬道理,忽视了党组织建设,党务工作被边缘化,作用弱化。一方面,有的党务工作者理论基础薄弱,业务能力较低,整体素质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开展工作时,解决问题的能力差;有的党务工作者不注重知识更新、观念更新,用老办法去解决新问题,结果是问题越积越多;另一方面,有的党务干部职责意识不强,对党建工作不重视,不召开党组织会议,不组织党员学习,组织生活制度不落实。
1.4企业党建文化与企业文化不相适应
企业文化建设应该在企业党组织的领导下进行。可部分企业的党建工作和企业文化工作没有很好同步进行,致使党建文化和企业文化脱节。党组织大力宣传的思想和文化与企业生产目标、企业管理关系和企业文化不能一起与时俱进,不能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思想保障作用,使企业本身和内部党组织亲密度和合作度越来越低,两者不能相互结合,相互促进。
2.增强企业员工的凝聚力的对策
2.1加强和完善党的组织机制建设
建立健全企业党组织是加强企业党的建设的前提条件,企业必须把党组织建设,特别是领导班子建设放在重要位置来抓,随着企业改革同步建立健全党的组织,根据企业规模、企业组织形式和工作需要,按着党章的规定和党员人数,配套建立健全企业各级党的组织(党委、支部、小组),理顺工作机构,明确工作职责和隶属关系,保证企业党组织建设随着行政体制改革同步到位。同时,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选拔熟悉党的建设工作理论,精通党建工作业务,热爱党务工作,懂得企业经营管理,有较高政治和业务素质的优秀党员干部,选配到企业领导班子中,担任主要领导之一,确立党委领导下的经理、书记负责制。加强企业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
2.2发挥企业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
企业党的建设,是企业深入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组织保证。一是,必须坚持党组织领导参与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保证党的路线、方針、政策在企业的贯彻执行。监督、支持积极参与行政领导实行科学民主决策,防止在重大问题上的决策失误。二是,完善企业党组织参与研究企业重大问题会议制度。坚持定期召开党组织会议制度,确保企业重大问题经党组织会议讨论研究决定;建立党组织领导人参加企业行政工作会议制度,发表意见建议,共同讨论决策;建立党政领导在研究重大问题前沟通交流制度,避免意见分歧,难以决议;建立重大问题决策前在党内通报制度,发动广大党员积极参与重大问题的讨论,以便带领职工共同实施决策。实现企业党组织对企业的发展服务保障和思想领导作用。
2.3发挥企业党组织凝聚人心的作用
企业党组织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一是,企业党组织必须注重发挥政治思想工作的优势,要通过行之有效的教育,引导和鼓励党员干部,发挥其内在潜能,不断提高职工素质。通过学习理论,进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形势教育,进一步加强党性观念,增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 自觉做职工的贴心人。二是,企业党组织通过经常性的做好群众工作,密切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必须紧密团结和依靠广大职工群众,与职工同呼吸、共命运,身心贴近职工群众,始终保持同职工群众的血肉联系。三是,企业党组织必须时刻把职工的冷暖记在心上,千方百计帮助职工克服困难,通过开展经常性的爱岗敬业教育,不断提高职工的思想觉悟,把职工个人成长与企业发展紧密联系,共同为企业发展做贡献。
3.推进企业党建工作伟大工程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为进一步做好企业党的建设工作指明了方向。中国共产党走过了80多年的历程,在党的建设方面确实有着相当丰富的经验,基层党组织建设,尤其是企业党建工作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面对新时期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企业党建工作在理论准备和实践操作上都显得略有滞后。顺应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形势,充分认识企业党建工作的理论和现状,正确把握企业党组织所处的地位、肩负的职责以及发挥作用的基本途径,积极开展党的建设,从多层次、多方面维护和促进企业经济的健康发展,对于当前党的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因此,加强企业党组织建设,是我国现阶段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一个重要课题。企业党组织必须紧贴现代企业发展的实际,积极破解新形势下企业党组织建设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才能使党建工作不断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为促进企业科学发展,提供政治保障、思想保障和组织保障。
【参考文献】
[1]徐益会,王永凤.政党的政治参与功能与政治稳定——“新社会阶层成员入党”的一种解读视角[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02).
[2]贾绘泽.邓小平理论与当代中国社会整合[D].河北师范大学,2008.
【关键词】加强企业;党建工作;思考;对策
1.企业内、外环境对党建工作的影响和制约
改革开放以来,企业党的建设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理论方针的正确指导下,各级党委对企业党组织建设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结构调整,机制创新,企业党组织建设也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
国内、外环境对党建工作的影响是深刻的。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体制机制的改革完善,经营模式的创新多样,行业垄断的不断打破。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接受新观念、新思想,追求自身价值,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一个趋向,给党建工作尤其是企业党建工作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和制约。
1.1企业党的组织执政权威和作用有所减弱
权威是人类社会关系,社会秩序得以维系的必要机制。执政权威是政治体系中体现政党影响力的要素。从法理来源看,党的执政权威可以分为权力性权威和非权力性权威。权力性权威在党领导人民取得政权,成为执政党后,通过宪法加以确定,它具有强制性和法定约束力,这种权威对于执政党来说是必不可少的。非权力性权威主要依靠党的性质、宗旨、执政绩效、自身的先进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组织的坚强有力、党员干部的人格魅力等非权力性因素而形成的。表现为人民对党的自觉服从,即自觉的心理认同、支持与拥护,是党执政的社会心理基础。企业党组织尤其是现阶段非权力性权威有所减弱。
1.2企业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不够明显
从组织结构看,有的企业党组织机构不健全,特别是困难企业及半停产或停产企业情况比较严重。党委、支部、小组机构不健全、不完善。从组织生活看,有些企业不能按党章制度要求安排组织生活,有的企业负责人对过组织生活存在认识偏差,上级有要求时,随便安排一下活动,内容简单,没有活力,对付了事。由于组织机构不健全,组织生活不落实,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
1.3企业党务工作的地位作用有所弱化
企业经营管理法人治理模式,厂长、经理负责制的建立,有的企业领导认为,企业生产经营是中心,经济效益优先,企业发展是硬道理,忽视了党组织建设,党务工作被边缘化,作用弱化。一方面,有的党务工作者理论基础薄弱,业务能力较低,整体素质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开展工作时,解决问题的能力差;有的党务工作者不注重知识更新、观念更新,用老办法去解决新问题,结果是问题越积越多;另一方面,有的党务干部职责意识不强,对党建工作不重视,不召开党组织会议,不组织党员学习,组织生活制度不落实。
1.4企业党建文化与企业文化不相适应
企业文化建设应该在企业党组织的领导下进行。可部分企业的党建工作和企业文化工作没有很好同步进行,致使党建文化和企业文化脱节。党组织大力宣传的思想和文化与企业生产目标、企业管理关系和企业文化不能一起与时俱进,不能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思想保障作用,使企业本身和内部党组织亲密度和合作度越来越低,两者不能相互结合,相互促进。
2.增强企业员工的凝聚力的对策
2.1加强和完善党的组织机制建设
建立健全企业党组织是加强企业党的建设的前提条件,企业必须把党组织建设,特别是领导班子建设放在重要位置来抓,随着企业改革同步建立健全党的组织,根据企业规模、企业组织形式和工作需要,按着党章的规定和党员人数,配套建立健全企业各级党的组织(党委、支部、小组),理顺工作机构,明确工作职责和隶属关系,保证企业党组织建设随着行政体制改革同步到位。同时,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选拔熟悉党的建设工作理论,精通党建工作业务,热爱党务工作,懂得企业经营管理,有较高政治和业务素质的优秀党员干部,选配到企业领导班子中,担任主要领导之一,确立党委领导下的经理、书记负责制。加强企业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
2.2发挥企业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
企业党的建设,是企业深入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组织保证。一是,必须坚持党组织领导参与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保证党的路线、方針、政策在企业的贯彻执行。监督、支持积极参与行政领导实行科学民主决策,防止在重大问题上的决策失误。二是,完善企业党组织参与研究企业重大问题会议制度。坚持定期召开党组织会议制度,确保企业重大问题经党组织会议讨论研究决定;建立党组织领导人参加企业行政工作会议制度,发表意见建议,共同讨论决策;建立党政领导在研究重大问题前沟通交流制度,避免意见分歧,难以决议;建立重大问题决策前在党内通报制度,发动广大党员积极参与重大问题的讨论,以便带领职工共同实施决策。实现企业党组织对企业的发展服务保障和思想领导作用。
2.3发挥企业党组织凝聚人心的作用
企业党组织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一是,企业党组织必须注重发挥政治思想工作的优势,要通过行之有效的教育,引导和鼓励党员干部,发挥其内在潜能,不断提高职工素质。通过学习理论,进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形势教育,进一步加强党性观念,增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 自觉做职工的贴心人。二是,企业党组织通过经常性的做好群众工作,密切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必须紧密团结和依靠广大职工群众,与职工同呼吸、共命运,身心贴近职工群众,始终保持同职工群众的血肉联系。三是,企业党组织必须时刻把职工的冷暖记在心上,千方百计帮助职工克服困难,通过开展经常性的爱岗敬业教育,不断提高职工的思想觉悟,把职工个人成长与企业发展紧密联系,共同为企业发展做贡献。
3.推进企业党建工作伟大工程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为进一步做好企业党的建设工作指明了方向。中国共产党走过了80多年的历程,在党的建设方面确实有着相当丰富的经验,基层党组织建设,尤其是企业党建工作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面对新时期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企业党建工作在理论准备和实践操作上都显得略有滞后。顺应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形势,充分认识企业党建工作的理论和现状,正确把握企业党组织所处的地位、肩负的职责以及发挥作用的基本途径,积极开展党的建设,从多层次、多方面维护和促进企业经济的健康发展,对于当前党的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因此,加强企业党组织建设,是我国现阶段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一个重要课题。企业党组织必须紧贴现代企业发展的实际,积极破解新形势下企业党组织建设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才能使党建工作不断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为促进企业科学发展,提供政治保障、思想保障和组织保障。
【参考文献】
[1]徐益会,王永凤.政党的政治参与功能与政治稳定——“新社会阶层成员入党”的一种解读视角[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02).
[2]贾绘泽.邓小平理论与当代中国社会整合[D].河北师范大学,2008.